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深圳血液中心“人均薪酬”背后的未竟之问
2015年07月17日 09:47
【事件介绍】
深圳血液中心工资福利曝光:人均薪酬支出35.7万
深圳市卫计委近日公布了今年系统内15家单位的预算,今年预算增长了三成。值得注意的是,人均工资福利最多的为深圳市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为35.7万元,比其上级单位深圳卫计委还高了一倍多。
据深圳市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预算》(以下简称《预算》),今年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预算收入165468.67万元,比去年增加38821.67万元,增长30.65%。《预算》的说明称,今年起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4个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收入17859.00万元置换为财政拨款。同时,今年起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规模增加6544.43万元。
在深圳市医疗和人口计划的15个单位中,人均工资最多的为深圳市血液中心,达到35.7万元,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以26.3万元和26.2万元位列人均工资福利榜第二和第三。人均工资最低的是深圳市新建市属医院筹备办公室,人均工资为10.5万元,甚至比人均工资倒数第二名的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还差了近5万元。
深圳市卫计委澄清市血液中心工资福利传闻
7月7日,有媒体报道深圳血液中心工资福利曝光,人均薪酬支出35.7万元,在网上引发市民关注。7日下午,市卫计委召开发布会澄清:实际人均工资福利支出预算19.68万元(含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障缴费),实际在职人员人数为165人,且市血液中心业务收入与在职人员工资福利不挂钩。
在职员工包括74名临聘人员
根据市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预算》,今年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预算收入165468.67万元,比去年增加38821.67万元,增长30.65%。其中,2015年市血液中心预算中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总额3246.59万元,其中包括:基本工资1048.96万元,社会保障缴费134.84万元,绩效工资1248.79万元,其他工资福利814万元。
市卫计委副主任孙美华表示,2015年深圳市血液中心在预算“基本情况”表中的人员信息只填报在编人员91人,预算编制时临聘人员74人,实际在职人员总人数165人。某媒体并没有将74名临聘人员计算在内,计算有误,因此才得出薪酬人均35.7万元的说法。实际人均工资福利支出预算19.68万元(含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障缴费)。
工资福利支出反映在编和临聘人员费用额
据孙美华介绍,市卫生计生系统共15家预算管理单位(包括委机关和14家直属单位)。14家直属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的有:市计生服务中心、市计生科研所、市计生协会、市急救中心、市卫生监督局、市健康促进中心、新建医院筹建办7家单位;实行财政差额预算管理的有:市慢病中心、市职业病防治中心、市疾控中心、市血液中心、市信息中心、市医疗卫生专业服务中心6家;实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医学继续教育中心1家。
不同预算管理方式下,人员费用预算的编列渠道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全额预算单位的人员支出在预算“基本支出”中编列,差额预算单位的人员支出,在编人员在预算“基本支出”编列,临聘人员的费用在预算“项目支出”编列。也有根据业务特点混合编列。
孙美华说,市血液中心历年一直将临聘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在“基本支出”编列,因此该单位预算“基本支出”中“工资福利支出”反映的是单位在编和临聘人员的费用总额,但预算公布的“实有人数91人”仅指实有的在编人员,这样就会出现总支出与人数不配比的问题。在计算人均“工资福利支出”时,应当按在编和临聘人员的总人数来计算。其他单位也应全口径计算。市血液中心在职人员的工资福利标准,和市卫计委的其他预算管理单位一样,2013年以来,一直严格按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财政委员会核准的工资总额标准执行。
业务收入与人员工资福利不挂钩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公民用血应交付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目前执行的血液收费标准是2005年卫生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调整公民临床用血收费标准的通知》,全国所有血站制备血液的所有血液制品收费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如:红悬液200毫升全国统一收费标准210元,血小板1400元,还有其他十余种不同血液制品都是全国统一定价统一收费。
据悉,政府为了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血液的收费标准自2006年至今未提高。“而实际我们200毫升红细胞所需的成本约为338元,不够的部分由财政来补贴。”市血液中心主任杨宝成说,采供血机构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每年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监督及检查和审计部门审计,确保了经费使用合理透明。
在财务核算方面,市血液中心执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关于市属财政核拨补助公共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有关事宜的通知》(深财社[2014]88号),所有的业务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支出全额纳入预算管理,由财政下达预算指标,统一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支付。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纳入预算,执行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核准的工资总额标准,与业务收入不挂钩。
今年深圳临床用血量增长近13%
7月7日,媒体的不实报道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有些不理性的市民甚至表示,以后不想去献血了。对此,杨宝成希望通过媒体澄清此事,并呼吁市民踊跃献血。“深圳每天需要400人献血才能保证每天的临床用血。”杨宝成表示,随着深圳医疗投入不断增加,病床数量不断上升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深圳临床用血量增长近13%,但与临床治疗息息相关的采供血机构却未得到同比例的建设和投入,最近几个月血液库存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希望爱心市民一如既往地支持深圳的无偿献血事业。
深圳血液中心工资福利缩至19.68万 网友“不买账”
7月8日下午,深圳市卫计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称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为19.68万元,而非媒体报道的35.7万。
对此,仍有不少网友和市民提出了质疑,指20万元的人均工资福利依然太高,且让编制内员工和合同工“平均”有忽悠市民的嫌疑。
深圳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35.7万?
据报道,早前,深圳市卫计委公布了今年系统内15家单位预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市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最多,竟高达35.7万元,比其上级单位深圳卫计委还高了一倍多。相关报道在网上迅速引起了广泛热议。有金羊网友吐槽道:“我献血,你赚钱!无本万利,工资怎么可能不高!”更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说:“人均每月三万元,比一般人工资还高,我再也不去无偿献血了。”而网友“万金油”则愤怒地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到需要用血报销时,却遇到一堆麻烦,逼的自己主动放弃,深圳血液中心的好福利,该不会是卖血赚的吧?”
深圳市卫计委澄清,网友“不买账”
深圳市卫计委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澄清,称2015年深圳市血液中心在预算“基本情况”表中的人员信息只填报在编人员91人,预算编制时临聘人员74人,实际在职人员总人数165人,因此深圳市血液中心实际人均工资福利支出预算为19.68万元(含个人所得税及社会保障缴费),并非媒体所报道的35.7万元。据深圳市卫计委介绍,血液制品收费标准全国统一,从2006年至今未提高。采供血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深圳血液中心从业人员工资福利纳入预算,与业务收入不挂钩。
不过,发布会过后,网友却依然“不买账”。网友@风不会再起了:“这个时候又用平均值来说话了,你们敢分开告知正式在职员工与临聘员工的工资水平吗?平均之后都有19万,平均前起码25万吧。”网友@小葱拌豆腐不加V则说:“没有被报道,直接只说编制内的人数,一曝光立马说‘在职人数’,你是在忽悠谁呢?”
【启示与思考】
根据《2015年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预算》原文,“市血液中心编制数95人,实有人数91人”,“人员支出3246.59万元,主要是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据此,人均薪酬当然应该是35.7万元。而深圳市血液中心的澄清,其实是将《预算》中的“实有人数91人”变为“165人”,计算结果就变成了19.68万元。这也就是说,之所以会出现35.7万元和19.68万元这样两个悬殊甚大的人均薪酬数据,主要是前后公布的人员数量不同所致。因而,之前媒体据此计算的35.7万元,其实谈不上什么“虚假报道”。
而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工资福利之所以让媒体误读,让公众误解,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在编人员和临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分开列支。那么,接下来必须追问的就是,其一,原本的《预算》中,为何没有把实际在编人数写清楚?其二,深圳血液中心的实际人员数量,何以会超编如此严重、高达73.68%?如此严重的人员超编,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其中是否存在“超编制配备人员”甚至“吃空饷”等违规情形?这样的担心,显然并不多余。
“财政的钱怎么花的,干了什么事,都要让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要接受社会监督”。这种背景下,公众对政府预算数据中“人均薪酬”疑问,深圳市血液中心仅给出一个涉嫌超编的人员数据,显然不足以充分解释以上疑问。
深圳市血液中心能及时回应媒体“虚假报道”,并专门召开发布会予以澄清,当然首先应予充分肯定。但进一步对照此前媒体的相关报道,尤其是报道所依据的《2015年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部门预算》相关内容,又会发现,深圳市血液中心的上述回应澄清,事实上并不充分彻底,仍存在有待进一步消除公众疑惑的未竟之问。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17/8228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