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中型制造企业发展困境突出

2015年04月15日 15:58

 

记者近期在重庆等地调查发现,一些用工三五百人、产值亿元左右的中型企业发展困境尤为突出,他们一方面受到市场下滑、融资和用工成本持续攀升的双重挤压,另一方面又与大企业优惠、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两不沾”,短期内难以走出经营困境。部分企业表示,今明两年或将面临“生存”与“死亡”的分水岭。

市场下滑效益低迷 融资、用工贵双重挤压

在记者采访中,企业普遍反映,当前制造业面临市场和效益下滑的压力不断增大,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工人工资尤其是社保缴费逐年攀升,更让不少企业“雪上加霜”,经营困难加剧。

重庆诚邦科技公司主要从事路面材料及相关产品研制,去年以来营业收入出现下降,利润下滑较大。公司副总经理何方成说,市场受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冲击出现周期性波动是常态,企业经营最大的压力还是融资,“近两年企业效益走低,金融机构却在使劲抽血”。重庆綦江永跃齿轮有限公司面对传统市场下滑及时升级开发新品、拓展出口,才得以保持经营平稳。“可是融资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公司董事长刘永树说,目前企业融资综合成本13%到15%,特别是银行贷款越来越短期化,一年一贷,不还不贷,今年说要加担保、明年又抵押房产,“我现在一年到头都在想办法还银行钱,有时资金周转不及只能找小贷,三四分的利息也得承受”。

G}9ZFJHG8}Y50O_J{SH05NN

(图片说明:杭州一家化纤企业的两位女工对化纤成品做外观检查)

用工成本尤其是社保缴费比例不断提高,使不少中型制造企业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贝思德无纺布有限公司是一家无纺布生产和深加工企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小君介绍,这几年用工成本年均增长10%以上,去年工人月均工资支出3000元左右,其中社保缴费占830元,并且缴费基数年年涨,企业只好用机器换人,用工从两年前近400人减少到200人,但还是招架不住,去年企业亏损80多万。丰海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大春说,这两年企业效益下滑,但用工成本特别是社保缴费不降反升,去年作为缴费基数的社平工资从3783元上涨到4252元,缴费比例下限从40%提升到60%,目前劳动力成本已经占销售额15%左右,进一步摊薄企业利润。

~K80R4C55RS@JM7CNLMK4VA

(图片说明:左图,浙江台州市一家机电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内忙碌。右图,杭州一家完成“机器换人”的机电企业的一名工人在调试一台机器人。)

 

大优惠小扶持“两不沾” 部分企业面临“生死分水岭”

不少企业主认为,当前虽然传统制造业整体不景气,但分层次来看,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能得到政府和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日子总体不错;小微企业在税费、融资方面能享受到国家各类专项扶持,发展势头尚可;唯独不大不小的中型企业,与大企业的优惠、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两不沾”。

重庆标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才说,同样办贷款,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便利得多,不仅不需要抵押、担保,有的利息还能优惠,央行最近几次开闸降息,真正受益的还是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要么贷不着,要么还是基准利率上浮百分之三四十,再加2%到3%的理财咨询费用,还要求贷1000万存500万,并且银行给出还是承兑汇报。此外,大型企业用地、用工等都能得到各地政府、园区的优惠,“这些优惠中小企业想都别想”。

YP~2M5C0I3TFZ8_YYH{]BL1

(图片说明:中国南车株机总装车间内景)

“现在政府对企业是‘抓大扶小’,中型企业反而尴尬。”贝思德无纺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君说,近几年从上到下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多种多样,包括贷款贴息、社保返还、税收减免甚至场地租赁优惠等等,中型企业解决就业较多、纳税较多,却得不到有效扶持,“以至于很多小微企业干了多年都不愿升级为规上企业,一升级所有优惠都没了”。

一些企业主认为,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市场下滑仍在继续,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处在“节骨眼”上,如果融资、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得不到明显改善,今明两年或将步入“生死分水岭”。年产值3000多万元的重庆海鸥铸造公司近两年因上新设备,投入较大,出现小幅亏损。总经理谢鹏透露,去年底,与企业合作多年的银行突然“釜底抽薪”,收贷后拒绝再放贷,“资金链断了,企业随时都可能崩盘”。

 

亟需采取定向扶持 稳固制造业中坚力量

受访企业和相关专家表示,用工数百到1000人、营业收入2000万至4亿元的中型企业,在我国工业经济和制造领域占据着中坚力量的位置,既是配套大型企业、带动小微企业的枢纽平台,也是解决就业的主阵地。在当前背景下,亟需对较优质的中型制造企业采取定向扶持政策,助其赢得转型升级的时间和空间,使其不至于批量“倒下”。

V%{O2~6UT{_NA]4VG~D$CNM

(图片说明:图表,2015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临界点上方)

首先,对优质制造业企业实行更加精确的融资扶持政策。企业家们表示,近期央行多次释放流动性,但资金大多被银行、地方投融资平台、大企业“截流”,建议采取更有效的定向支持方式,让资金切切实实流进实体经济特别是优质中小制造业“毛细血管”中来。与此同时,应加强对银行信贷服务质量的评价、监管,规范银行信贷操作方式,尤其对贷款短期化、滥用承兑汇票、以存换贷、收取各种咨询费用等变相“高利贷”行为强化监管。

HMM]HUM3E$%BIKTLP0~Q)00

(图片说明: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开幕)

其次,适时调整制造业领域社保缴费政策。企业家们反映,目前的社保缴费政策对用工较多的制造业压力极大,尤其是作为缴费基数的社平工资,通常是企业实际工资水平一两倍,并且缴费基础逐年大幅提升,不仅企业难以承受,很多工人也不愿意缴纳,建议对缴费基数做出更加弹性的规定;同时鉴于当前经济形势,可采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推出的缓缴、降低缴费比例下限等临时政策。

此外,进一步提升涉企行政审批效率,加快清理乱收费行为。重庆铝王铝业公司总经理吴皖川、重庆汇浦液压动力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奇文等呼吁,企业为扩大再生产新建、扩建厂房等要办的手续太过繁琐,动辄10个月,建议进一步清理、精简;同时对环保、质检及相关中介部门名目繁多的收费加强规范。(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15/8100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