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京华英雄 抗战历史
抗战时期日军对北京文物的破坏与掠夺
2015年06月03日 15:32
文物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具体形象地反映、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
北京是古人类最早生息繁衍的地区之一,北京是世界上建城时间最早的城市之一。作为著名的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长达3000多年的建城史、近千年建都史过程中,北京人民用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迄今,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迹7039项。这些享誉全球的历史遗址遗迹和珍贵文物,向世人昭示、证明,积淀于北京地区的华夏文明极为久远、深厚、丰富。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还肆意掠夺、破坏中国的文物。据不完全统计,从1933年长城抗战开始至1945年8月日军战败投降,日军在北京地区共损毁长城45公里、敌楼197座,瓮城2座、古建筑51座、近代建筑2座等大批主要地上不可移动文物,致“北京人”化石丢失,掠夺、毁坏善本典图52427本、其他器物1568件、故宫未分类文物1372件等众多可移动珍贵文物。
一、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化石丢失情形
周口店遗址是中国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房山区周口店村西的龙骨山,距市区48公里。在距今60万年至50万年前,“北京人”就在周口店龙骨山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历经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1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相继在此生活劳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此首次发现的“北京人”牙齿化石和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世界科学界,被誉为中国科学家在近代学术上夺得的1枚世界级金牌。此后,经过不断的发掘,又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北京人”骨化石及其文化遗物——石器、用火痕迹、狩猎和采集活动的遗物。
“北京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北京人”遗骨分属40多个个体。这一切对研究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史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7年以后发掘的“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学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京,但当时协和医学院是美国的机构,日军不便动手。1941年,日本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了使“北京人”化石不被日军抢走,当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工作的学者胡承志和吉延卿奉命把“北京人”骨化石装箱。1941年12月初,包装在两个大木箱里的“北京人”化石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2月5日,该部队乘火车离开北京驶往秦皇岛,预计8日改乘到港的美国轮船“哈里逊总统号”去美国。但是,12月8日爆发了珍珠港事件,日本军队迅速出动,占领了北京、天津等地美国的相关机构,运木箱的专列在秦皇岛被截,“北京人”化石从此下落不明。
5个“北京人”头盖骨神秘失踪,如同当年被发现一样,再度震惊了世界。“北京人”化石丢失之谜,历来众说纷纭。最后一个见到“北京人”化石的中国人胡承志和“北京人”化石发现者裴文中当年均写过“遗失报告”,讲述丢失经过[①]。但是,迄今仍不知所向。
日军侵华战争期间,中国遗失的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化石详细清单如下:
1.第一箱,共装有7盒标本:
①第一盒
“北京人”的牙齿(分装74小盒)
“北京人”的牙齿(分装5小盒)
“北京人”的残破股骨9件
“北京人”的残破上臂骨2件
“北京人”的上颌骨2件
“北京人”的上颌骨1件(发现于山顶洞底部)
“北京人”的锁骨1件
“北京人”的腕骨1件
“北京人”的鼻骨1件
“北京人”的腭骨1件
“北京人”的第一节脊椎骨(是否属于人的很可疑——贾兰坡注)
“北京人”的头骨碎片15件
“北京人”的头骨碎片1盒(属于“L地”的头骨Ⅰ及Ⅱ)
足趾骨两盒(是否属于人的很可疑——贾兰坡注)
猩猩牙齿化石3小盒
“北京人”的残下颌骨13件(其中有1件最完整的尚未研究——贾兰坡注)
②第二盒:“北京人”头盖骨(属于“L地”的女性头骨Ⅱ)
③第三盒:“北京人”头盖骨(属于“L地”的男性头骨Ⅲ)
④第四盒:“北京人”头盖骨(属于“L地”的男性头骨Ⅰ)
⑤第五盒:“北京人”头盖骨(属于“E地”的女性头骨Ⅰ)
⑥第六盒:山顶洞人女性头骨
⑦第七盒:山顶洞人女性头骨
2.第二箱,装有下列标本:
“北京人”头骨,(属于“D地”的女性头骨Ⅱ)
山顶洞人头骨(男性老人)
猕猴头骨化石2件(其中一件最完整,尚未研究———贾兰坡注)
猕猴下颌骨化石5件
猕猴残上颌骨化石3件
猕猴头骨化石残片1小盒
山顶洞人下颌骨4件
山顶洞人脊椎骨1大盒
山顶洞人髋骨6件
山顶洞人肩胛骨3件
山顶洞人膝盖骨3件
山顶洞人头骨残片3件
山顶洞人跗骨6件
山顶洞人骶骨2件
山顶洞人牙齿4玻璃管
山顶洞人下颌骨残块3件[②]。
现存的“北京人”化石,保存在中国的只有牙齿7枚、肱骨1段、胫骨1段、顶骨和枕骨各1件以及保存完好的下颌骨1具.1927年以前发现的三枚牙齿则在瑞典。
二、故宫博物院及其他机构文物损失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故宫博物院所存大量珍贵文物虽于七七事变前南迁,但仍有一批珍贵文物没有及时得到转移。
据史料记载:1937年8月17日,日军闯入故宫,劫走大量珍贵文物。以后日军又多次抢掠故宫文物。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有关馆藏档案中,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报告《为函达本院被敌军征取铜品之经过情形请转行第十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设法追究由》里也有涉及,甚至反映出当时历史博物馆保存在故宫内的部分铜器也一并遭受强征:“案查本院被征用之铜品2095市斤外,计铜缸66口,铜炮一尊,铜灯亭91件,此外,尚有历史博物馆铜炮3尊,本院之铜缸及历史博物馆之铜炮系由北支派遣军甲第1400部队河野中佐于三十三年六月十九日运协和医院,该部队过磅后,运赴东车站,闻系装车运往朝鲜。本院之铜炮和铜灯亭由伪市政府工务局专员齐昌复、职员张伯齐偕同昭和通商株式会社(在本朝阳满内北小街)日人佐仓于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来院启运。据闻系运往北新桥北支工厂” [③]。
三、图书损失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日军占领北京的8年间,北京公私珍贵图书损失严重,被劫夺、焚毁的公私图书初步估计约达586426册[④]。部分单位损失情况如下:
1.故宫博物院:太庙图书分馆曾被日本宪兵两次搜查,被劫走、撕毁、焚毁历年所购书籍、杂志多种。1938年6月被日本宪兵劫走书籍165册,撕毁书籍26册,焚毁书籍164册;劫走杂志3447册,撕毁杂志4131册,焚毁杂志3277册。1939年3月被日本宪兵劫走杂志6551册。共计损失书籍、杂志14764册[⑤]。
2.国立北平图书馆:中西文图书损失6264册。
3.清华大学:据1943年统计,图书损失175720册,包括在重庆北碚被日机炸毁的。此外还有1937年后自海外运来途中损失的,已无法统计[⑥]。
4.燕京大学:著名学者顾颉刚个人在1946年报告损失情况中记载:普通书、杂志3万册,明清善本6000册,小说唱本3000册,专科500册,稿本书300册,碑帖30件,印谱20部,金石拓本100种,书画40件,印章150方,古钱650枚,古镜3枚,石刀2柄,古经2卷[⑦]。
5.辅仁大学:损失中西文图书244册。
6. 私立朝阳学院:损失图书25110册。
7. 私立中法大学:损失图书1996册。
8.北平民国学院:1937年8月被日军劫走图书59836册。
四、对古建筑的破坏
日军为了摧毁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北京破坏、掠夺图书、文物的同时,到处破坏北京的名胜古迹。
1.房山区:
(1)元代建筑永寿禅寺。七七事变后,永寿禅寺曾多次遭到日军的洗劫。1938年2月18日,日军把禅房点燃,整个寺院变成了一片废墟,仅存千佛殿及钟鼓楼[⑧]。
(2)位于房山西南30余里的云居寺,1938年9月,日军飞机轰炸云居寺,炸坏了一个侧殿[⑨]。1939年9月,日军飞机轰炸云居寺,炸穿释迦殿南配房[⑩]。1940年日军侵入云居寺,野蛮地放火烧寺,南北两侧跨院的禅堂、客舍、斋堂和千佛殿北跨院、僧房等三百多间殿宇房屋,全部化为灰烬。中轴线上的六座殿宇竟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后来,经日军的历次轰炸,这残存的六座殿宇终至倾废。为建下庄岗楼,日军还强迫百姓到云居寺拆南塔,一至三层四周都被拆空,最终,南塔支撑不住倒塌了。在日军的野蛮破坏中,云居寺化为一片瓦砾,遗址上只剩下两只石狮、残破的山门石券和一座北塔[11]。关于云居寺被轰炸的情况,日本书籍中也有相关明确记载[12]。证据确凿,历史不容篡改。
2.门头沟区:
日军烧毁爨底下村古村落228间房屋及敕赐惠济祠、仰山栖隐禅寺等古建筑[13]。
3.大兴区:
1939年4月,日军烧毁青云店镇垡上营村西庵庙、娘娘庙、玉皇庙等明代庙宇三座,青云店镇沙堆营村高台寺、老爷庙等明代庙宇两座,共52间。
4.平谷区:
(1)兴善寺(俗称水峪寺)位于南独乐河镇峨嵋山村东沟,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1942年4月11日早晨,驻平谷县城日军守备队队长田野带队对东沟进行大“扫荡”,将峨嵋山东沟十几户人家房屋以及兴善整组古建烧毁,财产损失惨重,宏伟壮观的古建筑夷为废墟。[14]
(2)云岩禅寺位于刘家店镇孔城峪村西山谷北侧悬崖上,占地约26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云岩寺为日军据点,日、伪军警强迫开采当地金矿,掠夺矿藏资源。1942年12月,日军将一和尚开枪打死。后来,寺庙毁于战火[15]。
(3)大兴隆禅寺位于王辛庄镇太后村歪脖山下,龙泉东侧。1943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三十日),日、伪军进村大扫荡,先后将村民房屋、学校及寺庙烧毁,全村百余户人家,仅有两户房屋幸免[16]。
(4)白云寺(俗称继广寺)位于黄松峪乡白云寺村。1940年春,寺庙被日军烧毁[17]。
(5)三隍庙(俗称上庙)位于金海湖镇黑水湾村东南。1943年秋天的某日,日军划定该村为“无人区”,聚集了日、伪军100多人进村大“扫荡”,先后烧毁寺庙及百姓房屋100余间,并开枪打死、刺刀挑死百姓9人,打伤多人。庙内3株古柏及物品全部被烧毁[18]。
(6)轩辕庙位于山东庄镇山东庄村西山上。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东西长31米,南北长22米。抗战时期,庙内住有伪警备队。之后,建东西厢房,庙外南北各建一炮楼。村庄内住日军10多人,日、伪军曾多次对该村进行大“扫荡”,并烧毁百姓房屋百余间,打死、打伤百姓10余人。轩辕庙毁于战火,仅存“重修轩辕庙记”残碑[19]。
5.昌平区:
抗战时期损毁古建筑31处,据访问相关村中老人,其中九圣庙等22处古建筑现已无存。娘娘庙等年久失修,有的留有部分遗迹,有些已改建。
6.密云县:
日军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为达到根据地抗日军民无处可住的目的,纵火烧毁根据地山区及山区与平原结合部的庙宇。据不完全统计,被日军烧毁、炸毁、拆毁的庙宇有17座。主要有:
(1)古北口地区:古北口小老爷庙、理潘院、三官庙、戏楼、关帝庙、姑子庵。
(2)不老屯地区:挂甲峪吉祥庵、燕落村北超胜庵、青山顶娘娘庙。
(3)石城地区:赶河厂村的弥陀佛庙、菩萨庙、福田寺。
(4)高岭地区:田庄真武庙。
(5)西田各庄地区:小水峪真武庙、牛盆村的九圣祠、关帝庙等
(6)1941年夏季,日军对以雾灵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内进行了大“扫荡”,实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把雾灵山上仅有的一座庙化为灰烬。[20]
7.延庆县:
1.应梦寺位于延庆张山营镇靳家堡村北山半山上,东西长50米,南北宽30米,占地500平方米左右。1942年5月,日、伪军从张家口调来大批军队向大海沟一带“扫荡”,用炮火将应梦寺炸毁,使这座文明京北的古庙成为废墟。同时,以“勾结共匪”的名义将看寺道人活活烧死[21]。
2.西羊坊朝阳寺建于明代,位于张山营镇西羊坊村。1941年中秋节后,日军制造了西羊坊惨案,放火烧毁了西羊坊地区的民房、朝阳寺等古寺庙建筑490多间[22]。
3.岔道城位于八达岭镇岔道村。建于明代,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449.5米,南北185米,城墙高8.5米,面积约8.3万平方米。1943年3月,平北地区日寇为挖封锁沟炸掉了岔道东城门,并将抓来的民工烧死在岔道城村边的“活人坑”里[23]。
五、长城的损毁
据密云县文物管理所调查,1938年夏秋,日本关东军命令被抓来的中国劳工拆古北口长城,并将完整的城砖,有长方砖,还有三角形砖都装上了火车。拆城地段大都在蟠龙山上,东从第一座五眼楼起西到古北口关门,直到水门洞崔家地,长约有5华里。城砖装上火车,向长城外伪满洲国方向开去。共运走三车皮[24]。据统计,抗战时期日军共损毁长城45公里,敌楼197座,瓮城2座[25]。
这些被日军掠夺或破坏的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文明。日军的野蛮行径,严重地破坏了北京历史文化,乃至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丰富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进行文物损失的调查与统计,就是为了深刻认识侵华日军大肆推行殖民主义的罪恶实质,时刻警惕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的猖狂活动,就是为了牢记日本侵略中国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①] 日赔会:《归还北京人化石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档号32-00-277。
[②]日赔会:《归还北京人化石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档号32-00-277。本档案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工商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关于追查“北京人”化石致教育部代电,附“北京人”化石标本被劫或失踪经过报告》(1949年1月)所列清单顺序及物品内容描述有所差别。参见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档案中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资料选编》(2),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955-956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5-1632。
[④] 《北京市公私文物损失数量及估价目录》,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编:《日本侵略华北罪行档案——文化侵略》,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故宫志》,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687页。
[⑥]朱育和等:《日军铁蹄下的清华园》,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⑦]高平:《对日索赔纪实》,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⑧]房山区政协文史委:《房山文史资料》第十四辑,2001年印行,第1—13页。
[⑨]房山区政协文史委:《房山文史选辑》第三辑,1990年印行,第86—87页。
[⑩]黄春和:《北京名寺丛书——云居寺》,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197页。
[11]黄春和:《北京名寺丛书——云居寺》,第195—197页。
[12]参见(日)桐谷征一著,学凡译,《房山雷音洞石经考》,吕铁刚:《房山石经研究》(二),中国佛教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81—82页。(日)气贺泽保规:《绪论——〈房山石经〉新研究的意义》,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1996年版,第3—6页。
[13]门头沟区文物管理所调查表。
[14] 2006年4月3日,平谷区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在南独乐河镇镇委宣传部长杨永志陪同下,与峨嵋山村老人仁占银(73岁)、崔玉祥(85岁)、李如真(88岁)、李德真(80岁)等5人在该村村委会进行座谈,了解兴善寺历史及抗战时期损毁情况,并形成调查记录,存北京市平谷区文物管理所。
[15]2006年4月4日,平谷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在刘家店镇委宣传部陪同下,同孔城峪村村委会韩秀礼书记及该村老人王贵文(76岁)、王贵武(74岁)二人进行座谈,了解云岩禅寺历史及抗战时期损毁情况,并形成调查记录,存北京市平谷区文物管理所。
[16]2006年4月5日,平谷区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在王辛庄镇太后村村委会张征书记安排下,与该村老人张连(73岁)、张贵(73岁)、杨玉和(73岁)进行座谈,了解大兴隆禅寺历史及抗战时期损毁情况,并形成调查记录,存北京市平谷区文物管理所。
[17] 2006年4月13日,平谷区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与黄松峪乡白云寺村村书记张学力及张怀庭(82岁)老人进行座谈,了解白云寺(俗称继广寺)历史及损毁情况,并形成调查记录,存北京市平谷区文物管理所。
[18]2006年4月25日,平谷区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与金海湖镇黑水湾村妇联干部接持及该村村民贺宪庭(77岁)、王林(70岁)丁庆云(73岁)、翟仕春(78岁)、祁富祥(71岁)、李兰生(73岁)老人进行座谈,了解三隍庙历史及损毁情况,并形成调查记录,存北京市平谷区文物管理所。
[19]2006 年5月日,平谷区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员与山东庄镇山东庄村村委会副书记李志春及该村村民王海军(76岁)、杨林(88岁)、李云合(79岁)、杨泉(84岁)、李成华(88岁)五位老人进行座谈,了解轩辕庙历史及损毁情况,并形成调查记录,存北京市平谷区文物管理所。
[20]密云县文物管理所调查表。
[21]当年伪政府干事谢武口述,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形成调查表。
[22]延庆县文物管理所调查表。
[23]延庆县文物管理所调查表。
[24]孙义口述,蒙冠贤整理:《日寇掠走古北口长城砖》,载中共密云县委党史办、密云县档案馆编:《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史料选编》。
[25]密云县文物管理所调查表。
责任编辑:覃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03/8163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