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女硕士摆摊烤脑花 工作不分贵贱
2015年05月20日 10:50
【事件介绍】
女研究生毕业摆摊卖烤脑花,你怎么看?
求职不顺她找到商机
前不久,洛阳一家美食机构举办洛阳最好吃美食的评选,经过众多吃货投票,霸道烤脑花成为洛阳“最好吃的50家美食”之一。店老板焦昱纬自己也没想到,读了研究生,会从事这一行业,原计划准备毕业后从事广告工作的她,现在打算将烤脑花一直做下去。如今,每天晚上8点到11点,她都会和男朋友赵思一起在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南街酒吧外的一个5平方米的小摊卖烤脑花。
2008年,焦昱纬考入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她考上本校的研究生。7年的重庆生活,让她习惯了麻辣味道。烤脑花是她的最爱,她称,每隔两三天都要吃一次烤脑花。2014年5月末,学校课程结束,焦昱纬回到洛阳找工作,不过并不顺利。焦昱纬说,那时候找不到工作心里烦躁,就想吃一口烤脑花来消愁,但是她走遍洛阳却没有发现一家烤脑花店。她告诉记者,在洛阳找脑花店的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由怒到到喜,“开始在洛阳找了半个小时没发现一家,觉得很不爽,可是当把洛阳快找遍还没发现一家时,我心情就变得高兴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她有了在洛阳开烤脑花店的想法。
偷学技术蹭场地摆摊
半月后,她又回到重庆,准备找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拜师学艺,不过却吃到了闭门羹。“烧烤店老板告诉我烤脑花的技术属于商业机密,不外传。”
拜师不成,只有靠自己去摸索。于是焦昱纬每天都要去点一份烤脑花,偷偷观察烤脑花的流程。“脑花烤之前包在锡箔纸里,看不到里面,我就借口看脑花是否新鲜,打开看里面有什么配料。”观察了半月后,焦昱纬回到了洛阳开始做烤脑花,不过烤出来的脑花味道总有一股腥味。“开始以为是脑花不新鲜,后来换了几次还是有腥味,最后问了一位厨师才知道,原来脑花在烤之前要将上面的血丝剔除,否则就会有腥味。”解决了这一难题,烤脑花的味道开始变得正宗起来,于是摆摊卖烤脑花被纳入日程。
焦昱纬称,她的摆摊启动资金,只有研二时做兼职挣的6000元钱,她将目光放在了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旁的酒吧一条街,因为那里晚上有很多年轻人去消费,而且年轻人爱尝鲜,能够接受麻辣味道的烤脑花。为了节省资金,焦昱纬不停地找可以让她免费摆摊的酒吧。焦昱纬回忆说,“我告诉他们如果让我在酒吧外摆摊,我的烤脑花一定可以为酒吧带来一些客流量。”最终,她找到了一家酒吧。“现在,我平时每天能卖50份脑花,节假日会卖60份,一份烤脑花卖15元,一天的营业额在800元左右。”焦昱纬介绍。
“说不失落是假的”
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蔡敏表示,虽然焦昱纬没有选择本专业的工作,但是她的烤脑花店实际上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许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选择摊煎饼、煮米粉、卖肉夹馍等小吃创业,这种现象值得我们理解和支持。
话虽如此,但看到一起将要研究生毕业的其他同学,找到体面工作,而自己却摆摊挣钱,心里会不会有落差?“说不失落是假的,有时候也曾羡慕找到好工作的同学,毕竟读了十几年书,一份好工作才是最好的回报。”焦昱纬说,一开始她都不好意思给亲戚说在烤脑花,怕亲戚嫌她没本事。“摆摊卖烤脑花虽然看似与读书多少无关,但是书多读一些还是有好处。”她称,广告营销知识和经营息息相关,毕业后她将联系一些电商,在洛阳团购销售烤脑花。
女研究生摆地摊卖烤脑花 不能证明读书无用
一名女研究生毕业后,因为求职困难而选择了摆摊卖烤脑花。这样看似无奈的选择,却也创造了一天的营业额达到800元。但是,面对这样一个靠自己努力来养活自己的行为,却有人感叹道这就是典型的读书无用论。一名女研究生经过多年的深造,按理就应该去一些“高大上”的部门参与研究科研,而这种看起来很不入流的街边摆摊行为,好像是大材小用了。其实,笔者对于这样的行为倒是觉得多一份理解。
当下就业难的确是一个现实,也曾有人冠以“史上最难”等字眼来形容找工作难。这名女研究生,没有因为毕业没找到工作就自暴自弃,而是选择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不偷不抢,不靠啃老,通过自食其力,这便是当下很多人值得学习的。
有人认为,一个女研究生摆地摊卖烤脑花。不仅仅体现了读书无用,更体现了当下社会给人才的机会不够多,这样是浪费人才。其实,这种观点是一种偏失。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鼓励学生创业,并且也为学生创造了一系列的就业平台。怎么能够因为一个人卖烤脑花,就以偏概全的去认为这是社会在浪费人才?
其实,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高低的体现,不是上层社会受教育的水平。而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哪怕就连街边的小商贩都受到过高等教育。这样一个将高等教育全面普及的国家,又怎么会担心不够强大。
一个女研究生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其失落情绪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通过一种其它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不也体现了读书人身上的那种自强不息,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吗?或许,现在她做的并不能运用到自己的知识,但也正因为她受过的教育,让她能够一直努力向上,绝对不向生活妥协。这种精神的体现,不也证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吗?
女研究生卖烤脑花,看似不怎么光彩。但是,有多少受过高学历的人,都是从一些看似不光彩的行业起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一步一步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呢?所以,不必看到一些社会现象,就大肆鼓吹读书无用论。
为摆摊卖烤脑花的女研究生点赞
女研究生摆摊卖烤脑花,所学的专业没有派上用场,看起来是大材小用,太浪费了,但仍要为焦昱纬点赞。
首先,点赞其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女研究生的确是人才,理论上要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找工作并不顺利。值得肯定的是,焦昱纬不自怨自艾,反而因找不到一家烤脑花消愁而看到了商机,决定先创业,再就业,比起那些自命不凡、好高骛远,找不到工作就堕落的大学生而言,她没有被眼前的失败所打倒,实现了自强自立。
其次,点赞其不畏的坚韧品质。焦昱纬想拜师学艺,可是吃了闭门羹,店老板说“烤脑花的技术属于商业机密,不外传”。这没有难倒焦昱纬。她决定,拜师不成就自己去摸索,偷学技术,并在厨师指点下,终于做成了正宗的烤脑花。现在她每天卖50份烤脑花,节假日卖60份,每天营业额在800元左右。可以说,焦昱纬初次创业小有成就。
焦昱纬作为研究生,在街上摆摊卖烤脑花看起来不体面,但是标本意义不可小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语境下,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今后如果焦昱纬把所学知识用于烤脑花的经营,把街头小摊变成公司,推向机械化、规模化,则是一份大事业,可以为更多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启示与思考】
研究生毕业摆地摊卖烤脑花没有什么不好,不是读书无用,也不是学非所用。无论是谁,读书这么多年,毕业之后要先养活自己,然后再去做自己想做的。现在研究生毕业不好找工作,或者说一下子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不能因此就不去工作,还靠父母养活。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选择摆摊烤脑花无疑具有示范意义。她用行动在向人们宣示:成功道路千万条,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然而,即便是每天800元的营业收入,她依然感到失落。而她的失落,宛如一张试纸,测试的是成功观。现代社会,如果成功总是受制于权力的眼神,甚至以拥有权力作为成功的表征,并深深印刻于年轻人的内心,这已经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应该帮助他们填平心理落差,铲除创业路上的障碍,让他们的人生少些艰辛坎坷。
如今不少研究生毕业后,并没有选择从事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而是自主创业,卖衣服、猪肉、小吃的大有人在。对于想要卖烤脑花的女硕士生,她直言,在寻找烤脑花秘诀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但最终靠着自己的能力成功开卖。这也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职业无分贵贱,只要是用心去完成,不违法犯罪就可以了。为这位女毕业生点赞吧!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20/8147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