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社会

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放歌

2015年04月02日 14:44

 

“风物长宜放眼量”

新疆,是祖国西部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大凡自治区,都要完成好两个课题:

民族问题。其要旨是团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

宗教问题。其要旨是引导: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所以,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自治区党委的工作方针:适应发展稳定新常态,筑牢长治久安好基础。

团结、引导,最重要的途径是以身示范、身体力行。为此,一项开创历史新局面的伟大“工程”诞生: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这项“工程”的举措是具体的、全面的、完善的,甚至堪称是战略的。

2014年初,自治区党委决定用三年时间抽调20万党政机关干部驻村,每一位公务员,都要轮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活一年。3月5日前,7万多名干部浩浩荡荡进驻天山南北的一万多个村庄。新疆历史上何曾见过这样的阵势?区级机关驻村工作组组长均为厅局级领导,几十年来,村庄何曾见过这么多“大干部”与他们共同生活一年?

一石激起千层浪。疆内外、国内外,各种议论蜂拥而起。面对纷繁复杂的声音,我想起毛泽东主席写于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一节专讲“糟得很”和“好得很”。究竟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风物长宜放眼量”。作者认为是“好得很”,并要为此而“放歌”。

访民情:一个不老的话题

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全部意义:为人民谋幸福。

那么,人民生活幸福不幸福?他们有哪些困难、有什么愿望、有何许诉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访民情。然而,民间的困难、愿望、诉求,是动态的,所以,访民情是基础性建设,是我们制定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依据。访民情不是权宜之策,而是一个不老的话题,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是我们党不脱离群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访民情,字面理解不难。访,就是走访、查访、拜访;民,即民众;关键是一个情字。感情、友情、真情、实情……仅靠一个“访”是出不来的,它是靠真情“换”来的,靠日久生情“生”出的。所以说,要访到真情,走马观花不行,下马看花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行。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必须安下心,扎下根。一天不行、一月不行,久久为功,一年。你和村熟了,人亲了,环境近了,那就人不躲了,狗不咬了,心扉开了,水到渠成、近乡情暖,农民和你才会真情袒露、真心倾诉,那时才能得到真心实意的“民情”,而不是纸上的“陈情”、会上的“表情”、汇报的“事情”。

这是一个至简的道理,却也是一个长期“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并未真正做到的道理。我们党在执政之初就强调: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深入调查研究,学一个每事问……毛泽东主席更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个要求可谓一语中的,连“生根”都不算达标,必须“开花”。

我们的驻村干部,能否像一颗种子,深深扎进所住村庄的土地,不论条件如何艰苦,都要奋斗不止,生根开花。这既是锻炼,更是考验。

从城市到农村,从楼房到土房,从用暖气到烧火炉,从泡澡到擦澡……体验农村生活,体察农民艰辛,体会办事困难,体悟“三农”现状,这对改变思想,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提高办事效率将发挥课堂无法学到的作用。

许多驻村干部爱说一句话:住村才一年,胜读十年书。

郑板桥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在今后的机关工作中,无论制定政策、提出要求、指导工作,都会自觉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摆在第一位,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访民情:摸清底数,今后工作就会心中有“底”;摸清民意,今后工作就会顺势而为;摸清基础,今后工作就会扬长避短;摸清弊端,今后工作就会激浊扬清;摸清心愿,今后工作就会乘风扬帆……

访民情,一个不老的话题,应该让它青春长驻。

 

惠民生:一个持久的话题

民生多艰。一个“惠”字,何其暖心!

惠,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即有给人财物的惠赠,给与好处的恩惠,带来便利的惠及,改变状态的惠风,出现欣喜的惠顾,欢迎到来的惠临……惠民生,让人喜洋洋、暖洋洋。

民生,何以得到“惠”?资金,是需要的;物资,是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的;环境改造,是需要的。然而,仅此,是不够的。何谓民生?对住村工作组来说,不应只局限于民众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是要扩展外延、升华内涵,即:生命、生存、生活、生计,一样也不能少。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要让农民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珍惜别人的生命;要让生命有意义,就要建设,不要破坏;要让生命为子女表率,就要做有益国家、有益大众的事,而不是相反。从而改良“土壤”,让这片人民的土地,不再生长毒草和“病苗”。

生存,要让生命有存在感。强调自我意识,寻觅脱困途径,培养内生动力,焕发奋斗精神。“存在感”是自己努力后的美好记忆。生存之道,工作组要帮农民“开辟”。给、送、赠,是富裕不起来的。“不自强,房无梁”。扶贫,是扶持上路。路在何方?在脚下。要找,要走。要披荆斩棘找到路。要踏破铁鞋走成路。扶贫不是包办代替。工作组要与所在村党组织和村民一道,探讨经济发展,确定产业结构,改善生存环境,优化生存条件,拟定逐步奔向小康的计划,帮助农民树立奋斗生存的信心和决心。

生活,是生出来,活下去。既然生出来了,如何活下去,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有意义,这就需要认识生活。此时、此地、此刻,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一一列出清单。就学问题、就医问题、住房问题、种植问题、养殖问题、销售问题……怎么解决、何时解决,谁主导、谁主办、谁主干,人人献出一点热情,生活就会沸腾。当民众热爱生活、奔向新生活、创造新生活,那么,谁要阻挠它、破坏它,大家伙儿都不会答应,而会群起而捍卫幸福生活的“获得感”。

生计,是日常计划着生活,也是人生要有计划。应该说,没有一个农民不“盘算”生计,不会“盘算”生计,并最终能生出“计”来。当然,工作组要引导、开导,协力、助力,设计出一家有一能人、一村有一产业的模式,让村民把汗水、心思用在发展上,一心一意谋发展,琢磨久了,就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身手。

应该说,这些就是惠民生要给予民众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不仅是援助的资金、物资,更应该是思想的、观念的。资金、物资是显性的,好做,不住村也行,财政拨付即可。思想、观念是隐性的,这倒是住村应该攻坚的核心问题。只有用新思想、新观念引导农民、“解放”农民,“群众起来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怎么会好办呢?资金、物资是外因,只有内因发挥作用,外因才能变成杠杆,去撬动财富之门;才能变成桥梁,通向致富之路;才能变成常青树,永葆繁花似锦。否则,外因就会失去张力、活力,日益憔悴、枯萎、流失。

农民精神上的“获得感”,不仅是获得受援物资的“满足感”,更应该是奋斗精神的“激励感”。如此之“惠”,是惠在“心”,非惠在“眼”。

惠民生,一个持久的话题,应该让它持之以恒。

 

聚民心:一个永恒的话题

何谓“民心”?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有一段话,颇有见地:“人心之于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农夫无田则饥,商贾无财则贫,人主失人心则亡。”这就告诉我们,对国家、对社会而言,人心是树之根、灯之油、鱼之水、农民之土地、商人之生意。所以,历朝历代的政治家、学问家,莫不重视民心。例如:

《老子》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管子》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汉代有:一人吁嗟,王道为亏;唐代有:百姓安乐,便是甲仗;宋代有: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明代有: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也许,这些论民心之语,内涵会有差异,在封建社会,当政者并非能身体力行,但这个主题,历朝历代是永续的。所以,共产党治国理政,把党的宗旨如明镜高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那么,民心何以得“聚”?关键是要有一颗爱民之心。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我们心中扎根,做到“爱民如身”。把民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民众的需求当作第一选择,把民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民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在民众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人民群众自然就会与你谈心、交心、贴心。记得宋朝诗人李纲有一首《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我们的住村工作组若能如此“耕犁”,何愁民心不聚?“爱民如身”,是把“爱民”具体化、精准化。就像爱护你的身体一样“爱民”,能做到吗?有差距吗?殊不知,此言是汉朝人荀悦提出来的。到了唐代诗人王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忘己爱苍生”,大有舍己为人的况味。那些封建士大夫都能认识到这一层,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爱,是最强的洞穿力,是最韧的精神纽带。缺少爱,将一事无成。

《晏子春秋》有两句话:“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怀揣此“意”、此“行”,我们做聚民心的工作,就能走好“最后一截路”、不忘“最远一家人”。记得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机关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迁往北京时,毛泽东主席对周恩来说了一句意义隽永的话:“进京赶考。”意即共产党从在野党要成为执政党了,会执政吗?能执好政吗?这些悬念,只有接受了全国人民的考验才知道。我们今天住村,也可称作“进村赶考”。你是合格的公务员吗?要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接受考验。“考”什么呢?考“人民公仆”的本色、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考“水乳交融”的黏度、考“为生民立命”的能力。过关了,合格了,你才能变成一块“吸铁石”,把民心拢过来,聚起来。那时,我们的各级组织就像拥有庞大“根系”的参天大树,直接汲取大地上的“营养”,治疆理政,就不会有误政、弱政、怠政,真正清风徐徐,善治朗朗。人心齐,泰山移,恐怖分子、邪恶势力会望风而逃。

聚民心,一个永恒的话题,应该让它与日月同辉。

“大风起兮云飞扬”

从某种意义上说,访民情,是为了惠民生有的放矢;访民情、惠民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聚民心。三者,唇齿相依,相辅相成。民心得聚,基层得稳,事业得成,幸福进门,“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把“民为重”植根于心。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不摆样子,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以民生为本,力求人人都有力所能及的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步步高”的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不闹心”的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笑口难合”的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个个都有“倍儿棒”的好身体。

“访惠聚”工作,眼下还只是当作一项工程在抓、在做。一些工作组组长谈及一年来的感触,大都说到一层意思,“访惠聚”,应该成为一项“战略”,立为一项“制度”。是呀,“战略”与“制度”,才能凝筑为长治久安的压舱石。

中国历史上最短的名诗要数刘邦的《大风歌》,仅两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实施“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程,恰如狂飙掠地,大风搅得云飞扬。风起云涌之后,民情淳、民生佳、民心聚,就会遍地“猛士守四方”。农村阵地将成为社会主义的一片乐土、“去极端化”的坚强堡垒、消弭暴恐的熔炉,成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幸福家园。

(作者为新疆记协主席)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02/8082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