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微信公众账号

独家案例 丨奖励状元房 能否遏制生源外流?

2015年07月08日 16:38

 

【事件介绍】

广东高考状元获奖1套房 网友:书中自有黄金屋

百万+洋房,著名侨乡乡亲、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去年在恩平专设的学霸奖学金就一度引发争议。而今年高考,恩平又再次传言称只要高考过重本,人人都有钱奖励,再次引起关注。

记者近期就此事向当地教育部门核实,该市教育局表示,这是一企业在恩平制订、并在教育局审核备案的高考奖励方案。而根据方案,并非过重本线考生人人有奖,而是根据录取层次、高考分数而定,奖完为止。此外,该奖励方案中不仅包含现金,还有洋房。目前该企业赞助的首套状元房已赠给当地理科第一名考生。

25日广东高考放榜后,有坊间传言引发了不少江门学子的羡慕嫉妒恨,该传言称:恩平考生考上重本线,人人都有钱奖励。朋友圈里有老师说,今年考上一本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2万元的奖励。恩平一中的一名高三学生小陈向记者透露,这条传言考后已经在恩平各校中不胫而走。

根据市招生办对今年江门高考情况的统计,今年高考中,恩平共有97名学子入围重本线,是否意味着,今年恩平这97名高考生都能拿到奖励?记者从恩平市教育局核实了解到,坊间传言的奖励并非完全失实,而该奖池是由当地企业提供,而并非政府部门为主导对象。该市教育局办公室聂姓主任表示,奖励方案有规则,根据考生录取层次来发放奖金,并非是人人有奖。

记者通过恩平市教育局获取了恩平某企业与恩平市教育局协商的高考奖励金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该企业拿出专项资金专奖优秀考生,而奖励顺序则是:先优先奖励状元,其次是985工程大学录取生,再是211工程大学录取生,最后才是重本线入围生。按高考分数由高到低,奖完为止。聂主任表示,企业已经拿出150万元作为奖学金,此外,该企业老板个人还拿出27万元出来补充奖池。

奖励方案

1.状元奖:文理分科考试期间,奖励总分超出广东省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值更多的状元套间1套,另一状元奖励10万元;文理不分科考试期间,奖励状元套间1套(同上)。

2.985工程大学奖:奖励当年高考被985工程大学录取的学生,每生5万元。

3.211工程大学奖:奖励当年高考被211工程大学录取的学生,每生3万元。

4.重点线入围奖:奖励当年高考上重点线的学生,每生2万元。

恩平理科状元已获状元房

考取第一名已经很意外,考后又当上了‘一房之主’更是意想不到。记者采访了恩平黄冈实验中学戚文杰,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633分的总分成绩成为当地的理科状元,并成了首套状元房的拥有者。

我们还算小康之家,爸爸在汽修中心做工,妈妈在小学托管中心工作,不过有了新房后,我们家的居住环境会更好。戚文杰对这份突如其来的大礼表示期待,他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和家人仍住在恩城车站旁的宿舍楼中。戚文杰告诉记者,尽管目前还没拿到状元房的钥匙和房产证,但是房产商承诺,只要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下发了,就能根据相关规定办理收房手续。

记者了解到,该房产位于恩城城区,地段较优。记者联系到一名该地产项目的一名售房主管阿琳,阿琳透露,状元房位于23楼,坐北朝南、三房两厅,内部宽敞明亮。送给考生的还是毛坯房,质量是很好的。阿琳表示,24~27楼还另抽4间商品房,未来还要奖励给高考的学霸们。

对于状元房市价多少阿琳并无透露。记者通过咨询恩平市住建部门了解到,该地产项目所在方位的商品房均价在4000元/平米左右,因此套房预估价或超50万元,在恩平属于中高档商品房。

企业、华侨设奖多 意在扭转教育劣势

今年高考,江门尖子生成绩在省内并不拔尖,全市文科状元仅排全省百名后。

我们的学生主要流向开平、江门去了。恩平市教育局一负责人提供给记者一份数据:2014年,该市小学流失153人,初中流失429人,主要以恩城一小、黄冈实验中学最多。

该负责人表示,每年由企业、华侨设奖奖励给高考优秀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奖池大约在300万元左右。很多华侨希望能通过教育基金奖励来留住好学生,提高家乡教育水平建设。该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方面,每年会依据《恩平促进教育发展专项基金》规定,拿出10万元作为高考突出贡献奖。奖励还是以企业、华侨为主导。该负责人说。

 

企业怎么重奖状元无可厚非

对恩平企业的奖励方案,说什么的都有。一种声音:恩平企业的奖励方案是“锦上添花”,让状元成了“暴发户”,应当关心扶助那些“掉队”了的学子才对;企业赞助“状元房”,也是一种等价交换……在一些企业已经没有“道德血液”时,恩平企业还肯拿出辛苦挣来的钱奖励当地出类拔萃的学子们,是有社会责任与担当的表现,应当给予他们点赞而不是挖苦指责。

平心而论,现在这样的企业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应当大力倡导才对。从传递正能量的角度看,重奖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形成激励上进的效应,客观上,只能激励出更多出类拔萃者摘取高考的桂冠,为国家名校输送优秀的生源,这有什么不对?!尊师重教,不是一句空话,而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果都在喊,谁都做看客,能有你追我赶、争当一流的可喜局面吗?

有人认为:企业奖励出类拔萃的考生,对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不敢苟同这种看法。这几年,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教育改革包括高考改革,剑指应试教育,其成果有目共睹。当然,包括高考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要看到。认为企业奖励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是对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是对这几年教育部门改革努力及成果的武断否定。

企业不是教育部门,能奖励赞助学子们就是好的,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普降甘霖”,去“撒芝麻盐”,企业也撒不起。企业把自己的钱奖励给谁,谁都无可厚非。要求企业把大把的钱用于解决所有“掉队”的学子,用于改变一个地区教育的劣势,是否要求太苛刻了?!这种要求无疑于用所谓公平去绑架企业,不把企业弄“黄了”才怪呢!只能让企业知难而退!须知,优化平衡配置教育资源,那是教育部门的事,与企业无干。

奖状元一套房能掐住生源外流吗?

看到重奖状元一套房,很多人本能反感:有点钱就咋咋呼呼,助长追捧“状元”的歪风,就不能把钱花得更漂亮点吗?不过,钱花得合不合理、值不值得,不能仅凭直观来判断。奖房是企业掏钱,乃企业的自由。而其动机,则是希望以此留住生源在家乡就读,改变当地生源严重外流的状况。对状元奖房无疑有助于达成这一目的。

进一步说,企业、华侨捐款,是希望助力家乡提高教育水平。不过,奖房仅仅是在存量上下功夫,更重要的则是要做大增量。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也要求其与企业积极对接用好捐赠。企业捐款捐房的拳拳之心,只有与当地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才能皆大欢喜,走得更远。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句话也可以改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留”。学生流失,显然不是因为考上大学后没有奖金,而是当地的学校缺乏足够的魅力。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提高整体国民的素质,而不是考分竞赛,非要决出冠亚季军,然后对冠亚季军分等级加冕颁奖。要提高一个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一要靠学校良好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二要靠整体的教学师资,三要靠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有一批没有后顾之忧、能全身心投身教育且自身文化素养高教学方法精的教师。

【启示与思考】

恩平是侨乡,是一个不差钱的地方。无论是侨老板还是当地企业家,能出钱奖励高分考生,都比那些有钱就用来炫耀的富人要“高大上”。然而这种奖励方式将造成金钱驱动的价值暗示和等级分明的观念强化。而且奖励只能惠及部分高分考生,但能否通过这些高分榜样以点带面还大可存疑。正因为如此,去年恩平专设的“学霸”奖学金就一度引发争议。

学生流失,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学校缺乏足够的魅力。学校的主要魅力来自教师。要吸引高素质的教师,首先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和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则需要经济的投入和人文的产出。有良好的环境和优秀的教师,当地学生自然就不会舍近求远地到远离家乡的学校上学了。

如果不去栽种好梧桐树,尽管能偶尔冒出几个应试高手,他们考出了高分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可能也不会回归家乡或回馈家乡,那么出几个状元和高分考生,也不过是为当地赢了点升学统计上的虚荣而已。

对提升一个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这区区几十万元不过是杯水车薪,投进去恐怕都难见几圈涟漪。地方长官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应当明白,一两个高考状元,几十个重点线上的考生,是无法撑起一个地区的教育脸面的,只有当该地区的整个教育投入获得高分时,你设不设状元重奖和高分奖励,学生都不会求学他乡,而优秀的学生都将源源不断地出现。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08/8215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