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巴携手打造新兴市场国家合作典范

2015年05月25日 14:41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8日至21日对巴西进行正式访问。不到一年时间,中国国家主席与总理先后访问巴西,东西半球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间积极互动,共同致力于打造新兴市场国家合作典范。

1

(图片说明:当地时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巴西利亚空军基地,开始对巴西进行正式访问。李克强总理夫人程虹同机抵达。)

最近15年,中巴关系发展驶入快车道。2000年中巴两国贸易额仅为20多亿美元,到2013年增长到903亿美元。2014年,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双边贸易额略有下降,但中国仍是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巴西是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深耕细作,提质升级,中巴合作进入新阶段。李克强总理访问巴西期间,双方签署了双边产能、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航空、农业、新能源、通信、科技等各领域35项合作文件。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中国总理的访问标志着巴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迎来重要时刻。

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将助力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巴西调整结构,降低对大宗商品外贸经济的依赖,解决巴西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外部资金支持。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下行压力加大的大环境下,中巴合作模式正从贸易为主向投资驱动、产能合作转型升级,这既为两国经济发展带来新亮点,又为各自内部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新动力。

2

(图片说明:当地时间5月1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西利亚总统府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举行会谈。会谈后,李克强和罗塞夫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2015年至2021年共同行动计划》,并见证了双方产能、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航空、农业、新能源、通信、科技等各领域35项合作文件的签署。)

中巴在产能合作方面可以成为优势互补的典范。访巴期间,李克强总理体验中国地铁列车,登上“面包山”号渡轮,参观中国装备制造业展览,见证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奠基,这些都是中巴产能与装备合作具体成果的体现。正如巴中企业家委员会名誉主席塞尔吉奥·阿马尔所言,中国在装备制造等领域拥有优质产能,巴西制造能力不足但拥有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中巴在产能合作方面的优势互补无疑给两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图片说明:当地时间5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登上中国产“面包山”号渡轮,在渡轮上与20多名中巴企业家座谈。)

中巴互利合作的转型升级,将有力推动中拉贸易转型与中拉合作升级进程。中国-巴西-秘鲁三方工作组启动作为中拉产能合作的代表项目两洋铁路的可行性基础研究工作,两洋铁路一旦建成,将打通南方共同市场与太平洋联盟两大南美贸易区之间的地理壁垒,进一步推动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当前,世界经济要走出困境,必须寻求突破。作为多方共赢之举,产能合作这一极具创新的倡议正在拉美获得越来越多的积极回响。在中巴工商界峰会闭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的“3×3”新模式,即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方式;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新模式的提出为中拉产能合作做出远景规划,中拉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4

(图片说明:当地时间5月19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西利亚出席中巴工商界峰会并致辞。)

从更大视角说,中巴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更加具有全球性影响。中巴在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推动科技教育交流方面的努力以及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组织和多边框架内的战略协作,对中国与拉美其他国家的合作乃至整个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同样具有典范意义。

巴西中国和亚太问题研究中心主席塞尔吉奥·卡布拉尔认为,中巴合作迈向新阶段,有助于增强拉美国家间的交流,促进拉共体等区域一体化倡议的发展,并进而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发生良性变化。

访问巴西之后,李克强总理将继续对哥伦比亚、秘鲁、智利三国进行正式访问。李克强总理的首次拉美之行,将为中拉合作提质升级打造强大“引擎”,开辟中拉关系新局面。(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25/8151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