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中队长“打人撒气”警示了什么?

2015年05月15日 14:57

 

【事件介绍】

咸阳渭城区文物稽查中队长酒后滋事打民警

5月2日晚,咸阳市渭城区文物旅游局稽查大队一名中队长酒后将正在巡逻的环境监察执法车拦下,打骂执法人员,民警带其回派出所途中,又谩骂殴打民警。目前,这名中队长被渭城警方行政拘留。

男子酒后拦环境监察执法车谩骂执法人员

5月2日晚10时许,公安渭城分局新兴路派出所民警高向阳、程天良,协警雷杨奇接警,称有人在东风路一小区门口自称“公安局的”,还殴打他人。

高向阳称,他们到达后,只见一名满身酒气的中年男子在现场大吵大闹,另两名着“环境监察”制服的男子站在环境监察执法车旁。民警询问得知,站在执法车旁的两名男子就是报警人,系渭城区环境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正在值班巡逻。

据其中一名报警人王某战回忆,事发之前,他和同事王某刚驾驶环境监察执法车沿东风路由北向南巡逻,车行至一小区门口时,一名男子突然从路边冲到执法车旁,拍打车顶并向他们出示了一本黑色工作证,声称自己是“公安局的”,让他们停车。

“我们当时不知道什么情况,就把车停了下来,然后这人就开始推搡、谩骂我们,我上前制止的时候脸上被打了一拳。”王某刚说,同事上前阻止后,打人男子跑到附近的水果店拿了一把西瓜刀欲返回时被店主夺下,见状,他急忙报警。

处警民警同样遭男子谩骂殴打

高向阳说,在事发现场听完王某战的描述后,他和同事便询问站在旁边、满身酒气的中年男子,不料,这名男子不仅不配合还谩骂他们。鉴于此,他们遂将男子带上警车,并让两名报警人驾驶环境监察执法车一同前往派出所处理。

“在回派出所的途中,这名男子在警车内继续谩骂我们,我制止他骂人的时候,他突然用拳头在我脸上连打了两拳,还把我手抓烂了……”高向阳称,事后,民警讯问他为何谩骂、殴打环境监察工作人员时,其称,因之前曾投诉过噪音扰民问题,但一直没见效果,这才将气撒在两名工作人员身上。

不过,对于其声称的投诉噪音无果详情,因过时太久,现已无法核实。经医院诊断,被打的两名民警伤情均为多处软组织损伤、外伤性头痛。

男子系文物稽查大队一名中队长

公安渭城分局新兴路派出所副所长马宏伟表示,经调查,酒后辱骂殴打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处警民警的男子名叫马某某,现年37岁,渭城区人,系渭城区文物稽查大队一名中队长。

目前,渭城警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对马某某以涉嫌寻衅滋事处以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1000元。

对于马某某的行为,渭城区文物稽查大队副大队长王昊鹏回应,因其行为发生在休假期间,并非工作状态且不是值班执勤人员,因此属个人行为,与单位无关,同时,工作单位不包庇、不回避此事,将第一时间汇报上级部门,并以此为教训,在单位内部开展整风肃训行动,其它结果交由上级部门决定。

 

“中队长酒后打人”的闹剧警示了什么?

老话有讲“喝酒壮胆”、“喝酒误事”,渭城区文物旅游局稽查大队的这名中队长完美演绎了这八个字,酒后拦环境监察执法车谩骂执法人员,还大打出手,动用武力。很多人肯定会问,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居然“自家人打自家人”,原来是因为该名中队长曾经投诉噪音扰民问题,但是一直没见效果,所以就愤怒了,在酒后殴打了执法人员。

不过,细细分析这件事,笔者认为,也从两个方面警示了广大党员干部。

第一个方面,对于反映的问题,采取的态度应该是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而不是躲闪和回避。该次暴力事件的爆发点就是“噪音扰民问题,无回应”,试想一下,如果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或是得到满意的回复,还会有暴力事件发生吗?所以,不仅是执法部门和人员,其他部门和人员也应该注意,在接到任何问题反映时,不能置之不理,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并日后回复,取得反映人的满意。一定学会换角度去想,把自己当做反映人,想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回复,而不是束之高阁,能拖一天是一天,用拖去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注意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很多人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某国税干部因为女儿与老师发生口角,为女儿出头殴打老师;某记者在工商所反映情况,被工商所聘用人员拳打脚踢等等,将武力搬上台面。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武力只会加深沟通的鸿沟,让愤怒升级。所以,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时刻以身作则,无论是去反映问题还是接访问题,都要用正确且正规的方式方法去解决,杜绝武力,用自身行动给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

莫让“特权”成为中队长“打人撒气”的通行证

作为普通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循法纪要求,更何况是一名执纪为民的旅游局稽查大队中队长,更应成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但为何却因曾经投诉噪音扰民未见成效而酒后撒泼,殴打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是谁赋予了中队长打人的权力?是否特权思想在作祟?是否法纪意识、宗旨意识淡薄?少数官员正是由于特权思想作祟,才会出现漠视党纪、漠视法律、漠视群众的种种陋行,甚至连我们的“人民公仆”也大打出手。这种“撒泼”的行为,是官德“不及格”。

公职人员、政府官员行为“跑偏”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上演的“全武行”屡见不鲜。柳州国税局干部周勇申暴打门卫,不过是因为小小的出入牌问题;四川省卫生厅干部张建新给了灾区志愿者一耳光,不过是因为后者不慎把消毒水洒到了他身上;而这位中队长满身酒气在小区门口大吵大闹自称“公安局”的,还殴打执勤人员,原因竟是之前投诉扰民未见成效。他们来势汹汹、肝火大动,似乎若不狠狠教训一下别人无意的冒犯,就好像折损了他们高人一等的身份。这样用拳脚来说话的公职人员心中还有为民服务、严于律己的意识吗?

官员打群众,究竟伤了谁?从较低层面看,“打人官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安全,给他人带来了身心伤害,受伤的是被打群众。与此同时,自己也会因此而受到道德谴责和法纪制裁,故“打人官员”也伤到了自己。从较高层面看,官员打人会破坏党员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公仆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降低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受伤的是整个党员干部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由此可见,官员打群众,既伤了群众,又伤了“打人官员”自己,还伤了党员干部形象,伤了党群干群关系,还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打人官员”,更应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切实强化“两个敬畏”。一是敬畏法纪。就是要遵纪守法、遵守公德,谨言慎行,摒弃特权思想,切莫越法纪雷池一步,才不会被通电的法纪红线所击倒。二是敬畏群众。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心中装着群众,切实敬畏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积极融入群众,时时关爱群众,自觉接受监督,才能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

 

中队长“打人撒气”是官德“不及格”

作为旅游局稽查大队一名中队长,应时刻铭记作为公职人员要遵守的道德水准和职业操守。公职人员与普通公民不一样,公职人员代表政府行使公权,本该严格要求自己,维护政府形象,以比普通人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不只停留于“八小时之内”,更应深入到“八小时之外”。实际中,有些公职人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做出一些违反纪律的做法,酒后闹事,甚至打人撒气,这是官德的“跑偏”。

公职人员官德“不及格”现象屡有发生,曾有一位女干部骂一小区门卫“看门狗”的新闻让人气愤不已,身为公职人员竟如此出言不逊、肆意妄为;后有陕西某地检察院一名喝了酒的检察官和前台女服务员“闹着玩”。而如今这则新闻中的公职人员更是上演了一出“酒后现形记”,满身酒气的在小区门口大吵大闹自称“公安局的”,还殴打他人,而他自己给出的理由更是离谱,只是因之前曾投诉过噪音扰民问题,但一直没见效果,这才将气撒在两名工作人员身上。这样的用拳脚来说话的公职人员心中还有为民服务、严于律己的意识吗?

不得不说,这种自称是“公安局的”言论暴露了这位公职人员“官本位”的错误理念。不管身居何职,认识什么样的官员,都不是值得炫耀的事,越是官职在身,越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而这些官德“不及格”的公职人员不能只把为官之本、作风建设挂在嘴上,而应该牢记于心体现于行动。针对这起打人事件,相关部门应做到不包庇、不回避此事,将第一时间汇报上级部门,交由上级部门决定如何处理,并尽快以一份公开、公正、透明的调查来提升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启示与思考】

公职人员打人事件频频发生,影响的不只是公务人员正派的形象,更是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公职人员理应比普通老百姓更懂得维护法律的尊严和遵守社会道德,但是马某却做出了严重出格的行为,酒后打人,哪来的狂劲?

以身试法,为所欲为彰显“土匪”气质,说到底还是因为其内心的傲慢与偏见在作祟。人们常说,饮酒误事。近年来发生的打人事件大多数是“酒后所为”,但酒后失去分寸,作为公职人员实在难堪,没有谁被赋予可以肆意打人的权力。因此,希望广大的干部以此为戒,打人背后断送的不仅是个人的前途未来,损害的更是国家文明、法制、公平的正面形象。

总的来说,马某酒后扰乱正常执法被行政拘留是应有的结果。同时马某的单位没有包庇、回避此事,并交由上级主管单位处理也体现出对马某个人错误事实的肯定和公安机关正确决定的认可。马某的过激行为虽可恨,但是也反映出了某些职能单位的弊病。

近些年因职能单位不重视、不及时处理问题而引发的冲击政府办公楼、群众自发维权等比比皆是,暴露出一些部门不重视、反应慢、拖拉滞后的弊病,从而错过了最佳时机,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甚至发生人命案。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职能单位与百姓的互动不够,职能单位没有开辟绿色通道供群众反映问题,更没有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归纳解决,从而激化了彼此矛盾,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政府部门能够拿出一些时间解决群众投诉的大事小情或者将工作战线延伸到街道、小区,笔者想像马某这样的事件就会少很多。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15/8142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