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典型经验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5年04月22日 13:49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但当前农村基层组织面临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村干部工资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还是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甚至还不及我们的烤烟辅导员,村三委其他人员和村党小组长就更是没有任何报酬,其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      

2、村级干部学习意识不浓。极少数村干部缺乏学习意识,导致思想观念模糊,精神萎靡不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感到不知所措。有时甚至贯彻上级政策走了样,造成群众上访,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3、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发展意识不强。

4、农村党员开展活动难。农村承包经营体制形成后,分散的生产经营形式弱化了基层组织直接指挥生产的权力,也削弱了村集体经济,使农户对组织的依赖程度降低,使农村基层组织不能很好地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深刻变革而创造性地开展党员发展、组织活动等方面的工作,造成现在农村党员开展活动难,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村级后备干部不足。     

5、自身原因,少数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亟待改善。突出表现在:一是工作作风漂浮,落实工作大而化之;二是工作方法简单,遇事不动脑筋、工作浮躁,产生不好的负面影响;三是工作效率低下,布置的工作,能拖则拖,敷衍了事;四是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经过分析,个人觉得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乡镇级财政实力不足,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在提高村级干部工资待遇上有心而无力。    

2、有的村干部放松学习,忽视思想的改造。导致一些基层干部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时遇到困难绕道走,回避矛盾,不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3、“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不牢。容易产生“官本位意识”,出现“等靠要”思想、“求稳怕乱”思想、滋生人治化思想。      

4、市场经济对基层组织建设也带来了影响。一部分优秀的党员外出打工,而一部分适应能力较差、老弱病残、无职党员、贫困党员看不出先进性。同时,农民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对组织的依赖程度降低,要求加入组织的动力不足。      

5、基础条件薄弱给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带来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硬件投入不足,要更好地开展活动,更好地加强对党员管理难度增大,有的村甚至无固定的党员活动场所和办公场所。  

 

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以建立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保证,不断探索和实践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来统领农村党建工作,把围绕发展的程度、服务发展的力度和促进发展的效果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把组织保证和组织服务工作做到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地方去,做到基层拥护的地方去,做到群众欢迎的地方去。

1、加快发展,努力壮大乡村两级经济实力。一是突出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要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思路,凝心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二是突出优势,敞开大门抓引进。要结合各自优势,突出资源开发,招客商、引资金、上项目;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四是增加硬件设施投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党员活动室建设 ,购置必要的学习、办公设备,为基层组织的学习、活动 创造条件。 

2、强化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抓好党委自身建设。规范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改进领导和服务方式,增加驾驭和调控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用科学的发展观及实用科学技术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履行职责,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要制度化,要充分利用党校、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化教育阵地,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坚持学好政治理论,时刻清醒头脑,把握正确方向,纯洁思想,做到学习一门技术,掌握一项本领,致富一方群众。     

3、建好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为班长的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来贯彻落实。俗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充分说明支部书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是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是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抓住了这个“龙头”,才能带动“全身”。因此,必须下功夫建设好“一把手”队伍。要打破以往旧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后备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尽快成熟,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加强评议督查。对村级干部的德、能、勤、绩各方面,组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进行综合测评,对表现差的,实行组织谈话,督促整改,对限期不改的,坚决实行组织处理。通过创建“五个好”支部活动,切实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综合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4、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们的党员也应该走在发展的前列,要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优秀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也要对党员的创业发展提供一些必要的优惠和支持,当然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员也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但这与我们党员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并不矛盾,相反我们应该对有发展意愿的党员在政策和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如党员创业贷款、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政策等都是各级组织部门对党员、基层党组织发展的支持。我们的党员发展了、致富了,他们说的话才有人听,才能树立起更高的威信,才能更好地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发展致富。此外,我们在安排一些工程项目和产业发展示范点建设时,也要将该建设实施点内的党员是否起带头作用,是否有党组织来落实实施考虑进去,要对党员、党组织确实起带头作用的村、社给予倾斜,要真正体现党的先进性。

5、完善机制,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做到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两个目标一起制定,两个责任一起落实、两项工作一起检查、两个成果一起考核,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关键在农村,而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农村基层组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抓好这个“龙头”,农村各项工作就无从谈起。

6、改进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健康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能否搞好,与上级党组织的导向紧密相关。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保证落实过程中始终不走样。基层干部要以为农民谋利益为最大追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履行干部职责。办事要考虑是否合乎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否能够长久受益和持续发展,是否合乎有关政策规定。办好事既要讲客观需要,又要讲实际可能;既要强调尽心竭力,又要注意量力而行。     

7、开拓创新,改进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为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出现的新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探索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新途径。将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对外出务工的党员进行登记造册,跟踪管理,乡上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各村分别设立流动党员联络员,建立完善双向联系制度。二是继续推进村务党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三是努力拓宽农村、机关、学校等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从薄弱环节入手,加强组织建设。四是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村村建立为民服务代理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22/8109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