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控烟令实施要一视同仁
2015年06月15日 10:55
【事件介绍】
北京控烟令实施 领导在办公室吸烟难监督
北京最严控烟令实施以来,烟民在公众场合吸烟行为有所收敛,但全面控烟仍存死角。记者调查发现,全面控烟任务繁重,单靠执法人员监督能力有限,公众对此的参与度并不高。而对于办公室领导吸烟,不少员工敢怒不敢言,监管举报领导办公室吸烟,更是难上加难。
控烟任务繁重执法队伍能力有限公众参与度不高
京版控烟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凡是“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均实行禁烟。而北京市烟民超过400万人,如此繁重的控烟任务,让执法队伍的监管显得捉襟见肘。
京版控烟条例规定,室外禁止吸烟区域,主要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此外,其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可以划定吸烟区。市人民政府也可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划定禁止吸烟的室外区域。如此大面积的控烟范围被解读为“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均实行禁烟。此外,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全市吸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北京成人吸烟率为23.4%。由此推算,全市有419万“烟民”,平均每天吸烟14.6支。
“北京市、区两级卫生监督部门共有卫生监督员1100余名。但北京有400多万烟民,光靠卫生监督员肯定不够。必须从自身做起,尤其是各单位要自己管理起来。”北京市卫监所工作人员表示。京版控烟条例要求吸烟者要自律,并且赋予了公众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的,可以行使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要求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的权利。然而,据北京市爱卫办、北京控烟协会与某网站共同发起《北京“史上最严禁烟令”网友调查》显示,在“如果你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发现有人吸烟,你会不会上前劝阻?”问题上,选择“不会”的人最多,达到37.4%。
此外,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履行好劝阻、管理职责,让吸烟者合法吸烟,也被认为是实现控烟效果的有效途径。但从控烟首日12320热线接到控烟方面的举报电话来看,在接到的152件投诉举报中,投诉写字楼办公楼的最多,其次是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而娱乐场所、餐厅、办公楼也被认为是禁烟条例推行难度最大的公共场所。
员工监管领导在办公室吸烟?网友:别闹,养家糊口呢
烟民在公众场合吸烟行为有所收敛,但全面控烟仍存诸多死角。“领导单独在办公室抽烟你敢管吗?”这是许多人都提出的问题。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康林率队检查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府机关检查《条例》落实情况。
对于在企业中工作的员工来说,领导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抽烟怎么办?谁来监管领导吸烟成为难题。华西都市报此前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领导在办公室抽烟,超六成人选择“忍”。领导在自己的办公室吸烟,尽管有80%的人认为对自己有影响,但65%的人选择“默默忍受”,只有6%的人会“当面劝阻”。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自曝为劝他人吸烟“不惜犯上”,曾把省长手上的烟掐灭。如何委婉地劝领导不在办公室内吸烟呢?网友“我是邓贺”建议“买个非常敏锐的烟雾探测器、跟领导说好发现吸烟就要给职工涨工资”。“跟领导叫板摊牌,不想活啦!”在海淀区某私企工作的赵女士告诉记者,“我们领导就是一个烟鬼,他的办公室都是烟味,我找他签字都是先长吸一口气再进去。”
网友“幸福的旧人”在微博中抱怨:“目前单位领导带头吸烟的不少,谁来监督,写字楼吸烟问题,如何解决,特别是写字楼卫生间的吸烟问题,某些单位的烟灰缸依然可见”。程先生在北京西城区某写字楼中工作,是位资深的烟民。对于北京的控烟举措,程先生表示同意北京的戒烟。北京控烟条例实施后,程先生介绍:“我现在不在办公室里吸烟了,我偷偷在楼梯抽过,大街上也抽过。”对于领导在办公室吸烟的行为,程先生的下属表示,“办公室内领导吸的不是烟是权力。”在新浪微博中一项谁来监管领导在办公室吸烟的调查中,不少网友表示“别闹了,养家糊口呢。”
领导办公室抽烟不应“大题小做”
从各地关于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来看,并无领导“法外开恩”一说,从法理上看,无论领导员工都应一视同仁。不过,现实远比纸面规定复杂,且不说许多规定的落实,表面看规定有专门的执法主体,实际上最终还是落到既有机构。也就是讲,如果哪个单位领导重视,禁烟效果肯定好得多,否则大打折扣形同于无也并非不可能。
不过,有一点不可忽视,如果领导自身是资深烟民,那么禁烟规定的落实就与“领导重视”息息相关了,更何况,领导牢牢掌握着分配资源,对下属进步有着较大影响力,在巴结领导还来不及的现状下,监督领导自然要冒巨大风险。
领导不好监督也并非办公室吸烟这一件事。前些年公车私用泛滥、大吃大喝现象司空见惯等等,各级发的红头文件汗牛充栋,之所以到近年才管出了起色,并非社会监督包括下级监督的结果,而是得益于上级的高度重视。
从长远角度看,各项政策规定能否落到实处,领导在政策规定面前能否一视同仁,既取决于监管机制的发力,也有赖于领导权力边界的厘清,同时赋予社会监督机构更多权力。换言之,只有领导不敢因为监督而给他人穿“小鞋”,监督才可能从体制内走向全社会,权力才会被真正关进“笼子”。
对于办公室领导吸烟这一现象并不是想象的那般简单,某种意义上,领导吸的不是烟而是权力,监督领导形同监督权力。如果权力不受约制,监督力量又不对等,监督很容易变成“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领导办公室怎成控烟“老大难”?
京版控烟条例要求吸烟者要自律,并且赋予了公众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的,可以行使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要求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的权利。
禁烟任务除了监管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禁烟的重视性和烟民的自律性更为重要,让公众意识到劝阻禁烟是义务是责任,不是多管闲事的事,让烟民真正从内心愿意接受周围人的提醒。禁烟任务应该是个相互理解的事情,多增设吸烟区,吸烟室,让烟民也有自己的空间。加强宣传教育,让吸烟者意识到吸烟对周围人的影响有多大,从制度和道德上一同监管吸烟问题。
在全面控烟任务中,办公室领导吸烟一直成为老大难,上级吸烟,让下级监管,就算领导欣然接受,但下级心理上也过不了这个坎。同样,领导也是人,也是烟民,也需要被理解和教育。领导烟头还需领导带头禁,加强领导的禁烟意识,使之愿意接受群众的提醒和监督。作为领导,应该带头实施禁烟任务,由领导牵头制定单位的相关监管细则,包括设置吸烟区、如何监管、如何鼓励禁烟,在他控的同时进行自控。
领导办公室吸烟源于权力太自私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我们中国人都“好面子”,遇到看不惯的事一般都会选择隐忍,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尤其是面对领导吸烟,一来是碍于面子,更重要的摄于领导权威,因此,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忍气吞声”。但我们“忍”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是领导办公室沦为吸烟“自由区”,领导倒是“自在”了,同事们却被动的成为了“二手烟民”。
领导办公室不是私人空间,而是办公场所。既然是办公场所,就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领导更没有吸烟的特权,领导决不能凌驾于法规之上而随意“吞烟吐雾”。第三,对待“不自觉”的烟民,我们要敢于说“不”,不仅为了社会环境,更为了我们大家的健康。
要遏制领导办公室沦为吸烟“自由区”,还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一是增强领导的“自觉性”,要让领导意识到他的个人行为已经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和身心健康,从而自觉的丢掉香烟。二是要加强监督。光有制度还不够,还要有配套的管理机关和监督机制。不然,“禁烟令”也就成为“一纸空文”。三是引导大家参与到“禁烟”行动中来,营造“无烟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对“不自觉”的烟民,要敢于说“不”。四是对“执迷不悟”、“屡教不改”的烟民,还要有相关的惩罚措施,决不能让个别烟民影响了整体社会环境。五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要让“禁烟令”具有可操作性。
领导办公室不能成为禁烟法外之地
在禁烟条令各地纷至出台之时,关于禁烟的讨论不绝于耳。自此,一个核心而又关键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禁烟那领导该如何禁?领导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吸烟那究竟该由谁来监管?是不是领导办公室就成了禁烟的法外之地?
当然,无论是从逻辑上来讲还是从公正性来讲,领导也需要在公共场所禁烟。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普通员工下属也大多支持领导在办公室内禁烟。从如此角度来看,好似领导禁烟乃众望所归,但这会成为现实?
从关于“谁来监管领导在办公室吸烟”的调查中,50%的人认为应由类似工会组织监管,30%的人认为应由领导自查,20%的人认为应由员工举报。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要领导在办公室禁烟,还真的比较难。
一般人支持由工会组织来监管,其本质上还是下属在监督上级,这有可能实现?工会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就不怕得罪领导?他们就不会故意视而不见?而关于所谓领导自查一说更是无稽之谈,如果领导能够高度自觉,还需要监管?既然如此,剩下的也就只有员工举报一说,但当遇到领导在办公室抽烟时,有65%的人选择“默默忍受”,只有6%的人会“当面劝阻”,又还有多少人会去举报?
其实,关于禁烟我们需要的是进一步加大教育,让所有烟民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巨大危害,从而在内心中产生戒烟的认识。并且还要成立专门监管团队,通过无处不在的查处、从严从重的惩处,让领导乃至所有烟民产生牢固的警示意识,进而从内心深处有所恪守。唯有如此,方才真正能够让禁烟成效落地。
【启示与思考】
抽烟本无可厚非,吸烟有害健康,只要没有损害到其他人的健康,不爱惜自己身体,这是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但是吸烟一旦影响到他人的健康,污染了“环境”,这就不是个人问题了,起码是不文明的、不道德的。
不管是局长办公室,还是市长办公室,亦或是总理办公室,只要是办公室,那么这个办公场所就是公共场所,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虽然办公室里可能只有一个人在办公,但是既然办公室属于公共场所,那么就在“史上最严禁烟令”约束的范围之内,只要在这个空间内吸烟,就是违反禁令,要受到严肃的处罚。
领导办公室不是领导的办公室,对于领导办公室的公共场所属性,领导干部们得从心里有个深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下属出于各种原因考虑,可能对领导在个人办公室吸烟的行为,不敢监管。可是不敢归不敢,领导在自己办公室吸烟属于违反禁令这一点是无法更改的。
奉劝那些躲在领导办公室吸烟的同志,还是早点戒烟为妙,虽然吸烟事小,但是违反禁令事大,孰轻孰重,领导干部自己还是好生掂量一下。再说,领导干部对于吸烟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民众如何信任其能扛起为民大责呢?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15/8176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