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病人每天吸氧72小时 医院如何让患者“被消费”

2015年04月16日 09:07

 

【事件介绍】

湖南一医院雷人账单:病人住院6天 每天吸氧72小时

近日,攸县的刘强(化名)向本报反映,他父亲因肺气肿住院6天,他在院方打印的“每日费用清单”上发现,父亲连续6天每天“吸氧72小时”。对此,刘强实在不解,他要求医院给个说法。

糊涂账

住院6天,每天“吸氧72小时”

刘强的父亲今年88岁,3月1日16时左右因肺气肿住进攸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几天后,父亲病情仍未明显好转。3月7日一早,刘强帮父亲转院,并办理了结账手续。

直到3月24日,父亲从攸县另一家医院康复出院,刘强整理两家医院账单时发现,攸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疗费用明显偏贵。随后,刘强把明细单拿出来仔细查看,吓了一跳,竟发现医院在一天之内,收取了72小时的吸氧费,连续6天,每天如此。

“小孩子都知道一天24小时,而医院在一天之内,竟收取了72小时的吸氧费,这实在太荒唐了。”刘强告诉记者,他当天就联系了涉事医院,但院方不肯承认错误,辩解“错了,你怎么还结账”。后来,医院改口称护士粗心记错了。

“错了一天,我可以理解,但连续错6天,也太离奇了。”对于医院的解释,刘强表示不满。

维权有点难

“院方愿退还600元吸氧费,但不道歉”

记者在刘强提供的其父亲3月1日医院住院费用明细单上看到,“氧气费(输氧管除外)”一项为72小时,以单价3元来计算,当天的吸氧费用是216元。3月2日-6日的住院费用明细单上,“氧气费”一项均为72小时,费用均为216元。

“就算每天吸氧24小时,医院也多收近900元吸氧费。”刘强说,直到4月2日,攸县第二人民医院才联系他到医院处理此事,但医院某相关负责人态度强硬,除愿意退还600元,坚持不承认错误,也不愿意进一步协商。

“因为气不过,我老婆还报了警,希望警察来处理。钱退不退无所谓,但出了错总得承认,并对当事人道歉吧!”刘强说,如果他不细看费用明细,这吸氧费不就多收了?他希望借此引起其他患者注意自己“被消费”的住院费用。

医院回应

“护士录入数据粗心,电脑系统未察觉”

4月5日下午,记者陪同刘强来到攸县第二人民医院。对于“一天吸氧72小时”的问题,当天值班的医院总护士长颜女士解释,“主要是护士录入数据粗心造成,电脑系统没有察觉到,后面几天错误数据自动生成了”。

记者在医院提供的一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看到,“一天吸氧72小时”的原因是:“主管医师根据病情开具医嘱为持续吸氧1L/5,电脑录入员应录持 续吸氧70元/天,却误录成24小时×3次×3元,直至患者3月7日出院都未发现。”记者看到,该“报告表”原因分析一栏的落款时间为3月25日。

“电脑录入工作员业务不熟,错将医嘱中的持续吸氧写成24小时吸氧。”颜女士称,电脑系统中部分数据均是自动生成,后期工作人员对医嘱核对欠仔细,没有注意收费。另外,发放费用清单时,护士未向病人强调核对费用清单,多重因素导致了账单出错。

最新进展

退补患者1500元,并对当事护士通报批评

既然医院在3月25日就着手处理,为何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颜女士解释称,医院对该事件非常重视,“但需要走流程”。

颜女士表示,医院已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当事护士及所在科室本月绩效扣5分,纳入绩效管理,并院内通报批评。

4月5日,经过协商,刘强和医院达成协议,医院退还多收取的约1100元吸氧费,并补偿误工费、交通费400元。

 

一天吸氧72小时,医院病得不轻

医院希望增加创收本身没有原罪,但创收不能丧失职业底线,让患者戳脊梁骨,更不能违背基本的生活常识。一天 24小时,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医院竟然闹出“一天72小时”的笑话,且连续6天天天如此。医院乱收费离谱至此,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医院对医疗收费本应该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做好患者详细的病情诊断记录、及时向家属说明情况,怎会犯下“一天吸氧72小时”的低级错误?尽管院方在患方的强烈抗议之下最终回应称,护士粗心记错,退还了多收的费用。但是,“一天吸氧72小时”的新闻实际上暴露了当前医疗行业的积弊。

当前,医院收费居高不下,给患者开大处方,让患者过度医疗的消息屡见报端。一天吸氧72小时与此前曝光的对活人收尸体处理费,给八旬老太做剖宫产手术,为老汉做妇科手术一样,不过是医疗行业积弊孕育的又一个怪胎罢了。

由于医院和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医院在患者面前处于强势地位,患者对医院的“潜规则”知之甚少,患者的医疗知情权并没有得到尊重。如果不是医院疯狂到一天按72小时收费且连收6天的地步,百姓面对医院高收费与雾里看花的收费账单往往只能一声叹息,而对医院收费乱到什么程度还蒙在鼓里,他们即使对高收费心存疑问,在掌握信息权与话语权的医院面前也只能选择沉默。

用“一天吸氧72小时”的虚假账单打劫患者。医院是眉开眼笑,可怜患者的荷包被掏空。在看病贵的大背景下,过高的医疗费本来已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医院再如此打劫,只会让不堪重负的患者家庭雪上加霜。这不仅违背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宗旨,更是在逼退医德。且不说有部分医生本身就有开大处方、过度医疗的毛病。在一天按72小时收费的现实语境下,就是正直的医生也会医德蜕变,救死扶伤的医院也难免变色。

其实,患者对医院乱收费的批评已经够多了,医院本应该有所收敛才是。令人费解的是,医院乱收费闹剧一再重演,我不仅为铜臭医院感到羞耻,也为有关部门监管缺位脸红。

但谴责归谴责,在逐利思维渗透各行各业的大背景下,指望医院自觉革除积弊、少从患者身上揩油,并不现实。对无良医院显然不能停留于道德层面的谴责,有关部门对此要用法律手术刀进行解剖。我认为,医院乱收费问题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业监管体制不健全,医院违规成本太低,才导致医院乱收费有恃无恐。因此,规范医院收费项目,压缩收费弹性空间,对医院常查常纠,动员民众参与监督、鼓励民众维权,对乱收费的医院严格问责、严厉处罚,应该是医治医疗怪胎的一剂药方。另一方面,医改政策要加大对医院的投入与补偿力度,遏制医生的逐利冲动,打开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缺口。此外,还要改革医院内部的分配制度,引导医生从乱收费牟利向凭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获取报酬方面转变。

在此,奉劝无良医院:心中只有铜臭,即使捞取了一点蝇头小利,也是在透支公信力,自掘坟墓,自绝市场。医院要想赚钱,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收费才是硬道理。

 

“一天吸氧72小时”的教训值得汲取

正如患者家属所质疑的那样,连小学生都知道一天只有24个小时,而患者在医院却一天“吸氧72小时”,确实够荒唐。面对患者家属的质疑,院方开始还不肯承认错误,最终在患者家属的一再交涉,甚至不惜报警的情况下,医院才退还多收的费用,并补偿了误工费、交通费。

事情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但病人一天“吸氧72小时”的背后,却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总结,更是对医疗机构的一种警醒。首先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说,面对自己手里这张一天“吸氧72小时”的对账单,有些患者可能会觉得是医院搞错了,并给予必要的理解,但也必定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会认为医院这是故意的,目的是想多收自己的钱。那么这无疑就是对医院形象与信誉的一种极大破坏,同时也让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事后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是工作人员录入的时候犯了错,后期工作人员也没有发现,同时电脑系统也没有觉察,最终导致了错误的产生。即便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是事实,也说明该医院在内部管理上存在的混乱与不足—这么低级的工作失误,同样让患者难以放心。既然医院的工作人员收钱都能犯这种低级错误,那么医生在开药或做手术的时候也犯了类似的低级错误,该怎么办?我们说在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的社会背景下,不管是患者还是医院,都应该警惕那种不起眼的“细节性破坏”,其中除了少犯、不犯这种一天“吸氧72小时”的错误,还包括患者对医护人员少点猜忌、多点信任;医护人员对患者多点耐心、少点不耐烦……

很显然,株洲攸县这家医院,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不但犯错在先,而且犯错之后还强词夺理、拒不认错,这就等于是对本就已经受到伤害的医患关系的“二次伤害”。这样的教训,既值得这家医院汲取,也值得其他医疗机构汲取。

 

【启示与思考】

一天只有24个小时,这是常识,可医院硬是创造了让病人“每天吸氧72个小时”的奇迹。难道,他们嫌24个小时不够用,为了赚钱要争分夺秒、只争朝夕?

有意思的是,对于医务人员的手误、粗心,我们只见过医院多收钱,而基本上没见过医院少收费。胳膊肘只往里拐、不往外拐,他们这手误和粗心的“度”还真拿捏得恰到好处。

即使退一步,暂且认可医院“粗心”的说辞,难道这不也是一种失职失责的行为吗?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关乎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岂能如此儿戏!“每天吸氧72个小时”不只是一个笑话,而是折射出涉事医院甚至整个医疗领域存在的诸多乱象。对这样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卫生部门是不是该引起警惕,采取一些措施加强监管了呢?

生老病死乃自然之道,在生命安全与健康愈发重视的今天,笔者呼吁国家成立一个专门为患者及家属维权的中间机构,服务于芸芸众生,面对医院收费乱象不能够“退款、道歉”走两步就了事,应该对涉事医院“罚款”,对医院领导进行“行政问责”,唯如此才能够刹住医院“搭车收费”、“加价收费”、“加时收费”等乱象,让医院真正服务大众,回归“救死护伤”之本位。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16/8093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