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控烟,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2015年04月22日 14:00

 

【事件介绍】

控烟手势您来选

再过50多天,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将正式实施。在近日的倒计时宣传活动上,“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6月1日起,公众发现有人在“禁烟区域”吸烟,可以拨打全市统一举报电话12320,也可通过“无烟北京”微信进行投诉。

举报人

关注“无烟北京”微信可举报

记者看到,“无烟北京”微信公共账号设有权威发布、控烟行动、媒体聚焦三大板块,包括我要举报、控烟承诺、戒烟助手、大V在行动、BTV微行动等十四项栏目。

其中,条例解读栏目特别提醒烟民,不只是有屋顶的公共场所不能吸烟,幼儿园、中小学校、体育场坐席、儿童医院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

戒烟助手栏目也非常实用,包括戒烟知识、戒烟案例、戒烟社区等内容,能全方位帮助吸烟者戒烟。

吸烟人

多次遭举报场所将被现场取证

北京爱卫会办公室主任刘泽军介绍,有调查显示,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烟遇到劝阻时,99%都会接受劝阻。目前,爱卫会准备出台进一步的落实方案,包括宣传、培训和监督方面。

刘泽军介绍,6月1日实施控烟条例以后,市民再发现有个人或公共场所部门有吸烟行为的话,可直接拍照,发到“无烟北京”公众账号上,对于多次被举报的场所,相关部门将到现场取证处理。

推广人

北京聘请控烟形象大使

4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郎永淳,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悦悦等现场受聘为北京市控烟形象大使。在现场,各位主持人交流了劝阻烟民在公共场合吸烟的经验。委婉劝阻避免尴尬还是直接叫停简单明了?不好意思开口时做什么动作能让烟民一下子明白?

经反复推敲,北京市控烟协会在众多手势中遴选出3个推荐劝阻吸烟手势——我介意、不可以、请停止。市民可以“三选一”参与推荐和投票。投票方式有三种:在“无烟北京”微信公共账号投票,或拨打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电话投票,还可登录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控烟专题页面投票。

主办方将汇总大家的意见,最终确定一个手势进行全面推介,让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都能心领神会。

新闻背景

控烟地方不只是带顶的

2014年11月28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过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

从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控烟条例将正式实施。全市范围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等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此外,不带顶的室外也对吸烟多有限制,如排队时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

目前,北京有近400万烟民,条例不仅将约束他们的吸烟行为,也将使非烟民受益。

政策解读

禁烟场所经营者失职将被罚

在北京控烟最后一个多月的倒计时中,北京卫生部门将针对控烟条例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实施后预计控烟难点将在哪里?控烟的“死角”还有哪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昨日,卫计委官员与控烟专家对新的控烟条例做了进一步解读。

 

举措

1.经营者承担责任

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表示,此次《北京市控烟条例》处罚对象包括禁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动员更多的管理者参与到控烟行动中。

方来英强调,卫生工作社会动员是非常重要的。控烟条例处罚对象的变化就是要业主担责,“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对保障该区域内控烟条例的实施负有责任”。

2.与媒体合作扩大宣传

方来英透露,今年北京市的卫生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贯彻落实《北京市控烟条例》。作为政策落地的前期准备和造势,6月1日前,将大张旗鼓地组织控烟知识进校园、医院等,同时,开展媒体合作等多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健康自觉,同时,增加政策的知晓和普及度。

3.执法部门上街执法

方来英明确表示,法规实施后,卫生部门将与政府十多个委办局一起协调联合组织专项执法。从6月1日起,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就将走上街头,开展控烟执法。北京市不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烟草专卖、工商、市政市容、公安、教育等部门也都要履行法定控烟责任。

难点

1.社交习惯难改

针对未来控烟中可能面临的难点,市爱卫办主任刘泽军坦言,目前,传统烟酒现在仍然是重要的社交手段,这会成为北京控烟的难点。

2.执法仅1000人

另外一个难点在于执法监督。在执法模式上,本市将采取以卫生监督为主、行业监管为辅的执法模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节约行政资源,减少相互推诿,提高执法效率。不过,他也坦言,目前,北京有将近400万烟民,而控烟行政主体卫生计生部门的执法人员只有不到1000人。

3.烟广告渗透新媒体

此外,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即将实施的控烟条例明确禁止利用大众传媒发布或者变相发布烟草广告。然而,目前烟草广告或变相烟草广告已经渗入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以及各种传播载体。对此,中国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建议,将“全面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写进新修订的《广告法》。

他山之石

瑞典:全国餐馆禁烟

瑞典早在1993年就通过了《烟草法》,该法规定雇主有义务为其雇员提供无烟工作环境。2005年,瑞典颁布了另一项禁烟法,在全国所有餐馆和酒吧实行全面禁烟。

新加坡:违反禁令判6个月

新加坡也采取了严厉禁烟措施,公众如果在禁烟区吸烟,将被罚款200新元。若有人妨碍有关部门执行任务,最高可被罚1000新元或坐牢最长6个月。

泰国:提高烟草税至70%

泰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调高烟草税,目前,烟草税占卷烟零售价的70%以上。据统计,烟草税提高是泰国男性吸烟率由55.6%下降到36.5%的重要原因。

芬兰:违法售烟可监禁

2010年10月1日,芬兰禁烟法修正案生效,任何人违反法律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一根香烟或替未成年人购买一包香烟,都将被认定为违反香烟销售法,当事人将被处以罚款或被判处至多6个月的监禁。

 

劝阻吸烟手势得大家乐意用

《北京市控烟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法案,控烟专家概括为,“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但有些区域的室外也不可以抽烟。这样看来,“史上最严控烟法案”是有名有实的,然而,再严的控烟也需要人去执行。现在北京发布3种备选“劝阻吸烟手势”将投票确定,从发布的3种备选“劝阻吸烟手势”来看,都是“通俗易懂的”,一学就会,也很容易记得住。

调查发现,在公共场所劝阻市民吸烟,成功率可以达到99%,从这个意义上说,劝阻吸烟,形成“禁烟”的氛围,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然而,有了“劝阻吸烟手势”,还需要人人会用,乐意用。如果虽然懂得如何使用“劝阻吸烟手势”,却既不举报,又不劝阻,懂得“劝阻吸烟手势”又有何用?

劝阻吸烟虽然成功率可达到99%,这并不表示着百分百的成功,可以预料,有些烟民根本不听劝。其实,在现实中,因为劝阻别人吸烟而遭打的事也并非个别。今年53岁的霍师傅,就在杭州遭遇了一件令人气恼的事。他因劝阻一男子不要吸烟,结果被打,头部缝了4针。2010年3月17日,在杭州实施控烟条例不到一个月内,就发生了一男子在某酒店电梯内抽烟被另一男子劝阻,两人言语不合发生冲突的事件。2011年6月16日,两名乘客在出租车吸烟,的哥因劝阻而被打伤的暴力事件又再次上演。类似的事件在不少城市都发生过。如果因为劝阻吸烟而被打的事件得不到严肃处理,还有多少人敢继续劝阻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吸烟理应禁止。但当看到有人在禁烟场合肆无忌惮地喷云吐雾时,又有多少人会勇敢地上前劝阻?劝烟暴力事件如果一再上演,会削弱劝烟者劝烟的热情。

要想让劝阻吸烟获得最大的效果,一方面要严惩打人者,最大程度保证劝阻烟者的权益,另一方面要对劝阻有力者实施奖励。

“控烟劝阻手势”如何化虚为实?

“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上线,待选的三个控烟劝阻手势,统一举报电话……紧锣密鼓的宣传活动,证明“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实施进入倒计时,而别出心裁的“控烟手势”也惹来关注。

“控烟手势”通过简单明了的手势,表达“请停止”、“我介意”、“不可以”的“行动语言”,明确表达了吸烟对于他人和公共利益的侵犯,通过网友们投票选出的“控烟手势”,将使吸烟有害健康、“控烟从我做起”的卫生主旨深入人心,并在争议、探讨的过程中,不断督促、完善最严控烟法令的施行。从这个角度上说,“控烟手势”确有必要。

而部分网友之所以认为“控烟手势”有点华而不实,关键在于我国各地禁烟法令不少,但总是落入有禁不止的尴尬。倘若违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宽容或怂恿,或成为某种公开的暗示,势必造成破窗效应,就难以实现控烟宗旨,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法规严肃性。因此,欲使“控烟手势”不仅是一个手势,而成为“史上最严”控烟法规的标志,就必须化虚为实,加大监管,强化落实,坚决摆脱以往的那种有令不行、有法不依的窠臼。

控烟乃至全面禁烟早已是全世界共识,需要各国政府、行政部门及公民个体多方努力。我国早已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格实行“无烟化”。现在北京市即将实施“史上最严”控烟法规,全方位的禁烟正在从上到下逐步展开。“控烟手势”折射政府禁烟决心和力度,也体现公众的文明程度和法律水平。打造无烟城市,需要每个人、每个部门遵守禁烟法规,更要身体力行。有朝一日,“控烟手势”会如同禁停标志一样“醒目”,入脑入心,时时约束和规范人们的吸烟行为,民众的公共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也会大幅提升。

控烟手势,别沦为无奈的“呵呵”

对于“史上最严”的北京控烟条例,外界充满期待。不过,活动倒计时还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宣传方式,并没有什么创意,如果说有什么亮点,恐怕要数这3种备选的控烟手势了。

“不可以”、“我介意”、“请停止”,三种控烟手势可以说各有侧重,力度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似乎“我介意”所表达的意思更弱一些,而“请停止”更直接和礼貌一些。作为控烟活动的一项内容,票选“控烟手势”的确能营造控烟的氛围,可细究起来,这票选“控烟手势”活动多少有点形式主义的嫌疑。

在控烟问题上,我们其实有很多类似“控烟手势”这样形式化的东西。比如张贴的爱卫会“禁止吸烟”提示,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各种各样的禁止吸烟的呼吁等等。至于具体效果如何,大家已有目共睹,无需多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对于控烟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做表面文章,形式的东西多,动真格的少。也正因此,控烟在国内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既然是“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似乎已不必有“控烟手势”这样形式化的东西。客观而言,统一动作劝阻吸烟很有看点,但与严格执法直接罚200元比起来,哪一个效果会更好、更显而易见?事实证明,这种柔性的劝阻往往难以发挥作用,毕竟并非所有人都有劝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即便劝了,能有多大效果也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控烟关键不在于什么“控烟手势”,“吸烟罚款”的效果可能也很有限,这些措施实际上治标不治本。控烟要减少烟民,但要减少烟草的产量。控烟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是让烟草产品的总量降下来,减少烟草企业。与此同时,让烟草的价格变得贵起来。目前,高中低档各类香烟满足了不同群体的烟草需求,什么样的消费群体都可以买到自己能负担得起的香烟,这符合市场需求规律,却与控烟目的相悖。

“控烟手势”配合“史上最严”控烟条例,到底效果如何,还要拭目以待,希望最后别沦为“呵呵”式的无奈。

 

控烟要有“手势”更要有态度

北京市公开征集民意遴选通用的“控烟手势”,体现出通过多元努力控烟的积极态势,堪称控烟工作的一个亮点,让人耳目一新。“控烟手势”属于文明控烟的范畴,简洁、大方、礼貌的“控烟手势”能够提升劝阻吸烟的“情商”,更易于被吸烟者接受,从而使劝阻的成功率更高,效果更好。显然,推出标准通用的“控烟手势”有其合理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为“控烟手势”点赞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控烟手势”只是一种控烟的外在形式,对控烟全局的实质作用有限,只能成为辅助手段,要想真正控烟,要想把控烟工作落到实处,要让我们的健康因控烟而受益,还必须要有控烟的内在态度。这种态度就是控烟的决心、诚意和责任心,就是付诸实施的执行力,就是执着的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毅力,就是对烟草利益和控烟利益的合理评判、比较和取舍;这种态度应该体现在每一个社会个体身上,也应该体现在多个环节上。吸烟有害健康,控烟人人有责。当面劝阻是一项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措施——跟据北京爱卫会办公室主任刘泽军的透露,调查发现,在公共场所劝阻市民吸烟,成功率可以达到99%。因而,全民都应该树立控烟意识,都应该增强监督控烟、劝阻吸烟、提示禁吸乃至举报吸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针对违反控烟法规行为的处罚不是目的,却是不可替代的震慑、制约、教育手段。然而,不少地方在推出“控烟令”之后,处罚效果都令人尴尬,有些地方竟然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处于“零罚单”状态,有些地方纵使有了少量的罚单,处罚的功能也没有显现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进一步优化、强化监管力量,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健全科学的监管机制,探索高效的监管手段。只有处罚到位、监管保持强度,才能给控烟提供有力的保障。

【启示与思考】

这三种控烟手势都很形象,不仅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一学就会。问题在于,控烟手势能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对于自觉的烟民来说不成问题,他们看到别人给出控烟手势之后,可以掐灭手中的烟头。而对于不自觉的烟民来说,控烟手势也只是一个手势。

市民并不是执法人员,他们伸出控烟手势,不会有强制性。文明一点的烟民或许可以灰溜溜地离开,但是要遇到了那些不文明的烟民,骂你一句、打你一拳,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虽然说,公共场所禁烟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但是禁烟依靠百姓的手势,确实有点想当然了。只有让控烟手势变成控烟拳头,才能具有真实意义。而这个拳头需要法律来成就。

要真正实现控烟,须从源头和末端两方面着手。“控烟手势”、“吸烟罚款”等措施,实际上都是在末端使力,除了这些做法,在源头上同样大有可为。假如使用经济手段,想办法提高烟草价格,减少烟民,并减少烟草产品的总产量,双管齐下,或许更有效果。

有了控烟手势还不行,关键是要路人皆知。这样,在他人做出控烟手势时吸烟一方才会明白和终止。罚款不是执法的目的,最终是要达到控烟的目标。控烟贵在全民参与,仅靠有限的执法人员明显是杯水车薪。因为公共场所和烟民人数的众多,不可能和现有的执法人员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控烟在更多情况下要靠全民自觉地行动。

控烟手势是一种友善的提示,关键要看烟民的道德自觉和内省。只有那些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对他人做出的控烟手势心存敬畏,进而去关爱他人的身心健康,终止吸烟。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22/8109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