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假证有风险,乘车需谨慎

2015年06月25日 09:02

 

【事件介绍】

铁路部门称:持伪造证件乘车将受重罚

近日,在广州至银川的K1296次列车上,工作人员查获两名持伪造铁路职工工作证乘车人员。铁路部门称,对持假证乘车的行为,除没收证件并处罚款外,持假证者的个人身份信息也将被采集,这些信息将提供给相关征信机构,纳入有关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据兰州铁路局银川客运段K1296次列车长杨献江介绍,两名假证持有人周某、程某在列车行至湖北省武昌车站时,乘车前往十堰,通过比对证章以及票证字体、颜色、防伪标识后发现证件有假,在铁路警方协助下,列车工作人员对两人证件予以没收,并在原有票价基础上加收双倍乘车票价,同时对其个人信息予以采集。

铁路部门提醒,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证件,将可能被处以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和1000元以下罚款,持伪造、变造证件乘坐火车,还将按乘车区间票价的相应倍数进行罚款,个人身份信息也将被采集到铁路征信系统。不良信用记录一旦采用,不仅会影响申请信用卡、贷款买房购车等,而且会影响今后升学、评先求职。

莫让乘车透支了“诚信分”

所谓诚信,就是为人忠实、真诚、讲信誉;处事要言必信、行必果。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今人说:“人无信而不立。”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都把诚信视为立身和营商之本,可随着传统的断裂,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见利忘义或投机倒把的失信行为,如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商品、到处蔓延的虚假广告以及为谋取非法利益而伪造票证,等等,这些恶劣现象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今,国家正在逐步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对诚信的监督管理,对于违犯诚信的行为,除相应的罚款及拘留外,还会将违法违规、不守诚信的个人或企业纳入“诚信档案”,列入“黑名单”,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使其不诚信行为无从遮掩、人尽皆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诚信已成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自铁路实行实名制购票乘车制度以来,广大旅客都能按照铁路的相关制度购票乘车,但仍有极少数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顾个人诚信失实,通过各种方式无票乘车。逃票人员中不仅有持伪造、涂改过期车票乘车,或拿着伪造的学生介绍信或可优惠乘车证件购票,甚至还有的人通过伪造铁路职工乘车证件乘车。

逃票事虽小,但关乎诚信,就是大事了。罚款有价,诚信无价,莫让乘车透支了“诚信分”。

 

持假证乘车,让诚信“很受伤”

一个国民的诚信就是一张最好的国家名片,然而在我们日常的出行过程中,不论是公交、地铁还是铁路,逃票现象却始终是屡见不鲜。或许每个逃票者都有自己的理由,只是不论哪一种理由,其根本都是违背道德理念和文明教养。如果说逃票还只是一种失信的行为,是人品方面出了问题,那持假乘车证上车就是公然藐视法律的“玩火”之举,是社会文明相违背的失信行为,这种行为让诚信“很受伤”。

铁路部门明确规定,持有铁路职工工作证的职工在因公出差、探亲时,可享受免票优惠。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优惠的,铁路职工办理免票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只有符合条件的才能办理。而且铁路乘车证和铁路职工工作证真假的识别也是有方法的,主要是通过对纸张及版面颜色图案、水印和荧光进行鉴别。有关部门在查处假证的同时,还应对制假贩假源头重拳出击,并且通过媒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多措并举遏止假证泛滥的势头。如果使用假证购票乘车,不但会耽误行程,如果情节严重,还将受到行政、刑事处罚。笔者在此也奉劝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一定要看清法律的“高压线”,切莫利令智昏招来牢狱之灾。

持假证乘车目的就是逃票,“逃票一族”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丧失诚信道德底线,这是不值得的。一个人如果完全不拿诚信当回事,最终无论是对人、对企业还是对社会都将是百害而无一利。此外,一旦逃票成为习惯,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失信行为将使人失去立身之本,当现有的措施无法更好地制约逃票者的行为时,将逃票人员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无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使用假证所带来道德上的谴责,法律上的制裁,其不良影响不言而喻。单靠管理是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的,还需人人自律,文明乘车,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乘车环境。莫让诚信蒙上污点,莫让失信行为羁绊个人前进的脚步,莫让失信之风束缚带动社会前行的车轮。

持伪证乘车 还是贪小利思想在作祟

两名人员持伪造的铁路职工工作证乘车被发现,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两倍车票的罚款,更将是个人身份信息采集,这些信息将提供给相关征信机构,纳入有关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这样的行为真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了节省一些车票钱,结果不仅仅被罚了款,还被纳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将会影响以后买房买车的贷款问题。可见,这样的惩罚方式,的确让两个人“亏大了”。

但千万别忙着为两人的惩罚方式表示同情,这样的惩罚结果只能算是两个人咎由自取,一点都不值得任何人同情。因为这样的行为方式,已经扰乱了一个社会诚信基本的道德框架,给人们起了一个很坏的示范性行为,并且也从侧面影响到了我们公众的利益。

我们总是在谈论为何中国人失去了起码的道德价值观,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单纯以某些人的行为概括到中国人这个群体,就是典型的惰性思维。但是,某些人用这种持假证企图免费乘车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丧失道德价值观的体现。并且会将这种方式传播到别的人身上,让其它人认为只要能够靠假证就能免费乘车,那么自己也可以去。从而让个别人不顾购票上车的基本公民素养,变成一种群体现象,这往往会导致一个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的败笔,不能不引起重视。

再者而言,这样逃票的行为从侧面减少了铁路部门应有的收入。在铁路走向市场化的这个大背景下,铁路部门的收入直接关系到对于乘客服务的质量,虽然一两个人的逃票行为或许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但是当很多人将这种逃票行为变成一种习惯,那么最终损失惨重的将会是铁路部门。而收入的减少,会顺带影响到对于其它乘客的服务质量,从而侧面影响到其它购票乘客应该享受到的服务。所以,对于这种逃票行为绝对不能只是铁路部门应该重视的,更是每个维护自身权益的普通公民也该站出来说不的。

虽然国家关于类似的行为,制定了一系列比较严格的惩罚措施,不仅仅有拘留等惩罚措施,更可能影响到个人的升学和就业。但是,如何让这些措施落实下去,让每个恶意逃票的人真正被抓,就需要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能够认真检票,也需要每一个公民的自觉举报。让抱有这种心态的人,会因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不敢再做出这样的不文明行为。 

【启示与思考】

本想凭假证蹭坐“免费”车,结果却被查获,不仅假证被没收、被罚款,而且,他们的个人身份信息也将被采集,将被纳入有关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要是有后悔药可以吃的话,这持伪证乘车的周某和程某估计已吃下无数颗了吧。

人们或许在进站乘车时都有遇见过,铁路职工出示了工作证就能免费乘车,某些爱贪小便宜的人不禁心痒痒的,为了省钱,想过一把免费坐车的瘾。也有人觉得社会不公,为什么铁路职工能免费乘火车自己却不行?为了寻求刺激,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就持伪证来乘坐火车。

幸好有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及时查出伪证,而且处罚力度的加大也让这些人不敢肆意妄为。以前,靠罚款来震慑这些贪小便宜人的钱包,罚款数额也不是很大,他们也对此也毫不畏惧。如今,将个人身份信息采集到相关征信系统,不良信用记录一旦采用时,对未来的影响可就大了:不仅会影响申请信用卡、贷款买房购车等,而且会影响今后升学、评先求职!

依法乘车、文明乘车更多的是需要民众的自觉,旅客们在乘车出行时,切不可为贪图小便宜而违反法律、道德,只有人人讲诚信、处处德为先,如此才能共同营造出和谐文明有序的铁路乘车环境。最后告诫仍在使用假证坐“霸王车”的人,莫要漏网之时沾沾自喜,被抓之时后悔莫及。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25/8190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