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地动态

争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2015年04月15日 09:58

 

常规工作求特色 重点工作求突破

2014年,邯郸市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以组织活动、志愿服务为载体,以公益广告宣传为抓手,广泛开展城乡一体化创建,按照“常规工作求特色、重点工作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在市文明委领导高度重视下,邯郸市文明办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开展了“垃圾不落地、邯郸更美丽”“美丽邯郸 拒绝膀爷”、文明交通、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等文明单位创建专项行动,拓展、丰富了文明单位创建内涵;开展了“新风送暖 文明过节”“思源感恩 文明祭祀”“诵读经典 寄情端午”“爱我家乡 情暖中秋”等“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节日期间还组织省级文明单位开展百名道德模范慰问走访、互帮互助活动,组织市级文明单位开展千户贫困家庭邻里守望、爱心帮扶活动,传承、弘扬了传统,增进了各级机关干部、群众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同时,开展了“邯郸好人”评选活动,先后推出了“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王俊旺、“善行义举最美河北人”王红丰和冀蛟飞等一批道德典范。

为强化文明单位创建氛围,该市大力推进“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建管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邯郸日报社、邯郸广播电视台等文明单位在建筑围挡、电子显示屏、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公共场所大力度刊登公益广告,投资超过200万元;市文明办每月安排一个宣传主题,制作刊登公益广告,营造了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乡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中,在公共场所、新闻媒体网站和社会媒介大力宣传,努力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浓厚氛围。

以广泛开展城乡一体创建为契机,该市还推进文明村镇创建。组织农村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利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进行道德评议,在农村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的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美化工程,投资40余万元为190个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烧制了瓷砖文化墙,投资35万元为238个村赠送音响和舞蹈服、舞蹈扇。组织各县(市)对重点帮扶村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排查,对不合格、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中心进行了整治和整合,90%村庄文化书屋都已建成使用。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和村镇结成对子帮扶共建,帮助农民拓展信息渠道,搞生产、提效益、促增收。对全市近10万人广场舞群体进行规范管理,投资近百万元对农村文化队伍进行支持、帮扶。

以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载体,该市、县、区和市直各工委设立了党员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县镇、街道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社区、农村、单位设立了志愿服务点(室)。规范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对全市志愿服务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在市内主要公共场所建立了10个志愿服务驿站,配备文明园地、善行公德榜和阅报栏,并向全市推广覆盖,已成为宣传志愿服务的窗口、志愿者的家、联系群众的橱窗,为广大文明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活动平台。定期从各个文明单位抽调特长人员组成特色党员志愿服务队,依托志愿服务驿站开展集中活动;各文明单位自选时间,以“邻里守望”为主题,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开展分散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驿站月活动,安排各级文明单位结合单位业务和特长利用双休日在志愿服务驿站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等。同时,定期开展文明秩序、环境卫生、文明交通、文明行为、文明礼仪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志愿服务站配备了40余万元的器材设备,为主城区各级文明单位划分了250个志愿服务责任区域,组织开展文明秩序、文明环境、文明交通、文明行为、文明礼仪等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党员志愿者已成为该市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

 

涉县

推动城乡文明共建

近年来,涉县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为重点,积极构建城乡文明一体化格局,实现城乡文明同步推进。

该县将创建资源向乡村延伸,充分发挥县直单位人才、资金、资源优势,组织47个文明单位与64个重点村结成了共建帮扶对子,通过提供致富信息、引进资金项目、输出劳务、培训人才等帮助农村发展经济;通过建“农民书屋”、宣传文化长廊,送精彩文艺进村入户等,活跃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筹建农民业余学校和“阳光课堂”,开展送科技下乡进村入脑活动和强化留守儿童教育;通过与特困户结对子,开展访贫济困活动,送温暖进家入户,帮助农村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创建1到2条生态环境好、文化活动好、科普公益事业好、治安环境好、人际关系好的“文明街巷”,帮助农村提高文明生态村创建水平。

同时,该县依托已建成的三级宣传文化阵地,以“欢乐乡村”为主题,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直接参加群众超百万人次。以沿国省道64个村为创建重点,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为节点,以文明单位结对帮扶为引擎,采取入村帮扶、教育引导、典型示范、宣传推广、表彰奖励等方式,对农民群众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帮扶和教育。目前,全县308个村均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诚信农民”“和谐家庭”“好婆媳”等各类道德评比活动,64个重点创建村开设了村民“道德讲堂”。

邯郸市公安局

增强警民鱼水情

近年来,邯郸市公安局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增强警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多项工作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公安系统先进行列。

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两年来,该局先后聘请专家教授,为机关党员干部举办理论培训班8期,为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党组织书记讲党课187场次,召开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28场。请专家教授作知识讲座10场,同时坚持重大节日举行座谈会,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帮扶济困等活动,坚持每月举办一次“道德讲堂”活动,定期开展警营开放日和普法宣传等活动。

该局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1+1”爱民结对帮扶贫困户和帮扶贫困村活动。机关对接困难群众1741户,坚持每月帮扶看望一次。截至目前,共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价值约120多万元,帮助解决贷款200余万元,组织技术培训11次。市局定点帮扶村6个,贫困村2个,蹲点服务村33个,为帮扶村打井、修路、绿化、亮化等,提升农村面貌,帮扶农村脱贫。协调投资3200多万元,为农村引进致富项目5个,成立专业合作社6个。

同时,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民警参加志愿服务,两年来先后组织民警开展义务植树、环保清洁、慈善募捐、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24次,共计捐款物21万余元,帮扶困难群众300余人。

邯山区教育体育局

狠抓师生“德、言、行”

近年来,邯山区教育体育局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狠抓师生“德、言、行”,将精神文明建设践行在行动上。

该区各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生德育首要任务,组织开展了“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照照镜子洗洗脸,对照自己找缺点”“学雷锋我先行”“寻找身边美德少年”等系列活动以及“美德之星”评选。20余所学校已评选出“孝心少年”“勤俭少年”“爱心少年”“诚信少年”等学生身边的“美德少年”100余名。通过校园“道德讲堂”,举办学生事迹报告会30余场,让全区少年儿童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

该局每年都会在全系统开展“强基层、提质量、促发展”行动,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局党委成员带队深入教学一线,通过“进校园、走千家,知民情、解民忧”宣讲调研,“党员示范岗”评选等活动,共收集各类问题反馈189条,合理化建议165条,修改现行规章制度50余项,新建《师德专项考核》等多项制度,为师生解决教育教学、生活困难300余件,捐助款项15万元。

同时,帮扶贫困家庭140余户,帮扶贫困学生2099人。确定13所学校作为务工人员子女定向就读学校,占全区学校的60%,共接纳务工人员子女23000余名。投入20余万元,在每个学校开设留守儿童“亲情话室”,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代理家长”,邀请社会爱心人士100余名担任“爱心父母”,让100余名留守儿童随时都能享受到“父母”的关爱。

 

广平县胜营镇

强化公民道德建设

近年来,广平县胜营镇制订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开展“四德”教育和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成立镇村志愿服务站点,设立镇村功德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发现和挖掘身边典型,积极开展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组织开展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该村新建村级室外活动场所4个,新建农家书屋10个。注重提升村级宣传阵地功能,一些村在原有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妇女禁赌会的基础上,打造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维护农村稳定相联系、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相联系、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加强民主法制相联系的机制,用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动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丛台区窦庄社区

全力打造文明家园

邯郸市丛台区四季青街道窦庄社区是城中村改建的新型小区。近年来,该社区先后改建了1200多平方米的居民休闲文化广场,扩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演出舞台,安装了30余件健身器材,完善了占地610多平方米的居民活动中心。定期整修门楼、粉刷墙壁、补栽花草、修剪树木,修整草坪,社区绿化率达到30%以上。

该社区还以“市民家长学校”、“道德讲堂”为主阵地,在居民群众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文明楼、五星级文明家庭和文明市民创建活动,近年来,共评选出10个文明楼宇、300余户五星级文明家庭、20余名文明楼长。由书画、武术、摄影、戏曲等爱好者协会组成社区和谐文化发展联合会,聚集了社区近百名文化人才,极大地浓厚了社区文化氛围。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举办“邻里节”,通过“同唱一首歌、同吃一锅饭、同赞文明人”等形式,组织社区居民表演自编自演、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增进邻里和睦,促进社区和谐。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

营造创建良好环境

近年来,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大力开展“党徽在生产现场闪亮”活动,30多支党员先锋突击队和8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常年奋战在第一线。深入开展“走进基层、心系一线”、“我当一天巡线工”、“党旗飘扬 情铸电网”等主题活动,组织了“踏访革命路、永远跟党走”徒步体验、革命传统教育等15项系列活动。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被评为省优秀志愿组织、省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

该公司还积极参与“善行河北 温暖邯郸”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弘扬优秀文化、争做文明员工”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送温暖活动,救济困难职工104人,发放救济款61900元。组织实施“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队建设和“十佳文明员工”评选等工作。公司员工霍增合、姚晓波、程春萍荣登“中国好人榜”,涌现出全国劳模张玉锋,省级劳模李红卫、闫高飞。

曲周县小第八村

精心打造美丽乡村

近年来,曲周县小第八村形成了“框死村界,一户一宅,超占收回,宅田挂钩,股份运作”的“空心村”治理思路,收回宅基167片、新开街道2条、拓宽街道4条,打通闷头巷11条,植树4万余株。先后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对街道实施绿化、美化、亮化,铺设彩砖3100平方米,修建花池100多个,建设休闲广场1处和街心花园3个,安装节能路灯90盏;投资50多万元,硬化7条街道、15条胡同;成立专门卫生清扫队伍,设立垃圾箱50多个,实行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和集中处理。

同时,该村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健身房。每年春节期间,向五保户、困难户、低保户、老党员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通过深入摸排,将贫困户、残疾人等列入低保对象,定期发放补助金,并加强致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发家致富的能力。

邯郸银行

热心公益奉献社会

邯郸银行热心公益,为希望小学、村村通、公益林、驻村帮扶等捐助或投入168万元。每年开展“博爱一日捐”活动,员工捐款率100%,人均捐助金额全市第一。开展“血浓于水 行胜于言”无偿献血公益行活动,共计无偿献血20万毫升。

该行还对荣获先进模范人物、取得发明专利、获得业务比赛冠亚军或清收状元等荣誉的员工,给予表彰奖励。对信用记录不好的客户除追责外,将其本人和其配偶、子女一并列入黑名单,永不再贷、永不办卡、永不招工就业,用信贷手段促进社会诚信。在自身低碳办公的同时,发挥金融调控作用,对环保不达标、没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不予贷款,对节能减排企业给予信贷支持。作为市唯一承办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的银行,累计发放下岗再就业贷款8548万元,支持了1755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15/8098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