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三大机制性因素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2015年06月10日 13:43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但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一直是制约创新驱动的“瓶颈”。亟需完善制度设计,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性因素予以破除。

评价机制重前轻后,科研人员缺乏动力

专家认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要素。但当前我国对科技人员评价主要看前期研究成果,并由此给予职称认定,对成果是否能够转化缺乏足够重视,这种重前轻后的考核机制造成大量科技人员“重心前移”,大量科技成果“走不出”实验室。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院长袁家虎表示,当前我国人才评价的流程为:申请项目,取得成果,获得学位,申请职称。“科技人员的研究主要为了取得学位和职称,至于能否转化,收益归科研单位,与他们关系不大。此外,成果转化一般要5年左右,从容易体现价值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愿意研究,成果转化带来的收益还不如评个教授来的快!”

袁家虎建议,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改变科技创新目前“头重脚轻”的困境,首先要调整科技评价机制,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让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中体现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最终形成“有没有水平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某个圈子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要以市场为本,不要自娱自乐。”

11

(图片说明:2013年5月16日,几名工作人员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聚合物驱技术试验室进行聚驱技术研究。)

作为股权激励探索的受益者,新材料石墨烯研究专家中科院研究员沈浩飞对此深有体会,他目前是重庆石墨希科技的首席科学家,主要负责石墨烯的产业化研究,并帮助企业建成全球首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通过获得一定比例股权的方式,我们的科研成果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幅提升。目前,我们科研团队拥有国内顶尖的研究人员50多名,拥有了突出的研发优势。”

 

衔接机制不够精细,空白地带无人填补

专家认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仍有很长一段距离。目前,受科研单位资金不足、生产企业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空白地带”无人填补,使得创新和发展“首尾不能相连”,建议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尽快完善衔接机制。

“科技产生的大量技术是需要加工的,即技术的二次开发,然后再进行中试、孵化,科研院所的技术只是一个思想和图纸,企业需要的是商品,必须要完成中间的衔接过程,衔接过程完成后,市场才能生产出商品,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重科院院长潘复生说。

22

(图片说明: 2014年12月30日,一名科研人员在中科三环研究院里做样品测试。)

潘复生表示,目前世界上科技转化较为成功的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即大型企业模式,企业负责把技术中试孵化;二是欧洲模式,由于其中小企业特别多,技术转化靠大量的研究院所完成。欧洲大量的研究院所,一个重要功能是中试孵化。但在我国既没有类似美国的大型企业做孵化,也没有类似欧洲的研究院所做孵化,造成孵化成为空白。

“中国的大型企业真正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并不多,尽管一些企业也建技术中心,但是这些技术人员和设备很少更新,研发能力非常有限。目前虽然部分地区的政府建立了孵化园,但主要提供场所、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未起到应有的孵化作用,建议借鉴美国和欧洲的模式,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宜尽快搭建中间孵化平台,提供转化技术服务,以填补目前首尾不相连的窘境。”袁家虎认为。

专家表示,科技技术成果的加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把国外不成熟的技术买回来1万元,卖出去100万元,没有环境污染,只有人力成本,本身就是一个高盈利的行业和平台。但是平台建设是要有一个周期,除了要从国家层面真正重视,还需要考核体制、政府资金的引导、相关的税收政策予以配套。

 

融资机制尚不完善,科技产业无法形成

部分受访专家表示,由于科技研发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和较长的时限,普遍比其他企业更需要资金的支持。但因我国融资机制存在结构性缺失问题,适合中小企业的天使投资、风投并不发达,导致科技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压力,上中下完善的产业链无法形成。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产业处长李向东认为,一个完整的科技产业链条应该是:上游的科技研发、中游的技术孵化、下游的产品生产。各个产业链条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但目前上中游的资金主要靠国家投入,而下游产业链主要依靠市场投入,但因缺乏抵押和担保融资困难,部分中小微型企业经营困难。 

“目前来说,投入科技创新方面的社会资金明显不够,虽然社会资本非常充足,但真正愿意进入小微型企业的微乎其微。资金方不愿意去做播种的事儿,就长不出树苗,大家都想去摘果子,没有人愿意去种树。” 重庆小蜂工厂软件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李东说。

33

(图片说明:2015年5月23日,通辽市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暨优质农畜产品博览会开幕。)

专家表示,对于初创型、刚起步的科技创新项目,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培育,目前虽然一些地方也在搭建扶持、培育微小科技企业的平台,但在服务的专业性和态度上还存在欠缺,“创业者要追着他们去跑,跑项目,跑扶持,而不是追着企业和项目跑”,亟需搭建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社会投资平台。

“美国的天使基金、风险投资比较发达,政府通过产业引导资金,将一大批技术吸引到了硅谷,我们国家也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完善科技产业全链条。”潘复生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10/8170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