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历史贡献 纪念活动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陕西将推出12个专题展览

2015年06月02日 13:44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正式成立于1937年8月25日,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设立在国民党管辖区内成立最早、撤离最晚的公开办事机构。6月1日,华商报“陕西抗战遗迹寻访团”来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由七贤庄一、三、四、七号院旧址组成,四、七号院旧址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分别承担着为边区采购急需物资和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的重任,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整再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的历史风貌,系统体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历史功能,历时一年的陈列布展,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四、七号院旧址于2015年初正式对外开放。

■从香港辗转购回的“豪车”帮了“八办”不少忙

6月1日上午10时,寻访团一行8人来到位于西安市北新街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这座由10栋院落组成的纪念馆,保留还原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共两党合作统一抗战时期的办公风貌。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霍学进说,七贤庄始建于1934年冬,1936年春落成。一号院,就是当年“八办”最初的地址。现有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由叶剑英在1979年9月10日题写。在门口的“汽车房”中,停放着一辆76岁高龄的“雪弗莱”轿车,车牌上有国民党党徽,并标注了“八办”。据讲解员介绍,这辆“雪弗莱”轿车1939年由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制造,是当时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从香港辗转购回的,由于汽车在当时是社会等级制度和身份的象征,更容易避开国民党军队检查站的盘查,因此这辆车曾经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重要交通工具。“它接送过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林伯渠、董必武等诸多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还向延安运送过军用物资、重要文件、药品等。”

■“海归”建七贤庄融合中西风格

走进“八办”一号院,可以看到多间以当时在这里居住过的共产党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小屋。在这样的小屋中,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住了较长时间,之后又23次住在这里;朱德住了7次;刘少奇也6次化名过往“八办”。

“这座四进的院落和普通的关中民居不同,台阶较高,和欧洲建筑类似,可能是当时大户家庭的子弟出国归来后,接受了国外思想和审美后设计建造的中西合璧院落。”霍学进说。

志愿者邬婷发现,相比之下,一号院交通非常方便。据馆内专家介绍,一号院是八路军最早租用的院落,也是办公时间最长的一个院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便捷的交通,南、北、西三道大门有利于物资运输和紧急关头撤退。

■年租金600元在当时为“豪宅”价格

在一号院内,可以看到“抗日期间西安八办房捐单据”,在这份“陕西省西安市政处房捐收据”中,可以看到房主为“八路军”,出租金额为600元(银元)每年的价格,出具时间为1943年11月。

“当时七贤庄附近都是农田和荒地,这样一栋宽宅大院已经算得上豪宅,600元的价格已经算不便宜了。”霍学进说。600元在当时的西安算什么样的收入水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华腾教授回忆,“一位教授曾说,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工资是每月400元。而普通人的收入每月只有几十元。”

■地下室的地洞里有台手摇发电机

在现有的3000多副历史照片中,还可以看到共产党将领和国民党将领随意坐在台阶上聊天的情景,张华腾教授说,“这足以证明当时的社会环境,大家不分党派齐心抗日,和谐相处。”

在当时两党关系最好的时候,国民党虽然表面允许共产党设立公开电台,但暗中干扰。共产党曾派人在一号院地下室安装了一台100瓦的电台。讲解员李婷介绍,“为了干扰共产党的电台,国民党在附近设立了一个更大的电台,后来只好选在半夜12时到凌晨4时收发信息。由于马达发电机噪声很大,报务员工作时用木板、棉被将洞口盖上,以防止外面听到马达声。”

 

■电译员不许外出,每“逢七”开游艺晚会

“八办”电译员翻译电台收到的电稿,为了应付特务的突然袭击,室内左墙角设有夹层,用于掩藏密码本。讲解员李婷介绍,“为了保障信息安全,当时的电译员未经允许一律不许外出。为了丰富电译员的生活,就在工作室中设置了游艺项目,让青年们可以娱乐交流。”

在墙上所挂着的一份工作计划中可以看到,每逢四、十四、二十四为研究报告会,每逢七、十七、二十七为游艺晚会。每次的游艺晚会流程中,首先安排首长作简短的时事报告,然后有人讲解军事问题,会后增加游艺节目,以资助兴。

■邓颖超在“八办”迎接过斯诺夫人

“1938年春,白求恩从武汉经西安去往延安时,曾在八办住了10天。”讲解员李婷介绍,他自费购买了三卡车药品送往陕甘宁边区,其间还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克侠进行急性阑尾炎手术。

在当年的八办,不仅是进步青年聚集地,也吸引了大批和白求恩一样的国际友人经西安八办辗转奔赴延安。这中间就有美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斯诺夫妇、史沫特莱等人。1936年9月,斯诺夫人海伦来到西安采访了张学良将军,发表了“宁可要红军,不要日本人,中国将军要和平”的爆炸性新闻。1937年4月,海伦再次来到西安,并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进行了5个月采访。结束采访返回西安时,邓颖超在西安“八办”迎接了她。

>>答疑解惑

■秘密机构为何选在阔气大院?

志愿者邬婷:最初租用一号院用作秘密办公基地,为何选用七贤庄这样一座显眼的大院?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研究员杨武:因为当时国共二次合作已经达成意向,所以在最初设立时已经达成了共识,受到了当时的国民党将领的默许。后来在经过了半公开到全公开的阶段,国共两党的合作也达到了“蜜月期”,在当时共产党租用的一、三、四、七号院外,其他院落还有国民党的机构入驻,根据资料显示,当时国民党政府拨款为“八办”员工发工资。

■“十年断层”如何还原旧貌?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业务部副主任李一红: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撤销,此后的十年中,七贤庄的历史出现了断层,只好根据当时保留下的基本历史材料还原。但随着时间推移,经历过当时情景的人越来越少,可以找到的口述资料也越来越少,尤其是在1979年到1996年期间,恢复四、七号院落时,这里已经变成了省供销社、省人民银行的职工宿舍,乱搭乱建严重,有私建四层院落做旅馆的,也有在家中私挖地下室的。在经过红色经典景区、传统民居保护项目后,按照已有资料和当时的社会现状、生活习惯和人物特征,本着追求原真性,修旧如旧的原则,使用当时的工艺进行修复和还原,目前室内摆放的物品,均面向社会群众征集而来,尽量保持当年的时代风味。

■在“八办”还有哪些机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研究员杨武: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当时是一个地方总部机构,为了实现多种功能,在市区内还设立了相应的配套机构,如在朱宏路范北村曾有七孔窑洞,用来屯集共产党的物资,1988年我们做文物普查时还有,但后来随着城市扩建被夷为平地。在北关自强路上曾设有北关仓库,尚德路有库房专门储藏汽车,书院门还有叶剑英的秘密住所,大华纱厂曾为共产党生产服装和布匹……我们的城市建设太快了,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去保护这些旧址的时候,它们已经发生了变化。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02/8160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