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关报道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2015年04月28日 09:46

 

日前,宝坻区人民政府与市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共同举办了“京津冀协同与宝坻区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来自京津两地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参加会议。会议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加快宝坻经济社会发展,对宝坻区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旅游文化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等提出思路和对策。

肖金成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所所长、研究员)

京津冀协同 与宝坻发展的战略取向

目前,北京、天津两座城市之间以及两座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在城市结构、产业合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还有待加强。中央把京津冀协同作为国家三大重要战略之一,这对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作用。宝坻在京津冀区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发展中迎来了重要机遇。宝坻应依托自身优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要依托京津,合作创新,充分依托和联系京津企业总部和科研机构,利用协同发展契机实现自身发展;二要生态立区,环境和谐,目前,北京人口、产业、功能要疏解,宝坻是非常好的承载地;三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城市首先要有产业,然后才有人气,城市才能兴起,既要适宜居住,也要适宜就业;四要城乡统筹,协同发展,宝坻不应出现城市好、农村差现象,应该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把每个小城镇建设得有特色,吸引北京、天津的人口到宝坻休闲、养老。

高正平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院长、教授)

为协同发展 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就一个区县而言,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丰富,就会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企业才会更好更快成长,地区经济才有可能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当前,区县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一方面企业债权融资比例太大,另一方面股权融资的比例过小。从这个角度看,多渠道增加企业资本金是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起点。宝坻区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区政府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个方面都要发力,尤其要在帮助企业股权融资方面发更大的力,动更多的心思,以股权融资带动债权融资。建议宝坻筹建以区内中小微企业的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混合所有制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借国家大力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同时,建议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四家商业银行、区内的村镇银行共同组织推动信用担保机制的创新,尝试建立由区政府和银行组织、区财政和会员企业共同出资,只为会员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会员制担保公司。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更重要的在于投的是“智钱”,可在给企业钱的同时参与管理,给企业提供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税务筹划、市场开拓和智力引进等全方位增值服务。如果这个事做成了、做好了,对宝坻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是巨大的。

 

刘东涛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

找准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

“京津联动发展桥头堡、京津冀城市群重要支点”两句话,似乎略显一般化,还不足以完整准确地概括宝坻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准确的说,宝坻是京津唐金三角区域的中心,要建设成区域内高技术产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优势突出的产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城乡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为此,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水资源、地热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积极吸引京津唐等大城市的人才、技术和优质项目,着重发展和做强高技术产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生态农业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老年保健等现代服务业。建议依托已有的京津新城和地热资源,对设施加以改造提升,谋划发展老年和健康产业,对接周边大城市医疗康复资源,打造一条龙服务产业链,将京津新城这一优质资源盘活。要高度重视互联网、互联网+ 、电商等新技术新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大对宝坻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产业优势、发展潜力和战略布局的宣传力度,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借助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赵弘(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北京“城市病”,其重要路径之一,就是通过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实现首都城市功能再配置。宝坻距北京70公里,处于大城市周边新城(卫星城)建设的空间范围内。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率先推进,北京与宝坻之间的交通联系将形成“一小时通勤圈”,这为宝坻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基本条件。宝坻要抓住机遇,强化“京津联动发展桥头堡、京津冀城市群重要支点”的战略定位,全面对接首都创新资源,加快构筑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是引提并举,集群发展,“提”是通过技术升级、工艺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 “引”即引进新的产业资源,做大经济体量,支撑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二是平台构筑,品牌打造,要加强对街镇园区空间资源整合,打造具有较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和标志性平台;三是环境制胜,人才为本,要加强环境营造,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使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周立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承接和对接首都产业外移需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既要借力首都资源,也要助力首都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仅是北京的产业转移以及城市功能向外部扩散,要形成主动承接、对接和服务首都的良性互动,实现协同共赢。二是既要引进外部资源,更应在激活内部要素上做文章。要通过引进外部优质资源推动自身机制创新,使招商引资与本地主体的培育对接。三是既要完善硬件设施,更要优化服务环境。要完善园区软环境,营造和提升对接的层次,形成标准高、机制新、服务优的环境;要营造细微化、人性化的服务以及各种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要以独有的、特色的比较优势和政策体系来营造创新氛围浓、创业机会多的生态环境;要吸引和对接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实现京津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

 

张再生(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

宝坻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客服、数据处理中心,要以电子商务基地为依托,全力打造承接京津电子商务产业的“桥头堡”,通过智慧云产业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全国性数据服务、银行电商客服中心等新型业态,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二是现代物流产业,借助毗邻京津冀空港、海港的优势,构建辐射京津冀乃至全国货物中转、物流配送网络。三是高端人才及研发服务业。随着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北京大学京津科技园项目等高端科技项目的落地,与其相配套的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机制日益显现,为京津冀服务的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服务,产业孵化、研发平台服务,人才管理、培训、流动、生活服务等存在着巨大的产业空间。

徐虹(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宝坻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一是发展现代温泉度假养生业。可以将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温泉度假养生产品开发结合在一起,形成与温泉度假养生需求相联系的相关用品服务、相关文艺演出服务和相关绿色食品服务等行业集群化发展格局。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以宝坻的湿地、森林资源和现代农业种植业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三是发展现代旅游制造业及物流分销。可以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旅游车辆制造、户外运动旅游用品生产制造和旅游购物品制造等旅游制造业。四是发展民俗文化演艺业。充分利用拥有众多演艺名人的资源优势,开发戏曲与曲艺演出系列产品,定期举办全国性品牌赛事、建立笑星艺术博物馆、定期表演民间花会和皮影、剪纸等民俗绝活,带动就业和扩大宝坻民俗文化影响力。全力打造“欢喜宝坻,快乐宝地”形象。

刘禹宏(天津商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

宝坻现代农业发展要面向京津冀,以高科技为支撑,走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发展道路,以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加工农业为切入点,强化农业的精品生产、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就业增收、安全保障等功能,探索适合宝坻农民增收的种养模式、经营模式,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或“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民就业增收能力。发展设施农业,要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建设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建设设施种植园、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和种业基地等,大力发展高效园区农业。培育农业龙头组织,要围绕农业基地、产业带建设,培植一批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型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粮食、果品、畜禽等绿色农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促进农业与工业的融合。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天津市宝坻区发改委、环渤海经济研究会秘书处供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28/8115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