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文明出行之殇:男子火车上殴打吵闹幼童
2015年05月20日 10:11
【事件介绍】
深圳男子火车上殴打吵闹幼童 担心被抓躲进洗手间
5月6日,河南郑州开往广东深圳的高铁G73次列车上,一名男子嫌邻座幼童吵闹竟殴打幼童,并威胁恐吓幼童母亲,听到幼童母亲说要报警后,男子担心被抓就躲藏在车厢洗手间。目前,该男子已被移交广州铁路公安局广州公安处乘警支队。
5月6日17时许,广州铁路公安局衡阳公安处郴州西站派出所民警接高铁G73次列车乘务人员报警称,列车上有男子殴打幼童。接报后,郴州西站派出所迅速组织4名警力登车,乘务员反映殴打幼童男子已经离开座位。由于列车在郴州西站停靠只有2分钟,此时列车已经开动。民警根据受害人刘某(女,31岁,河南省郑州市人)提供的肇事男子特征,逐节车厢开展搜索,终于在4、5号车厢连接处洗手间内找到肇事男子许某(男,34岁,深圳市人)。
经询问得知,刘某带着五岁大的儿子和许某坐在相邻的座位,列车在长沙南停靠发车后,刘某五岁大的儿子一直在过道处奔跑嬉闹,这一举动引起邻座许某的不满。列车运行长沙南至郴州西段,许某起身打了刘某儿子脑袋几下,并威胁恐吓刘某。刘某儿子被打后一直哭闹,刘某称要报警,许某这才感到害怕,连忙跑到其他车厢的洗手间躲藏起来。
男子火车上殴打幼童 为何没胆承认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火车上,孩子因为新奇,会乱蹦乱跳,这都是人之常情。当然如果孩子确实对周围旅客造成严重影响,作为孩子父母应适当的予以引导。但即使是孩子的父母,也只是引导而不是打骂。作为一个陌生的成年人,仅仅因孩子吵闹就动手,笔者不得不说,这个成年人似乎也还没“成年”。
或许这名当事人当时心情不好,觉得有些厌烦而动手打了孩子。但是作为成年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迁怒于孩子,何况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孩子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管理人,陌生人动手打人可是要上升到违法层面的。最佳的解决办法应该是采取与家长适当的沟通,而不是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暴力相向。这是一个最起码的乘车文明问题,相信每个成年人都应该知晓。
在得知孩子的母亲要报警时,居然躲进了列车洗手间。既然有胆做,就没胆子承认吗?如果作为打人者能够及时向被打孩子和家长及时承认错误,相信也不至于被警方带走吧。况且独霸列车洗手间的行为,又是一件扰乱乘车秩序的问题,这一行为似乎也与一个成年人行为有一定的差距。
当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被打孩子的心里健康问题。很多孩子被打后,会因此变得懦弱、不愿与人沟通。这是应该密切关注的。作为孩子的父母应注意观察,避免因为此事给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心理创伤。之前就看过一些幼儿园老师因孩子吵闹而打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的病症,尤其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这是一件本不该发生的事件,却因为一个成年人并不“成年”的行为而导致了被拘留的后果。一个人是否成年并不单单是年龄上来区分,更要从行为上来区分。这样孩子般的行径,确实让人唏嘘。
火车殴打幼童 这样的男人该用砖拍
试想一下,这名男子真的是被幼童吵闹到无法忍受而动手行凶的话,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对面不是一名毫无还手之力的孩童,而变成了一名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你还有勇气伸出你的双拳么?我们暂且不谈孩子被殴打后心灵受到的创伤有多么大,就成年男子的所作所为就足以让天下人耻笑!男人之拳,当为伸张正义而伸,锄强扶弱而握。而当这名男子面对孩子的嬉笑调皮,然后大打出手,着实令人无法理解。
孩子天性好奇,遇到新鲜事物肯定会无法按捺心中的喜悦,甚至有可能孩子只是第一次坐火车,在遭受了这名男子的所作所为之后,下一次是否还会有勇气登上火车?而且,儿童时期遭受到暴力伤害后,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忘记,严重后果甚至可以危及到孩子的整个人生。如果当事人需要安静或者心情不好,完全可以和孩子的家长沟通,让家长出面教育和制止,我相信作为孩子第一监护人的父母,也不可能对孩子动手。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事人在知道家长要报警之后,面对即将到来的法律制裁,居然选择躲在厕所里。既然可以选择无视法律甚至是道德的约束,那么作为男人,最起码应敢作敢当。如果能够及时的向孩子家长道歉甚至是赔偿,我想他也能得到别人的谅解。
通过这件事情反应出许多看似“成熟”的成年人,同样可以做出“幼稚”的事情。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希望这名男子可以好好的反省自己的错误,今后不要再做出同样可笑的事情。同时,希望在孩子受到伤害之后,家长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尽快让孩子走出阴霾。也希望社会各界的朋友能够多多给予帮助,给孩子们更加阳光、快乐的生活空间。
【启示与思考】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礼仪之邦,向来崇尚尊老敬贤,讲究谦虚礼让,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种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的道德风尚却逐渐被人们摒弃。人们动辄口角相争、拳脚相向,愈演愈烈的社会戾气背后,折射出人们的浮躁心态,也折射出公民文明意识和个人素质亟待提升。
公交、铁路都是平民化、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乘客的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尤其是赶上客流高峰时段,车厢里人多拥挤、环境嘈杂,难免会因为你碰我、我吵你而引发矛盾。这种情况下,大家不妨心平气和地宽容忍让一下。对弱小的儿童大打出手,是自我权利意识的自私自利式膨胀,是对他人的漠视和敌视,这种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非理性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当这样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时,我们公众不能只做看客,而应挺身而出,公正客观地维护受侵害者的利益。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行不易,且行且珍惜。打造和谐顺畅、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配合、主动参与。“退一步海阔天空”,积极倡导文明礼让、互相尊重、和谐出行,唯有这样,我们的旅程才能少几分焦躁和烦恼,多几分愉快和温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20/8147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