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党建

李会先: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吸收优秀群众入党

2015年06月29日 09:15

 

李会先

李会先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党委副书记 法学博士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视频专辑:http://www.71.cn/2015/0628/819940.shtml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628/819944.shtml

PPT:http://www.71.cn/2015/0630/820302.shtml

各位朋友,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吸收优秀群众入党。党员队伍建设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心,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从中共一大到党的十八大,党员队伍建设无一例外地被视为关乎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党员队伍素质高,党的力量就会加强,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党的事业就会生机勃勃。那么党员队伍的建设问题往通俗讲就是一个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落实到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中去。那么我们既要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同样也要高度重视吸收优秀群众入党工作,因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2014年6月刚刚下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做出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所以,吸收优秀群众入党,是一项源头工程、基础工程和战略工程。

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交流四个问题:一、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二、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三、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四、吸收优秀群众入党问题。

一、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方面来讲,必须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第二,从增强有效执政能力来说,也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第三,从落实从严治党方针来讲,更是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由党员按照党章规定组织起来的一个统一整体,党员是构成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队伍的素质关系到党的肌体的健康,也决定着党的战斗力。

新时期以来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完成重大任务、抗击自然灾害、应对突发事件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随着党员队伍越来越壮大,管党治党的任务就显得更加艰巨。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特别是我们党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都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那么,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坚持正确的方向,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切实把它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认真把它完成好。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任务,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建设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在创建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过程中也特别的注重党的纯洁性,他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要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实现小康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现阶段这两大历史任务以及应对上述的考验,全党既要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又要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较高的执政水平,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而党的执政使命也要依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动的主体,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那么我们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也要通过全体党员去贯彻执行,党的所有工作任务要依靠广大党员去完成,党的优良作风也要通过党员的行为来体现。因此,党员是否具备先进性,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党的组织的先进性。

那么,实践也证明,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党的肌体才会健康;广大党员信念坚定,素质优良,作用突出,党才能够始终坚强有力,党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党才能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执政基础才会坚如磐石。必须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务求实效。我们还要着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二)增强有效执政能力,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有效执政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我们讲执政基础,讲合法性,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政党如果你的老百姓相信你、跟随你、拥护你、支持你,那么这才是你的合法性,那么老百姓拥护你的程度取决于你执政的时间长短或者执政的水平,那么群众对于政党的认可和跟从是政党合法性的基础。这里面党员队伍,党员带领群众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恰好是政党合法性的党员基础。那么再往下扩展就是群众基础,党员起了一种什么作用呢?它要既作为党内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好地发挥党的各个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吸引群众,让群众认可,让群众拥护,所以我们的党员实际上起到的是一种中介的作用。那么再往下说,党在有效执政的过程中,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并且路线方针政策需要不断往下延伸,这样的延伸过程需要发挥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因为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完了以后不光光是要靠文件、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和记录下来,还要靠广大的党员去解释政策、去宣传政策,要潜移默化地带领群众去落实政策,这样的政策才具有现实意义,同样也展示了我们有效执政的政党优势。

那么,有效执政的政党优势还在于无产阶级政党是一支铁的有纪律的部队。这样一支铁的有纪律的部队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是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抓手。那么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员通过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抛头颅、洒热血,很好地带领群众一步步把我们的革命路线、把我们的革命要求落实到了群众里面。通过我们铁的纪律的部队,体现了党的性质、党的作风、党的良好形象。那么,在现阶段,我们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同样也需要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群众一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三)落实从严治党方针,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党要管党,才能够管好党,要害是一个“管”字;从严治党,才能够治好党,关键是一个“严”字。习总书记强调,“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些年来党员队伍建设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加强,但是也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党组织对发展党员把关不严,发展党员质量需要提高,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出口不畅;党员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不强,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甚至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只有严把入口、严格管理、严肃党纪,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像党章要求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总之,正确认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摆正党员队伍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位置,处理好党员队伍建设同党的其他工作之间关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提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自觉性的思想基础。

二、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们前面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指党员队伍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又非常紧迫,有哪些问题呢?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2013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描述了一些问题谈得非常严峻,要求我们全党上下要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今天我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党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是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问题;二是党员能力素质不足的问题;三是党员意识的淡薄问题。

 

(一)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问题

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那么总书记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信仰缺失的一个现实危害。现实生活中也的确着存在着信仰缺失的现象。比如,有的党员平时不注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模糊,精神世界空虚,对共产主义感到迷盲,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这些都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问题。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不问苍生问鬼神,只信风水不信党”的这种现象值得警惕。那么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2014年8月11日,安徽省淮南市委书记方西屏因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这名任现职仅一年半的市委书记应声落马之后,有关其任期间因风水禁忌而炸掉淮南市地标性建筑、规划建设中的第一个五星级酒店项目“观湖国际”的事件,得到了证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无独有偶,根据中纪委的通报,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不但花巨资将祖坟迁往成都都江堰,聘请风水先生做道场,对一名年仅36岁的算命先生言听计从,甚至还因其迷信,追求官运而改变成都的数个著名建筑设计。但最终,风水与算命先生都未能拯救他。这样的例子真的还有不少,所以这些现象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比如,有一些中央的高级官员,解放军总后原副部长谷俊山买地置业、搬迁修墓等都要请风水先生。铁道原部长刘志军为求“平安”,“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 “河北第一秘”李真笃信风水, 在获悉中纪委要对他实行“双规”前,他就做好了半夜里出逃的准备。李真事先征求“大师”的意见:“我近日有灾祸吗?”大师答:“没事,你有贵人相助的。”李真竟然信以为真。这些例子,表现出党员对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坚定,这将是一个大麻烦。我们要建设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来领导这个建设,如果连党员自己都说不清楚,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那如何让老百姓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何带领广大群众建设这样的伟大理想,如果没有理想信念,那我们建设未来的东西怎么理解,说不清楚而且未来的发展目标也不清楚,所有的东西都解释不清楚。理想信念问题,对于8千多万党员来说是一个致命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其他的东西都是纸上谈兵。

(二)党员能力和素质不足的问题

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指导水平。随着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难以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难以适应长期执政的要求,难以适应环境和形势变化的挑战。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冲击,思想文化激荡带来的价值观复杂多变等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能力欠佳,无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会合理协调各个阶层利益,不能科学判断和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可以说,能力不足给我们党的事业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一定范围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突出,一些领域仇富仇官现象蔓延等,暴露出了一些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等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能力不足也是我们共产党员面临的一大危险。我们党执政要依靠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依靠我们的党员来发挥作用,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党员作用发挥并不是很好,主要是一些基层干部、基层党员,他们的能力素质表现得很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很好地理解路线方针政策,如果我们党员能力素质一般,解释路线方针政策解释不到位,甚至是不仅解释不到位,还会把路线方针政策解说歪了,这样对于党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长期以来,我们党执政多长时间,对于我们党的能力素质的考验就有多长时间,我们执政问题遇到的风险有多严峻,对于我们党员的能力素质考验也是有多严峻。

(三)党员意识淡薄的问题

所谓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一种反映,或者通俗的讲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意识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心系人民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那么现实生活中党员意识淡薄主要有以下几类表现。

一是宗旨意识不强。有的党员缺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面对群众的疾苦熟视无睹,热衷于“跑部钱进”,他们静不下心来,沉不下身去,作风飘浮,脱离群众。有些党员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只关心自己做什么官,是什么级别,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不受党的纪律约束,甚至于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严重危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破坏了党的形象。没有党员宗旨意识,或者党员宗旨意识不强,尽管已经入党,也只能算是形式上、组织上而没有在思想上真正入党。

二是权利意识不强。权利意识不强,一定会制约权利去行施。在宪法和党章中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各种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权利意识淡薄,不了解党员享有哪些权利,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这些权利,那么何谈党员的主体地位,何谈参与民主管理,何谈民主监督等。

三是责任意识不强。有些党员讲责任,仅仅理解为对组织的一种服从,依赖组织,缺乏主观能动性,工作随大流,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没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是忧患意识不强。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有些党员对党内监督漠不关心,对腐败现象听之任之,对党内民主缺乏信心,主动参与党内事务积极性不够,对党的事业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失去了在党的建设中应有的主人翁意识。

党员缺乏宗旨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就一定不会具有强烈的党员主体意识,就难以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党内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主体作用。

当然党员意识也并非天生就有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可以在发展党员时培养党员意识,也可以在教育管理中增强党员意识,还可以在自我修养中提升党员意识。

 

三、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注重学习、树立党章意识、遵纪守法、提升道德修养等多个层面,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那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之际,让我们结合总书记的观点来探究、来体会如何做一名好党员,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一)理想信念要坚定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接受任务和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的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一个根本的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的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盲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在红军时期,一名刚参军的青年问一个老党员。他说,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老党员就郑重地回答,参加共产党员有99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会被杀头还会坐牢,赔钱的工作要抢着干,如果军服不够就要让给人穿,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要说好处,我看就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

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的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矢志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二)增强党性修养

坚持党性原则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准绳。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言、立业、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的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党内生活要交心;党内同志要做诤友、挚友。那么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例子,这是在2009年,有一名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指着记者的鼻子问:“你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也表明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还不够,以至于政治立场出现错误,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全党同志要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讲,也是党性问题。改进作风要举一反三,通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上解决好党性问题。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心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越界、越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修养是我们一生一世的必修课。这个提法非常形象生动。他还说,党性修养、党性锻炼不存在说一时松一时紧的问题。不能说这段时间党性好了,我就可以放松;下一阶段党性放松了,我还可以抓紧,不是这样的。

党性是什么呢?党性是党的性质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我们的党性是什么呢?一个领导核心、两个先锋队伍、三个代表。尤其是三个代表,我们如何做到,我们做到自己的这三个代表,这不容易,不光是几句话。党性怎么锻炼?我认为党性锻炼就是我们每个党员自觉的而不是组织要求的,自己能想到的这个事情用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那么什么是共产主义的思想意识呢?就是为天下劳苦大众,为了更多穷苦人的利益,用这种思想去改造其他的思想,用共产主义更高的世界观去改造自己的其他视角,这就是一种党性修养、党性锻炼。

(三)注重学习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套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这样的一种危机感,都要努力地去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去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够梦想成真。

习近平总书记还劝导我们说,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敞开思想谋划新思路,放开手脚追求新突破,善于从事物的对立面、差异性、因果联系中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增强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群众,做到坚定清醒有为、为民务实清廉。他还要求全党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习总书记这一重要宣示,表明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将以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精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智慧,不断在开放中推进发展。人类的优秀文明是一条不息的河流,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并世代积累传承的共同财富。党员既是要求加强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向实践学习、向榜样学习、向群众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4亿人口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抒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四)树立党章意识

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同志要把学习党章作为第一课,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

党章意识是每个党员都应当具有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建立在对党章的科学理解和自觉践行上的一种意识,是对党章的感知、认同、遵从以及理解的综合表现。

党章意识的提法与党性之说一样,具有概括性、原则性、科学性,对于逐渐形成党章话语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减少党员中的不自觉遵守以至背离违背党章的行为趋势,有利于在全党形成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整体氛围,有利于发挥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在全党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也有利于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和领导作用。

 

(五)遵纪守法,提升道德修养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 ,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

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之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党性教育,抓好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今天我们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的伟大斗争,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这部分我还想说党员是一个荣誉称号,但是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荣誉称号这上面,那样就没有意义了。他也不是一个皇冠,他是老百姓赋予我们非常切实的东西,我们要把它看的重一点,好一些,把事情做的多一些,真正以党员的要求把工作做好,学习努力和同志们团结好,给人们体现出一个发展的榜样,和谐的榜样,真正的体现出我们党应有的作用。我们要遵循习总书记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增强党性修养,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向实践学习,向榜样学习,向群众学习,牢牢树立党章意识,遵纪守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四、吸收优秀群众入党

基层党组织不仅要教育管理党员,而且要不断吸收优秀群众入党。吸收优秀群众入党也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实现党在现阶段的政治任务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大问题。

吸收优秀群众入党有两个基本的依据,一是党章,主要是党的十八大制定的新党章;二是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还有一个依据是2013年中办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要求全党遵照执行。细则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党建总目标,总任务和落实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重要遵循。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重要的工作。1990年中央组织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对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去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发展党员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党员的规模大大扩大,从1990年初全国党员总数4900万到2013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超过8600万,数量的急剧增加对党员的发展、党员的质量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利益“藩篱”、制度“天花板”等一些硬骨头,我们都要靠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先进队伍才能够啃下来。另外,从目前党员发展的环节来看,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总结实际在发展党员工作实践中创造不少务实管用的办法,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党组织在发展党员的时候放纵了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急于完成人数规模,在质量上有所忽视,有的党员缺乏党员意识;有的党组织发展党员缺乏系统的总体的考虑,导致党员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一些机关党员“富余”,而基层一线和新的社会领域党员的“占比”太少;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只要把经济搞好了,推动经济增长了就可以入党,把入党的标准简单化,对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要求不够严格。又比如,有的同志总是有意无意地认为党员越多越好,党组织越大越好,忽略了党不是一个无限膨胀的组织,党作为先锋队、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在全国人口中只能占少数,不可能成为多数。党员数量“粗放式”扩张、党组织规模无节制膨胀,不仅管理难度会越来越大,而且发挥的作用会加速递减。

因此,1990年制订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任务变化的需要了,新《细则》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做出的重要部署,是从源头上提高党员质量、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举措,是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遵循。所以,今天我主要是从如何把握新《细则》精神这一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吸收优秀群众入党,此外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也谈一谈进行党员发展的一些具体的体会和做法。

(一)提高质量是发展党员和优化结构的关键

新《细则》的内容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体现了实践探究的新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党员队伍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重大部署。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这在我国的历史上那是绝无仅有的。2013年2月,中办印发相关文件对严格发展党员规程、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次新细则的制定正是依据上述精神和党章,对发展党员工作有关内容一些补充和完善,将党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写入总则,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育考察提出了新要求,细化了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要求,进一步严格了预备党员审批权限,对追认党员的标准和程序做出规定,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和把关作用。修订后的《细则》坚持以党章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党章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从严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考察;突出了问题导向,针对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等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总结实践经验把各地区,各部门创造和积累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吸收进来,强化党组织责任,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把关作用,注重务实管用,既增强相关规定又从实际出发,简化了一些程序。

《细则》提出了发展党员的新16字方针,即“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与原来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16字方针相比,把“保证质量”改为“提高质量”,把“改善结构”改为“优化结构”,对发展党员质量和整个党员队伍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16字方针新增了控制总量的要求,《细则》规定,“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这意味着在党员发展的总量控制上,发展党员比例要有所降低,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要优中选优。新的16字方针还增加了“发挥作用”。这意味着要阻止把一些不犯什么错误,但也不起党员作用的人发展入党,要求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新16字方针以控制总量为重点,实行发展党员工作总量控制,使全国党员数量年均增长控制在适当速度(大约在年均1.5%,这是未来10年的规划),党员队伍要保持适度规模;以优化结构为关键,根据不同群体行业和岗位特点,确定发展党员的重点,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党员标准,加强培养教育,严格日常管理,严肃纪律要求,着力解决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以发挥作用为目的,引导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立足本质、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那么,《细则》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高质量合格党员的标准,在党章和相关的党内法规中有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我在第三个问题自己的工作体会中也会有一些论述,这里不在赘述。

 

(二)把高质量发展党员和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有效结合起来

好制度必须科学,好规定重在落实,贯彻落实《细则》,要紧紧围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发展高质量的党员,把高质量发展党员和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结合起来。

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把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有机统一起来,始终着眼于调动8600万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党员都负起责任,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有进有退、进退有章的制度和机制,激发党员内生动力,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自身活力。通过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让广大党员参与到党组织活动中来,让党员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释放出正能量来;让党员从“要我发挥作用”转变为“我要发挥作用”,从“沉默的大多数”转变为“活动的大多数”;让基层组织从“要我搞党建”转变成“我要搞党建”,从“为了上级搞党建”转变成“为了党员搞党建”,全面提高党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按照“盘活总量、优化存量、控制增量、严把质量”的原则,科学精简队伍、清理队伍、优化队伍、提升队伍,夯实党员发挥作用的基础。盘活总量,重在挖掘党内潜力,增强党内活力,扩大党的影响力,提升党的吸引力;优化存量,重在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能力素质,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控制增量,重在科学规划,完善制度,把好入口,畅通出口;严把质量,重在坚持标准,加强考评,宁缺毋滥,确保先进。

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从党员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入手,破解党员发挥作用的难题。比如,“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问题,这部分党员通常对自己的要求低,发挥作用不主动、不积极、有顾虑,遇事往往躲、退、让。对这些无职无权的党员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和平台,让他们积极承担义务和责任。确有不合格党员或者是短期内难以改正的少部分人,可以劝其退出。再比如,“守摊型党员”问题。这些党员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开展工作时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精神懈怠,不求上进。对这些党员要进行有效的教育、约束和激励,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尤其要加大群众对党员评价的权重,增强党员的责任心和危机感,促进其发挥作用。又比如,高龄老党员问题。这些老党员发挥作用差别比较大,要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对于能够发挥作用的,要用好这些“余热”;对于不能发挥作用的要深入研究可否与在岗党员分开调剂,在发挥作用上可否不做同样要求。总之,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有利于党的薪火相传和兴旺发达的角度出发,把统筹考虑高龄老党员问题作为党实现科学“瘦身”的一个重要课题。还比如,发展党员家族化、关系化、利益化问题。在基层新增党员中,有的地区出现发展党员家族化、关系化、利益化的现象,搞近亲繁殖、关系入党、有偿入党、入党交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要高度重视,严格规范,对触犯党纪党规的要坚决查处,果断处理。

(三)把握标准,创新方法,吸收优秀群众入党

在现阶段关于党员发展的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我把问题所在归结为两个“能不能”:一是能不能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二是能不能实现党员标准的具体化,从而实现建设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目标。这两个“能不能”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因为党员质量与党员标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发展党员时是否把政治标准放在了首位,党员标准如何具体化,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的确是难题。在实践中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党委探索“五谈十看一承诺”学生党员发展模式,该模式获北京市基层党支部活动案例创新三等奖。

下面我简要解读一下“五谈十看一承诺”的党员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五谈,二是十看,三是一承诺。

“五谈”指党员发展的五个关键步骤均有相应负责人,或集中讲座,或个别谈话,对于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加强教育和引导。1.启蒙党课。入学第一堂党课由系党委书记面向全体学生以讲座形式进行教育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追求进步、勇攀高峰;2.党校。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要积极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入学以来的感受、进步及优缺点等,符合条件的学生送入党校培训,党校教师队伍由学校聘请的高素质专家讲师团组成。3.“推优”。在团支部“推优”通过后,由学校聘请的、安排到院系工作的党建组织员找他们谈话,了解其基本情况。4.确定发展对象。此阶段,推行“教师小助手”制度,由系党委副书记“零距离”考察其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5.召开支部大会。党员发展大会票决结果后,新入党同志要进行发言,并做出承诺。这与创先争优长效活动中提出的党员承诺、践诺制度相一致,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关口提前到了党员发展的第一天。

“十看”,指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和现实表现四个方面把党员标准具体化,着重考察了十个方面的“观测点”,构成了“十看”。具体考察形式主要有谈话、思想汇报、调查、证书、支部评议、活动任务等。比如,如何考察入党动机,我想从奋斗目标和意志力这两个方面要有所侧重,通过谈话和本人的思想汇报来了解其有没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他的行为和意志力如何?对于政治立场,我认为主要是教育的问题,让学生要知道党的政治立场。等等,实践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单位的更为具体和细化的党员标准。

我们这样的一个模式在入党动机的考察,发展过程管理的细化,关键环节的强化,突出作用的发挥出等方面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在培养环节,除按照程序指定培养联系人外,从基层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建组织、专家讲师团等各个层面进一步加强了培养教育工作,在考察环节,把政治思想作为首要标准、把道德品德作为核心标准、把能力素质作为基本标准、把现实表现作为重要标准,突出了十个“观测点”进行全面考察,并创新了“承诺”制度。

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支部书记、党员做了大量工作,学校配备的党建组织员、系党委副书记直接参与,做了大量工作,这就说明他们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发展入党而入党,而是帮助申请入党人、发展对象不断成长进步,实现政治上的成熟。把这个过程作为一个双向的过程,既是入党申请人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也是党组织加强培养教育、吸引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特别突出了一个教育环节。党员本人以党员自律书形式在党员发展大会上公开作出承诺,使其置于全体学生的监督之下,强调了党员作用的发挥,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这样的一个模式还提出好党员、好公民、好学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吸引优秀群众入党时,不能以偏盖全,不能把三者等同起来。把政治思想标准放在首位,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把道德品行标准作为核心,才能保证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把能力素质标准作为门槛,才能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现实表现标准作为基石,才能保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那么这样的一个模式我认为对于吸引优秀群众入党带来三点启示:

一是要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把群众中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

二是要把发展党员的过程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过程、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过程、作为党性教育的过程。党员发展不仅是个程序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教育过程。党组织、党员要敢就社会尖锐问题进行探讨,不怕有不同、有碰撞、有交锋,在讨论中要提高大家的认识。比如,我们在2012年的12月26日面向全校,全体党支部书记100多人的大会上,我们做了一个发展党员的示范观摩,其中在党员发展大会的讨论环节,有一名党员就会发展对象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有“老好人”的现象,缺乏与不良风气做斗争的勇气。我觉得这样的讨论就起到了一个党员教育的作用和过程,使全体党员和发展对象能够出出汗,对照党员标准做出深刻反省。

三是要把考察入党动机、解决思想入党作为重点。从政治思想、道德品德、能力素质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党员标准具体化的探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党员质量。这样的一个模式是我们基层党组织的一种探索,可能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要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三个“出来”可以说是衡量党员意识的具体标准,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形象的生动写照,是共产党员的闪光之处。我的演讲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29/8199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