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铭记历史 铁证如山
全民“抗战” 民间先行
2015年04月24日 13:10
民间藏家的热情和主动,往往比官方来得更强烈,他们的反应也更快。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场重大的纪念活动中,当然少不了民间藏家的身影。他们纷纷出动,献宝贝,办展览,民间收藏的高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各地展览轮番登场
进入4月,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在全国各地,各种民间收藏的纪念活动与展览开始密集呈现,民间藏家的身影也显得尤为活跃。
4月20日,“闽南侨批—重现华侨抗日历史”学术讲座暨“抗战侨批珍品”实物展在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这次展览的藏品有一部分来自著名侨批收藏与研究者黄清海。
4月17日,“抗日战争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展”在复旦大学蔡冠深人文馆登场。展出的200余件藏品全部都是私人珍藏的原件,而且绝大多数从未公开露面。
4月10日,由武汉市档案馆联合武汉收藏家协会等多家单位举办的“为保卫大武汉而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战藏品专题展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亮相。此次展览展出的藏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武汉民间收藏家许一兵之手。
4月9日,在北京市第五中学,一场“前路清明 青年有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正式开展,该展览的全部藏品均由民间藏家提供,其中有多件日军侵华时期的珍贵物证,比如日本侵华时期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侵华画报,日本对华经济侵略所发行的债券、股票、军用手票,以及日本明治天皇、载仁亲王、岸信介、伊藤博文、川岛芳子等家族供奉的108把军刀等。
事实上,不少国有文博机构也在行动,他们早在去年就开始瞄准民间,向民间征集藏品,比如大连市档案局开展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档案征集活动,面向全市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档案资料等。据了解,未来数月,更多有关抗战主题的大型展览将集中登场。
珍贵藏品浮出水面
各地展览层出不穷,不少珍贵藏品也浮出水面,这不禁让人惊叹:原来民间藏家的收藏水平如此之高。而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这次纪念活动中,民间收藏的展陈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它们不再只是“高大上”,而是更着眼于挖掘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
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抗日战争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展”上,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创作的“抗战宣言”和“奋斗”题词手稿,1936年周恩来致胡鄂公的长信,罗斯福1938年、1943年两次致蒋介石的信札等原件,一经亮相便获得了藏界的关注。
该展览策划人、上海收藏家颜明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就是新藏品和新模式,即大部分首次露面的藏品都是原件,而且品相完美。比如当年“飞虎队”的衣物,不再是破破烂烂,而是完整光鲜的。“我们要求每一件藏品都必须有它自身的文化内涵。”颜明说道。据他介绍,展览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那场全民抗战,因此他们从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文教救国三个方面进行展陈。
同样是展示抗战历史,在辽宁锦州等地,由地方收藏协会和民间组织主办的纪念展览则更偏重地方民众对于抗日救国事迹的挖掘和再现。锦州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刘满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即将举行的锦州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报刊展览中,一批珍贵的报刊资料将与公众见面。如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发行的《锦州战事画刊》、日本1932年1月6日《新爱知》报出版的“日军侵占锦州号外”,以及刊发公审日本战犯冈村宁次的《南京中央日报周刊》等珍贵史料。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常见的展览内容往往流于程式化,比如以一些反复出现的老照片、旧影像来制作幻灯片,用当年各方在战场使用的枪弹、衣物等军事装备进行展陈。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于独具特色并且形式多样的民间特色展览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藏界人士对于展览的认知,也提高了布展水准。
热情源自爱国情结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当年日军侵华跨度大、范围广、程度深,所以全国各地留存至今的相关遗存资料十分丰富。而民间收藏立足于大众,可以从藏品的广度和特色对国有收藏形成有益的补充。
“特别是文教救国,”颜明说,“胡适、陈寅恪等人的手稿和相关文物表明,即便在民族危亡的最困难阶段,我们的文脉也没有断,依然是薪火相传。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颜明表示,毛泽东、周恩来、项英、冯玉祥等人的书信和墨迹让人们看到了我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时所做的大量工作。特别是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之前写给胡鄂公的长信,在他的文集中都没有收录,属于首次公开。而罗斯福写给蒋介石的两封亲笔信,则属于战略决策方面的顶层设计,意义重大。这些民间藏品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有收藏的空白。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有些重量级的藏品在国有文博机构手中,但是从藏品的涉及面来说,民间收藏更为广阔。民间藏家的热情和主动往往比官方来得更强烈,反应也更快。他表示,民间展览和官方展览各有互补性,官方展览的藏品都是一些重要历史关节点的物证和文件,展现的是政府层面的抗战史,而民间的藏品则通过百姓的视角和这场战争对大众的影响来展现抗战,而这样的展览更加生动、平易近人。
吴少华的说法也得到了锦州市收藏家协会书报刊专委会副主任严祥立的认可。在他看来,锦州是抗日义勇军和国歌的发祥地,锦州藏家通过考察、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挖掘当地以及辽西抗日义勇军的历史,自发成立“锦州是抗日义勇军和国歌的发祥地”研究课题组,“是历史留给我们极为宝贵的遗产和财富,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和整理,而这些绝不是几个红色文件和宣传画的普通展览就能够解决的。”
显然,对于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样在人类历史上有着世界影响的重大题材的纪念活动,除了以往那些反映战争残酷场面的内容之外,更要站在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角度来展现英雄气概,这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有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共产党、国民党还是普通民众,不管是解放区、国统区还是沦陷区,都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主旋律。要完整地重现这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文字上的、历史文物上的梳理,不仅仅局限于展览。作为民间收藏家,我们在抢救抗战文物的同时,更需要提高解读历史的能力和水平,以此警示后人。”吴少华说。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24/8112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