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政治

汤重南:“三严三实”之“谋事要实”

2015年06月24日 10:47

 

 

1389417576506

 

汤重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博导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专辑:http://www.71.cn/2015/0623/818837.shtml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623/818836.shtml

PPT:http://www.71.cn/2015/0624/818906.shtml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交流“三严三实”中的一实,即“谋事要实”。今天想讲三个问题。

一、如何准确的理解“三严三实”中的“谋事要实”

(一)权威论述

我们首先看一看对“三严三实”中的谋事要实的一些权威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9号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安徽代表团的审议时,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出了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这就是我们今天全党干部们共同认真学习的“三严三实”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后来的各种讲话中多次提到了要“三严三实”,特别是在2014年10月8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三严三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我们说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应该看到,“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它是密不可分,不应该割裂的。“三严三实”之间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而我们今天只是出于深入领会“三严三实”精神的需要,才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进行讲解。今天我在这里只重点讲解“三严三实”中的第一“实”,即谋事要实。

习总书记对谋事要实是这样说的,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习总书记在这段话中讲明了对谋事要实的正面的内涵和它真正的本意,也就是三个符合,要符合情况,要符合真实的实际的情况;要符合客观的规律,那不是由主观想象或者猜测来定的,是要符合客观的规律;要符合科学精神,我们讲,做任何事情就是要讲究科学精神,特别是我们作为社会科学的工作者,更要讲究科学精神。习总书记在各种场合讲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一再地强调一定要坚持科学性,一定要注意,我们所有的讲话,我们的言论,我们的资料,我们的写出的文章,要注意准确、科学。而习总书记的讲话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对的方向,或者是应该否定的两个“不”,那就是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我们这样来原原本本地理解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下面内容的展开可能有一定的好处。

而现在通过全党干部的认真体会、学习和领会精神,已经看到对谋事要实有各种解读,也有很多文章,都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今天我从网上看到了有一份习总书记专门关于“三严三实”各个方面讲话的集中展示。这个是从刚才我所提到的第一篇安徽会议审议时的讲话,一直到最近习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在多个会议里面的谈话中,都强调了要进行“三严三实”的学习,要像焦裕禄同志学习,党的事业的大局、中国未来发展要求我们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或者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切实学习贯彻“三严三实”的要求。不同的职务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和解读,我认为都是切合他们本身岗位和工作职务的实际,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也有很多闪光点。还有我今天带来的一幅漫画,漫画形象而生动,你看吹气非常的充分,大腹便便,他好像是一个领导干部,他却高高的飘浮在空中,没有脚踩实地,他真正能够干成什么事情呢?大概是干不成,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漫画,而在他的身上写了一个点题的四个大字:好高骛远。

(二)“谋事要实”的各种解读

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短小精悍的文章使人多有收获,非常受启发,这里我也想挑几份具有代表性的跟大家汇报一下。有一份是《谋事要实下真功》,谋事要实,心实为首谋事要实,要摸实情。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怎么能够了解实际情况呢?所以必须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靠前指挥,才能找准问题,收集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只有把情况全搞清楚了,弄准了、看熟了、吃透了,才能理清思路,找到规律,尊重科学、遵循科学规律,将上级的决议部署、他地有益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互相结合,才能够提出正确的改革思路,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谋事要实要下实功。我们看这样短短的几百字的文章却非常精炼地提出来心实为首,一定要摸准实情,一定要下实功,这样的一些文章我现在稍微收集一下大概已经有好几百篇,这里就不多跟大家讲这个问题了。

二、三严三实”在社会科学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我想通过自己的一些感受、自己的学习体会来谈一谈第二点,践行“三严三实”的谋事要实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坚决贯彻切实做到的基本要求。这一点主要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从事世界历史,特别是日本历史、中日关系史研究的一位老年的学人,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在这里作为一堂党课的宣讲人,是跟大家一起学习领会谋事要实的精神,结合个人接触的和自己研究的实际,谈一谈自己对谋事要实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正确,但是我们来共同交流,希望能够听取各位的意见。

(一)社会科学工作者对谋事要实的正确解读

搞历史研究的社会科学者,我们首先要明确本职的要求。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工作者,有责任求真务实,特别是我们进行历史研究的学人或者是学者,不管是研究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在研究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发展、兴衰、演变的一些真实记录,来不得变点的虚假,而其中最追求的、最落实的就是一个“真”字,就是一个“实”字。对待历史应该有正确的、科学的态度,我们在涉及到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各个历史人物的时候,真的不能来取巧,不能来虚构,而是必须有扎扎实实的资料支撑,有特别靠得住的材料来展开论述,这样就必须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收集尽可能多、尽可能全的(穷尽在这一个问题上的)一切文献、资料,而要把一个课题每篇论文真正写得像样,要把指导我们的学生撰写各种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当成谋划的一部分,那么这些都要求一个“真”,求真务实一定要讲究“实”。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我们每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求做人要实,要求做学问要实。今天我只谈谈做学问中的要“实”,特别结合撰写论文和我自己的一些经验,跟大家进行实际的讲解。

要写好一篇真正有价值、有自己看法的论文的话,一定要实,这个实是实事求是,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贯彻三个符合,一定不要犯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简单的错误。现在我们每做一篇重要的论文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弄清楚研究史。以前国内甚至世界上有哪些人进行了研究,他们有什么样的论文专著,都有各种各样的查阅方式,有的要实际去调查,这样才能够弄清楚有没有研究价值,还有没有我们研究发展的空间。而且还要搞清楚这样的研究是不是已经基本上穷尽了资料,你是不是再也不可能发掘出新的资料,特别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即使这些搞清楚了,还要更多的考虑自己的主观情况,我有没有能力,比如说有些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文字,那么外语条件怎么样,还有客观的条件,你有没有这样的精力、财力能够到这些地方去进行收集。只有把这些搞清楚了,还要特别实际地来考虑自己有没有完成的时间,能不能够把这篇论文在规定的时间里头撰写出来。这样都搞清楚了,实实在在落实了,才能开始说我这个选题是可以定下来的。这个第一步骤是所有事情的开始,如果这一步没有落实,那么其他的就开始不了,也不可能来进行。

 第二个步骤,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非常艰苦的一项工作,但是它也是追求实,追求真。我们知道,现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研究文章,甚至有相当多的一些叫做“揭密”,甚至于说“翻案”来把问题搞清楚,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历史研究方面许多翻案的文章实际上是在做一些我们不应该做的、应该谴责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叫“国粉”,就是尽量的扩大、夸大、放大国民党时期各种各样的政策活动,比如说蒋介石各种各样的言论,蒋介石的言行,说是在揭密实际上是在美化国民党政权,美化蒋介石,而他暗含的意思是要否定我们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文章和资料,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来分析、剖析他,是真的吗?它的探密或者它的揭密,是实的吗?我们进行相当多的讨论发现,有很多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实际上是靠不住的,这样的资料我们是不能用的。

而我们要收集真正的资料是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特别是档案资料,这是当然要提倡的,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来做。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研究室,经过十年的努力编了一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这个报告在中共中央当时研究室的领导下发动了全国各个省、市进行了十年的工作,动员了上万人,花费了非常多的经费,每一条资料,每一个人都到档案馆去采,都要进行核实。对活的资料,现在还在世的一些老战士,到各地进行采访,用非常规范的方式留下来,作为经过公正的、可用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都非常珍贵。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点想法,就是档案资料不一定完全是靠得住的,因为有些档案为了美化当时的一些政策,特别是国民党的某些政策,他用的有些词再一检查,发现它不实,所以我们也不要迷信档案。特别是在战场上,相当多的战报我们都可以看到,往往是夸大了敌方的损失,缩小自己方面的死伤,这样的一些数字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更准确更扎实地求实,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有所体会,也真正的感受到了,要真正搞清楚一段历史的事实,搞清楚一个人的历史评价的问题非常困难,需要通过大量扎实的工作才能够比较准确地给予正确的评价。

这种收集资料的工作大概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根据论文的需要,长短的需要来进行工作,会取得比较好的成果。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心,而现在学界里面有大量的浮躁情绪,甚至于剽窃,这是我们应该嗤之以鼻的,应该坚决反对的,我们还是应该要像习总书记所讲的,一定要实,这三个实讲得非常全面的,我们一切要落实“实”。而这些思想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历来的一些思想,从毛泽东当时讲的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我们党一直流传了几十年的优良的传统,而今天习总书记也非常精炼的集中概括为“三严三实”,的确是高屋建瓴,非常好,而且是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我们在研究工作中也深有体会,如果我们不能够扎扎实实地工作,不能把自己每一项自己所接触的工作实实在在地做好,搞浮夸,搞虚浮,像漫画所讲的那样,那么我们的事业是难有成就的。我们所有的工作最后都会集中反映我们国家是不是能够和平发展,是不是能够发展成一个伟大的富强的国家。如果我们每一点都是虚的,就像一个高楼没有扎实的根基,没有结实的地基,你盖得再高,吹得再大,最后会哄然倒塌。许多豆腐渣工程就是因为它不实在,不是坚实的,所以它最后只能够彻底报废。习总书记的讲话针对我们作为一个党的干部,作为一名党员,怎么来做好自己的事情和工作。谋事就是指的从各个方面来谋我们自己具体的工作对象,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做好每一件事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担当,而我们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要在各个方面踏踏实实、认真领会和贯彻习总书记的“三严三实”要求,特别是谋事要实。

在实这个问题上“谋事要实”是另外两个“实”的根本,也是它的基本出发点,所以它搁在三个要实的第一条。我们所有社会科学工作者,真正感觉到这个“实”字太珍贵了,而对我们心里的要求“严”字也是太重要了。我们在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中也是非常严格的,有很多不太严格的老师最后是坑害了这个学生,也坑害了他自己,现在有很多被揭露被暴光的事件都使我们感觉到很痛心,这也从反面证实了不严不实导致的结果是很严重的,不但对个人、对家庭,甚至于最后对我们的单位,以至于对我们的国家都有很大的腐蚀作用,后果我们应该警惕,绝对不要再做这种不严不实的事情。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体会习总书记也是针对我们党的当前的情况,我们作为每一个党员在各个战线上都要真正的落实“三严三实”,特别是我们在具体做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落在实处,一定要谋事要实。

第三个步骤,拟写提纲。这个提纲就像盖一个房子,要搭一个大的架子,这个架子会不断地进行调整,哪些资料更多,哪些是有新意的我们要更加突出,哪些没有什么新意的,哪些没有实在资料支撑的,我们甚至可以给它割舍掉。这个提纲经过反复推敲,最后根据资料的情况,围绕你要论证的课题再行删减,最后凝聚成非常精炼的提纲。

第四个步骤,开始撰写。撰写的过程中也是最重要的,要检查你的提纲实不实,你的资料靠得住靠不住,你写的每一句话实不实,写的字字句句是不是虚的,所以我们最后要进行大量的修改。改什么?就是改掉一切不实的字和一切不实的句子,甚至于整段的靠不住的东西都要大胆割舍掉,这样我们才能拿出一篇能够面市的的文章,比如一篇日本史、中国关系史的研究成果。我们说任何一篇有质量的文章,都要经过上面所谈的四个步骤,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拟定提纲,认真撰写,撰写之后要做细致地推敲和修改。

(二)成功范例和错误典型

在这些方面我们是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和相反的错误典型,值得我们警惕的实际例子。从大前天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一部非常重要的专题纪录片,叫做《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一共四集。我是认真的看了这一部片子,这部片子就很好地贯彻了谋事要实的精神,成功的范例。这一部专题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只有像《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这样扎扎实实地审查每一个资料,每一个访谈人的话语,用的是切切实实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历史影像和历史文献),拿出来的东西非常平实,但是非常有战斗力,这样的一些成功范例我觉得应该大量地宣传,让我们向《光明与阴霾——德日二战反思录》的制作人员表示敬意。

第二,我们反观日本,日本却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典型,他是错误的反面的一个教员,我们研究日本,特别是研究在日本侵华战争和在太平洋战争中犯下的一系列罪恶,那么到底情况怎么样?历史事实清清楚楚,但是日本却失口否认,而且在篡改历史,篡改的是什么?篡改的都是事实,否认的是什么?否认的都是一些铁案,这样的一种彻底否认历史,放弃真实历史的行为,而且在他的网络上、电视上、教科书上都进行了篡改,就违背了事实,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日本撰写教科书、日本进行否认历史的一系列闹剧,我们想将来一定会被历史淘汰,成为历史的过去,还会回归到真实的历史,揭露历史的真相,这才是真正站得住的。所以我们也认为日本目前一系列做法,都是违背了实事求是、违背了科学精神的一些虚浮的错误的做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是应该彻底批判的。

我们再看看当前安倍首相一些错误的言行,以及安倍政权的一些错误做法。最典型的是安倍居然能够坐上731教练的战机,而且还挥着手。作为一个日本的首相,坐在731的战斗机上是什么样的感受?我跟日本的官员都说,这是向人类正义挑战,向人类良知挑战。731是日本的细菌部队的号,它是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人体解剖实验,是用生化武器毒害了广大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民的一个罪恶的代号,而现在的日本首相居然坐在731的教练战机里面,而且还挥着手。没有想到的是,日本的朋友告诉我们说非常遗憾,很可能安倍它还不知道731,我真的是很震撼,作为一位日本的首相连731都不知道,他还有什么资格执政?

最近发生的是安倍跟日本各个国会关于党史的对话,当日本共产党的志位和夫指问安倍,关于侵略的定义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在《开罗宣言》《波斯坦公告》中做了定性,没有想到的是安倍首相面对这样的质问,竟然敢厚颜无耻地说,《波斯坦公告》我没有看过。作为一个日本首相,忽视这样重大的历史事实,竟然以无知作为自己的荣耀,不但是不实,而且是真正应该受到历史谴责的错误的做法,他却在为日本军国主义辩护。我们说安倍的一系列出格的言行,在东亚、在全世界丢尽了日本的脸面,这是非常典型的,实在的而且也是我们都知道的实例。

我也想说一说我经历的一些教训,我1959年到196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当学生,当时在写学年论文的时候,当时我追求的是什么?追求的是字字句句有出处,现在想来是有一些可笑的,非常肤浅,当时还认为比较得意,洋洋洒洒,收集了不少论著,把他抄下来,而且加了无数的注解,表示我这篇文章都有出处。而实际上呢?我完全是抄写别人所著作的文件资料,没有一条是我自己的,加了这么多注释使整个文章非常难懂。

当导师周一良先生问我,我看了你的论文只能知道你的确看了不少书,可是我想问你的是,你的看法呢,你在这些资料文献的基础上,你是怎么样考虑呢?我真的没有办法回答,无言以对,出了一身的冷汗,这哪里是我自己的论文呢,只是一篇他人著作内容的摘编而已。这样的一些教训也使我终身都在考虑,在自己的任何一篇文章、著作里面应该考虑到要有扎实可靠的资料出处,同时要有建立在这些扎实资料基础上的一些个人的分析和思考,如果没有这些那只是一个资料长编,而不是你的论文或者著作。

同时,我还有另外一个教训,当时我已经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我们接受的任务是要做一篇北方领土的内部资料,参加的是三个人。我们在搞日本北方领土问题资料的时候,因为涉及到北方领土有一个“桦太千岛交换条约”,千岛就是指的现在的千岛群岛,包括了北千岛、中千岛和南千岛,日本所提的北方领土,实际上是南千岛的四个大的岛屿和其他相关的岛。而桦太就是我们现在的库页岛,库页岛从历史上来说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当前1875年左右,俄国和日本对库页岛进行了瓜分,对库页岛以北纬50度划线。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我们就考虑,怎么来确定当时的沙皇俄国在背面的库页岛有多大的面积,而南部的库页岛有多大面积,真的查不到,因为当时没有太认真地做这个工作,所以就有人提出来非常危险的想法,我们将整个库页岛的面积除二,这个是不是就可以当成俄国所占的库页岛的面积和日本所占的面积。现在想来是非常违背科学,非常不实的危险举措。后来我们认真的调查,通过一些朋友的帮助,终于从俄文中查到了俄国占据库页岛的50度以北的面积。再看这个数字,跟库页岛二分之一的数字相比,那相差真远,惊出了我们浑身的冷汗,这样的资料我们要用了,我们要报上去,那不得贻笑大方,贻笑世界?想想都觉得非常可怕。

 

同时也有另外一些值得我永远记忆的事情,也想跟朋友们交流。我在撰写大学毕业论文的时候,用的题目叫做《日俄战争》,周一良先生给我开了相当大的一批参考书的书单,我到北京图书馆,到北大图书馆,还到其他著名的图书馆去查阅这些书,借出来一本一本地翻,甚至于借过来,当时复印的条件都没有,都得要抄写。但是在30多本书里面却有一本书跟日俄战争毫无关系,而周一良先生在听取我的汇报的时候,我跟他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查了所有的书,都查了,都看了,但是其中有一本不是日俄战争的书,周一良先生把它作为日俄战争的参考资料,开列到参考书目里面。我没有想到的是周一良先生说,我在历史特别是日本史,或者是日本对外关系史当中,应该说也是一个大家知道的著名学者,但是我在这个日俄战争具体的问题上,我却不一定会比你知道的多,也会出这样那样的差错,这样的事情经过你自己的核实和查对,应该说你查的是对的,是实在的,而我开列的是不实的,是错误的,而在这样的一系列研究问题上,你应该穷尽日俄战争所有的书籍和文章资料,而不应该完全按照我开列的来做。

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是会超过老师的,学生应该成为你所研究这个专题的权威。最近我的一位朋友专门写了第零次世界大战,那就是专门写的日俄战争,让我帮他写一篇序言,我把我自己经历的周先生的教诲作为一个非常沉痛教训和经验写在里面了。我是想跟大家来分享,如果我们实实在在的、扎扎实实的、一本一本去把所有的资料查阅,哪怕是更权威的一些人士说的话,我们也有资格来纠正它。而想到周一良的胸怀和他的一些大的考虑,我将终身受益,千万不要在出现那样的差别,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查阅自己所看到,所开列的每一本参考著作。现在我知道有相当多的博士论文,列了大量的参考书目,列了大量的参考论文,可是实际上他看都没有看过,这本书在哪,他连借也没有借出来翻过,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应该引以为戒,而且应该好好听一听我们过去周一良先生语重心长的话语。

所以我自己在想,一定要做到谋事要实。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实,不能不实,不实就要出错,出了错讲话中可以很快过去,而作为一篇论文、一本著作,白纸黑字是永远存在的,不光我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都会看到。我们也有相当多的著作,有些还是权威的著作,我自己也在这里想放胆跟大家交流,比如写到“旅顺大屠杀”用了大量的描述之后却把它放在了日俄战争之后,说是日俄战争以后日本侵略者在旅顺进行的大屠杀,而真正扎扎实实研究,应该看到这是完全错误的,“旅顺大屠杀”是发生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而不是1905日俄战争之后的,这样的错误白纸黑字在那儿,我每次拿到这本书都警觉,都提醒自己决不能让我们的研究著作出现这样的硬伤。

还有相当多的硬伤,我们大家都知道,李白在听说日本朋友晁衡在回日本的过程中死了,所以作了著名的诗句,“明月不归沉碧海”,就是说明月沉到海里去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我们也有非常权威的学者解释,明月就是天上皎洁的月亮,沉到海里了。那么我们想要问,明月沉到海里明天不还是会升起来吗?怎么会不归呢?在认真的查对后才知道,是把晁衡比作明月,把他比作宝珠(在当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宝珠叫“明月”),才说他沉到海里再也回不来了,而我们现在来看,白纸黑字还印在那,是指的月亮,这就是犯了没有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地进行研究的一些实例。我讲这些并不是要说某些,还是说我们在进行研究,在写论文、写著作的时候一定要有敬畏感,敬畏我们的学习、学术,敬畏我们每篇论文的研究,绝对不能够轻浮,绝对不能浮夸,绝对不能不扎实地进行这样的工作,犯这样一些低级的错误,都是不实惹的祸。

习总书记的讲话专门讲了两个“不要”,不要好高骛远,那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要飘在空间,不要脱离实际,那就是要紧密的联系实际,针对性非常强,不但针对了党的领导干部,也针对了我们普通的党员。对于我们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是有非常强的针对性,真正的领会和贯彻也会使我们的研究重开一个新的局面,打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大门和窗口,只有科学、准确、切实,才能做好我们各项工作,才能做好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情,而这些我也有自己的感受体会。实际上习总书记所讲的“三严三实”,特别是谋事要实,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不是很高,但是也是非常高的,因为当前我们学风不正、党风不正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所以要更好的领会、贯彻习总书记这一系列讲话的精神。

我们自己也从各种各样的对日工作中,甚至于跟日本进行一些比较尖锐的冲突和辩论的过程中,感觉到一定要实,我们要在扎扎实实查实以后,才能够拿出来应用。像去年的9月3号习总书记和七个常委还有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和一个领导集体能够一年两次到抗日战争纪念馆去参观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空前的一件事情。习总书记在看每一篇资料的时候,都要有一些讲话提出来,特别在讲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死伤3500万人,习总书记蹲下身来认真地看,而且是指的是死伤3500万,习总书记马上就说日本的官房长官菅义伟,却说我们是夸大了,那么菅义伟是不对的,因为它不实。所以后来我们在准备这样一系列的展板和系列的时候,真的是一条一条推敲,也深深感觉到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和贯彻习总书记这样严格的要求,实际上最基本的要求,最起码的要求,不然我们拿出的这些数字将来会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而且对历史也是不负责任的,而这些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一切的谋事方面都要更好地贯彻、实行。

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可以有太多的实例来说明一定要谋事要实,有太多的实例说明如果不谋事要实,那么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要是大的错误会对我们整个国家、对我们世界和平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对一个国家的判断、定性、定位不实的话,那么在制定方针政策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现在对日本怎么判断,对中日关系怎么判断,一定要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这样才能够实实在在地制定对日的战略、对日的政策和方针,这些方面也有切实的感受。

三、如何贯彻践行“三严三实”中的“谋事要实”

今天特别有幸的是看到了《习近平论“三严三实”:领导干部要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这篇文章,文中讲到习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所以他是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最重要的论点或者理论提出来的。习总书记专门讲的“三严三实”这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我们把所有的一系列语录摘编,这是6月8号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刚刚出来的,我觉得这一篇非常的及时,我真是如饥似渴,马上打印出来,而且把它摘录出来,认真体会和分析。从最早的2012年11月15号开始,一直到现在最新的2015年5月在浙江调研时的讲话,都不断强调贯彻全党、认真学习“三严三实”,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国现在国内形式还是很严峻的,还是有非常多复杂的问题,从严治党就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而从严治党非常重要的体现就是贯彻好“三严三实”。

我自己也在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党员都能够坚决贯彻执行了践行了“三严三实”,我们的党还会像某些敌对分子、某些“国粉”所宣言的那样,党要崩溃,国家要灭亡吗?那永远是梦想。当然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将来党要正常的消亡,国家也会消亡,但是不是现在的问题,是将来的世界发展前景的问题。实实在在的说,我们要把我们的党建设好、领导好,让我们的国家真正走向世界,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己工作实际出发,认真的领会和践行。践行就是一定要通过自己实际的实践来贯彻到自己每一步的研究行动中,所以我个人坚决支持和坚决拥护现在党所提出来的,大家认真的学习贯彻“三严三实”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全党掀起这样的教育高潮,非常及时,也非常解渴,特别有针对性。个人在研究工作中要更好的汲取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参考其他人成功的范例,更好地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好,真正以谋事要实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我们在准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一系列的展览活动中,对相当多的展览大纲、展览细纲进行了字斟句酌地推敲,我到很多地方看,这些资料非常的丰富,有一点没有搞清楚就不能这么写,这一点就要重新改,而要改某一个字,改某一条材料都要落到实处,都要讲究科学,绝不能想当然,跟编小说不一样,跟写一些纪实文学也不一样,历史就是要实。但是你光把这些资料摆出来还不行,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看法,这才是我们真正贯彻践行“三严三实”基本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最后都要体现在我们所有的报刊,所有展示的项目里。

最近我们的文化部、国家档案馆,还有新华社搞了一个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展览,这是要拿到世界各个国家去展览的,首先要在纽约联合国展览。这个展览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每一条材料、每一个资料的出处都进行了扎扎实实的研究和思考,任何一个不实的字句,哪怕标点符号都要彻底改掉,才能够拿出去展览。所以我非常欣慰,看到我们各个战线的人员,都在认真地贯彻和践行“三严三实”谋事要实的要求,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贯彻践行这一系列的要求。当然,同时也对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的一些不严不实、谋事也虚、不扎实、不认真的行为,应该进行批判、揭露和劝导,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我现在还参与了另外一项工作,就是主编《中日关系史研究》杂志,在主编《中日关系史研究》这个杂志过程中,也有非常多的体会。因为它每一期我都要字字句句地审看,甚至修改,而里面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大家写的文章,我只好认真查阅原文,查阅了原文之后发现有些字句是不确切的,那就只能坚决地改过来,同时要告诉他本人,你当时的一些考虑有不准确的地方,还是要落到实处。而这些大家的态度是非常感人的,都非常谦虚的说还是以你查对的资料为准。还有一些注释也是说是出自在这本书上,但是往往有的时候它是转引的,转引的东西就有不太靠得住的东西,你转引的这本书,这本书到底是怎么样的,就有这样的问题出现。

有的一个老先生专门引了一篇文章,甚至于每次都用,后来我拿到这部书,这是日文的著作,发现中间怎么连不上,缺了一些,后来在认真看才知道,缺了一行字。后来我把这个情况向老先生汇报,他说当时抄卡片的时候太疏忽了,抄的过程中看错了行,把这一行落下了,所以在自己写的很多用到这条资料的书里面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后悔莫及,亏得现在发现了,以后再来纠正。这也是非常沉重的一些经验教训。我是想说,只有从各个方面来认真的贯彻践行“三严三实”,特别是谋事要实,我们研究一定要实,一定要准确,任何的不实,任何的不准确都会造成终身难忘、难以弥补的遗憾。有的就已经带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我们自己也很悲哀,但是我们想再版的时候,应该把某些错误再给他纠正过来,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态度。

还有的一些对研究中日关系非常重要的文章,但是它往往有非常多的工作经历,有非常好的一些大的国际关系的支持,但是往往对一个具体的资料,特别是历史的资料掌得不是很准确,所以也就这么写了。在看的过程中,我就要重新查他的出处,重新核对原来资料的来源,再翻检,真的有可能会发现这是不对的,是有错误的,甚至于有很多疏漏的,有的考虑就给他直接删掉了,也要告知我们的权威性的作者。所以在主编《中日史研究》这个杂志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这个杂志虽小,但是它的影响很大。我非常尊敬的一些老先生也说,我在别的报纸,哪怕是《人民日报》,刊登了我的文章,几乎没有人来跟我说,可是我要在《中日关系史研究》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之后,不光中国的朋友,甚至于日本的朋友都来跟我说看到你的文章了。所以它有特殊的一个受众面和读者群,日本的一些学者是非常重时政的,他是会非常认真地来推敲你的字句的,我们要是有很多错误,的确是很汗颜的,所以一定要贯彻严格把关,一定要贯彻谋事要实。

谋事要实不光说谋这件事情,因为习总书记讲得非常清楚了,实际上在做事的时候,在采取行动的时候,一定要都坚持这个实的要求,不光是计划、考虑要实,每一步都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个才是我们从事研究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当然也在考虑,应该把我们的经验教训让更多的朋友引以为戒,或者共同勉励,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我还想,在这儿说“三严三实”的要求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它是针对着我们当前党内存在的各种各样严重问题提出来的,是一个全面的整体。所以不光对自己,还有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周边的朋友,都要进行“三严三实”的宣传教育。这些实际上是在另外一个领域对我们的约束,同时也是我们在各种工作中的一个非常好的鼓励,也是一个开放。你真正贯彻了“三严三实”谋事要实,你就会觉得非常自由,每做一件事都实实在在的,不管到哪儿,不管出什么事,我是踏实的,永远是问心无愧的。如果弄虚作假,搞了不实的东西,一天到晚心理在捣鼓,老觉得有遗憾,更不要说已经印出来出版的事情,就是送到杂志社,杂志社也会告诉你,你这个有哪些问题,所以我自己觉得,我们要更好地严格地认真地领会这一系列政策。

我今天主要是从三个问题进行了宣讲,对怎么样原原本本地领会习总书记的“三严三实”中谋事要实的教导;更好的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通过自己周边的还有我所知道的各种各样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自己的一些汇报;第三个就是就我们自己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怎么来贯彻践行,根据自己的体会感受,跟大家进行了交流。同时要联系到我们“三严三实”整体来理解,摆正位置,所以我认为谋事要实是三个“实”里面的第一“实”,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实”,谋事要实应该要从心里头,真正执行贯彻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工作中,贯彻在自己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才能够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共产党员。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24/8189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