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说得到做得到”源自强大的落实力
2015年04月16日 12:49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并指出:“对需要长期抓落实的项目和任务,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抓下去。”这是对我们党“说得到做得到”好传统的生动说明,也是我们抓落实的有力根据。
如果我们把“说得到做得到”看作是一篇文章的话,“说得到”是上篇,“做得到”是下篇。上篇是谋划,下篇是落实;上篇是蓝图,下篇是成果。上篇提出问题,或者拿出思路和办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抓落实、“做得到”。不落实、做不到,再好的蓝图、再美的构想,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从认识论的观点看,“说得到”与“做得到”,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阶段。“说得到”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做得到”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由“说得到”到“做得到”,是认识过程到实践过程的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识的产生和发展,都依赖于实践。从根本上说,认识是由实践决定的。而认识一经产生,反过来对实践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说得到”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要靠抓落实、“做得到”才得以实现。说的正确与否要在落实中检验。抓落实、“做得到”的过程也是完善“说得到”的过程,新的“说得到”在“做得到”中不断产生。因此,抓落实非常关键。工作不落实,“措”而不“施”,“诺”而不“兑”,其恶劣影响,不仅仅止于某件事某项工作,而是自毁诚信力,破坏人们的信任度。一个人不讲信誉,无以立世;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政府不讲信誉,同样无法立世。因此,人民群众“说得到做得到”的赞誉,是对我们党强大的落实力的认知和肯定。今天我们恢复和发扬党的言行一致好作风,必须把抓落实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在强调实干、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上见诸新的气象。
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根据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愿望和实际利益制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治国理政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总体上看,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决策都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但是,仅仅“体现”意志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这种意志。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目的是什么?说到底是要把他们的主观愿望变为实际成果。我们党号召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目的又是什么?说到底也是要把人民的意志变为人民的行动。我们不仅要科学决策,尽量减少和杜绝重大决策失误,而且更要狠抓决策的落实,真正把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变成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让人民去检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卓有成效地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支持。这是一个事关党的根基的重大政治问题。从这个高度来认识,落实真正可谓是要义和关键。
今天我们强调实干、崇尚实干,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吹响了向“中国梦”进军的伟大战略号角;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的伟大征程,正在我们面前展开。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捋起袖子,大干一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人民群众不仅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做。目标再崇高,蓝图再美好,不实干苦干,口惠而实不至,如同“开空头支票”糊弄群众,结果只能损害党的威信,贻误事业发展。唯有去掉华而不实的“虚”,扫除弄虚作假的“浮”,以真抓实干的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信任,不负历史期待。
应当说,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中,绝大多数是能够严肃认真抓落实的,能够把领导环节上作出的正确决策一步一步地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党的事业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所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抓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为官不为”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日前将其表现概括为“怕”“蔫”“懵”“躲”“靠”和“顶”六个字:宁肯不干事,也要不出事;精神状态萎靡,看摊子、守位子;不学习、不钻研,开展工作不得要领;在一些工作上“避嫌”,当“老好人”;各项工作等上级的政策,不愿再吃苦挨累;不拿好处也不办事,对从严治党消极对抗。这些现象,反映了理想信念的“软骨病”、高压从严的“焦虑症”、传统思维的“依赖症”、能力本领的“恐慌症”、权力寻租的“成瘾症”。因此,我们必须对患这种病的党员干部大声断喝:人民群众让你坐到官位上,是指望你为民做事,而你“为官不为”,“尸位素餐”,辜负了人民的期望,既不配做官,更不配共产党员称号!不改变这种作风,工作不可能落实,改革和建设任务很难完成,党在人民群众的形象必将严重受损。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高度警觉起来,强化“为官有为”的决心,自觉以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努力做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模范。
崇尚实干、狠抓落实,首先要把指导思想搞端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的,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根本宗旨和全部任务,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高标准,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原则。所谓拎着“乌纱帽”干事,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立功,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只要人民高兴、赞成和拥护,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就要以“守土有责”的担当意识,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勤勉、高效地开展工作,把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与义务具体化,在“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中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的价值取向。
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体现的是一种刚性执行力,紧紧扭住落实做文章、求绩效。具体在工作姿态上,就是要“列出工作时间表”,给自己套上套子,说了算、定了干,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铆着劲儿抓落实;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要以“马上就办”的快捷和激情,雷厉风行,不讲任何借口、不发任何牢骚、不谈任何条件、不计任何得失;体现在工作绩效上,就是要有一种“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拼劲和硬劲,迎难而上、知难而进,问题不解决不撒手,不达目标不罢休;体现在工作过程上,常态抓、抓常态,一张蓝图绘到底,抓“常”抓“长”,步步推进,久久为功,不断积小成为大成。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了“说得到做得到”的好口碑,关节点就在这里。
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离不开良好的激励环境。一方面,要完善切实可行的考核、监督机制,让埋头苦干、积极作为又有真本事的干部,有职有位、扬眉吐气,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对不谋事、不作为的人,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该警示的要警示,该“下课”的要“下课”,让不干事者特别是想走捷径、动歪脑筋、搞投机钻营的“聪明人”没市场,让“为官不为”的人“不能为官”。真正做到“廉者上、能者上”,形成“干事创业光荣,不干事耻辱”的良好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对“有为”者是激励,对“不为”者是约束,约定俗成,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工作常态。
“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时代需要实干者,时代呼唤实干者。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发扬光大党的“说得到做得到”好作风,必将在全党营造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激励和带动起全社会的巨大落实力,我们的伟大事业就会蒸蒸日上,“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能顺利实现。
相关链接
“说得到做得到”是风清气正的好风尚——恢复和发扬党的言行一致好作风系列谈之一
“说得到做得到”归宿在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恢复和发扬党的言行一致好作风系列谈之三
(作者系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理事、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自2013年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责任编辑:周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16/8101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