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暴打女司机”事件引发“路怒”深思
2015年05月12日 11:02
【事件介绍】
女司机随意变道遭男司机暴打 后者已被警方拘留
5月3日下午,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在网上疯传。在这段仅有35秒钟的视频里,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白色短裤的男子,开车将一名长发女子逼停,当街殴打。根据行车记录仪显示,5月3日下午2点13分,一辆红色的polo轿车和一辆红色现代轿车在成都娇子立交下出现。polo轿车将现代轿车逼停后,一名男子从polo轿车上下来,冲到现代轿车驾驶室旁,伸手和车内女子发生抓扯。
2点13分20秒,在两次试图拉开车门失败后,男子伸手从车门内侧将门打开,用力拖拽,将车内女司机拖出来摔在地上,女司机随身物品散落一地。
紧接着,男子冲上前对着女司机头部踹了一脚,女司机从地上爬起来后还没站稳,男子再次用手击打她的头部,把她第2次摔到地上,然后冲过去用右脚连踹女子头部两次。女司机试图站起来,但是还没站稳,男子再次冲过去对她头部踹了一脚,在女子踉跄着试图往旁边逃开的时候,男子又追上去踹了她腰部一脚……
3日晚,记者通过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分局获悉,事发后,打人司机张某被带往成龙路派出所。据他交代,当天下午,他开车带着妻子和孩子,行驶至成南立交桥时,女子驾驶的车突然从侧面变道,他急刹车导致后座1岁娃娃脸碰在车窗上受到惊吓,他气不过也別了女司机一下,没想到她也反过来別自己一下。为此,他驾车一路追到娇子立交桥附近,将女子的车挡下,实施了殴打。目前,张某正在接受派出所进一步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张某可能将负刑事责任。
目前,张某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并录了一段视频对卢小姐道歉。4日下午,锦江公安分局成龙路派出所针对“男司机逼停殴打女司机”事件作出通报。在警方出示的案件询问视频中,伤人司机张某表示,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一时冲动,铸成大错。目前,张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非常悔恨,希望告诫广大司机朋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视频中张某说,希望社会上其他行车开车的人不要学习他这种行为,要报警,不能像他这样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同时,张某表示很对不起伤者,对给卢小姐造成的伤害表示对不起,并希望得到伤者及家属的谅解。
3日晚上8点,卢小姐躺在医院病床,她脸部肿胀,精神萎靡,手臂、腿部和脸上都有明显淤青。“医生说我脸部有骨折,全身多处挫伤,还有轻微脑震荡。”据卢小姐的朋友介绍,在刚送进医院的时候,卢小姐多次呕吐,并且有昏迷症状。交谈中,说起被打的细节,她依然会不由自主地颤抖。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卢小姐仍觉得十分恐惧。3日下午,卢小姐走辅道从航天立交往三圣花乡方向行驶。“我下航天立交之后,可能转弯的时候有点挡住后头车子的路,后面那辆红色polo车冲上来,和我并排开。”卢小姐说,polo车后座坐着一名抱着孩子的女人,在两车并驾齐驱时,摇下车窗一直骂她,“我听不清她在骂什么,我就说,到底咋个了,你们好好说嘛。”
两辆车从航天立交一直并排行驶到娇子立交,红色polo车将卢小姐逼停。“我以为他下车来找我理论,没想到他上来就拉我车门。”卢小姐说,男子在殴打自己的全程里,一个字都没有说,“他把我从车上拖下来,就开始打我。我当时伸手挡,还求饶,他不理我,一直打我。”
记者从警方提供的一份男司机张某车上的行车记录视频中看到,在航天立交到娇子立交之间,被殴打的卢女士曾两次突然变道险酿事故。其间,双方都有互相喊话的举动,疑似斗气。
第一次
时间:5月3日14时12分(行车记录仪显示时间)
地点:航天立交—娇子立交三环主道三圣乡出口
视频中,张某驾驶车辆从成渝立交往航天立交行驶。其间,可以听到车内有小孩及女子说话的声音。
当车辆驶过航天立交时,张某一直处于从左往右第三车道。14时12分44秒时,驾驶车辆并处于第二车道的卢女士,打起右侧转弯灯向张某所在的第三车道变道,并从张某车辆前方穿过,随后继续穿过第四车道经“三圣乡出口”驶出三环主道进入辅道。
变道过程中,张某曾长按喇叭,其车头险与卢女士车辆追尾。接着,张某在同一出口驶出三环主道进入辅道。而后,张某驾车加速,与本处于前方的卢女士车辆平行,并向外侧转向,将卢女士车辆别到辅道第三车道外。随后张某超车前行,将卢女士甩在后方。过程中,张某曾自语,“开不来嗦。”
第二次
时间:5月3日14时13分30秒至35秒
地点:航天立交—娇子立交三环辅道
张某的车在正常行驶中。14时13分30秒时,张某车辆突然从辅道第三车道偏离至非机动车道(辅道最右侧)。而在同一时间,卢女士车辆则在张某车辆左侧出现并行驶在从右往左第二车道。
而后,张某从卢女士车后方变道,行驶到卢女士汽车左侧。这时,卢女士则也向左打方向盘,张某顺势向左偏。从14时13分35秒到40秒之间,两车几乎呈“S”形并排向前行驶。而张某车内的小孩则不停哭泣并喊“妈妈”。张某则大喊,“开不来嗦,*婆娘。”
记者注意到,在14时13分35秒时,处于前方的卢女士隔着摇下玻璃的车门,将头扭向左侧,朝张某所在车辆喊话。不过,视频中听不清卢女士的言语。
停车
时间:5月3日14时14分32秒
地点:娇子立交桥下
14时14分23秒,张某在车内喊道“来来来!”张某妻子则喊道“你吼锤子吼”。此时,卢女士的车头出现在视频中,并处于张某车辆左侧。
“哎呀,停在边上,停在边上。”随后,张某边说话,边将车子向左转向,最后停车,卢女士也被逼停。而后,张某打开车门下了车。
成都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民警、民警教育训练教官李威佟@条子在微博上表示:有些道理还是想说,女司机被打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她先是突然切换三根车道,别了男司机,男司机路怒症爆发,追上女司机反别一下后迅速向前行驶,女司机又加速追赶上来,再别男司机,并摇下车窗大吼,最终招致被暴打。如果双方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非以暴制暴,女司机不会被打,男司机也不会铸成大错。
男司机暴打女司机,如此霸道于心何忍?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男司机如此霸道暴力殴打女司机,实在不应该,女司机毕竟是相对弱势一方,更何况双方并没有直接的矛盾纠纷,男司机不听劝阻甚至暴力打人后想开车逃逸,未免太任性,应该好好教育一番。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城市车辆也越来越多,尤其私家车日益增多,可以说,在开车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摩擦甚至交通事故。不言而喻,每位司机朋友都希望安全出行,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也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然而,当发生矛盾纠纷时,如何处理取决一个态度问题。正常情况下,矛盾纠纷双方应该协调解决,切忌以暴制暴,甚至做违法之事,最终没有一个赢家。拿这起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来说,在笔者看来,男司机过于情绪激动,本来是芝麻大小事,可以小事化了。但是,男司机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让人看了都很气愤。笔者认为,男司机必须好好反思一下,这种霸道暴力行为,不仅丢了男人绅士风度,而且也给我们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社会不提倡使用这种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相互沟通、协商解决是最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针对男司机暴力殴打女司机的行为,笔者认为,除了道德谴责外,从法律层面似乎也可以追责。首先,男司机暴力打人虽事出有因,但理由却很牵强,这种暴力行为就算不是直接故意,也是间接故意,毕竟女司机求饶过,对于男司机不依不饶继续殴打的做法,已经侵犯了女司机身体权、健康权。其次,男司机暴力殴打人之后还伤害阻止者甚至要逃离,有逃脱责任之嫌,笔者不禁要问,既然如此霸道,何必逃离呢?打伤女司机不赶紧送往医院,于心何忍?不听劝阻发生争执伤害阻止者,为何如此霸道?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态度,简直无法无天,必须进行追责。
透过这起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在笔者看来,我们在谴责的同时,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给广大司机朋友也上了一堂教育课,当面对矛盾纠纷时,应该本着和谐的处理方式去解决问题,一时的冲动、一时的逞能,也许会付出沉重代价,希望广大司机朋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倡的,笔者真心希望广大司机朋友面对矛盾纠纷时,且思且慎行。
遏制“路怒”,还需道路执法者更进一步
成都女司机变道惹怒男司机遭暴打的新闻,引发大家对“路怒症”的关注。有许多人平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但手一握上方向盘,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很容易被莫名激怒,从而做出违法事情。
海岩说过“开车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话绝对有含金量。当下中国公路上奔驰着过亿的私家车,但交通状况却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外部环境逼仄加上部分司机存在不良驾驶习惯,造就中国马路上“路怒者”众的现象。
暴揍变道女司机的“路怒者”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刑事责任。上升到这种级别,恐怕也属于小概率事件。但也是在成都,之前就发生过“疯狂高尔夫”的路怒事件:一位丧失理智的高尔夫车主在市区内连续多次别停其它车辆,并冲后车司机竖中指的疯狂举动。另外,江苏常州“热血哥”路遇车辆加塞,就选择迎头撞上的事件,大家也应该不会忘记。
目前数据显示,在我国有超过10%的交通事故起因都是“路怒症”。路怒的发生,大部分是因为某一方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当侵犯到周围其他司机的利益,同时这种违规又得不到道路执法者的有效惩治,加上被侵犯者是较为浮躁、愤怒的情绪,就可能会通过过激行为来发泄出来。这种“火山爆发”的伤害点在于驾驶车辆的速度破坏性,以及道路环境的不可控性。一旦发生,危险就容易产生裂变。
对于种种路怒现象,能听到较多的是警方友情提示“为了公共安全,请放平心态,远离路怒!”但对于路怒,道路执法者所做的应该更多。毕竟,路怒发生要素在于道路环境、司机素质和交通秩序的权威性。道路环境作为硬件,要改变的空间不大。而司机素质和交通秩序的提升,应是交警产生作为的领域。
交警多增加在道路上的存在感,可以从两个方面减少路怒发生的可能性。拿此例来说,则一是变道女司机在突兀打方向盘之前,就要考虑自己行为会不会存在违规成本;二是施暴者会不会有临时起意的打人激情。即便肾上腺素分泌再旺盛,但在警察面前,恐怕还得忍一忍。
在美国,公民可以随时行使对不遵守交通行为的报警权,那怕是对方悠哉地行驶在本该高速度的慢车道上。这种权利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响应。但在国内,路怒者往往找不到理智的解决方法,就用“暗黑者”的方式来行暴。从大背景来看,路怒发生和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大呈正比关系。我们现在讨论此事的同时,也希望道路执法者多存在于司机的视线范围之内,这也会减少路怒的偶发概率。
【启示与思考】
无论是知书达礼的小资,还是风度翩翩的白领,当他们握紧方向盘时,都容易变得脾气火爆、乱飙脏话。这种通病在汽车社会见怪不怪,此即所谓“路怒症”。新闻中的男司机,无疑是“路怒症”的典型患者。百度一下相关新闻报道,因“路怒症”滋生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在陕西西安,小车称公交车挡了路,两男子逼停公交车后上车暴打司机,司机的鼻梁骨被打断;在甘肃兰州,一辆奥迪车欲停在医院应急通道被阻拦,女司机下车用膝盖和高跟鞋狠撞狠踹保安……
相比之下,成都这名男司机无疑更残暴更凶狠。看那视频,当事女子开车突然变道固然不对,好在并未造成任何剐蹭,该男子竟一路尾随直至将对方拉出暴打才解恨,可见该男子心胸何等狭窄,“路怒症”暴戾之气又严重到了何种程度。若说女子突然变道让男子车内的孩子受惊,他如此暴打陌生女子,这孩子又当有何观感?
诡异的是,面对“有视频有真相”,居然还有很多网友无视暴行甚至为之叫好。有的说“这样的女司机就该教训一下,打得好”,有的说“打打让她长点记性也好,她活该”;更有甚者,叫嚣“女人就不应该拿驾照,开车上路就是危险因素,就应该被打”。看到这些是非不分、良莠不辨的评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不排除某些女司机确实开车技术欠佳,但所谓“马路杀手”真的全是女司机吗?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爆粗口……凡此种种,自认技术一流的男司机们哪一样少做了?
为暴打女司机叫好,不仅是为暴行鼓掌,也不仅是性别歧视,更是戾气弥漫的典型体现。只为一点点小事,就不惜把对方往死里打,旁边还有一群叫好的看客,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画面。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是非判断,却不能让围观者达成基本的共识?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将交通规则放在眼里?批评别人不文明驾驶,自己却在为暴行叫好,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下,所谓文明无非是强者给弱者定下的规矩而已。
对任何城市来说,患上“路怒症”的人越多,道路交通必然越发拥挤,不必要的纷争、吵闹乃至社会戾气必然膨胀。为此,一方面当然要通过加强管理规范文明驾驶,另一方面更要严惩那些动辄滥用暴力者。一个人的暴戾,既肇端于这个社会,又加害于这个社会;而要改变社会的暴戾弥漫,每个围观者都要反躬自省。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12/8138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