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拥抢“爱情火车票”,甜了爱情苦了谁?

2015年05月26日 09:23

 

【事件介绍】

“520”热抢爱情火车票 13点14分发车车票最热

由于谐音“我爱你”成为网络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不仅忙着送花、忙着登记,还抢起了“5201314”的爱情火车票。

所谓爱情火车票即指5月20日13点14分发车的火车票,谐音“我爱你一生一世”,按照车票的印刷规定,发车时间会出现在车票上。要买到爱情火车票,第一个难题就是得从成千上万趟火车中找到13点14分发车的那一趟。

在百度搜索中,D3201、D2285、D2341、4348等车次出现的频率最高。但出现的频率高就意味着有更多人知道,抢票就更加激烈,完全是手快有手慢无的状态。昨天下午5点多查询铁路12306官方购票网站,发现D2285、D2341已经一张票都不剩了,4348次列车也只剩下无座票。

“都太能抢了!”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莫茉告诉,自己本来想买D3201次苍南至霞浦的车票,二等座只要26.5元,价格合适且车站的名字也好听,可惜这个区间的车票早已经售完,接下来的连江、福州南、泉州、晋江等站也同样卖光,莫茉一直追到终点站厦门北站才终于出现2张余票,但这张爱情火车票的价钱也已经上涨到135元。13点14分从温州南站发车的D2285次车票更加紧张,不仅下一站瑞安的票早早售完,一直到终点站深圳北都是无票状态。

爱情火车票难买,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开始在网上“跪求”车票,还有的开始在微博上准备做车票生意。在查询过程中发现,如果只买一站,爱情火车票的价格大都在60元以内,最便宜的4348次硬座车票只要2元,而且可以异地取票。现在,火车票预售期提前至两个月,早在3月份的时候就有人开始囤积5月20日13点14分的火车票了。

 

爱情火车票,是谁更需要?

火车是公共交通工具,火车票无疑是社会公共资源,各位“秀恩爱”情侣可曾想过,如此抢买“爱情火车票”,是否影响到真正需要这趟车次火车票的人。众所周知,每趟列车都有固定的席位,同时,为了保证沿途各个停车站的旅客都能买到火车票,每个停车站都有票额分配,一旦售完就没有车票了,无形中再次加剧了旅客顺利出行和买票难之间的矛盾。如果情侣们正好因为相隔两地,在这一特殊时间,去购买这个车次的火车票去相聚,既实现了情感寄托又完成了出行需要,这样的机缘巧合买到的火车票才具有真正的纪念意义但如果单纯为了秀恩爱而购买火车票,其目的却不是为了乘车,这做法就显得有点自私了。

所谓爱情火车票,真的与爱情无关,爱情是相爱的人彼此心灵的相互契合,需要两个人的互相努力和坚持,这和购买爱情火车票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抢到了“5201314”的火车票,也并不能代表两人就能真正天长地久,无非是让人一时心情愉悦,得到一种心理安慰罢了。与其抢买所谓的“爱情火车票”,不如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情感在真实的世界里升华。爱情火车票,这就如同人们喜欢选择吉利的数字车牌、手机号码一样,说到底无非是一堆数字。而其他旅客,却需要它出门乘车,所以,请“放开”那张火车票,让给真正需要的人。

如果大量占用资源导致旅客无法出行,铁路部门可以调整时间,哪怕更改一分钟的到发时间,那个时候,将不会再出现印有“5201314”的火车票出现,也就没有人抢购这样的火车票,车票资源将回归正常。

应重视“爱情火车票”背后的小众市场

因谐音“我爱你一生一世”,5月20日13点14分发车的火车票被网友热抢。浪漫也好,幼稚也罢,对于热恋中的情侣来说,一张“爱情火车票”,一份甜蜜蜜的许诺,就像鲜花和巧克力一样,都是爱情的见证和幸福。由于今年铁路实行的提前60天售票政策,“爱情火车票”已经掀起了一股抢购的高潮,下手晚了的恋人,也只能望票兴叹“太难抢了”。

“爱情火车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方面,它的价值已经由乘车凭证转化为“爱情文化”,另一方面,铁路部门仍为此提供了运力、运能。面对这一特殊市场需求,铁路部门理应更贴近需求市场,开发出更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版“爱情火车票”。

通过发售“纪念火车票”的方式,铁路部门可以赋予车票更美好的含义。“爱情火车票”的畅销,是国人“讨彩头”、“图吉利”的文化传统观念,从“爱情火车票”的火爆销售情况来看,这个市场具备一定的规模。铁路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旅客的需求,推出纪念版的“爱情火车票”,例如,从“一见钟情”站开往“地老天荒”,或者是“定制化”的设置发站、到站,在车票背面更新更有爱的文字、信息等,降低车票售价,让“爱情火车票”更有爱。通过发售纪念版的“爱情火车票”。一方面,让购买车票的情侣对爱情的祈愿更美好,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浪费实际运行的“爱情火车票”的运输能力。

“爱情火车票”的市场需求虽然小众,单小众需求的背后,可能有一个更加巨大的潜在市场。作为一个种特殊的商品,火车票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发售纪念版火车票,不仅可以满足顾客猎奇的需求,还可以做营销的文章。当前,铁路部门退出了“高铁动卧”“汽车自驾游”等不同的产品,而铁路向现代化物流市场的转型也迫在眉睫。铁路部门可以利用爱情火车票的噱头,做一堂营销课。例如,在购买爱情火车票的情侣中,采用抽奖、折现等方式,培养铁路新产品的用户粉丝群,做好产品的“软营销”。

“爱情火车票”的着眼点虽小,其背后的潜在市场巨大,铁路部门的市场化道路,不仅要抓住服务旅客货主的大的方向,更要钉牢市场细分带来的“蝇头小利,积少成多。发行纪念版的“爱情火车票”大有可为。

 

 “爱情火车票”真能相爱到永远?

有人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其实,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说恋爱不好,而是恋爱者本身太幼稚,一个成熟的人,即使是恋爱,也不会因为恋爱忽略了其他事情,更不会把虚无缥缈做为恋爱的寄托。与其购买所谓的“爱情火车票”做为情人礼物,为什么不选择红色的玫瑰,或者是温馨浪漫的烛光晚餐?难道相爱永远的美好愿望必须依靠5月20日13点14分发车的火车票?全国只有3趟列车拥有13点14分发车的“权利”,也就几千张火车票,这让买不到“爱情火车票”的情侣情何以堪?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闲钱”越来多,收藏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爱好和兴趣,其中也不乏铁路迷、发烧友,有的收藏全国各个火车站站台票,还根据年代、材质、票面主题分门别类存放,具有一定的收藏和艺术价值;有的收藏所有的铁路机车、车辆模型,或是在专门打造的展示柜中观赏,或是制作沙盘模型,俨然是浓缩的铁路博物馆。当然也有收藏火车票的,但大多是收藏自己乘坐过的,有特殊意义的火车票,如某趟列车的首发,上大学乘坐的第一趟火车等等,每年抢买“爱情火车票”只为收藏只能说是任性了。

火车票是社会公共资源,如此任性抢买“爱情火车票”,完全是浪费社会公共资源,也极有可能影响到真正需要火车票的人。众所周知,每趟列车都有固定的席位,同时,为了保证沿途各个停车站的旅客都能买到火车票,每个停车站都有票额分配,一旦售完就没有车票了。如此任性的以情人礼物、车票收藏为目的的抢买行为,切断的却是他的出行的路,无形中再次加剧了旅客顺利出行和买票难之间的矛盾。

恋爱中的人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真诚、互相尊重、共同进步,不要把对恋爱的美好愿景寄希望于虚无缥缈,与其抢买所谓的“爱情火车票”,不如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情感在真实的世界里升华。

莫让爱情车票“绑架了”真爱

首先,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火车票是社会公共资源,每趟列车的席位是有限而固定的。为了保证沿途各个停车站的旅客都能买到火车票,每个停车站都有票额分配,一旦售完就没有车票了。与此同时,这种新式的“秀恩爱”从侧面上反映了这个“有钱任性”、“个人主义”严重的时代,好多旅客认为:“我买这种车票是合法行为,坐与不坐是我自己的事”。如果仅仅为了一张标有“5201314”的短途火车票而耽搁了真正需求该次列车的长途旅客,此举确实是浪费社会公共资源,无形中也加剧了旅客出行和买票难之间的矛盾。

其次,从道德的角度来评判,对于这种以一己之私占用和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不能任由这种歪风邪气蔓延。近年来,在乘车购票的问题上,国人在公共道德素质方面的一些作为,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行事原则,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最大诉求,公共资源和公共利益被抛诸脑后。遑论遵纪守法,礼让他人了。

一生一世的爱情是低调而深沉的,不是通过炫耀的方式换来的。真正的爱情是用心经营的,是彼此间相互珍惜换来的。这种过分注重形式的“秀恩爱”应该经过更多理性的思考,莫让爱情车票“绑架了”真爱,否则真的验证了一句话:“秀恩爱,死得快”。

【启示与思考】

火车作为一种为大众服务的交通工具,显然是一种社会资源。但是,有些情侣却在5月20日这天,为了能够秀恩爱而购买火车票,其目的却不是为了乘车,着实让人觉得太过自私了一点。

其实,当下情侣之间很流行秀恩爱。动不动就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晒出最近一起到哪里游玩,或者对方送了自己什么礼物,但是这样购买火车票来秀恩爱的方式倒也新颖。但是,仅仅因为新颖就让火车票成为了秀恩爱的道具,而忽视了它原本应该起到的社会作用,就难免让人觉得有点过分了。

其实,表达爱情的方式多种多样,买朵鲜花,即能愉悦心情又能渲染环境;看场电影,即能缓解疲劳而又富有时代气息;吃顿便饭,即能享受美食又可直抒胸意……。又何必影响需要乘车的旅客,冒着网友口诛笔伐的危险,为了一组数据抢占紧缺的列车座位的资源呢?

当然,真正的爱情,是双方发自内心的喜欢,只要心里装着对方,对方就能感受到温暖,平时多打一个电话、多一句问候难道就不如一张火车票上面的数据?笔者认为爱情的天长地久还需要平时的细心经营,恋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相互欣然,共同面对生活,才能真正诠释爱情的意义,才能让爱情开花结果,才能让爱情天长地久。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26/8152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