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独家案例 丨 “公益零钱盒”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5年05月26日 14:27

 

【事件介绍】

1

河北保定推广“公益零钱盒”遇尴尬 发起人称将坚持

5月16日,中新网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由当地公益人士发起,在河北省保定市的230个公交站点投放的500个“为忘记带零钱的乘公交市民解忧”的公益零钱盒正遭遇“零钱只取不放或盒子散落丢失”的尴尬境遇。

5月16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保定市东风中路滨河公园公交站点看到,纸质的“公益零钱盒”如粉笔盒大小,正面有双手围成的心型图案,并有“公益零钱盒,您也可以将零钱投入,让爱心传递”的字样,落款为“河北达公律师事务所工会制”。

恰巧,一名买菜路过的女市民随手将一毛钱硬币投入了“公益零钱盒”中。该女士称,“公益零钱盒”的推广体现了保定的文明程度,市民应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将这一便民之事办好。

但是,记者在对保定市东风路、五四路等主干道的数十座公交站点走访后发现,原有的“公益零钱盒”大多已脱落丢失,目前尚存的不足三成,且盒里原本存放的零钱亦被取空。

对此,河北大学大四学生李超表示,自己乘坐公交前,都会提前换好零钱。“公益零钱盒”的效用不太明显,形成社会效应尚待时日。

保定市民李女士对此事也有不同看法。她称,考虑到可能会有素质不高的人偷拿零钱,自己暂时不会在“公益零钱盒”里投币。且夏季来临,盒子材质较为轻薄,易受风雨等外界因素影响,建议采用坚固防潮的材质为好。“我有公交卡,如果遇到缺少零钱不方便乘车的市民,我会主动帮忙刷卡。”

据该“公益零钱盒”推广发起人、河北达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海军介绍,该所律师外出办公时,曾遇到乘坐公交车没有零钱或不好找零的情况。为解决市民遇到的这种尴尬,故萌生了推广“公益零钱盒”的想法。于是,该事务所工作人员在保定市区230个公交站点投放了500个“公益零钱盒”,在每个盒中放置了5枚一元硬币,并希望市民积极参与,传递社会正能量。

针对目前遇到的问题,刘海军表示,正准备更换盒子的材质和投放点,以避免散落或丢失;或将“公益零钱盒”安装在公交车上,形成相互监督氛围,使这项公益活动坚持下去。

近年来,保定先后涌现出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自备验油勺卖“良心油条”的“油条哥”刘洪安,办“良心养老院”的“养老哥”许亚杰,以及15年累计献血88次共计33400毫升的“献血哥”于盈申等凡人义举。

 

“公益零钱盒”无力“爱你一万年”

尽管“公益零钱盒”挂着公益旗号,实际上它并没超越个人爱心的范畴,聚散如潮水,来得快去得疾,很难长久。诸多新闻报道也说明事实如此,“零钱盒”刚诞生,人们当成正能量感慨;随后几天,只剩徒劳地呼吁爱心要持续。

一则,公益也是经济活动,需要符合市场规律,“零钱盒”却是反市场的。公益活动需要爱心人士付出金钱、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客流量极大的公交“零钱盒”,更是如此。为保护零钱不被偷不浪费,得有监督措施,或者安在公交车上让司机监督,或者安装监控或让附近商铺帮忙。但,这只是把爱心成本从爱心人士那里转移给司机、监控、商铺了,环节多了成本反而变高。而且,高昂的运行成本,只为了保障少则几元多则十几元零钱的安全,岂不是本末倒置的献爱心形式。

二则,个人试图提供免费公共服务,尽管只是兑零这种需求极少的服务,也会酿成人人自己索取、只盼他人奉献的“公地悲剧”。每天都有乘客没有零钱或不好找零,他们自有解决办法,买东西换零钱,跟他人借零钱,甚至打出租、约专车。此种市场自发秩序下的解决方案,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无需个人多此一举。

“公益零钱盒”中的零钱,本是帮助少数没零钱的乘客,现实却是,所有乘客乃至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轻而易举从中取钱。这岂不是爱心人士用一己之力供养全社会的零钱需求,恐怕首富也不堪重负。这是个人无力承担的“爱心接力”,多数人不会往“零钱盒”放零钱。或者说,就算“零钱盒”完好无损,里面的爱心也会枯竭。更可怕的是,口号越漂亮越会形成社会大众不热心公益的错觉。

个人献爱心,用哪种方式都无可厚非,但若想形成希望他人参与的公益活动,就得考虑成本问题了。如今,“爱心零钱盒”点起“星星之火”,却需要个人、社会用高昂的成本去维持,无法多赢,只会零和。在接受道德和文明的考验之前,市场就已把“零钱盒”淘汰了,无力“爱你一万年”。因为,公益活动自有其门槛,不是号称公益就是公益,爱心人士当以此为戒,别再推波助澜了。

【启示与思考】

所谓的“爱心零钱站”,就是在公交车站里设置两个小篮子,里面放置少量零钱,并在旁边贴上告示,希望能帮助忘记带零钱的人,也希望有人投入零钱,让爱心传递下去。然而,仅仅两天,“爱心零钱站”就被“连锅端”,孩子们的公益之心就这样被瞬间“践踏”了,而同时被“践踏”的,还有公众那暖暖的爱心。

诚然,“爱心零钱站”无人监管,全靠社会公德维持,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考验。从长远考虑,类似的公益行为需要配套机制作为确保,才能让爱心真正延续下去。然而,如果社会的爱心需要完全依靠监管机制来保障的话,那就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更是我们国家的悲哀。

说到底,任何形式的公益还是要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肩上。假设一下,我们坐公交时遇到“爱心零钱站”,如果我们身上有多余的零钱,愿意投入吗?如果我们看到有人私拿,愿意制止吗?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良好的社会风气自会形成威慑力。

“爱心零钱站”理应成为善与爱的“安身之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我们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高尚,爱心会使我们的国家受人尊敬,让我们每个人奉献的点滴爱心汇聚成江海,携手共创民生幸福的和谐家园。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526/8152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