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城管“喝茶”执法 此种“和谐”要不得

2015年06月11日 10:27

 

【事件介绍】

海口琼山城管执法时喝茶 涉事副中队长被免职

“真‘和谐’!海口城管停车在小摊贩前抽着烟,喝着茶……”6月3日,有关城管队员坐在占道经营摊位上悠然地抽烟喝茶聊天的一则帖子,在网上引起了市民网友的广泛关注。记者随后从海口市琼山区城管大队获悉,此事基本属实,目前已经对两名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对其中的一名城管副中队长还进行了免职处理。

城管队员坐在占道摊位上 抽烟喝茶聊天

据这篇标题为《好和谐!海口城管停车在小摊贩前,坐在一旁悠然喝茶》的帖子描述:6月2日晚20时30分,该网友和几位朋友经过龙昆南中国城公交站路段时,看到一辆城管执法车停在道路中间,车辆旁不到3米处,有好多小贩热热闹闹地摆着摊在卖着水果、炒粉、米线等东西。

这辆车牌号为“琼AZ5962”的执法车,车上并没有人。该网友转身在四周看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任何穿有城管执法衣服的人在这里,但在离车大约有10米远的地方,有3个人在悠然地喝着茶,同时,他们的桌上放着个对讲机,不断地传送着“查处”、“巡查”等消息,这3人极有可能是城管队员。

20时35分,该网友将此事报料给一家网媒,又躲在一旁悄悄查看事情进展。他还在离“琼AZ5962”执法车约30米处,发现了另一辆“琼山城管”执法车。21时37分,这3名喝茶的人,突然快速走上执法车,把车驶离此地。现场,占道经营的小贩依旧叫卖,整个路段依旧拥挤不堪。

针对这一现象,该发帖网友最后感慨:这场“城管小贩秀”,看似“和谐”,但其实再次挫伤了我们老百姓的心。之前看到城管的负面消息,我曾心凉过,但后来看到了一些城管公正执法的报道,又开始同情、信任城管,现在,我想自己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此事了。在此也希望相关部门领导重视此事,奖惩分明。

记者发现,从照片可辨出地点是在龙昆南路中国城公交站附近。多张照片显示,该路段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一辆“琼AZ5962”的行政执法车正停放在一些占道经营摊贩面前,另一张照片上,有3人围坐在一张摆在人行道的桌子旁抽烟喝茶,不过这3人没有身着城管制服。

 

“难得一见的城管与小贩和谐相处啊”

这一帖子一发到网上,立即引起了众多市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其中有相当一部份网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嘲讽,还有的一些网友也跟帖表示,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城管队伍执法文明规范的管理,以及对占道摊贩整治。

网友“盈盈”说:我们都知城管工作不容易,有不少城管在清理取缔非法占道经营中,被围攻、辱骂。但还是希望城管们能做好本职工作,好好引导小摊小贩,还大家一条干净宽敞的路。

网友“lalo1995”表示:海师天桥下占道经营现象已经存在三年了,城管只是做做样子,如果规范管理,另设置一个小吃区域,我们同学也会吃得放心些。小吃车不干净,我和同学都不敢吃,望媒体多曝光,城管负责任!

网友“小鹿”说:难得一见的城管与小贩和谐相处啊,在城市管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小贩的管理也应拿出一个成文的规章制度来了,老这么游击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网友“逗比少先队员”感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算新闻么???不过,城管队伍是该整治了!

海口琼山城管:通报批评两名当事队员 其中一副中队长被免职

针对网曝的这一情况,琼山区城管大队大队长王斌介绍说,该大队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调查,发现“网友描述之事基本属实”,但涉事队员只有2名而并非网友描述的3名。这2名涉事队员包括大队四中队副中队长与1名队员。

“当时他们两人在巡查执法后累了,便脱了制服放在车上,到旁边可能是占道经营的摊位上喝茶休息了一下。”王斌表示,目前,琼山区城管局已决定对两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当事人做出深刻检讨,同时,还对其中当事的那名城管副中队长进行免职处理。“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全区城管队员开展教育工作,规范城市管理队伍的执法行为。“

王斌解释,琼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目前加上协管队员共有240名队员,人员覆盖率太低,因此导致一些队员在执法过程当中出现懈怠现象。他表示,一旦发现有懈怠、不作为等失职行为,局里将依据相关规定对失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直接开除。同时,也欢迎广大市民与网友对城管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监督,发现不当的行为或失职现象,可向琼山执法大队反映,大队接到投诉将积极调查。

王斌最后还谈到,目前海口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城管执法队伍的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执法队员年龄日趋老年化,城管队伍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在执勤中也没有可供休息的场所等等都是目前存在的客观问题。“希望广大市民网友在监督促进我们城管工作的同时,也能多多谅解我们城管工作的难处,共同做好我们海口的城管管理工作。”

 

城管执法时喝茶,凉了谁的心?

城管执法时喝茶祛暑,户籍警嗑瓜子骂街,干部视察让人背,公务人员的每次“心血来潮”都深深刺痛着大众的神经,也让政府、机关形象抹了黑。城管喝茶祛暑不要紧,但是不该在执行任务时肆意为之,如此不顾原则、无视法规的行为,着实让人心头一凉。

一来,给城管形象浇了凉水。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和谐,令人想入非非,无怪乎网友的种种猜测,城管不去履行本身职责,引导小商小贩合理选择经营地点,却在这里“搞和谐”,本身就在挑战大众的智商。网上曾有戏言“百名城管可抵万人大军”,一句笑谈,却折射了城管和民众之间的尖锐矛盾,我们反对暴力执法,同样也反对为官不为,吃拿卡要。扭转城管形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如此任性,岂非又将形象抹黑?

二来,群众与小贩的信任荡然无存。众所周知,城管工作的难度大,压力大,更需要探索出一条创新性解决办法的路子。在执法时喝茶,在小商小贩们面前必然威信全无,以为动辄几条烟就能解决问题,在领导那里则是信任全无,严格按规章执法已然不行,又怎堪大任?

显而易见,无论是城管形象危机还是信任危机,无疑增加了日后的执法难度,最终为难的还是党和政府。广大公务人员应当将从业自觉、工作职责扛在肩上、放在心上,真正以自身的严格履责,树立机关的正面形象,重聚公众的信心。

城管“喝茶”执法,为民服务“咽下肚”

商贩与城管“和谐”的画面与此前经常曝光的城管打砸抢烧等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为何还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片骂声呢?主要还是归结于城管袒护纵容商贩,不尽职尽责的原因上。

城管为何会袒护纵容商贩呢?一方面在于城管素质的良莠不齐和平均年龄的偏大。城管队伍素质的良莠不齐导致了部分城管的思想觉悟不高,执法能力有限,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对法律法规熟视无睹,肆意妄为,全然不顾老百姓的疾苦与看法。城管队伍平均年龄的偏大,在长期与商贩打交道的过程中使部分城管消磨了他们积极工作的意志,与商贩之间形成了难言的默契,得过且过,对商贩的一些行为也采取了视而不见的策略。另一方面在于利益的促使,商贩违规经营的成本低和短期的高收益形成了高额的利润差,稳定的利润来源促使他们铤而走险,给予城管人员一定的好处来保证他们能够正常的营业而不会因占道经营遭到驱赶。这样商贩获得了稳定的经营环境和高额的效益,城管获得了商贩的“好处费”,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想要改变城管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首先需要从城管队员的自身素质抓起,城管队员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做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对立的事情。坚决与暴力执法、袒护商贩、为官不为的行为划清界限。多与商贩交流,了解他们的疾苦,与其他城管队员多交流多探讨,希望可以从中找出妥善解决商贩占道经营乱象的措施。其次还需要城管部门对城管人员定期进行素质教育,要与他们讲解城管工作的法律法规,让他们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规定来管理商贩的经营。还可定期对城管人员进行新执法方式的培训,逐渐提升他们的执法能力和水平,缓和城管与商贩之间的尴尬局面。

城管“喝茶”执法,全然将为人民服务“咽下肚”,什么职业道德、什么规范规定皆抛之脑后。只有严于律己、谨于用权、遵规守纪,才能挽回城管队伍的面子,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

 

【启示与思考】

三名城管怡然自得地“喝茶”,小商小贩热热闹闹地摆摊,没有管贩冲突,没有暴力执法,这看似“和谐”的一幕,其实是行政不作为的“懒政”行为。因为,这场“城管小贩秀”,看似“和谐”,但其实是城管在拿着纳税人的钱,消耗着上班时间,干着为官不为、坑害群众的事。

众所周知,城管对于治理占道经营、维护街道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城管的工作辛苦、为难。管的严了,压缩了小贩的生存空间,容易激发社会矛盾;管的松了,占道经营影响了市容和市民出行,如同“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近年来城管与小贩爆发流血冲突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人们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往往将城管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口诛笔伐。城管胡乱作为当然不可取,但是海口城管如此不作为,也着实该好好整治一番。

海口城管与小贩的“和谐”何以如此刺眼,就是因为城管队员的不作为。身为公职人员,本该将责任担在肩上,城市管理任重道远,喝茶聊天岂不过于任性?十八大以来,中央频频针对作风顽疾亮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难免留下一些死角。这就需要每一个公职人员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真正在行事作风上有所改善,在为民服务水平上有所提高。当然,仅仅依靠个人自觉难以改变,还需群众、纪检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踩红线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政策上形成震慑,让人不敢为,进而不想为。

城管“喝茶”执法,“和谐”背后是“懒政”。因此,城管在今后的执法中切不可乱作为,更不可不作为。毕竟,奉公守法,敢于承担的城管队伍是群众长久的企盼。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11/8172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