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网友论坛 学习心得

山西农村电商:在摸索中起航

2015年05月21日 16:58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过去,每年到了5月油桃成熟的季节,山西运城新绛县的部分果农都会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而今年,那些挂在树上还没成熟的油桃却早早地被抢购一空。

帮助果农是网络。在这个“全民网购”的时代,农村,已然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下一个天地。

农产品销售格局发生改变

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有个网名为“宁宁”的80后电商,店主杨慧在大学毕业后和其他同学一样选择在大城市工作,但每月的房租、生活费等各项开支让她很是拮据,经过再三考虑,杨慧决定回家乡开网店,她的目标是将家乡种的水果、榨的香油、酿的酒枣等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没开网店前,杨慧也常常在网上买东西,但她发现,很少有店主会主动将食物的生产制作过程“晒”出来。为此,她将妈妈手工榨香油的过程以及放置成品的房屋都拍成照片“挂”在网店里,很快,这种纯天然产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欢迎,“现在要货的顾客很多,每天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忙不过来,东西根本不愁卖。”杨慧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杨慧一样,从网上开特产店销售自家农产品的农民电商越来越多,他们形成了一套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自有产业链,这样的经营模式不仅改善了自家的生活状况,也带动了周边农民的收入。

在山西,提到农村电商,吕梁农民王小帮是其中的翘楚,7年前他开网店时,只卖红枣、核桃,现在他的网店已经做到“五皇冠”,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每天,我们网上交易有130笔左右订单,高峰时150多笔。每月的成交金额有40多万。”现在,生意越做越大的王小帮成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地点也从山西临县的一个小村子搬到了省会太原。采访中,他不只一次的表达,电子商务不仅是一种可以让农民赚钱的新方式,同时也在影响和改变越来越多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惯有思维。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村电商

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里特别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以山西为例,山西省商务厅于2015年已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计划,目标是在三年的时间里,将山西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30%以上;同时,建立县、乡(村)二级电商服务体系,发挥本土农村电商平台优势,积极对接龙头电商企业,支持开发农村市场,支持电商企业与骨干流通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上通道,力争2015年建设50个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000个村级建设电商便民服务点,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行政村电商服务点全覆盖。

山西省农业厅也紧随其后,2015年4月9日,山西省农业厅也制定下发了山西省第一部《加快山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是依托山西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培育多种电商发展模式,打造农产品电商销售龙头企业,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对此,山西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郭小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山西将开展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县试点工作,创新特色产品网销模式。在全省选拔50名创新能力强、发展意愿足的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等,形成一批新型网商,带动当地农村电商发展。

 

电商助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阿里巴巴研究院调查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中显示,与城镇网购人群相比,农村网购消费者呈现出更年轻、更移动的特点。30岁以下各年龄段的农村网民比例均高于城镇网民,而30岁以上的农村网民比例则均低于城镇网民。其中,20-29岁的年轻人是农村网民的最大群体,占比为32%;农村居民对网购模式接受率达84.41%,人均年网购消费金额预测在500-2000元。

这一结果显示,电子商务对农村网民来说已不再陌生,相反,他们中很多人已经主动的在网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李志芳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他们的身份也改变了,从农民变成了网商、客服等等。

“可以说,电子商务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村电商参与到高端的电商大会、高峰论坛等活动中,很多好的政策、各种销售渠道等信息通过他们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动,不仅激发了农村中很多没被发掘的能量,也让更多的农民投身到农村电子商务中来,带动了大家的收入和发展。”李志芳说。

王峰飞,山西最大的O2O互联网企业董事长。他说,通过电子商务的作用,让农村也享受到了与城市一样的消费选择,不仅如此,根据他们的调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开始选择回乡创业,通过努力,让利好的农村资源、农业产品通过网络卖到全世界。

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薄弱

虽然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有了长足发展,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农村开展相关业务时,都停留在宣传、整合资源等初级阶段,并没有真正触及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的主线。

王峰飞说,很多电商一直在寻找突破,以目前的情况看,网络平台搭建很容易,但要将这些网络服务直接传送到农村却是一个大问题。他们现在的主要做法就是通过线上整合资源、线下布局,达到实现真正落地的效果。

“中国第一村镇淘宝O2O”平台董事长赵士权认为,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是件好事,可是也存在着普通农民在消费时难以接受电子商务这种模式的阻力:“打消他们网上消费的不确定和畏惧感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的消费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所以,经过深度调研,我们选择了在乡村存在了几十年的小卖铺作为我们的村镇实体店,通过与他们的合作,让村民慢慢接受网上消费这一模式。”赵士权说,“除了消费这一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环节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很多物流都止步于县城,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怎样让物流的终端到达乡村,让农民慢慢接受网购这一习惯,这些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事。”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21/8149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