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辛鸣:“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践定位
2015年05月13日 16:39
辛鸣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514/814145.shtml
PPT:http://www.71.cn/2015/0513/814063.shtml
中央决定在县处以上领导干部中间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给同志们讲清楚、说明白,对于搞好这次专题教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毕竟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认识到位了,我们在专题教育的行动就会更加坚定、更加有力。
所以,今天我就围绕这一段时间在调研过程中间同志们普遍反映的一些问题,给大家做一个基本解读。其实也就是要把三个方面的问题给讲清楚、讲明白。讲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么一次专题教育,这次专题教育的实践定位究竟是什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我们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哪些实践要求?也就是,要把专题教育的实践定位讲清楚,把专题教育的基本内涵讲清楚,把专题教育的实践要求讲清楚。
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践定位
坦率地讲,在中央做出部署之后,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虽然没有公开讲,但是私下里也在想,“我们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结束,又来了这么一个教育,这究竟想干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做会不会有点太累?什么时候是个头?”尽管我们承认这样的一种情绪背后有它的一些基本的事实,但这样一种情绪以及它背后所反映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于我们这次专题教育的基本定位没有真正清醒的把握住。
那什么是这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基本定位呢?我们说有这么三个方面,同志们应该认真把握。
(一)“三严三实”是群众路线教育的升华
“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是对我们过去一年多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和升华。大家都知道,我们过去一年多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最为明显的是我们在反对“四风”、转变作风方面成效巨大。文山会海的形式主义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趾高气扬、意气用事的官僚主义也得到了很好的化解。至于说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应该说成效更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大家都开玩笑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和之后,我们已经基本上不到外面去吃饭了,甚至连“基本”这个词都不用了,我们根本就不到外面去吃饭了,一下班就回家。调侃归调侃,但是这个调侃背后,确实说明了通过从前年到去年的一年多时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在反对“四风”、转变作风方面成效是很大的。对于这一点,我们给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我们取得了这么好的成效,如何把这样一种成效保持住?转变作风,尽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转变作风永远在路上。那如何把这么一种好的态势保持下去,我们就需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继续往前走。这次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接着做、接着走、接着干。
怎么叫做接着走、接着说、接着干呢?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间以“破”为主,我们首先要反对“四风”,反对不良作风,所以我们要“破”,不把这些不良的作风给破除掉、消灭掉,不可能有一个好的作风,不可能有一种好的精神状态,也不可能有一种好的作为。所以我们“破”字当头,力度很大。要想解决问题,“破”是前提,“破”是必要,但是“破”完之后我们也应该“立”。
只破不立,那破也不可能真正给破彻底,也不可能真正给破到位,不可能把不良作风给彻底根除掉,就好比地上有灰尘,我们打扫干净了,但如果打扫干净之后我们不再给加上一层防护罩的话,这个灰尘还会落下来的。那我们加什么防护罩?我们不仅要“破”还要“立”。破除掉不良作风,然后立出好的规矩、立出好的标杆,立出好的要求。
“三严三实”其实就是从正面告诉党员干部,在破除了不良作风之后,我们应该有好的状态、好的作为。好的要求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三严三实”。所以我们说,第一个定位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在破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来立,通过立让我们破,真正给破下去,彻底根除不良作风。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抓手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从严治党方面做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去年年底以来,又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了全面两个字,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当代中国战略新布局里面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我们这个党管住、管好。全面从严治党当然应该为我们党立规矩,当然应该搞制度建设,当然应该搞体制机制改革。
但是从严治党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甚至我们把它称之为最核心的方面——治党先治人。中国共产党的成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主体。如果我们不把这个政党成员给管住,不让这个政党成员成为先进优秀的成员,那这个从严治党也就没有了基础。这次在县处以上领导干部中间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就是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主体来进行从严治党,这是很重要的抓手,很重要的举措。
我们都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在谈到全面依法治国的时候,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想真正做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少数”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同样也要抓住“关键少数”。这个“关键少数”是什么?就是我们县处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我们真正能让县处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先进优秀的共产党人,那我们就能带动8000万党员。这一点上,我们看得很清楚,中央八项规定为什么能取得那么明显的成效,就是因为政治局先带头。政治局一带头,中央委员会自然跟得上,我们省部级领导干部、大批的普通党员干部自然是上行下效。那这次我们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我们在县处以上领导干部中间展开,就是要解决这么个问题。
当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先进优秀的时候,我们的普通党员、普通干部自然也就会见贤思齐,就会上行下效。所以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又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战略抓手。我们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给县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确立政治标杆、思想标杆、行为标杆,这个标杆就是“三严三实”。
(三)“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思想建设常态化的探索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常态化的一个有益探索,甚至我们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里很重要的一环。那如何搞好党的思想建设?这些年来,我们有很多卓有成效的办法和经验。比如说,我们经常进行一些思想理论的专题教育活动,从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所有这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对我们这个政党的思想建设意义很重大。但我们也要看到,通过这种专题教育活动固然能取得很大的成效,可是活动总是有开始有结束。那当这个活动结束之后,思想教育该怎么搞?是不是活动结束了,教育也就没有了呢?我们说不能,也不应该。那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党的思想教育一定要把它变成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就是说,要把党的思想教育跟党的建设的日常工作、日常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那这次“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就是想探索这么一条路,或者是开这么一个好头,就是把专题教育跟我们党的思想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我们党日常的各项活动、各项工作、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中央明确强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场活动。我们没有开始期,当然也就没有结束期,我们也不划阶段,也就没有间歇期。我们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跟我们党的日常建设结合起来,跟我们党组织的“三会一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作为一个政党要定期的召开党小组会、党支部会、党委成员会、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支部大会。我们还要上党课,这是我们政党组织日常的基本运行方式,我们的教育就要跟这些结合起来。我们要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中以“三严三实”为主题,围绕“三严三实”,对照“三严三实”对我们的工作、行为、思想做出检查,做出考量,做出要求。所以我们说,这次“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常态化的有益尝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注意到中央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尤其我们的党委书记要带头讲党课,我们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在不同的层面上与大家进行思想交流。
所以,在这里我特别想讲几句话,我们希望这次在“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过程中间,不要动不动就请一些专家去给大家讲,专家讲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意义更加重大。因为毕竟当领导干部自己带头讲的时候,第一能把自己装进去,第二能给普通党员干部做出表率来,而且有针对性、有切入点。我们相信这样一种教育形式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也一定要强调,尽管它不是一场活动,但是我们要以做活动的标准、要求做好专题教育。也就是说,虽然不是活动,但要有活动的劲头,要有活动的要求,要有活动的规矩。不能因为它的常态化,我们就在党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间把它给淹没掉了。必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党工作、建设各个层面的一条主线给凸出出来,而且要通过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行为,让“三严三实”的教育真正也做到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那样,不偏、不空、不虚。当把这一系列东西做到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次中央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其实是高度重视的,也给予了厚望,但同时也意味着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行为模式、一种更高的政治觉悟对待这次专题教育。然后通过这次专题教育让我们整个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到行为上有一个大的根本性的改善和提高。
“三严三实”教育的实践定位就是三句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重要战略抓手;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常态化的有益尝试或者是良好开端。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基本内涵
当我们明白了这次专题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次教育的时候,那紧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这也是今天要给同志们讲的重点内容,就是“三严三实”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三严三实”究竟讲的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做才是做到了“三严三实”。“三严三实”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两句话,严是主基调,实是着力处。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间,我们要始终把严作为整个教育的主基调,严格、严肃、严密。同时我们这种严不是为严而严,也不是苛刻,而是始终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期待。严是为了解决问题。
(一)严以修身
“三严三实”的第一个严——严以修身,解决什么问题?很多同志讲,修身是不是去练练肩膀、锻炼锻炼身体、练出几块肌肉来,或者女同志讲,是不是做一个美容,做一个“拉皮”?不是。修身在我们中国话语中间,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中间,它有着特定的内涵。修身就是修心,立身就是立德。修身不是体魄的一种强健,而是对内心道德的要求,是对道德修养、品德修养的一种提升。所以,修身先修心,立身先立德,这一点应该是抓住了今天中国共产党员干部的关键点了。
我们党员干部作为先进优秀成员应该在道德方面成为社会的楷模。党员干部应该廉洁从政,应该秉公用权,应该扶危济困,应该诚信友善,应该诚实有信,所有这一切的道德标准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但是在这方面,这些年来我们的压力不小,挑战也不小。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这一段时间在查处腐败份子的时候,在查处腐败份子通报里面经常会有通奸、不正当男女关系、道德败坏等词语。你说,我们的党员干部连个最起码的做人、最起码的品德都守不住,我们还谈什么(修身)?
所以,我们说严以修身立德,注重个人的道德品德、修养,做到洁身自好,洁身自爱,这点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讲,刚才所讲的这些德,还只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其实我们党员干部的德里面还有一个大德。
什么叫做大德?大德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的信仰,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跟普通社会民众有什么差别?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我们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这也就是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的钙。如果我们没有了这些钙,我们就会得软骨病。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没有了这一切,我们就会失魂落魄,我们就会成为行尸走肉。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不得不承认,相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信仰方面越来越不容乐观。我们现在经常有一些党员干部,别看他嘴上整天喊得很响亮,但是口是心非,自己嘴上说的东西自己可能心里面根本不相信,甚至整天念的稿子都是“秀才”们给写的稿子。
曾经有一个群众说了一句话,我认为说的很到位。他说,为什么我们现在特别愿意听总书记讲话呢,因为总书记他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从他自己心里面讲出来的,而不像有些领导干部照稿子念,念出来跟讲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这话说到要害上了,为什么?念,不相信,他也可以把它念出来;但是讲,如果真的心里面没有信仰、没有宗旨、没有对人民的爱,是讲不出总书记现在所讲的一系列的话来的。所以,现在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强调信仰是刻不容缓的。
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要永远不丢信仰,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些党员干部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说的话自己心里面根本不相信。说句让我感觉到很不好意思的话,其实这种现象有些时候可能还算是好的。现在很多的党员干部连嘴上都不愿意说我们的信仰,美其名曰,时代不同了,世界变化了,所以我们那些信仰也就不适宜了,等等。不相信我们共产党的信仰,没有了马克思主义,没有了共产主义,那他信什么?不信马列,信鬼神,前段时间查处的谷俊山以及一系列的领导干部,求神拜佛,不信马列了,回去寻找鬼神了。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严以修身就是明确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信仰提出要求。
因为我们心里面深深地清楚,对于一个政党来讲,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地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它的信仰。如果一个政党没有了信仰,如果一个政党中的政党成员没有了信仰,那这个政党也就名存实亡了,甚至连名字都保留不下来。有一个历史的教训,上个世纪80年代末,原苏共中央书记处有一位书记跟美国记者聊天的时候,他说,我是苏共党员,但是我不是共产主义者,因为我不相信共产主义,可是如果我不是苏共党员,我就不能成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所以我是把党员当成工具来干的。没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党最后结果是什么?苏共稀里哗啦垮台了。苏共总书记讲,苏共垮台2000万党员竟无一人是男儿。丧失了信仰的人,确实不配再做男儿了,他也不想去做男儿了。但是丧失了信仰也就丧失了政党,所以今天对我们中国共产党来讲,严以修身最根本的、最关键的、最核心的就是要在信仰方面旗帜鲜明、义无反顾。
严以修身,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最根本的要求,在这方面我们说的再严格点、严厉点、严肃点都不为过。所以我们总书记讲了,我们要清理不合格的党员。什么是不合格的党员?不合格的党员可能有很多的表现形式,但是最根本的一条:思想上不合格。如果政党成员只是把党员当成一个工具,只是组织上入党,思想上没有入党,那这样的党员我们不要也罢。这样的党员就应该在这次“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活动中间把他甄别出来,能改正,很好;不能改正,那这就不配做一个共产党员。
所以我们说,严以修身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道德要求,这个道德要求里面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政党信仰,在这点上,我们来不得半点含糊,来不得半点模糊。
(二)严以用权
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我们最大的特点是我们手中握有权力。领导干部就是权力的代名词,只要是领导干部,不同类型的大大小小的权力他肯定有,但问题是这个权力我们究竟该怎么去运用?应该说这个问题在我们相当多的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并没有解决得很好。
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甚至把权力变成自己的私人物品、私人资本,跟党、跟社会、跟群众讨价还价,跟一些社会群体进行资源交换。这样的事情不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背后是什么?背后就是我们这个权力运用方面没有了规矩,就是我们克强总理所批评的,一些党员干部有权就任性。
有权坚决不能任性,因为我们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群众,所以严以用权至少在两个层面不能忘。
第一个层面,严以用权要明确这个权力是为谁而用。来自人民的权力,当然要为人民而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也不是说不用权力,而是把这个权力给少数人,为少数人服务,甚至给一些人当看家护院的打手。这样一种权力的运用,从本质上就走到了人民群众的对面去了。人民让我们掌握权力是要让我们代表他们最根本的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是说让我们拿着权力跟一小部分人勾勾搭搭,蝇营狗苟。
我们的权力还有一个如何运用的过程,权,权衡。利益的调整,该这样还是该那样,我们做出一个权衡。但是这个权衡不是以我们党员干部的一厢情愿来考虑,权力的运行必须得有规矩,依法用权。法律赋予我们权力,那我们就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运用。如果说我们的权力运行不遵守法律,那我们的权力就算好心也可能会办坏事,而且只要是不按规矩运用权力,往往会办坏事。
所以总书记讲,我们要把权力装到制度的笼子里面,就是我们要给权力以边界,告诉权力该怎么用,什么范围内你可以运用权力,什么事情上你可以运用权力,什么范围内你是不能运用权力的。现在我们政府改革谈权力清单,就是对权力规划运用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把我们的权力清清楚楚的写在一张单子上,在这个单子上的权力我们可以使用,不在这个单子上的权力我们不能去用,用了群众就可以告你,而且一告一个准。所以我们说,严以用权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来讲,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权力是为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而用。
第二个层面,我们权力如何运用。按照法律的规定,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用权、秉公用权。
但是仅仅做到这两条,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段时间来,我们也注意到了,有一些党员干部过去可能养成了那种不规范用权的毛病,所以面对现在这种严格要求,他开始不适应了,开始有点撂挑子、有点矫情。这个也不让我干,那个也不让我干,那干脆我不干了。我保证不乱作为了,我不作为总可以吧?反正你让我干什么事情,我能躲就躲,能拖就拖。
我们说,严以用权固然是有一条,绝对不能乱用权,但是同时我们也一定要强调一点,我们绝对不能不用权。如果说,人民群众养活了党员领导干部,给了权力,却让党员领导干部什么都不干,让他们跟一个木偶似的挂在办公室里面。那请问人民为什么还要用这些党员领导干部?他们还不如干脆把木偶请到办公室去,至少人家还不用吃、不用喝、也不用坐头等舱、也没有车补、更不需要医疗养老保险。当我们手中握有权力的时候,这个权力背后其实是有成本的,我们消耗了社会的成本,消耗了人民群众的成本,那我们就必须得为人民群众干活,这也是我们总书记强调的,我们领导干部要担当。如果我们不担当,那这也是一种不当用权的表现方式。不用权本身就是一种不严以用权的表现方式。所以严以用权在今天这种政治背景下,还应该再加上一条,就是要勇于担当,规范用权。当我们把这些做到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就会真正变成为人民服务的利器,而不是为一些人谋取好处、获取暴利的手段。
严以修身管住了我们的心,严以用权管住了我们的权力,那紧接下来严于律己要管住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
(三)严以律己
这些年来,党员干部的行为方面客观上存在这样那样一些不守规矩、没有约束、自以为是、甚至走向腐败堕落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对自身要求不严,我们有法律、有制度,但是很多的时候,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只是把这些法律、制度、纪律当成管别人的东西,没有当成管自己的东西。曾经有一位腐败干部事后反省的时候,他就讲,其实有好多制度对于我们这些局级甚至省部级的干部来讲,往往是形同虚设。这固然给我们提出一个要求,我们应该让制度、规矩更加的严密化、严格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制度再严密总是会有漏洞的。
如果我们作为遵守制度的主体,对制度没有一种敬畏感、尊重感,那不管制度再多严密,总会有人找制度的空子,总会打擦边球。如何杜绝这种现象?严于律己,让党员干部从自身对纪律、规矩、要求有一种神圣感,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感,意识到法律的威力。所以,严于律己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有两条,我们要通过把纪律挺到法律前面,做到“大节不失、小节不松”。
什么叫做大节不失?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大节就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立场坚决不能丧失。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伟大的政党,作为一个有战斗力的政党,来自于它的高度统一和运行一致。小平同志当年讲,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把我们统一起来。当我们举手宣誓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员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与这个组织融为一体了,我们已经变成这个组织里有机的组成部分了。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讲,当我们自觉成为政党成员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个政党组织上的一颗螺丝钉、一块砖,我们就要做到,党把我们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党把我们领到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组织纪律,这就是政党作为一个组织最根本的要求。
但是这些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对这样一种大节越来越模糊了,从现在披露出来的信息可以看到,前段时间有一些省委常委竟然不参加省委常委会,要赶到北京参加令计划的西山会。为什么?因为要加入这个小圈子、小群体。一些干部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搞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说明没有规矩,丧失了起码的作为一个政党成员的要求。
严于律己,从大的角度来讲,大节就是我们的政治品格、我们的政治纪律、我们的政治要求。要守住大节,必须做到与党同行,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必须做到高度统一,必须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些方面,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不容模糊,不容松驰,这是我们的高压线。严于律己,守住大节是必须的。
但要想真正守住大节,小节也不能忽略。如果小节守不好,那大节也不可能真正的守得住。什么叫小节?就是党员干部日常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就是能不能做到不坏规矩、不越雷池、不犯错误。此话怎么讲呢?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执政环境也是异常复杂的。在这么复杂的社会中,如果党员领导干部把持不住,不能守住自身的行为,那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落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以前腐败,干部往往是有权色交易,有道德败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干部平时对自己的小节行为关注不够。你说他们跟老板勾肩搭背有什么不好,不就去喝杯酒吗?不就去洗个澡吗?不就去打个球吗?但是往往就是在喝杯酒、洗个澡、打个球的过程中间一步一步的落入了难以挽回的境地。
我记得,当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当选之后,大家都知道马英九长得很帅。所以有人问,像你这么帅的主席,如果万一有漂亮小姑娘对你诱惑,你怎么办?你能不能把持的住?马英九说了句话,他说,我不是柳下惠,我真的做不到坐怀不乱。也就是说,如果真让我坐怀了,那我肯定得乱,但是我能做到一条,我让自己坚决不去坐怀。什么意思呢?就是党员干部要想守住小节就要远离诱惑、远离陷阱。对于有可能引导我们偏离共产党员基本行为规范的一些场合、一些交往、一些行为,我们要避之唯恐不及,千万不要半推半就。
当我们以为喝杯酒没有事的时候,可能这杯酒背后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守住小节,严于律己,看起来好象很苛刻,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这么一种执政体制和执政模式以及中国社会现阶段的政治运行状态,客观上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不能在小节上犯错误。
以我为例,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写材料出身的人,写材料的人抽烟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确实我过去抽烟,抽烟抽的也很厉害。但是在抽烟的过程当中,我就发现有一个特点,往往有很多烟不需要自己买,就会自然而然来,各种各样的渠道。我们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做烟酒不分家,大家给你送一点烟、送一点酒,你硬去拒绝也不好意思,而且拒绝了很伤感情。
可是如果你真不拒绝,那真就烟酒不分家了,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就分不了家了。怎么办?后来我一看,在这么一种社会氛围背景下硬去推别人的烟也不合适,那好,我干脆不抽烟了,戒烟了。果真我这戒烟10多年来,至少可以做到一条,再没有人给你烟了。我这说的是很小很小的事情,而且我是一个普通老师,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
对于我们这些握有重权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这些方面未雨绸缪,甚至做一些不近人情的规定。如果自己做不到的话,也一定要记住,曾经有一个行贿者就讲了一句话,说我们不怕领导干部要求严,就怕领导干部没爱好,你只要有爱好,我就投其所好,我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解决一系列问题。什么叫做投其所好?这“好”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想守住小节,那就要把所有有可能的“缝”给消除掉。
所以说,严于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解决了党员领导干部从心到手中的权力,再到行为的问题。当我们管住了我们的心,管住了我们手中的权力,管住了我们的行为的时候,当我们真正按照“三严”的要求做到的时候,那党员领导干部就真正可以是一个能为人民群众所信任、所靠得住的一个秉公用权,一个光明正大,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这就是我们说的“三严”。
(四)谋事要实
实是着力处,现在有很多同志讲这“三实”内容好象有点交叉的,其实这“三实”讲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在做事情的时候,在担当使命过程中间的三个层面的要求,而且这“三实”其实看起来都是实,但每个实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政治领导里面经常讲一句话,我们党要出主义、用干部,而且出主义是排在第一。主义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战略构建,就是我们方针政策的制定。那我们战略构建方针政策的制定应该怎么办?谋事要实,这个实就要立足实际,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在做决策,在研究战略的时候,一定不能离开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中国社会最大的国情。今天我们跟同志们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恐怕意义更加重大,为什么呢?因为随着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们成就很大,我们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了。我们现在人均GDP虽然还不算高,但也已经接近8000美元了,8000美元是不高,但也已经不是一个很低的数目了。所以面对一系列发展的成就,很多的老百姓富了起来,有些老百姓富的还不一般,结果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在定政策、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做出一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事情来。比如,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情,总喜欢追求世界第一。高楼大厦,世界最高;交通运输,世界最快;宾馆饭店,五星级饭店都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了。固然,这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实力,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尽管中国这些年来发展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可是我们依然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么一个基本定位。
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讲,如果今天的中国按照世界银行贫困线标准的话,我们目前还有接近2亿人的贫困人口。那世界银行的标准是什么?一天1.65美元,折合起来,一天不到10块人民币。10块人民币很低的标准,可是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们还有2亿贫困人口。那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想,当我们要搞建设、搞发展的时候,我们究竟是把重点放在少数人的拓展性的需求上,还是放在最大多数人的基本发展需求上,还是放在有些群众的温饱需求上去呢?
中国社会这些年来五星级宾馆越建越多,而且很多的地方把建五星级宾馆当成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过去五星级宾馆不管建多少,都是宾客盈门,所以很多人就说,你看不是我们瞎建,是中国需要、社会需要。但是社会真需要吗?自从中央八项规定之后,今年两会上,北京一位饭店业的政协委员就在讲,北京61家五星级宾馆,去年以来,全线亏损。为什么全线亏损?过去那种热门消费,并不是中国人民群众真实的消费,是党员干部和政府的一些消费给支撑起来的。所以我说,谋事要实。
实在什么地方?紧紧咬住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当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当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人民群众还没有真正全面小康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轻易去搞什么世界第一,去搞什么高水平、高规格。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这才是我们一切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但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肯定不是高的,所以我们说谋事要实,要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我们在制定政策、在做方案的时候,不能好大喜功、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一厢情愿。当我们把这个方案给实事求是的做出来了,那紧接下来我们就要干事情。
(五)创业要实
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行为模式要考虑取得实效。谋事要实,是要坚持实际,创业要实是要注重实效。什么叫做实效?我们干事情要看效果,不能喊口号。所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所干的这个事情是不是真正的有效益的,是真的政绩,而不是水货,不是好看的数字报表,不是高楼大厦。
政绩是中国社会实实在在积累下来的物质成果,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实在在的改善。这些年来,我们确实搞了不少的建设,我们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况,盖个大楼是一届领导的政绩。结果新领导来了,发现这个大楼有问题,拆掉大楼重盖,又是新一任领导的政绩。第三任领导来了,说还应该有一个大楼,那再建起一个大楼来。三任领导每一任领导都有很漂亮的政绩,但是对于中国社会来讲,对于人民群众来讲究,竟留下了什么?所以说,创业要实。
我们所干的每件事情都要扎扎实实,让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不断的增加,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而不是其他别的。更不是要通过我们干的事情,不仅没有带来好处,还给我们留下负面效果和带来负面的事情。比如说,现在搞了很多的项目,工厂冒烟了,结果大烟囱把污染气体排到大气中了,大管子把污水排河里面了,导致了空气污染、河流污染。没有干净的空气可呼吸了,没有干净的水可喝了,那这样的业绩是真正的业绩吗?恐怕这不仅不能叫业绩,这还叫造孽。
所以,创业要实,一定要让领导干部干真实的政绩、持续的政绩、能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政绩。但所有这些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政绩、持续的政绩,最终落脚点就在总书记所提出来的要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们所干的事情是不是有实效的,人民群众幸福不幸福,今天的日子是不是比昨天好,明天的日子是不是会比今天更好,能做到这一条,这是真实的。人民群众今天得到的比昨天多,明天得到的比今天还会多,那他就有了获得感。当我们把这一切做到的时候,我们这个创业要实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六)做人要实
做人要实讲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关系交往中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与组织交往的时候,要做到实诚。什么叫做实诚?作为政党成员,要对政党忠诚;作为人民的公仆,要对人民忠诚;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要对自己的良心忠诚。
应该说,在做人要实这方面,我们这些年来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前段时间中纪委公布的,山东省原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说了句话,我是两面人,平时表面上装出来的是一种样子,私底下又完全是一种样子,为什么?两面人就是不实,就是做人不实,不仅对党不忠诚,对人民不忠诚,甚至对他自己都不忠诚,他自己晚上都睡不好觉。说句最实在的话,什么叫做诚?心诚则心安,如果你真是实诚,那你睡觉都睡得香。
十八大以来,有相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睡觉是睡不踏实的,为什么睡不踏实?因为在做人要实方面没有做到,说的跟做的不是一回事,表面的跟实在的不是一回事。当然有些干部说。你不能这样讲,我们现在睡不着觉是为党操劳、为人民操劳,我们是叫夜不能寐。在这里,我一定要跟大家讲句话,睡不着觉和没时间睡觉是两个概念。
什么叫没时间睡觉?去年总书记说,现在有首歌叫《时间哪儿去了》,他说确实我就感觉到我的时间去哪儿了,因为我整天感觉时间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他是日夜操劳。栗战书同志前段时间给我们做报告的时候讲了,他们前一天半夜给总书记送的件,结果第二天早晨一上班,总书记都已经给批回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总书记他没有睡觉,他是没时间睡觉。这跟一些做人不实的党员干部躺下睡不着觉是两个概念。
不能躺下的时候,踏踏实实睡着觉,这背后很简单,这就要看这个党员干部是不是真正能做到表里如一,是不是能做到对党、对群众、对同事、对战友能感同身受,能做到言行一致,而且这种言行一致是发自内心的,是带着感情的。
所以,在讲做人要实的时候,其实我们不知不觉要把这个实给转到情上来。可能有人说,你转的是不是有点跨度太大了?但是我告诉大家,真正的实是本来状态的表现,而不是一整套表现出来的仪式和程序。
现在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干什么事情都有程序,干什么事情都有套路,干什么都有礼节,甚至连吃饭给领导敬酒都是什么级别给什么级别的敬酒,是敬三杯还是敬两杯还是敬一杯,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但是缺少由内而外的一种真诚,由内而外的一种感情。但这种真诚和感情不是说有就有的,必须做到一条,就是作为党员要跟党是一体的,作为人民公仆跟人民是一体的,作为同事朋友跟同事朋友是一起的。
用中国古代的话讲,叫做民胞物与,“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老百姓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包括大自然的物体都跟我是合二为一的,这样才真正能够做到一种实实在在的表里如一。所以我记得去年在群众路线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时候,我就跟我们的党员干部讲,如何真正走到群众中间去,让群众看到我们是真心对他们好?很简单,以一种人民群众的父母官的感情去做。当时说这个话的时候,有很多基层干部马上就给反驳了,说教授你这个话说的不对,我们党员干部怎么能做人民的父母,那是封建社会的做法。我们要做也得像小平同志说的,我们要做人民群众的儿子。我说你们这个话说得很对,很有说服力,我是真不能反驳你们,因为你们把小平同志拿出来了。但是我说,我们能不能想一下,我们党员干部在辈分上要去给人民群众当儿子去,但是我们在感情上要去给群众当父母去,为什么?很简单,因为父母对儿女的感情才是真感情,儿女对父母的感情有的时候可能就两说了。现在社会上经常能听到“啃老”,儿女们老去“啃”父母,但我们什么时候听说过父母“啃”儿女啊。我们说玩笑归玩笑,但这玩笑讲个什么道理呢?没有真正的感情不会融为一体的,而这种感情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最真实的,就像父母对儿女那种感情。
如果我们的政党成员能做到对党、对群众、对同事和战友能有这样一种感情在里面的时候,那我们在待人接物、与人交往过程中,一切都简单化了。因为我们都是胸怀坦荡的,我们都是有一说一的,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对自己的亲人没有什么必要去隐瞒,而且也隐瞒不了。所以我们说,做人要实,说到底就是,对于今天的共产党员干部来讲,能不能做到一种真诚的感情,把这样一种感情熔化在对党、对群众、对自己同事、战友身上。当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相信我们这个共产党的党员干部就既能为人民干事情,又是能为人民群众所信赖。
“三实”说到底,就是在思维模式上,在做决策、搞战略策划上,要立足实际,不好大喜功;在行为模式上,要求实效,一切以发展的实际成果为标杆;在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与组织相处上,要讲实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我们的事业忠诚、对同事、战友忠诚。
所以,当我们把这一切做到的时候,“三严三实”就会塑造出一个中国共产党真正当之无愧的党员干部。这就是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严三实”,党员干部应该去认真把握,并且变成行为。
三、做好“三严三实”的教育有哪些实践要求
我们要如何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践要求?其实,实践要求很简单,也就三句话。
(一)要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什么叫做变与不变呢?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同志们反映说,感觉“三严三实”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和内容跟中国共产党这么多年来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和内容没有什么变化。我说,这就对了。因为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90多年来是一以贯之的,而且我相信90多年之后,也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仰,有崇高的理想,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先进优秀的共产党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领导干部,包括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一以贯之,没有变,也不会变,也不能变。
“三严三实”同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员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要求,这是精神,这是灵魂。这是不可能变,也不会变的。但是这次“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还是有变化的,什么变化呢?灵魂没变、宗旨没变、主题没变,可是针对性、切入点变了。
这次“三严三实”教育,中央反复强调要突出问题意识。什么叫做突出问题意识?我们不是为教育而教育,不是为上课而上课,是针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中间存在着一些现实的与我们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与中国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我们要把这些问题找出来,改正掉。比如要通过这次“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我们要取得明显的成效,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这些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很大成就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在局部领域、在一些部门,政治生态已经开始退化,甚至恶化了。有一些地方发生了塌方式的腐败,塌方式的腐败背后是什么?是政治生态的恶化。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同时要培养良好的政治生态。大家都知道生态环境是我们中国经常讲的一句话。
为什么总书记把环境和生态给分开讲?因为生态比环境更是要害,而且也更要命。如果一个环境恶劣了,但是恶劣的环境中间能有好东西出现,比如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瘀泥够恶劣了吧,但是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能生长出莲花来,高洁不受污染。但是如果一个地方的生态坏了的话,那这种恶劣的生态只能生出恶之花来。
但是查处腐败干部的时候,注意到经常有句话,这个干部过去还是个好干部。有很多的群众不理解,说他都已经腐败了,你还说他是好干部。我们说,他过去真可能是一个好干部,但是由于一段时间以来政治生态坏了,他在那样一种生态里面要想生存下去,他不去适应那样的环境,他是生存不下去的。所以我们说,政治生态很要命。
这次“三严三实”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通过“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讲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志说,政治生态主要是靠体制机制决定的,跟我们党员干部没有关系。我们说不对,固然一方面强调政治生态对每一个个体成员来讲,确实是很致命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到生态之所以是生态,是我们一个一个的个体行为所组织形成的。如果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真正都能做到“三严三实”,请问不良的政治生态从何而来?如果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在面对不良状况、不良环境时,能守住“三严三实”的底线,不良政治生态还有支撑的可能吗,还有蔓延的条件吗?
所以我们说,这次在一以贯之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同时,我们是有重点的。重点是什突出问题意识,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用每一个党员干部自身的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态环境,打下坚实的主体基础。
(二)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
搞思想教育很重要,但是搞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但知道了是不够的,知而不行等于不知,所以尽管说思想教育很重要,但是最终落脚点还要落到让同志们通过学习之后,变成行动去做,做得更好。这次在“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过程中,同样要把教育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转化成我们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实施的有力行动。由于这次是以专题教育、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的,所以今天我更想强调知与行之间知的重要性。
什么叫做知的重要性?在这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过程中间,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原原本本深入、完整、准确把握中央关于“三严三实”的基本要求。要想把握住这些,不仅仅要把“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完整准确的把握住,还要认认真真的把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等一系列理论联系起来。只有在这么一个联系的过程中间,才能真正把“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给把握得更加精准,把握得更加深刻。当真正明白一些深层理论问题、逻辑问题,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举一个很具体的例子,在解决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三严三实”的基本内容科学把握,更要把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给讲清楚说明白,让党员干部真正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很好地解决了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我们明确地告诉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党大和法大是一个伪命题,当有些人动不动就把党大和法大当成一个问题来谈的时候,事实上把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引到邪路上去了。同样,今天我们在谈中国共产党党员思想教育的时候,经常有一些人给我们谈一个问题,就是党性跟人性的问题。说中国共产党老要求我们干这个干那个,中国共产党也是人,所以不要老给我们谈党性,应该给我们谈谈人性。
中国共产党当然是人,中国共产党肯定有人的七情六欲,有人的所思所想。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共产党不是普通人,是有先进的信仰、先进的觉悟。用我们过去经常讲的一句话,现在讲的不多,但是还是应该讲的话,我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那什么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就是中国共产党是有党性的人。
党性是什么?党性就是我们的宗旨,就是我们的主义,就是我们的信仰。那党性跟人性矛盾吗?不矛盾,党性是人性的升华,党性是人性的提升,我们中国共产党把对自己家庭的爱、对自己儿女的爱,对自己父母的爱与对全体人民群众的爱有机融合在一起。把自己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发展、个人的成功,跟中国社会的成功,跟中国共产党事业的成功,跟人民群众利益的成功有机统一起来了,这是党性。所以,党性不是压抑了人性,而是把人性的光辉给充分发扬光大,而且有效避免了人性中的一些放纵和堕落。
如果说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教育的时候,固然要把我们的一些基本要求讲清楚,但是也要把这些要求背后的理论问题讲清楚。比如说,现在经常有一些党员干部在讲,中国共产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有利益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观点在很多党员干部中间很有市场,但是我们一定要告诉大家,中国共产党党章里面明确写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有的只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不是空话,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本质所做的决定。如果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而且还是中国宪法所规定的唯一政权的政党,有了自己的利益,有什么资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可能有些同志说,这不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凡是这样说的人,其实他从心里面已经把执政给想偏了。他把执政当成了一种权力,他把执政当成了一种利益。但是事实上,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执政不是权力,执政也不是利益,执政是一种责任,是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它才能带领中国社会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执政不是我们为所欲为、借机谋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如果我们真去谋名去谋利益的时候,那就相当于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共产党。
所以,这些问题是“三严三实”要深层把握的理论问题,是要讲清楚的。当我们把这些问题讲清楚的时候,同志们就会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必须严于律己,为什么我们必须严以修身,为什么我们必须严以用权了。也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模式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所以我们说,知和行固然落脚点要落在行上,但是知,尤其知根本、知基础、知逻辑,对于我们更好的行,意义是至关重大的。
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中把专题教育的实践定位给大家讲清楚,把“三严三实”教育的基本内涵给大家讲清楚,把我们的实践要求讲清楚。我相信,当我们能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讲清楚,大家也能想清楚的时候,那我们就一定会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我们这次专题教育过程中间去,并且把这次教育与我们的日常工作、政党建设联系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间,真正培养和造就出当之无愧的、先进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真正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组织队伍建设基础。这就是我今天跟同志们交流的一些个人的心得和体会,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晓云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13/8140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