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关报道
创新产城融合 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5年04月20日 13:15
“创新将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大刀阔斧的创新”。4月18日,在天津市东丽区举办的“科技融合、服务创新 京津冀新型产城融合研讨会”上,“创新”一词多次出现在多名与会嘉宾的演讲发言中。
该研讨会由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与新京报共同举办,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特别支持,活动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创新产城融合为主题,邀请北京、天津相关方面的政府人士、专家学者,以及科技、房地产、文化等行业的企业代表,共同交流探讨产业创新驱动、京津产业转移互通等为各界所关注的问题。
创新驱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创新驱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内生式可持续增长,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科技部原秘书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会长张景安表示,几十年来,大合资和大引进解决了国内诸多经济发展问题。但当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外便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新问题。“目前我们只有通过创新驱动来改变投资拉动等发展模式,以此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也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已然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也由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增长转向以质量和效益性为目标的集约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也由过去的增量扩能转变为目前的调整存量以及做优增量。发展动力也是从传统增长点到新的增长点,而这个新的增长点核心就是创新驱动。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还就2015年投资形式、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京津冀背景下产业发展新机遇、北京产业疏解与转移等问题发表了各方的观点。
京津冀产城融合呼唤机制体制创新
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京津冀产城融合更离不开创新驱动。而要实现京津冀产城融合,则需要从体制和机制方面实现创新。
张占斌表示,要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科技体制的创新,把大量的创新专利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真正做出生产力。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原副司长王建翔指出,产业新城想要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脚踏实地地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从行政审批、融资服务方面提供便利和帮助。通过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天津市东丽区副区长白凤祥介绍,在东丽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中,不仅主打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同时还通过金融平台搭建推动科技产业创新驱动。政府在搭建产业创新平台时,不仅仅是补贴、免租等简单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打造符合企业创新需求的资源整合平台和创新服务环境。以东丽区今年要搭建的科技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为例,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将会大大提升企业经营和产业创新效率。
研讨会期间,新京报与天津市东丽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众多企业在考察了东丽区的软硬件环境与支持政策后,表达了与天津市东丽区的合作意愿,并与东丽区相关部门探讨了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 主办方致辞
提供更多平台促三地协同发展
今年4月份前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规划即将出台,这对京津冀三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而北京的定位是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因此,北京和天津正好形成了功能优势互补。两个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环保领域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东丽区作为天津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具有经济增长极和高端产业高地。近几年东丽区在引进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高端制造业方面已经卓有成效,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宜居城市等方面有了很多积累,为产业升级和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京报在两会期间推出了“东丽之邀”的报道,对东丽区的人才引进、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成为两会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话题。
此次举办“科技融合、服务创新 京津冀新型产城融合研讨会”,意在通过学者、专家、企业家、政府的直接沟通,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优质资源的配置,从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更多机会。
新京报一直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2年以来举办了很多的论坛活动,在小城镇建设、产业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红利和企业家机遇方面做了有利探索。接下来将持续打造京津冀经济论坛,为促进三地在医疗、教育、文化、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东丽区已落地200余北京项目
东丽区作为天津“双城双港”拓展的中心区,是京津科技新干线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全力推进经济和城市两个转型。
经过两年的努力,东丽区已经落地各类北京项目,其中包括200多个科技类、投资类项目,投资额近500亿元。特别是去年引进了中科院的自动化、电工所、广电院、微电子所四个院所。在东丽,他们已经在进行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同时,东丽跟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并联合中国北车等央企建立制造基地。国家电网客服中心也在东丽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天津审查中心在东丽正式运营。京津协同发展正在成为东丽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东丽区的城市化进程已过半,四座新市镇初具规模,2000万平方米的科技项目载体也正在等待企业落户。
区域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新京报作为高度覆盖北京市场的主流媒体,是中国报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在国内的经济界、政治界、文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本次东丽区和新京报开展战略合作,对我们进一步把握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引进首都优质资源、推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衷心希望新京报更多地发挥媒体优势,更多地为东丽区的发展造势,共同为两地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也希望各位企业家到东丽考察。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20/810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