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典型经验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思考

2015年05月06日 15:2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就为我们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我国城乡巨大差距的核心原因是长期以来城乡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是农村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结果,未来应该改变目前不平等的要素单向流动,鼓励和支持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实行城乡互动的双重循环,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学术届及政策方面其实已提了数年,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土地政策迈出的步子很大,如给予农民长久的承包土地权等等。时间已过去七年,目前对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还没有完全实施完成,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给出的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时间是五年,可见这个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难度。如何真正落实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还需要更多的实质性政策来推动。有关农村非农建设用地能否真正做到同地同权同利,虽然各地已进行了诸多试点,但因为没有全国性的纲领性文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出现了争论和徘徊的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契机和希望。

三、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确立“四位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过去强调新城乡关系,重点关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为强调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强调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四位一体”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变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原来的被动变成主动,而增加的工农互惠、城乡一体,能够更完成地构画出工农城乡关系,他们是一体,是需要双方互相帮助,而不是过去单向的帮助。

四、打破各种障碍,让农民的财产真正为农民带来收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个内容是此次全会关于三农方面最大的亮点。农民目前的整体收入中,来自财产权利的收入不足3%,这和农民拥有的巨量财产其实是不相适应的。农民拥有18亿亩耕地,还有2.5亿亩的非农建设用地,这个非农建设用地与城乡非农建设用地数量相当,但由于各种制度障碍,农村巨大的土地资产,目前多数还处于沉睡状态,还没有给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现在农民在农村的房子大部分空着没人住,自己在城里打工却只能租低劣的房子住。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不能进行抵押贷款,城市资金进入不了农村,农民只能陷入衰落之中。

 

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就应该打破目前的各种障碍,让农民的财产真正为农民带来收益。农民拥有的最大的资产是土地,通过确权颁证,应该允许农民进行抵押贷款,进行出租转让。应该逐步缩小征地范围与面积,允许农民带地迈向工业化与城镇化。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开放地区的农民建设工厂用来出租出借,至今不但继续拥有增值后的土地与厂房,而且还得到巨大的借金分红。后来有的地方一刀切的强制性的低价征地高价卖出,受益的只是地方政府与老板。仅征地一项,全国几十万亿的土地增值收益离开农村,农民却受益不多,未来应该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

五、改进城乡平等交换的政策空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我国城乡巨大差距的核心原因是长期以来城乡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是农村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结果,未来应该改变目前不平等的要素单向流动,允许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实行城乡互动的双重循环,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城乡二元结构是目前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城乡差距愈拉愈大的主因,这种制度不但使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而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生产要素单向输流系统,单向地把农村生产要素输流向城市:每年高考,数百万的农村青年通过考学离开农村,每年还有近千万的农村青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离开农村到城市及沿海地区打工,这些人力资源的输出几乎是单向的,回归的比例极低;另外农村大量的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及设在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输向城市,而农村居民因为主要财产承包地与宅基地难以进行抵押从而很难得到金融贷款;农村每年大量的土地被低价征收用于工业与城市建设,而给予农民的补偿却极低。目前巨大的城乡公共品服务“势差”更加剧农村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量单向地流入到城市,农村失血比造血多,长此以往,只能造成城市畸形繁荣,农村陷入衰落。

我国目前出现的空心村等农村衰落现象都是因为单向的资源流动造成的,必须在制度上进行探索,让城乡要素实现平等交换,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双重循环回复的链接,让城里的人力、物力、财才也能够向乡村转移,从而真正地实现工农城乡一体化梦想。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06/8133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