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学习心得
关于党校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探索
2015年04月14日 11:26
就党校而言,工作学习要同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坚持党校姓“党”和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原则和方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新要求,进一步从根本上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探索和把握党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打好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基础。本文结合这段时间的学习,就从根本上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和把握党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谈点个人看法和认识,以期达到深层次认识和把握党校教育规律和特点、提高党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科研水平的目的。
一、在根本上坚持党校姓“党”
探索和把握党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首先要认识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都把党校姓“党”作为根本原则。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党校办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党校办学的党性原则,把党校事业作为整个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校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紧联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今天,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就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高度,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贯彻到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在性质上弄清党校姓“党”名“校”
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因此党校不完全是机关,而是学校。从这个性质上说,党校姓“党”名“校”。这是认识党校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出发点。党校姓“党”是党校教育的政治原则和根本原则。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下,还要认识党校作为“学校”的规律和特点,要遵循学校的教学规律、科研规律、办学规律来办事。当然,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各级党委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
三、在对象上明白党校教育是党的干部教育
党校教育是“科教兴国”中“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的共性,如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共性要求,是所有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所有教育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但党校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党校教育作为党的干部教育,有其特殊的对象(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特殊的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殊的内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技能训练等)、特殊的要求(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全面提高)、特殊的目的(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特殊的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情景式、体验式等)和特殊的原则(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全面发展、注重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都具有特殊规律,党校教育不能照搬一般国民教育的做法。
四、在目的上以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全面提高为主
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党校教育能否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是衡量党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是认识和把握党校教育规律的落脚点。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有两句话,一句是:“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另一句是:“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有了正确理论,有了正确路线,有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能不能把正确的理论付诸实践,能不能坚持正确路线不动摇,能不能在正确的政策、策略指导下开拓工作的新局面,能不能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关键在领导干部,关键在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理论、路线、政策和策略,能否贯彻落实正确的理论、路线、政策和策略,取得新民主主义胜利,夺取全国政权,关键在干部。所以,毛泽东同志把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提高党的战斗力量的关键,放在一至二百名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主义,即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领导干部身上。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有了邓小平理论,有了党的基本路线,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策略和措施,能不能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能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还在于党员领导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执政能力就表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整体能力、整体水平上,表现在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水平高低上,抵御各种风险和腐败的能力强弱上。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能力和水平,是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是执政党党校教育应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认识和把握党校教育规律的根本点所在。
按照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党校教育要以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主。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高不高、强不强,最根本的要看能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党校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授,而是政治培训、党性锻炼、理论培训,是素质培训、能力培训。
五、在内容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为重点
关于干部学习,毛泽东指出:“以研究思想方法论为重点”;邓小平说:“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上、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陈云说:“要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把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现在我们在新形势下,全党仍然面临着学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项最迫切的任务。”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的最根本的素质和能力,就是要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能力。所以,一定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党校教育的重点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作为党校的主要教学内容。
具体来说,党校理论教学的内容要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重要方针、路线为主。在今天,就要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中心内容。因此,党校教师要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更要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著作,还有党的重要文件和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等。当然,一定还要学习和钻研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因为,除了理论素养的提高外,还要提高的自身党性修养,解决好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权力观、政绩观和地位观问题,还要不断补充领导干部领导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一系列其它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如金融、财政、市场、法律等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党校教师一定要在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上下功夫。党校的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同时应当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党校教学改革一定要解决好学员学什么,教员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好学员怎么学、教员怎么教的问题。
六、在方针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党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党校教育一定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一定以“实事求是”作为党校的学风和校风。学风是什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这也是校风。当然校风还包括其它方面,但学风构成了校风的主要内容,学风即校风的灵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求党校的教学和研究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应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方针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员的“学”也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要联系实际,必须做到教师的“研”要联系实际。学员的“学”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两个实际,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一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实际,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七、在方式上充分发挥学员在党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学员是党校教育的主体,一定要充分发挥学员在党校教学中的优势、充分调动学员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党校教育的一个鲜明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决定党校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以学员自选自学为主,以研讨为主,以联系实际、分析实际、回答实际为目的。充分发挥学员在学习研究中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敢于和善于向学员学习,学员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研讨,当然也并不是否定教员的主导作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决定党校教育不是以课堂传授为主,而是以自学、研讨、考察、调查、研究、思考、交流为主,要提倡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体验教学、研究教学等模式。
党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党校教师更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在调动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下功夫,切实提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学习研究的重要途径。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研究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党员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服务。因此,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学习研究的自觉性,坚持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包括党的文件和中央领导讲话),加强研讨,让党员领导干部学进去,研起来,真正通过学习研究,提高素质、能力和本领,这是党校教育的一大特点。
从哲学意义来说,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学习研究的本质,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并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过程中,使自身的主观世界符合客观世界,以达到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人是认识的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就是学习研究,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实践。当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研究,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研究。在实践中学,边实践边学习、边学习边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部实践活动都必须通过学习研究过程才能完成。
说到底,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研究就是认识、把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实践活动。学习研究既是一个整体的认识——实践过程,同时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认识——实践阶段。学习是一个阶段、实践又是一个阶段,但二者又是交叉进行的,不可能完全分开。党校教育,实质上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对实践的进一步学习研究,同时又为下一阶段的实践提供前瞻性的理论准备。
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研究,一定要带着实际问题,针对新的实际。毛泽东曾说过,自从有人类以来,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实践知识。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知识是不完全的知识,当然只有实践知识没有书本知识也只是停留在经验上,缺乏理论指导的知识。书本知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正确的书本知识是对正确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研究,是全面的学习研究,既有书本学习,又包含实践学习;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的内容,又包括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容。有了全面的学习研究,才能切实提高执政的素质、能力、本领和水平。所以,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研究,一定要带着实际问题,针对新的实际。毛泽东同志把“实事求是”作为党校的校训,其意义就在这里。
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和水平,最根本的要使其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曾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非常有气魄、非常有哲理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比喻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性。要看得更远一点,就得站得更高一些。对党校教师来讲,一定要通过深入的学习研究和勇敢的探索实践,攀登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峰。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14/8095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