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独家案例 | 银行卡换芯 为安全还是为收费
2015年04月22日 14:53
【事件介绍】
银行卡“换芯” 有多少乱收费
为解决安全、便捷的问题,银行卡“换芯”很有必要。但金融服务不能沦为个别大银行违规收费的名目。银行开销户、网银等业务属于基础金融服务,乱收费势必侵蚀消费者权益。
根据央行部署,从今年起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不再发行磁条卡,新开户全面改用芯片卡。这就意味着,储户手中多达34亿张的已发行磁条卡迎来全面“换芯”。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相关政策明令银行“减负”,但对于储户来说,办理或换用银行芯片卡却成本不菲:首先,薄薄一张芯片卡的采购价仅8元多,但国有大银行对储户最多竟收四五十元的“工本费”;同时,以“换芯”为名,已被叫停的多种违规收费“改头换面”。从不提示就收钱到“捆绑办卡”,新一轮收费乱象频出。
八成银行“换芯”均收工本费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从2015年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及重点行业领域新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应为芯片卡。这就是说,原有磁条卡到期后,储户必须逐步换用更高安全标准的芯片卡。
记者调查发现,与磁条卡相比,消费者更换和办理芯片卡的成本也在“水涨船高”。
原本不收开户费的部分银行,“换芯”后却普遍要交几十元的“工本费”。记者走访京沪多家国有银行、股份制上市银行发现,尽管不同银行办卡收费标准不同,但16家上市银行中的近八成均收取办芯片卡工本费。
在工商银行上海威海路一家支行,工作人员提供的“2015年版收费目录”显示,个人新发卡、补发卡、换发卡的收费标准为每人20元至40元。“以最常见的人民币单币借记卡为例,办卡要先交20元工本费和10元年费。”
长三角一家城商行个人金融部主管透露,目前该行个人客户借记卡发卡量逾900万张,现行换卡工本费要20元。“如果每一张卡都收费,预计要收近2个亿。”
远超成本价不合理收费多
为何“换芯”要收“工本费”?多数商业银行称,收费的主因是“升级到芯片卡需要花一定的成本”。据业内人士介绍,每张芯片卡的成本包括芯片成本和印刷制作成本,各家银行成本差异不大,均通过公开招标向制卡商采购。
在A股上市公司中,武汉天喻信息就是工行、建行等30余家银行的一家制卡商。根据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数据,2014年上半年,天喻信息向银行销售金融IC卡6000万张,金融IC卡等智能卡销售收入5.4亿元。“根据年报计算,目前芯片卡出厂价仅为8至9元。”某大型券商一位电子行业分析师说。
部分储户反映,现在去换一张芯片卡,不仅银行要收取远超成本价的工本费,而且衍生出多种不合理收费。
——已被明令禁止的收费“改头换面”。为了减少消费者的负担,对于绝大多数银行基础性金融服务,政府要求执行指导价格或免费。2003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商业银行不得对人民币储蓄开户、销户、同城同一银行内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及大额以下取款业务收费。
但一些储户反映,以前去银行开户是免费的,现在去开户只能办芯片卡,就不得不交费。对此,一些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辩称,目前开户时要缴纳的不是“开户费”,而是“工本费”。例如,在建行、招行部分营业部提供的收费目录中,规定标准银行芯片卡的工本费属于“市场调节价”,标准由银行自行制定。
——捆绑销售其他业务。
有储户反映,“换芯”成了一个揽存的项目。在中信银行上海南京西路的一家营业部,业务人员介绍,目前新办、补办芯片卡普卡的工本费为20元一张,但“存款五万以上就只收10元,存50万元可以立即免工本费”。
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通过捆绑销售各类业务,银行诱导其办卡开户进行收费。“比方说,办理几十万元的个人贷款,还得新办一张借记卡和一张信用卡,借记卡要交20元的工本费。”安徽籍储户张先生说,自己近日在杭州购买了商品房,银行办房贷要求办一张新卡,还得买10万元的“贵金属理财”。
监管部门对芯片卡收费没有统一标准
目前,由于尚未纳入政府指导价,监管部门也没有统一标准,各地银行收取的芯片卡工本费相差数倍,银行更将“换芯”成本向消费者转嫁。“推出芯片卡的目的是堵住银行漏洞、让客户更安全,主要成本也应由银行来承担。”银行卡收单机构易宝公司首席执行官唐彬说。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商业银行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改善成本、降低收费、做好提示,新的收费标准亟需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
近年来,监管部门几乎年年发文要求商业银行取消不合理服务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和储户负担,仅国家发改委近期开出的银行“乱收费”罚单就超过15亿元。但事实上,仅在2013年年报中,16家上市银行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已达1435亿元。
专家普遍认为,为解决安全、便捷的问题,银行卡“换芯”很有必要。但金融服务不能沦为个别大银行违规收费的名目。“银行开销户、网银等业务属于基础金融服务,乱收费势必侵蚀消费者权益。”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说。
一些消费者反映,现实中种种乱收费现象明显增加了企业和个人财务成本。“找银行贷款两三百万元,要求给全部员工换发借记卡和信用卡。”安徽一家医疗企业财务负责人就表示,3年下来,仅企业的工资行就换了好几家。
法律人士认为,“如果没有法律的制约,在追求利益争夺市场的趋势下,一些机构就会以‘创新’为名牺牲消费者利益换取竞争优势。”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付金联说。
银行卡“换芯”不能“黑心”
就目前而言,各大银行卡“换芯片”是大势所趋,此举客户也是赞成的,因为芯片取代原有的磁条能够更安全更便捷,应该说是皆大欢喜的事。然而,银行借“换芯”之机向客户乱收费敛财就涉嫌违规违法,严重侵犯到客户权益。
各大银行“换芯”收费的名义乍听来似乎很合理。工本费是首要名义,然而却附带有多重不合理收费。经调查,已被明令禁止的收费“改头换面”,本应免费的服务“藏起来”,捆绑销售其他业务是银行在“换芯”时所惯玩的花样。这里边的猫腻,有多少欺诈和违规?
一张换芯卡实际成本仅8元左右,而银行收的“成本价”却高达20-50元。这样的暴利,称为“黑心”卡毫不为过。据业内人士介绍,每张芯片卡的成本包括芯片成本和印刷制作成本,各家银行成本差异不大,均通过公开招标向制卡商采购。所谓的“成本”仍然可以有缩水的空间。
各大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保障,本是分内之事,主要成本也应由银行来承担,而不能转嫁到客户身上。银行营业的存贷有利息差,收入本就很大,不应该通过换芯机会盈利。“高额工本费”等新的收费项目涌现,体现了强势机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亟待依靠法律法规的完善来解决。至少目前政府或职能部门应该出台政策遏制,不能标准由银行自行制定,银行芯片卡的工本费以属于“市场调节价”的名义变身为侵犯客户权益的“黑心卡”,这样的技术“创新”不要也罢。
银行卡“换芯”别伤了人心
磁条卡由于磁道信息易被复制的先天弱点,近年来,伪卡盗刷成为银行卡犯罪重灾区。全国公安机关每年破获的银行卡犯罪案件数以万计,银行卡犯罪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元计。而与传统的磁条卡相比,芯片卡能够存储加密数据,防止卡片数据被复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仿冒,安全系数较高,“在安全、多应用等方面优势明显”。如此说来,银行卡“换芯”,有利于储户安全和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本是好事一桩,然而,银行卡“换芯”却成为某些银行借机敛财的“契机”,好事没办好,为消费者添堵。
为何“换芯”要收“工本费”?多数商业银行称,收费的主因是“升级到芯片卡需要花一定的成本”。“换芯”需要成本很好理解,问题是有成本就必须是消费者买单吗?有人指出,安全是金融支付交易的生命线。“换芯”是为了堵住漏洞、更加安全,成本理应由银行来承担,况且是银行主动变更合同内容,由此产生的成本也应由银行承担。退一步说,即便银行不想独自承担“换芯”成本,需要客户承担一部分,怎会有高出“换芯”成本几倍的奇葩收费?也就是说,银行不但免除了自己的成本担当义务,还借机牟取暴利,这聪明耍得也太露骨了吧。
某些银行不但靠银行卡“换芯”大肆敛财,更让人愤怒的是,一些已被明令禁止的收费也通过这次“换芯”冒了出来,有的是“改头换面”,有的还将本应免费的服务“藏起来”。根据现行的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目录,除信用卡、贵宾账户外,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申请,为其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但在实际中,一些免费服务却被银行“藏起来”。有银行要求普通卡客户仍需满足“月日均资产满1000元”,否则每月收取3元小额账户管理费。虽然这笔小额账户管理费可以通过登录网上银行申请免收,但对于客户是否有权申请免收、如何免收,办卡人员全程均未提示。
一些银行为何如此大胆行事,它们不怕处罚吗?说来让人可笑。一是,银行卡“换芯”费用如何收取尚未纳入政府指导价,监管部门也没有统一标准;二是违规成本太低,根本不足以震慑。
由此看来,要不想让银行卡“换芯”沦为一场借机敛财的饕餮盛宴,真正把好事办好,监管部门必须制定统一合理的收费标准,改变目前这种银行单方随意定价的无序局面,之后对违规者也要加大处罚力度,直到它肉痛喊疼。此外,奉劝某些银行不要贪一时之利而伤了客户之心,要知道,客户的心若伤透了,他可能永远不回头。
银行卡换芯当然该由银行买单
银行卡“芯”,谁买单咋推动?看似两个问题,实则一体两翼,钱才是根本。据称,目前芯片卡的成本每张8到10元,是磁条卡的10倍,近34亿张磁条卡要换成芯片卡,成本将数以百亿元计。虽然所需巨大,但是费用问题,一直没有明确说法。这也导致银行不积极不主动不作为,以致银行卡换“芯”步履维艰。
对于银行来说,肯定想由用户买单,现在迟迟不动,也可能是想倒逼压力。甚至银行还可能“打小九九”,就像几乎每个人都做过的“假如全国13亿人每人给我一元”的梦一样,34.42亿张银行卡,哪怕是“经手不穷”,一张赚2元,也近70亿。这是一笔多么诱人的收入?怎不让人日思夜想?
这个“小九九”,连打都不该打。诚然,换卡对用户有利,但维护用卡安全,是银行必须提供的基本服务。相对于芯片卡,磁条卡存在安全侵袭,从根本上讲,也是银行本身技术不进步,使用不成熟技术的结果。现在银行发现了存在问题,并且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当然应该推动升级,让用户吃上“放心丸”。这也是有市民所讲的,“银行每年从银行卡客户这里挣得的钱可不少,换卡应该是服务客户的一部分”。这些年银行在招揽客户上,可是频出大手笔,这点换卡钱,岂是无法承受之重?
给用户换卡,不仅是银行应尽的责任,而且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银行卡的发展,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银行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在银行的很多业务,都是建立在银行卡基础上的。对于有些用户来说,可以“三天不用卡”,可银行须臾离不开卡。如果连用卡安全都不能保证,那么谁敢轻易用卡,银行服务的支撑点又在哪里?这两年银行日进斗金,赚得钵满盆满,没有必要盯着换卡这点小钱,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在赢得社会认可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从本质上讲,银行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不要沾满了铜臭气。银行卡换芯当然由银行买单,银行不仅有这个责任,而且有这个实力。真要是银行买单,也未必需要百亿成本。
【启示与思考】
银行卡换芯,到底是为安全而来,还是为收费而来?应该承认,从过去的存折,到现在的银行卡;从过去用现金消费,到现在刷卡消费,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也带来了“莫名的烦恼”。近年来,由于磁道信息易被复制,伪卡盗刷成为银行卡犯罪重灾区。据了解,全国每年破获的银行卡犯罪案件数以万计,银行卡犯罪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元计。与过去传统的磁条卡相比,芯片卡“在安全、多应用等方面优势明显”。如此说来,银行卡升级换芯,基于安全理由实为储户考虑。
银行卡换芯,诚然对储户有利,但维护用卡安全,也是银行的基本责任,是银行必须提供的基本服务。在银行的基本服务面前,储户并没有过多选择权。磁条卡存在的安全风险,从根本上讲也是银行的问题。既然发现了问题,拥有了技术,那就应该推动升级,确保用卡安全。
银行“换芯”,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银行本应当尽的责任,倘若银行利用“换芯”来谋取高额的差价,那银行也就变成了无利不图的奸商了。“换芯”问题重在规范,物价部门应当尽快就新的“银行卡芯”的收费标准予以明确,是收费还是免费,收费也应当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再者,银行也得摆正自己的姿态,毕竟当初客户办卡的时候都没花钱,如今换卡芯却要花钱,你们还想让客户多花钱,如果客户都不换卡芯呢?贵银行又能去哪儿赚这笔钱呢?或者他们只换某一家银行卡的卡芯呢?(毕竟每人都有不止一张的银行卡),他们都去他们熟人那里办理存款、贷款业务,那我们相信有的银行最终失去了这一个个客户,何来盈利之说呢?
银行是企业,可以牟利,但不能昧着良心来牟利,毕竟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赵思齐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22/8109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