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友论坛 学习心得
追访习大大足迹 大武汉发生新变化
2015年06月08日 11:23
央视网特稿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三天。21日,他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下午又马不停蹄地视察了光谷和武重。
2015年6月1日,全国网络媒体湖北行启动,采访团一行沿着习大大视察武汉的足迹,一路感受近两年来大武汉的新变化。
武汉新港:“一带一路”新创举
【昔日重现】
2013年7月21日,大雨中,卷着裤腿,撑着黑雨伞的习大大站在武汉新港。次日,这张照片红遍网络。习大大在参观武汉新港后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
【今日现场】
2015年6月1日,武汉新港习大大曾经站立的位置,来自全国各地70多位媒体记者,纷纷举起话筒、相机、录音笔,记录下眼前忙碌的场景:停泊在滚滚长江上的万吨货轮上,龙门吊正在港口发力,20吨的集装箱不到3分钟便从船舱转移到重型卡车上。
【人物感受】
如今武汉已经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口岸,去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达到100.52万箱。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办公室文员刘媛介绍,去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武汉----东盟四国”(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集装箱实验航线开通,开行5个月,进出口总箱量2406标箱,武汉港已逐渐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内河航运中心。
武汉光谷:裸眼4D震撼
裸眼4D
【昔日重现】
2013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了解中国光谷发展情况。看到光纤通信、3D打印、生物质能源等成果,总书记感到很欣慰。他说,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国家富强靠什么?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今日现场】
东湖的万顷碧波,气势磅礴,恢宏艳丽。70多位记者站在光谷展示中心的数字电影厅内,聚精会神,感受裸眼4D带来的震撼。在习大大看过的每样产品前,大家纷纷举起手机,留下高科技靓影。随即,此情此景通过70多位记者的朋友圈,转发到各地。
【人物感受】
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都在这里诞生。时光过去近30年了,东湖如今已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安徽发布记者谢宇表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员,武汉的发展、湖北的发展,一定会给安徽及其他省市带来示范效应。
武重:工业制造给我们指明方向
【昔日重现】
2013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看到这家老牌企业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习近平十分感触地说:“工业化很重要,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今日现场】
在习总书记与武重工人的合影的车间里,一台价值4000多万元的盾构机主体正在“打磨”。看见从未见过的大家伙,记者们的话题顿时多了起来。原来,航母、飞机、核电站诸多常人难得一见的核心部件、设备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
【人物感受】
习总书记的视察给武重带来了极大的正能量,他的勉励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武重副总经理余中华说,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过程中,作为国有大型军工企业,如何为民用制造出更精良的设备与产品,我们该有自己的担当和使命。
长飞光纤:“这是家不错的企业”
【昔日重现】
2013年7月21日,参观完长飞光纤,走到大门口时,习大大说:“这是一家不错的企业。”当天在参观光纤生产过程时,他形象又直接地将光纤的生产过程比喻成“兰州拉面”。
【今日现场】
如何将碗口粗,半人来高的玻璃泵加工成头发丝般的光纤,在长飞光纤,记者们目睹了这一神奇的过程:清洗、制泵、拉丝、筛选、检验……
【人物感受】
“27年前,极具前瞻眼光的科技前辈开始探索玻璃制造光纤的过程,如果没有他们的探索,也许今天中国通讯市场的光纤就会被美国、日本、韩国垄断。当年金子般的光纤也不会像武汉热干面一样便宜。”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沙京说:“如今,早已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长飞光纤正在向光纤相关产业链和生态链发展。”
责任编辑:艾磊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08/8167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