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政治

努力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

2015年04月30日 14:59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通过中外记者向全世界和全国人民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以说,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努力实现人民生活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党行动的永恒指向。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以社会和谐为己任,每一个具体政策的出台都直接影响着亿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瞩目。因此,社会建设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时最为着力的领域。

在指导思想上,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党来自人民,我们的事业是为了人民。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万事民为先,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是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最终指标。

在基本任务上,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在实现途径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一些新思路,明确了未来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方向。

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一方面,做大“蛋糕”是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改善民生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分好“蛋糕”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和强劲动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在社会各领域内还存在很多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中国老百姓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不平则鸣。只有不断改善民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大多数人,才能营造出共同富裕的社会氛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里,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醒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应当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社会政策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宏观微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是一个整体,要用社会政策托底经济政策。可以说,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才有稳定的生活,社会才能稳定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矛盾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自2004年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思想以来,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民生制度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未来要深入推进民生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民生工作从“有”做到“多”,而是要从“有”做到“好”。因此,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未来我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守住底线”。这个底线主要体现为,一方面,要着力“保基本”,即实行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发生旧社会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只能“保基本”,要保证社会保障的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具有只能增不能减的刚性特征,过高的福利水平会超出现有的国家供给能力。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经济发展乏力,民生投入捉襟见肘,而老百姓的民生需求却在刚性增长,于是民怨频发,社会动荡,国家长期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不可自拔,尤其值得我们警惕。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突出重点”。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一要突出重点人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关爱、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二要突出重点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主战场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向贫困地区安排,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帮扶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帮扶手段既要有直接的经济手段,更要有长远的教育等手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治贫先治愚,中国人自古就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扶贫要扶志,有志气、自力更生尤其重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在“完善制度”。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制度。其一,教育是民生之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体系自身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其二,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其三,收入是民生之源,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四,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要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住宅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要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从我国国情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还需要“引导舆论”。这是在社会建设的历史新阶段上的一种新提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导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信念,从而使改善民生既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这是因为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但不是说党和国家要大包大揽,“知屋漏者在宇下”,政府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更重要的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要引导人们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一勤天下无难事”,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行宣传,要让全体人民都意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关于社会治理创新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形成一种全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讲究辩证法,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实践中不能简单依靠打压管控、硬性维稳,还要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在实践过程中,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为此,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群众由衷感到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创新社会治理要实现理念转变。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理念上的调整完善,即从强调管理转向强调治理。“管理”强调社会建设主体的唯一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绝对权威性与强力色彩;“治理”强调的是社会行动主体的多元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治理方面,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创新社会治理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方式。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要通过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促使社会走向既“有序”又有“活力”的状态。坚持系统治理,要求党委、政府、社会、居民等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合作有力;坚持依法治理,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建设法治化社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综合治理,要求不断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通过改善民生这一软约束手段和道德建设这一隐性约束手段的共同配合,不断提高社会良性运行的程度;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我们党的性质已经决定,以人民生活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归旨的社会建设这首伟大的乐曲没有“休止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未来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我们坚信,通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翘首以盼的安全之梦、幸福之梦与和谐之梦必将梦想成真。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学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430/8123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