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人大师生晒“春假”,望惠及更多学校

2015年04月09日 10:26

 

【事件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放八天"春假" 师生们晒"幸福感"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则“只有春假还不够,春假有8天”的通知,悄然在微信朋友圈走红。自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瘦身”,人民大学依旧坚持“春假+五一”8天长假模式。按照学校通知安排,今年该校的春假为4月28日至30日,算上周末调休和“五一”假,实际上共连休8天。人大师生表示,“春假”作为学校给的“特殊福利”,是一年一度的“春游日”。

据了解,人大从2004年开始实施“春假”制,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了。校方向北青报记者解释了当初设置“春假”的缘由:为了鼓励全校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一线,脚踏实地考察社会。同时,“春假”在“五一”假期的基础上形成固定的假期单元,将放假时间与“五一”假期错开,方便师生出行。教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程调整及相关工作,并不会缩短上课时间。北青报询问了多所在京其他高校学生,像这样的春假,目前仅有人大一家。

那么面对这幸福长假,学校师生会怎么安排呢?人大校方在发出放假通知的同时也发出“人大使者家乡行”的倡议活动,全校高年级学生可自愿报名,以“人大使者”身份回家乡去开展勤工助学性质的招生宣传活动。记者随访了几位人大的在校生,有的准备在春假期间出去旅游,也有的学生说可以利用长假,组织校园活动,如话剧排演等,有的打算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包括“家乡行”活动,甚至还有同学在社交网站上晒自己的“长假出行计划”。

“长假开心啊,有幸福感。一些杂事也有机会集中来处理,借着春假好好休整一下。”一位人大的老师这样告诉记者。

 

放八天“春假”并非在“任性”

在法定假期连续调整的背景下,春暖花开时节,能够享受8天的放假时光,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向往的事情。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等多种因素所限,很多人都只能望洋兴叹。毫无疑问,人民大学“春假+五一”8天长假模式会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有媒体调查显示,像这样的春假,目前在北京仅有人大一家,大多学校都在执行“常规假期”。这不免给人以一种放假存在“任性”之感,其实并非如此。据了解,人大从2004年开始实施“春假”制,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了。而学校设置“春假”的原因,则是为了鼓励全校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一线,脚踏实地考察社会。由此可见,8天“春假”看似一种休闲娱乐的时间,实则是将学生引向了社会这所“大课堂”。而这也正是该校放8天春假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高校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饱受各界的诟病。而所有的矛头几乎都指向了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弊病,而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方面。学校能不能在现有的教育框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载体、拓宽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也非常重要。就人大放这8天的“春假”来看,就体现出了学校能动性的一面。

我们看到,该校“春假”在“五一”假期的基础上形成固定的假期单元,将放假时间与“五一”假期错开,方便师生出行。教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程调整及相关工作,并不会缩短上课时间。所有这些都表明,该校在法定框架下做足了应对文章。

总而言之,人大放8天“春假”的做法对高校及有关单位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它启示单位和个人,不要老是抱怨体制机制的不合理,不要忘了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适应体制机制的情况下,能够能动性地开展工作、进行生活,也不失为一大明智选择。

 

 8天“春假”的幸福感可以复制吗?

 人大师生晒“春假”,幸福感爆棚,众网友真可谓羡慕嫉妒恨。但有道是“一枝独秀不是春”,连休8天的“春假”还真只有人大独此一家,再别无分店了。既然人大的“春假”模式可以坚持11年,也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那“人大经验”是否可以复制推广,让更多人也有机会体验下8天“春假”的幸福感呢?

8天“春假”发迹于人大,在其他高校推而广之应该难度不大。因为尽管中国各大高校虽然地处天南海北,各有特色,但办学模式几乎是大同小异。既然人大能够坚持11年,其他高校只要有借鉴的主观意愿,操作起来还是颇具可行性的。再者人大的“春假”确实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是对当前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教育部门甚至可以在“人大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合理科学规范的“春假”模式,在各高校进行推广。

人大8天“春假”的幸福感在其他高校易于复制,但在校园之外的领域,情况恐怕就不太乐观了。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工作方式、作息时间,要推广“春假”模式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真正落实几乎不可能。

羡慕人大师生8天“春假”的背后,更多的是民众对当前假期不足的焦虑,以及对休假权利的渴望。自五一黄金周取消后,长假就只剩十一黄金周以及春节长假,春节长假多奔波于旅途,且带薪休假远还未完全落实,因此真正能得以放空休闲的假期就只有十一黄金周了。出游意愿的高涨遭遇长假的“硕果仅存”,造成了出游需求的“堰塞湖”,同时也加剧了交通与景区的极度拥堵,使得出游的体验与幸福感大为降低。

民众的需求不能再遭受漠视,因为这事关每个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一年忙到头却连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机会都没有,那又何谈幸福与获得呢?复制人大的8天“春假”尽管不太现实,但民众关于“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呼声职能部门能否尽快纳入议事日程,加以研究呢?喊了多年的“真正全面落实带薪休假”,步伐能否再快一些,而不是让民众的正当休假权利躺在法规条例之中“睡大觉”呢?

人大的8天“春假”乃锦上添花,能复制当然最好,不能复制也无伤大雅。但“恢复五一黄金周”、“落实带薪休假”等却是雪中送炭的迫切现实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切不可置民意与民愿于不顾,等闲视之,徒留民众在8天“春假”的幸福感前悲伤与羡慕。

 

盼望“春假”惠及更多学校

春天的大自然,是美丽动人的,久处樊笼的人们无不渴望重返自然。因而,在看到人民大学放八天“春假”的抢眼新闻时,网友们几乎没有不“羡慕嫉妒恨”的。比如,有大学生直截了当地说:“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放春假,看风景,陪女朋友,很浪漫,好人性化!”也有大学生不无遗憾地表示,“有一种大学叫别人的大学,有一种假期叫别人的假期”。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春假的无限渴望。

大学放几天春假,将放假时间与“五一”假期错开,确实有助于避开拥堵,方便师生出行,提高师生的假期幸福感。这些年,但凡遇到大小黄金周放假,无论是城里人跑乡下去休闲,还是农村人到城里瞧热闹,“拥堵在路上”成为绕不开的一道坎儿,以致于有网友调侃:“不堵不正常,堵才是正常的。”而人大错峰放春假,不仅给师生增添了特殊福利,而且能保证师生在出行时间上有更多选择。

大学放春假,也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一线,脚踏实地考察社会。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大学应该多多鼓励大学生走出书斋、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上践行真知。结合五一假期和周末,放一次幸福的春假,就是给莘莘学子创造融入社会的契机。据说人大在校生,有计划在春假参与“人大使者家乡行”活动的,有打算利用长假组织校园活动(如话剧排演等)或参加社会实践的。

真期待春假能在我国其他大学得到推广,甚至延至中小学。去年8月21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秋假。高校可以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自然也可以结合实际调整五一假期了。

而中小学可安排放春秋假,一直迟迟不见动静,甚至根本没有纳入议事日程,这是不妥的。中小学放春秋假,能增加学生接触自然与社会的机会,能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相比于将假期集中在漫长的寒暑假,“化整为零”、“一年四假”的做法,确实更有利于学生调整疲惫的身心。人大从2004年开始春假制,至今已有11年了,中小学生的春假何时开始呢?

【启示与思考】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天是美丽而又迷人的季节,因而,从古至今,文人墨客赞美春天的诗句和文章数不胜数。踏青春游,更是无数人的首选。但是,这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却是奢望,毕竟时间不允许。现在好了,中国人民大学一则“只有春假还不够,春假有8天”的通知,之所以会在朋友微信圈走红,就是这一做法符合广大师生们的心愿,从师生们大晒幸福感就足以证明。

不可否认,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以增长知识和才干,将来毕业后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学生更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放几天春假,让学生们走进春天,踏入社会同样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好机会。而且还能愉悦广大师生们的心情,陶冶其道德情操,有助于身体健康等,可以说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况且人大放春假并不是撒手不管,校方在发出放假通知的同时也发出“人大使者家乡行”的倡议活动,全校高年级学生可自愿报名,以“人大使者”身份回家乡去开展勤工助学性质的招生宣传活动。记者随访了几位人大的在校生,有的准备在春假期间出去旅游,也有的学生说可以利用长假,组织校园活动,如话剧排演等,有的打算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包括“家乡行”活动等。由此可见,这样把春假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所取得效果是可以预见的。因而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和点赞就在清理之中。

于此而言,人大春假的被围观,所应对的正是国人对带薪休假权的极度渴望。人大的春假,在这个春天里,给了渴慕的人们至少一个讨论和关注的时机,也给了一次顶层设计层面上求变的契机。一个热切的期待是,愿与“春假”所关联的带薪休假不再是停留在那等不到的“春天里”。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09/8089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