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独家案例 丨 天价公务员面试到底培训啥?
2015年06月11日 13:43
【事件介绍】
天价公务员面试培训课程每小时1500元比学开飞机都贵
“背再挺一点,步子小一点,胸别太挺”;“微笑,对,嘴不用咧这么大”;“鞠躬的时候,别跟弹簧一样,一抖一抖的”……这不是礼仪小姐培训现场,而是出现在宁波一节公务员面试培训的课堂上。这个周末,2015年宁波全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将进入面试环节。短短15分钟的面试时间,催热了面试培训市场。
今年,面试培训费用在3800元至25800元之间,有些课程每小时的费用高达1500元,堪称市面上最昂贵的培训。
纠结——要不要参加?
贵的每小时1500元
“比学开飞机都贵”
周芸(化名)这几天在纠结一件事,公务员面试培训班要不要上。她平时挺节约,夏天的T恤超过50元的都很少。当公务员,捧“铁饭碗”,是自己和父母共同的梦想。这次笔试,她排在第二,比第一名少两分。“踮起脚尖,就能够到,很诱惑。”知道笔试成绩和排名后,她就开始为面试做准备了,上网搜资料、泡论坛。
周芸打听了下,身边4个入围面试的朋友都在上培训班,最便宜的交了6800元,最贵的一个付出了18800元。“这价格,可真贵啊。”
两家培训机构给出了适合她的班级并给出了报价:一个是两天一夜16个课时的冲刺班,普通班收费8800元,协议班13800元;一个是一对一的私教班,每小时要1500元,总价18000元。
“这价格,我怎么觉得比学开飞机都贵。”周芸苦笑着说。
金牌协议班7天6晚13800元,宁波市名师封闭制胜班7天6晚23800元,翻盘成公班8天7晚19800元……这是昨天一家知名面试培训机构给记者的报价单。业内人士说:“这几年面试培训很火,价格也一路上涨,6800元~12800元是个主力价位,周末就开考了,现在主要是一对一的私教班。”
6月3日一家培训机构说:“我们大课每班50个人的,都开了好几期。现在只有小课了。好不容易进了笔试,花个一两万元培训下,就能改变人生呀。”
疑问——到底培训啥?
先学理论再讲礼仪,下午讲答题套路
6月3日傍晚,记者联系上一位考生,昨天是他参加“三天状元制胜培训班”的第一天。笔试中,他拿了第一,付了8800元的培训费,没考上也不退款。如果支付13800元,没考上可以得到11800元的退款。课是在一家酒店上的,班上一共15个人,都是职位的笔试状元。
“老师是什么人呢?”
“说是金牌名师,不过也是培训机构评的。中午和几个学员讨论,觉得他的水平可能并不是很高。”
“怎么看出来呢?”
“他讲得很理论,讲话像说议论文。更多地做字面功夫,很少有自己的观点。”
“都上些什么内容呢?”
“6月3日上午讲了一个多小时的理论,什么是结构化面试,面试题的分类比如有自我认知的、人际关系的、材料分析的。接下去讲礼仪,要求我们穿职业装,男生是西装衬衣领带,女生穿一步裙中跟单鞋;怎么笑,最多露8颗牙齿;怎么坐,屁股最多只有一半坐凳子上。下午是实践课,主要还是讲套路。”
“什么套路呢?”
“考生现在开始作答。第一题,考生认为,这道题考察某某问题,让我不禁想到古人说的这样一句话……考生作答完毕。”
名言背到崩溃,考生担心没自己观点
6月3日中午培训后,学员还领到一份老师口中的“干货”。
“自己印的材料,有很多的名言警句、典故,都分类分好了。比如,哪些名言是回答自我认知题用的,哪些是回答人际关系题用的。老师说,回答每道题时最好用3句名言1个典故,名言开头,名言结尾,显得比较有水平。”
比如,在关于论述节约的名言中,用的不是常见的“粒粒皆辛苦”等,而是比较生僻的卢梭说“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还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个考点的3句名言,往往都由一句古诗词古谚语,一句名人的话,一句领导人的话构成。
“一天上下来总的感受怎么样呢?”
“有很多疑惑。一共15分钟时间,扣除思考时间,每道题差不多就4分钟,还要讲3句名言一个典故,那自己的观点呢?大家拿到同样的干货,学得同样的套路,而且名言警句要背到崩溃了。”
调查——有没有必要?
网上能找到资料,胆量可对着家人练
因为工作原因,记者平时也经常接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月3日多方询问下,共采访了13个近两年进入体制并参加了面试培训班的人。
其中,花费最高的用了3万元,一共上了8天的一对多培训班和一个一对一的私教班。最少的一个花费了3000多元,参加了一个3天的培训班,同样内容的包过班是8500元。
和同样付了高价培训费的其他学员相比,他们成功通过了面试。可是11个人明确表示:“花大价钱上培训班并没有必要。”
13个人都表示,培训班是有些帮助,一是了解了面试的流程,不会很茫然;二是胆子大了一些,能更好把控时间。不过,正如其中一位所说:“在网上也可以找到这些资料,胆量可以对着家人练,语速、时间掌控也不复杂。”
3个人提到,培训班上得很抓狂,让人不停否定自己。有人说:“很难去计算得失,你得到的是技巧,失去的是自我。技巧是几天可以突击出来的,自我水平是长期积累下来的。”
建议——怎样拿高分?
条理清楚有思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几年,记者本人也多次受邀旁听公务员面试或者担任领导干部选拔面试的评委,也将参加周末的公务员面试。每次面试后,记者也会和其他考官交流。大家的普遍感受是——答题雷同,培训班痕迹明显,太模式化,回答时往往缺少自己的观点。
“比起培训班模式,更喜欢真诚自然的表达。”这可以说是考官们的共同感觉。什么样的回答更容易拿高分?首先,条理清楚,有思路;其次,别堆砌材料,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自己的观点。
不管是您将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的面试,或者是其他企业的面试。这里和你分享几个技巧:
1.提前戒掉口头禅;
2.测试自己一分钟能说多少个字,充分利用时间回答问题,不拖延不浪费;
3.服装大方整洁,不一定要穿黑白亮色,比如女学员穿淡粉、米色、浅蓝色上衣都是不错的选择,尽量不用香水;
4.落座时可以把椅子轻轻往前移一些,让自己坐着更精神;
5.平视考官,在家里多练习几次。
天价公务员面试市场的背后利益几何?
2008年国考过后,天价面试班在社会上崭露头角。那个时候,天价的含金量是1万元。时隔7年多,公务员面试的“天价面包”又持续发酵,每小时的费用高达1500元,堪称市面上最昂贵的培训!这天价的背后是怎样的利益?如此培训热潮又折射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呢?
天价频频现身,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的繁荣程度与日俱增。培训机构之所以敢喊出如此天价,正是因为抓住了考生们在激烈竞争之下表现出的迫切求胜心理,认为考生在公务员职业生涯面前,掏几万块钱也算不了什么。单纯从提升应考技巧的角度,培训市场的存在,无论对考生个人,还是对提升“国考”选拔的质量,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连同培训市场一起壮大的是培训费用的水涨船高,动辄上万的普遍行情,于目前的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而言,这种价位的门槛作用可想而知。公务员考试担当着为国选才的重任,公平性要求不言而喻。因培训催生的经济台阶无异于间接令一部分人输在“起跑线”上,公平基点由此蒙上阴影。特别是对于“公务员考试”被赋予的社会期待和特殊地位而言,培训费所带来的竞争成本的提升,也将陡增竞争压力,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公务员面试”培训市场的喧哗,某种程度上是对当下现状的一种投射。虽然相关方面也经常释放出“培训作用有限”的信号,但愈趋繁荣的市场又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培训的效果。那么,“公务员面试”在考试内容或考核方式上是否也具有应试化的设计弊端?其次,培训机构大打“命题专家”牌,而公务员考试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内部操作”的现象,这前后是否都说明考试存在某些漏洞?
笔者认为,大家争着花大钱考公务员体现了当前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就业取向。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不同行业从业者脱颖而出的机制,优化各行业人才的社会垂直流动机制等。此外,要进一步提高国考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在公务员考试中更加注重各行业基层人才的选拔,更加注重真才实干,淡化考试技巧的运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是避免此现象持续加剧的必然举措。
天价面试培训班性价比几何?
当公考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态势时,催生诸多公考面试培训机构也不足为奇,因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但这样的需求是否理性?这样的市场是否有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天价培训班又有几成性价比?在众多参加培训的考碗族吐槽中即可得到答案。
公务员考试从笔试科目到面试题型都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其中面试旨在考察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应急应变处理能力,这些被考察的能力都不能速成培养,只有平时的厚积,才能保证考场上的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面试培训就是在颠覆这句话,但颠覆的结果定是失败的。
面试培训的名师都不知哪儿聘来的,他们既没有仕途的工作经历,更没有当过考官,可能连考官打分的标准都不知,从名师的讲课方式上就不得不质疑他们的水平。过分强调穿职业装和笑露几颗牙齿等杜撰的牵强规矩使考生拘束且紧张,这是对“穿戴整洁、大方得体”吹毛求疵后的误解。也许答题套路对考生最实用,但考官却最忌讳套路,考官希望看到每位考生都具有自身特点,而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木偶。面试是临场发挥、自由表达自己观点,而不是背诵已写好的剧本。
考生试图想凭借短时间的培训以提高答题能力、取得高分,但事实上难度很大。但在“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心理驱使下,还是偏向做“愿挨”的一方,也许可以为自己寻找些许心理安慰、增加一份信心。但这些需求大可不必花费天价的费用买来,这种不等价的交易让天价的培训费用性价比骤降。
面试培训市场若要可持续的发展,还需改变培训模式,要以培训考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不能纯粹为了挣钱做一锤子买卖。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不能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让考生花天价却只买回一肚子的无用论,最终只会断了自己的财路。同时,考生在面对公考时也需多一份冷静和理性,不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否则就是纵容“货次价高”猖獗,要取得高分还需平时多积累,要明白“速成”的多数也不“健康”。
【启示与思考】
“公务员”,民众传统观念里的“铁饭碗”,有了这个铁碗,一辈子就不愁下岗了!抱着这样的信念,很多应届大学生加入报考公务员的大军,以致于公务员市场一年比一年火爆,油水也是一天比一天多。从考试前的理论培训,到面试的礼仪培训,五花八门的培训方式,昂贵的培训费用,许多准公务员对培训机构寄予厚望,花再多钱也愿意。这就使得各色各样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冒尖。考生对此也盲目信任,无论考得起还是考不起,先报名学了再说!培训机构与准公务员们,也就成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种对“公务员面试培训或铁饭碗”的过度追捧是考生的一种心病。
然反观这些“天价”的所谓公务员面试培训班,其培训内容并不是着眼于培训考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而是偏重于外部包装,培训考生“迎逢”考官的套路和技巧,让考生再次成为纯粹应对所有考官和没有个人思想的“面试机器”,这种“模式化”的面试培训,不但是对这些准公务员的一次“洗脑”,无助于提升考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过于机械化、模式化的应对面试。
短短几天甚至数小时的面试培训,收费就高达数千甚至一万多元,这与其说是传授面试知识经验技巧,倒不如说是抓住某些考生的“不自信”心理进行“趁火打劫”,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些形形色色面试培训班,也不能仅认为是“市场所需”,还应当看到其对考生的误导和对公务员正常招录所起的危害作用。
如果按照“天价”培训班的指导培训,原本无法通过面试的考生能够顺利通过公务员面试,那才真是公务员招录机制的最大不幸,它会导致某些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考生,更加迷恋形象包装甚至投机钻营。因此,对于这些高收费又传递“负能量”的面试培训班,相关部门切不可掉以轻心,更当严肃对待。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赵思齐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11/8172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