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历史贡献 抗战老兵回忆录

元氏抗日老兵的记忆:掩护乡亲 4杆枪阻击敌人20分钟

2015年07月13日 16:23

 

抗战老兵范清晨敬礼。

日寇侵华,民族危亡之际,元氏县姬村15岁的抗日民兵范清晨用亲手制作的土地雷炸断铁路线,阻挡了侵略者的铁蹄入侵;他还用自制的子弹阻击敌人的侵犯,保护近千名乡亲撤离。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像范清晨这样没有穿过军装的农村抗日力量,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抗击着外敌的侵略。历史应该铭记他们,铭记这些未曾穿军装的抗战老兵。

喜欢捡弹壳的他学会了制地雷

带着民兵埋雷炸断铁路线

昨日,家住中华北大街的87岁老兵范清晨,从抽屉中拿出了前些年写下的那本回忆录,边翻看边自言自语道:“我是没穿过军装的抗战老兵,我亲手制的土地雷炸过铁路,还用自制的子弹打过小鬼子救过老乡。”

在范清晨的记忆里,儿时的他总喜欢捡弹壳,还会偷偷把捡来的大弹壳和没打响的子弹做成土枪,模仿着八路军向画在墙上的鬼子像射击。

1943年,八路军在姬村附近活动频繁起来,只要有八路军来村里讲课,范清晨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并且,还常常帮着八路军送情报。

1944年春天,元氏县游击区每个村都可以推荐一名积极分子跟着八路军学制作地雷,村干部推荐了爱好玩枪、玩子弹的范清晨。

那次培训制雷的地点在赞皇县的根据地,范清晨是几十个积极分子中最年轻的一个。“当时没有现成的炸药,都要自己做黑炸药,还要自己做拉火管(也就是导火索)。做黑炸药有配方,一磺、二硝、三灰的比例。”范清晨说,培训班为期20多天,结束时他不但学会了自制炸药、拉火管,还可以熟练地制作石头雷、铁雷、罐雷等各种土地雷。

回村后,村里的民兵队要组建一支4人的地雷队,范清晨责无旁贷当上了地雷队队长。

当了队长的范清晨,每天白天都会带着队员们做地雷,到了晚上他们除了在鬼子据点附近经常进出的路上布雷外,还会在八路军的配合下到铁路附近埋地雷。看到没鬼子时,还会扒铁轨,扒不动时也会埋地雷炸铁轨。“但天亮前,地雷队必须全部撤离,站到几里外听声响。”范清晨说,那段日子里,他们炸断过铁路线,也炸翻过鬼子的巡逻车。

范清晨还说,像地雷战中的那些连环雷、鬼雷,他都制作过,并且还布过地雷阵,日本鬼子总是被他们真真假假的地雷搞得寸步难行,“当时,我们的目的就是用土地雷,打乱鬼子的部署,阻止敌人的进攻。”

为掩护战友险些命丧枪林弹雨

多亏一名八路军战士救了他

1944年夏,范清晨带着地雷队的范志录、范上山、范生元在敌占区附近的一个村庄执行埋地雷任务。中午过后,其他三人在大树下乘凉,范清晨负责放哨。听到有动静,范清晨抬头一看,黑压压的一片人正向他们休息的地方移动过来。再仔细一看,这些人中前面是20多名伪军,后面还有10多个鬼子兵。“敌人距离我们只有两三百米,我赶紧喊‘快跑、快跑……’也来不及喊其他的,然后我就开了枪。”范清晨说,等到队员们都撤离后,他再转身开跑,“这时鬼子已经距离我一百多米了。”

等范清晨跑到这个村村东的地里时,追过来的日伪军开枪了。“子弹打得很密,不停地从我身边飞过。跑了没几步,我突然感觉手里的步枪动了一下,提起来一看,原来是枪栓上的圆头被敌人的子弹打掉了。”范清晨说,他拎着被打坏的步枪往地边的一个小屋跑去,“敌人就在身后,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想躲在小屋中,一旦有敌人进来,就拉响手榴弹,炸死一个够本,炸死两个赚一个。”

当范清晨跑到小屋边时,有位回家探亲的八路军战士突然从小屋后面跑出来,并向敌人连开几枪。最前面的伪军被打蒙了,也不敢再往前追。“我和那位八路军战士才一起脱了险。”范清晨说,等他赶上三个战友时,同村的范志录正在抹眼泪,“他听到枪声停了,还以为我再也回不来了呢!”

 

为了给乡亲们撤离争取时间

他们4杆枪阻击敌人20多分钟

1944年秋天,日军开始收缩兵力。元氏县各村民兵按照“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的方针,配合正规的八路军打游击,扰乱和迷惑敌人。所以,范清晨经常带队前往日军占领的炮楼附近打游击,扰乱敌人的部署。

有一天,范清晨带着范志录、范上山、范生元准备前往城郎附近的炮楼打游击,他们穿过闫堡村刚走到城郎村时,便接到消息称张掖据点的伪军下乡抢东西了,并且距离姬村只有不足十里路。

范清晨当即决定,赶在敌人进村前截住他们,掩护乡亲们撤离。于是,4名地雷队队员快步赶到姬村村东、闫堡村村南的花木沟试图截住敌人。“当我们赶到花木沟时,里余村的乡亲们正在沿沟撤离,紧跟着伪军骑兵便追了上来。”范清晨说,为了给里余村的乡亲们撤离争取时间,他命令队员们站在沟上,同时向伪军骑兵开枪,“伪军的骑兵目标大,再加上四个人同时开枪时枪声很难分辨是机枪还是步枪,所以一开枪敌人便往回撤,但只要射击停止,敌人便又会骑马追上来。”

范清晨和队员们阻击了20多分钟后,里余村的乡亲们已经进了姬村。这时,村里其他民兵在民兵队长的带领下赶来增援。枪声更加密集后,伪军的骑兵以为遇到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慌忙撤回了张掖据点。

成功掩护乡亲们撤离,还打退了伪军。那场战斗结束后,姬村民兵小队在三里五乡也出了名。范清晨回忆说,那次战斗打了很多子弹,其中大部分子弹都是他们地雷队用旧弹壳自制的,“范志录也是在那次战斗中被一枚自制子弹喷出的火星伤了眼睛。”

【老兵档案】

范清晨,1929年3月11日出生,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元氏县姬村人。1944年被组织派往赞皇县学习制作地雷,随后回村担任村民兵队地雷队队长,沿京广铁路线采用地雷战与日、伪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947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解放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后,随工兵部队进藏,曾参与康藏公路的建设。1981年从部队转业,先后在石家庄地区建材局担任副局长、书记,1989年离休。

敬个军礼

缅怀没穿过军装的民兵

范清晨卧室的西墙上挂着一幅字,题目是“小人物也可以写回忆录”,内容是他这一生的经历。

采访结束前,范清晨站起来认真地敬了一个军礼。范清晨说,这个军礼敬给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了民族独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甚至流血、牺牲,却从未穿过军装的民兵,“抗战时期,中国的广大农村有很多拿起武器抗击日寇的民兵,而今他们都已慢慢老去,甚至有些老兵已经离世,希望后人能记住他们,记住这些没有穿过军装的抗战老兵。”

征集

以媒体之名致敬老兵

时光荏苒,七十年弹指一挥已是盛世;沉烽静柝,民族危亡关头的呐喊在历史中回响。本报推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的抗战”系列报道,请健在抗战老兵们亲口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让后人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

如果您是一位亲身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或您的身边有抗战老兵,请拨打96399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13/8221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