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开房就免医疗费”:医德还在?
2015年06月04日 10:50
【事件介绍】
男医生给女患者发暧昧微信:开房就免费按摩理疗
5月19日,有媒体报道仪征市中医院男医生一名男医生用暧昧语言微信调戏女患者。20日,仪征市中医院办公室潘主任代表院方回应,该院已作出对该名医生的处理决定:全院通报批评;年内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做深刻检查;经济处罚取消绩效。
潘主任说,涉事的男医生姓刘,今年才22岁,确实在微信中对女患者说了不恰当的暧昧语言,一定程度上有损医生和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据了解,仪征人王女士,今年29岁,她上个月腰疼,就到仪征市中医院推拿科做理疗,王女士称,给她做理疗的刘医生推着推着,话就不对劲了。说可以免费做按摩理疗,但王女士得有所回报,去宾馆开房。王女士当即拒绝,不料这位刘医生不死心,此后不断发微信挑逗。王女士的丈夫发现通话纪录后,对妻子产生了怀疑。
为自证清白,王女士带丈夫到仪征市中医院找刘医生当面对质,双方发生冲突。随后医院报警,由仪征城北派出所出警,处理王女士和刘医生发生的冲突,警方对刘医生发骚扰微信的事,做了双方协调。潘主任说,经过警方的调解,双方承诺今后互不打扰。
对调戏患者医德尽失的医生不能轻易放过!
又是一则令人唏嘘不已的新闻,继某某医生利用已逝病人骗取巨额保险金;某医院给幼儿注射过期疫苗,又出现了男医生微信调戏女患者……令人不禁想问一句:医德何在?良心何存?
这一桩桩新闻事件无疑给已经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医生不在怀有仁心,对患者没有了慈悲之心,面对经历苦难的患者没能够雪中送炭,甚至忽视或剥夺患者本身应有的正当权益,这不仅是失了应有为医者的仁心,可以说是丧失了为人者的良心与做人的基本道德。对于失了良心的医生,仅仅是批评、反省、取消绩效的处罚显然是不能够说服公众的。对于一个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他的医德总是让人怀疑的。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怎能让患者放心将自己的生命健康交到他们的手中呢?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上,各种物欲、利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夜暴富”“大红大紫”各种事物冲击着中国民众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医者仁心”“勤劳是美德”“尊老爱幼”……都被打上了问号。各种负面新闻的报道让人失望。即使有偶尔的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事件发生也会被人打上问号。社会遭遇了信任危机,这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国家的安全都将受到威胁。
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是宣传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的主要力量;学校教育的力量也不容小觑。相信“人性本善”,只是部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方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那些歪风邪气一定会被扼杀,还原一个清明的世界。
“医生微信调戏女患者”折射出怎么样的医疗生态?
微信调戏的真相是什么,究竟是“交易成功”还是“暗示未遂”,或许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对此,警方采取的是调解之法,毕竟事涉男女私事不好定性,充当和事佬是最好的办法;院方则采取的是“保护式处罚”——通报批评、取消评先、深刻检查和取消绩效,也不过是高举轻放,隔靴搔痒而已。不过,任何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男医生的暗示与女患者的回应,其间包含的内容,又何止于语言暧昧和微信调戏如此简单?
事情的起因,源于医生可以帮患者减免费用,并由此产生了利益寻租式的联想与想像。但问题也就来了,一是医生凭什么给患者减免费用,收多收少难道并非医院所定,而由医生随性发挥?二是所谓的暗示,其实也是一种潜规则的自我揭露。那么是否可以就此认定,以减免费用为前提或者条件,让女患者“上床陪睡”,是否在之前已然有所发生,不然何以凭白无故滋生调戏之意?若真是调戏和交易成功,又当作何种性质界定与内部处分?
如此,医生的动机与人品就显然值得怀疑。是否可以进行这样一种联想,那便是此医生在执业的过程中,对每名女患者都暗示,自己可以帮助其减免医疗费用,但前提是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包括“陪睡”在内的条件。确切说,这样利益寻租和交换行为,跟“收受红包”一样,属于典型的医德不彰和商业贿赂;亦表明医疗作风的诸多问题中,除了金钱交易外,还有肉色交换等其他形式的变种。由此暴露出当事人在人品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之不能轻描淡写轻易放过,而应当引起院方的高度重视,对涉事者的医疗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其道德品质和履职行为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即便此次事件真的属于“调戏行为”,但也应通过动机排查,以达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除此之外,院方还应以此为契机,对内部管理是否存在漏洞进行排查。很显然的是,医生可以承诺向患者减少费用,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疗过程中打了埋伏,给患者提供了额外的服务而没有收取费用;二是没有按照医院规定的流程进行从业行为,自我的裁量权过大。比如未通过医院财务机构,明确医疗任务并配套收费,而是多医少报或者干脆不报。若是医务工作者没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也就没有了利益交换的资本,那么调戏微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如此看来,无论是在医务人员的道德教化上,还是在内部的控制与管理上,医院都存在着较大漏洞,需要通过此事件,进行举一反三的改进与弥补。当务之急,就是要此隐患性苗头,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而不是一笔带过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么忽略与放纵之下,既无法达到治标之效,更无以实现治本的目的。类似的现象还会继续发生,有了浓厚的支撑土壤,微信调戏的“暧昧生态”,就会成为医疗行业乱象的标签。
男医生调戏女患者,“治疗的”不只是医生
在这起仪征市中医院男医生微信调戏女患者事件中,医院的处理方式是选择报警,让警方去处理此事。这样的方式简便易行,也有利于保护患者利益。
如果警方处理就算完事,很难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警方的调解很难医治男医生乱性的病根。如果遇到合适的“土壤”,这位男医生可能还会旧病复发。
治病治根,帮人帮心。除了警方的教育警示外,院方也要进行深入的反思,要在制度上强根固本。男医生只所以敢给女患者承诺免2000元的医疗费,恰恰说明医院在诊疗费用的管理上有漏洞可钻。如果女患者的治疗费用多少是由制度说了算,而不是由某个医生说了算,那么这位男医生也就自然断了和女患者开房的梦想。
另外,男医生见女患者心生色念,说明其心理病得不轻。这时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跟上,教育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思想上打牢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对此,女患者也应扪心自问,对自己在诊疗中的行为多做反思,看一看是否存在不妥当的地方。因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吃一堑长一智。仪征市中医院不能作壁上观,要从根本上堵塞医生随意免去患者医疗费的制度漏洞,筑牢医生的道德基础。如此,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启示与思考】
曾经,我们对殴打医生护士的患者家属深深指责,对小手术前立下遗嘱追究医院的老人深表不解。我们认为“医生不是万能的”,医患矛盾主要源于患者的不可理喻。但是,看看仪征市中医院一名男医生这个赤裸裸的“表白”,我们真的想要“揭竿而起”,“开房就免医疗费”,这是谁给的权力,这是谁定的规矩?这种赤裸裸的“表白”,无疑是医患矛盾的缩影。
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本职工作。但这名男医生却有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面对治疗的女患者赤裸“表白”,想要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潜规则”,从而达到自己的私欲。这种医生是无良的、不道德的。俗话说,“医者父母心”。男医生的这种行为,对不起他身上的“白大褂”,更是让女患者难以安心就诊。当然,面对男医生的一句“开房就免医疗费”,我们也不禁质疑:医院的收费岂能如此随意?显然,这对众多患者来讲,既不公平更是心生疑窦,而这也正是医患矛盾的潜在因素。
面对男医生的赤裸“表白”,女患者选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让人欣慰的。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还需要医院、医生和患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配合,医院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对医生的教育,医生坚守职业道德,如此一来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04/8164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