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警车集体违停被罚,为“一视同仁”点赞
2015年04月15日 09:25
【事件介绍】
南京警车集体违停被贴罚单 网友质疑“又不会真罚”
2015年3月29日,南京下关白云亭路上,数辆警车集体违停,特别显眼。不仅仅是社会车辆,路边停放的一排警车车窗上也张贴着违法停车告知单。该处禁令标志清晰可见,一排警车违停在路上被贴罚单,罚单上盖有“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六大队”的公章。
警车也会发生违停事件?这条新闻之“鲜”前所未有。因为查处违停的部门就是公安局,而违停车辆为本部门的车辆,相关部门的普遍做法是选择“无视”。而被贴罚单显然是对普遍做法说“不”,是在向特权思想说“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警车在执行公务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而在停车规定中则没有提到警车相应特权,只是规定所有车辆在道路上停车,应遵循“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新闻中提到警车违停位置有明显的禁停标志,所以说数辆警车的霸道违停确实是严重违章了。
事实上,警车违停的后果比其它车辆更加严重。因其作为执法部门,其带来的恶劣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它社会车辆会因为警车的违停而违停,也在市民中间树立了不好的榜样。更让那些平时违停惯了的人,有了辩解之词。其先河不可开。
然而,近年来,这不可开的先河确实存在。不少警车借着公务之便行自家方便,或者干脆就是无视各种交通法规去通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是损害了警察的执法形象。如此贴罚单整治,实属应该。说到这里,这些违停警车罚款究竟谁来交?如果这些罚款由公安局缴纳,那么为如此违停说不的初衷就毫无意义。而如果由违停警车警察自负,这就更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督,因其身份特殊,所以在执行罚款中尤其要经得住民众的“火眼”。不能把警车贴罚单当成是作秀,而是要更加公开公正的处理,才会给其它违停者以真正的警示。
当然在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的另一种情况,那就是由于部分路段停车区规划不合理,会导致违停频繁发生。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更应合理规划,将方便“秀”给民众。
警车集体违停 期待警车永远没有被贴罚单的机会
7辆警车就停在了禁止停车的路段。执法人员给违章警车贴罚单的举动,无疑是一种进步。在以往公职单位奉行“天下一家”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当执法人员都忌讳“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时候,法律的庄严性也就没有了。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是车窗上的罚单而已,很显然,贴了罚单之后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小时候喜欢听评书,每一次激烈的场面之后,都会是一个吊人胃口的悬疑桥段,说书先生会说上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其实,这个罚单摆在公众面前的就是“下回分解”。而且这个“下回分解”和评书还有不同。我们想知道评书“下回分解”内容的时候,可以继续关注。而警车的罚单之后的事情,我们显然是无从知晓的。
按照法律规定,违章车辆的处理,有好多种形式,罚款是一个方面,扣分是一个方面,又罚款还扣分也是一种形式。不知道这些违章的警车会被如何处理?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有的人虽然车辆也违章了,可是却可以不被处理,找找熟人,问题就解决了。试想,社会车辆还能做到“有人就任性”,那么作为公安部门来说,真的会对自己的违规警车痛下杀手吗?虽然张贴了罚单,未必就真处罚。这等同于是自己处理自己,能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是值得让思绪飘飞的。
即使,后续的处理是公平的,那也未必就有意义。比如说,如果是缴纳罚款,这笔钱谁来出?很显然,这笔钱不会让驾驶员拿,也不会让坐车的长官出,这笔钱如果真的需要缴纳的话,也是从单位的账户上出,如果是这样的话,罚款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了。别说是一次罚款,就是天天罚款又如何?
从这起违章事件中,我们看到了警车的嚣张行为。首先来说,数量不小,这一个路段上,就发现了7辆违章的警车。其次来说,虽然7辆警车是停在同一区域的,但是这些车辆不会是同一家单位的,这说明很多单位的警车都存在这种行为。当警车也违章的时候,起到的作用就会是“模范带头”作用了,这就会让其他车辆也向警车看齐。
现实生活中,违章的执法车辆还是很多的。贴上罚单是执法进步的一种呈现,但是不能只让我们看到一个“下回分解”,还要让我们看到处理的结果。这需要透明的处理来回应。而且,我们更期待所有警车都没有被贴罚单的机会,这牵涉的不是一辆警车,而是执法部门对于法律的敬畏。
警车集体违停“吃”罚单 何必惊讶?
南京警车集体被贴罚单的新闻,近日在各大网站相继曝光,不但如此,在论坛上,贴吧里也随处可见其新闻图片。可以说这一排贴着罚单的警车,“一不小心”就成了明星“警车”。而有网友对此质疑,交警处罚“本是同根生”的自家人是否在作秀?也有网友顾虑,会不会由纳税人来承担罚款?还有更多的网友点赞,交警一视同仁给违章警车贴罚单,体现了执法的公平性。而就笔者来看,警车“吃”罚单真心无须大惊小怪。
一方面,警车作为公安机关、法院监狱、检察院等执法机关的公务用车,比普通车辆更为“打眼”,因此受到更多关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警车执行公务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但在停车规定中,并没有赋予警车相应“特权”。换言之,警车的停放应和社会车辆享受相同“待遇”。从新闻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排警车停车位置有明显的禁停标志,确属违章乱停,毫无疑问,交警叔叔“大义灭亲”是有理由的。
另一方面,之所以引发围观,因开警车之人身份是执法者,这才是重点。君不忘曾几何时:警笛声长鸣,车队浩荡行驶,用警车给某些官员开道,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些公职人员,驾驶警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的公职人员将警车作为私家车,用于探亲访友外出旅游;更有甚者,开着警车做违法乱纪的事也不鲜见……在一定时期内,警车已成为公权力的象征,驾车者能“人凭车威”。也正是因此,或导致执法机关的公信力下降,致使公众对开警车之人心生反感。
然而不可否认,违章警车吃罚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社会意义。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当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公,不仅是执法者应该自觉履行的职责,更是对执法者能否秉公执法文明执法,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高要求。同时,警车集体吃罚单,也是一面多菱镜,在警示了执法者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了个醒儿,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并无特权可言。公众应打破惯性思维,理性的认识到,要构建法治社会,严守法规比严厉处罚更给力。
【启示与思考】
为交警部门此举点赞!执法者就该这样,对谁都不客气,不留情面。但愿不要做做样子,希望长期不懈,别让那些知法犯法的执法部门或政府部门觉得高人一等,凌驾于法律之上。唯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减少违停现象。
随着新交规的实施,各地都严格执行,也加强了对违反交规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处罚,这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同时也更是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当下这样的情况却是每位驾驶人员都愤愤不平的,那就是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带着有色眼睛,比如对于政府公车、豪车等就网开一面,有时甚至明知违规,也不制止。这样的不公平执法是影响交通秩序的重要因素,但是近日曝光的交警贴警车罚单,这样的执法不正是大家心目中所期待的吗?但是为何引起网友的围观和质疑呢?难道不应该值得点赞吗?
群众对警车违停的较真,是规范公务用车、约束公权力的强烈呼唤,也是法制意识、公民监督意识提升的标志。有关部门要顺应民心,体察民意,把警车集体违停的前因后果公布于众,使之成为从严治警、严格执法的活教材。而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把公权力的运行纳入法制框架和公共监督的轨道,则是罚单背后,力透纸背的法律威慑力和社会正能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董洁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15/8093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