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内热点调研
工程机械行业效益下滑 “走出去”仍需多方扶持
2015年06月15日 16:55
近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遭遇连续下滑
“中国工程机械过了二十几年的好日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10年时出现‘井喷式’发展。那几年,由于需求量大,利润高,很多企业‘蜂拥而至’,加大投资,买地、建厂房、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许振明说。
但工程机械行业效益近年来连续下滑。现在已经连续下滑了四年多。许振明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煤矿、冶金、房地产、基建等项目开工率严重不足,加之市场保有量大、产能过剩、应收账款规模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使得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处于持续调整阶段——市场需求明显下降,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亟待改善。
不仅仅是厦工面临这样的问题。根据公开信息,今年第一季度柳工下滑了35%,三一重工下滑37.5%,中联重科下滑了29.5%,徐工下滑了32%,山推甚至下滑了53%。
据厦工的2014年年报分析,今年国内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实施将有利于消化国内工程机械部分过剩产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行业整合也将对产能过剩起到一定化解作用。预计2015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将保持低位调整,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成为经营重点。
(图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打造“智能化”产品开拓“走出去”路径
制造业是国家产业发展的基础。面对困境,许振明认为,一方面要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厦工以节能环保、智能化为方向,加大新产品研发,加快实现转型升级。2014年,厦工研制的HN装载机、E系列叉车、E系升级版挖机等新产品推向市场,市场反馈良好。厦工与中铁联合开发生产的盾构机属于高端装备产品,现已用于厦门地铁建设。
许振明表示,厦工更将加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技术创新。据悉,厦工正与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研究所合作,开发智能挖掘机、智能装载机。今后的工程机械产品将可能完全实现智能化,操纵更方便,也更节能。
在产品升级的同时,厦工也积极创新商业模式,由产品制造商向工程机械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提升营销及后市场的服务水平。“现在不是仅仅卖设备那么简单,已经扩展到融资租赁设备,组装工厂(CKD模式),甚至为工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许振明说。
经过多年的积累开拓,厦工产品现在已经销售到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30多家办事处、经销商。许振明说,中航工业在海外拥有完善的市场渠道网络,在100多个国家有办事机构,双方开展紧密合作,市场合作前景广阔。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工程机械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打开了良好机遇。” 许振明表示,未来还将争取与中国建筑、中交集团、中铁、中铁建等工程机械需求较大的工程建设类及矿产开发类央企进行战略合作,推动厦工国际市场拓展。
同时,厦工将依托中航工业在国际合作及海外市场开拓和营销方面经验,通过双方的海外营销网络资源协同配合,以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拉美、泛俄六个地区为重点,加快厦工的国际化布局,抢占国际市场,力塑国际品牌。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厦工的研发、创新以及“强强联合”的最大意义是致力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替代和产业升级,可能会改变中国工程机械的生态,提升国内工程机械的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更大步“走出去”。
“走出去”优势明显仍需政府多方扶持
“国内市场饱和,就要想办法转到国外去寻求更大的发展。”许振明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竞争优势,搞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快,成本低,性价比高。“一带一路”是个很好的机遇,搭建周边国家的基建项目平台,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不可限量。
但据厦工反映,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目前还缺乏有效、规范的制度约束。有些企业热衷于价格竞争,相互杀价,比较混乱。有些企业以次充好,影响中国品牌的形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来协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监控和调节,杜绝相互压价、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切实提升整个中国工程装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厦工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工程机械行业进一步“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还需要政府从政策、金融等多方面给予扶持。
一是地方政府要给予重视。帮忙宣传推广工程机械产品,像宣传高铁一样,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二是金融业要支持工程机械行业“走出去”。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中信保等的作用,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推出更多更灵活的融资政策,降低融资风险,方便企业在境外更高效地获得资金和承兑担保支持,使用户融资购买国产的机器更为便捷。
三是在税利债费等方面助力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产能境外转移给予运输、海关、商检、税收等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四是大的央企、施工单位和其他中国企业在海外施工时,尽量使用“中国制造”工程机械产品,要把中国的设备带到国外去,进一步加大对工程机械行业的支持力度。
(图片:完善配套政策 支持装备制造“走出去” )
另外,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有关人士也针对工程机械行业“走出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对“走出去”优秀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国际化人才培训和行业重点国际展会的补贴支持;在重点出口地区由国家或协会牵头,建立工程机械产业园、专业品牌出口联盟等;支持和帮助行业组织加强出口产品标准和认证工作,加快认证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15/8178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