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三国同日遭遇恐怖袭击说明什么
2015年06月30日 14:18
6月26日,法国、突尼斯和科威特相继遭遇恐怖袭击,造成6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发生在科威特和突尼斯的两起袭击事件负责,而法国的恐袭案背后也隐现极端恐怖组织的影子。
(图片说明:6月26日,在法国里昂附近的圣屈昂坦法拉维耶,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在发生袭击事件的工厂外举行记者招待会。法国总统奥朗德说,事件具有“恐怖性质”。)
面对一天内发生的这三起恐怖主义袭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予以强烈谴责。联合国安理会当天亦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上述袭击,强调必须将袭击实施者绳之以法。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尚无证据表明,“伊斯兰国”已开始在全球发动有组织连环袭击,但这些事件预示着恐怖势力伺机发动袭击的野心正在膨胀,应引起全世界警惕。
一天三起恐袭事件
三个国家在同一天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严重伤亡,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震惊国际社会。
26日,法国东部伊泽尔省一家工业气体工厂内发生袭击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据报道,袭击者驾车闯入工厂,点燃多个煤气瓶,致使现场发生爆炸和火灾。警方随后在工厂附近发现一具被斩首的尸体,并发现激进文字。法国当局指出,这次袭击案有着明显的“恐怖特征”。
同样是26日,在突尼斯著名旅游城市苏塞,两名武装分子乘坐橡皮艇从“皇家马尔哈巴”酒店的沙滩登陆,随后取出武器朝沙滩上的人群扫射。据突尼斯卫生部消息,袭击已造成37人死亡、36人受伤。
(图片说明:6月26日在突尼斯苏塞发生袭击事件的沙滩上拍摄的遇难者遗体。)
长期以来,科威特被视为中东乱局中的“世外桃源”,然而,在26日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中,这个国家也没能幸免。
当天,位于科威特城市中心萨瓦比尔区的伊玛目萨迪克清真寺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至少造成27人死亡,222人受伤。
联合国大会主席库泰萨表示,26日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表明,国际社会绝不应容忍极端主义暴力,需要下定决心参与到打击极端主义的行动中去。
“伊斯兰国”威胁外溢
就在这三起袭击前几天,“伊斯兰国”发言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纳尼号召该组织的支持者在斋月期间向世界各地发动袭击。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三起袭击事件存在直接关联。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史蒂夫·沃伦说,有关方面正在调查,这三起恐袭事件发生在同一天是巧合还是事先经过协调。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一个激进组织研究中心负责人彼得·诺伊曼说:“我不认为他们(三起事件制造者)相互联络过,知道彼此的行动,或者有统一命令告诉他们做什么。没有证据显示,他们经过了协调。”
尽管如此,这三起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凸显了世界反恐形势的严峻。
(图片说明:6月26日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拍摄的发生爆炸的伊玛目萨迪克清真寺。)
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埃德·罗伊斯指出,三起袭击事件标志着“伊斯兰国”的威胁已经产生了外溢效应,其活动不再局限于伊拉克和叙利亚,未来在中东地区、欧洲和美国,都可能出现新的恐怖袭击。
制造恐慌气氛
西方观察家指出,同一天在三个大洲的三个国家发生恐怖袭击,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这些恐怖袭击事件,显示“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具有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的能力。
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中东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保罗·塞勒姆认为,“伊斯兰国”未来可能会发起更多的袭击,“他们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鼓动支持者制造袭击事件”。
长期以来,“伊斯兰国”往往以无辜平民为目标,通过制造手段残忍、影响恶劣的血腥事件营造恐慌气氛,并利用网络等手段四处散播,蛊惑人心。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26日发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活动,也可能是“伊斯兰国”对近期在战场上失利的报复。近两周来,库尔德武装在美国等国的空袭帮助下,连续夺取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城镇泰勒艾卜耶德等地。
对此,“伊斯兰国”发起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试图缓解战场压力。该组织23日在叙东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城市哈塞克制造了3起汽车炸弹袭击,25日又在叙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地艾因阿拉伯镇杀害了至少22名平民。(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630/8202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