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别让“天价凳”煞了天安门前的风景
2015年07月20日 10:45
【事件介绍】
北京天安门商贩出租“天价凳”看升旗 踩一次50元
租旧凳子收费50元,有人向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游客偷偷出租“天价凳子”。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天价凳子”由商贩在升旗前运送到天安门前金水桥东侧,出租给来观看升旗仪式的游客,供游客站在上面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升旗全过程。这些反复回收利用的旧凳子供不应求,给有的商贩带来每日超700元的收入。天安门现场执勤的公安、城管以及交通协管工作人员均表示,此类行为并不允许,一旦发现会马上制止。
有商贩出租“天价凳子”50元一个
14日清晨4点半左右,天安门金水桥两侧游客量逐渐变大,东西侧安检处都排起了长队。一位身穿蓝色一次性雨衣的老年女性推着手推车走进人群。该女性头发花白,她走到金水桥东侧的人群背后时,从手推车上的大麻袋里拿出一摞旧塑料椅子,麻袋中除了塑料椅子外,还有一些旧塑料瓶子。随后,她开始吆喝:“踩凳子看升旗,一个20元,一个20元。”周围的很多游客拥过来,不到5分钟的时间10多个凳子全部租光,有一家三口直接租3个凳子,之后还有游客走过来租凳子,看到凳子租完后说:“来晚啦,都租完了。”
同时,距离该老年女性不到五米的距离有六七个人一起运来了20多个塑料凳子和木椅子,这些人全部是中年人,女性和男性均有,其中有两位中年妇女喊着:“租凳子看升旗,50元一个,50元一个。”很多游客拥过去,有些游客询价后摇摇头走开了,并表示:“一个凳子踩一下要50元,是金凳子啊。”也有游客质疑商贩说:“刚才那边才20元一个,你怎么要50元?”出租凳子的中年女子头也不回地表示:“你租就租,不租就算了,50元就是50元。”
不到10分钟,包括木椅子和塑料凳子在内的20多个凳子全部租出,两位中年妇女和站在人群外面的几位同伴会合,告诉同伴:“今天赚了700多。”几位赶来询问的游客还追着问两位商贩:“没凳子了吗?”两位妇女大声回应:“来太晚啦,都没啦没啦。”之后他们便边聊天边等待升旗仪式结束后回收凳子。
记者观察,这些凳子大部分都是磨损很严重的旧凳子,有些凳子腿上有破裂痕迹,用宽透明胶带缠住固定。记者询问了超市和商店,卖家表示,这样的塑料凳子是最普通的凳子,出售单价一个不超过15元。
游客:租凳子者多为外地游客
赵先生和妻子、儿子花40元一共租了两个凳子,赵先生和妻子各站一个,儿子坐在赵先生肩膀上。赵先生说,自己从外地来北京旅游的,“确实贵啊,要不然就早点来站在前面,来晚了还想看清楚就得租凳子嘛。”
除此之外,花费50元租了一个凳子的年轻小伙子说,自己和朋友一起来玩,四个人租了一个凳子,轮流站上去看升旗。“早上起不来,好不容易起来了,结果来了站在后面看不到,没想到有卖这个东西的,买一个凑合着看看吧。”小伙子和同伴轮流在凳子上踩上踩下,偶尔两个人同时站上去,记者提醒凳子可能不安全,站的人多了怕出事故。小伙子笑着说:“这凳子很容易踩坏呀,踩坏了不用赔钱吧。”
一位询价之后走开的女士说:“这也太贵了,50块钱,暴利啊。”许多游客看到租凳子的场景后都调侃说:“这都能赚钱,厉害。”几位最后赶来看升旗的游客看到凳子很奇怪:“还有人带凳子来看升旗吗?”在被告知凳子是花钱租的之后,几位女士都表现得非常惊讶,“租凳子,第一次听说。”
在凳子被租出期间,单独的那位老年女商贩便开始抽空捡瓶子,另外一起的六七位中年男女在一边闲聊,其中一位中年女性指着老年女商贩的凳子说:“她好多凳子都是我的。”记者询问是否和老年女性是一起的,该中年女性否认。记者询问是否每天都可以全部租出,她表示:“每天来,每天都能全租出去,外地人多,租凳子的多,凳子都不够租的。”
执法:城管公安联合执法将凳子没收
14日早上在天安门前,升旗结束后人群散开,执勤民警根据市民的反映,将正在收凳子的老年女商贩控制住,城管人员走过来将凳子收起来。
在民警和城管收凳子的过程中,老年女性商贩试图反抗,从民警手中抢凳子,但被民警控制住。其间,该老年女性为抢凳子强推坐在凳子上的一老年游客,将游客推倒在地,城管上前制止后,老年女性走开。另外一拨六七人的商贩坐在远处台阶上看着城管收凳子,其中一位中年女性走过来试图和警察理论,但随后又离开。之后,城管将凳子收走。
随后,记者发现,老年女商贩将偷偷保存下来的两三个凳子放进装塑料瓶的麻袋中,用塑料瓶将凳子盖住,再将麻袋扣扎紧,放在推车上沿着马路向东离开。六七人的商贩中,一男子从天安门东边草坪后拿出藏好的几个凳子,放在天安门东地铁站口,自己骑着摩托车离开。10分钟后,一女子拿着男子放在地铁站口的凳子进入地铁站离开。
民警:租凳商贩扮拾荒者不易识别
现场执勤的民警表示,平时只要发现这种现象就会制止,但有时候商贩通过伪装或偷运等行为不容易被发现。民警表示,例如那位老年女性,看起来就是普通的拾荒者,但装着塑料瓶子的口袋里又装着少量凳子,不容易识别。现场城管人员也表示,这些人经常躲躲藏藏,伪装成各种样子,但一旦识破,城管便会上前没收凳子。天安门前东侧安检人员告诉记者,在天安门租凳子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同时,这里24小时都有城管执法,只要看见就会马上处理。
“天价板凳”应否禁止?
“天价板凳”或许只是特例,离开了天安门广场,恐怕没有谁愿意花钱租来站一下。换言之,是天天蜂拥而至观看升旗仪式催生出这一特殊需求。对此,有网友调侃这些租板凳的在发“爱国财”倒也形象,却深刻道出了需求是市场的内驱,跟在天安门附近卖水、卖饮料一样,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既有需求,便难禁止,“天价板凳”恐怕也会如是。这门生意一旦形成,纯粹的管可能演变成“躲猫猫”的游戏。而这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为什么要禁?凭什么来禁?显然,这有一个程序正义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禁?如果说租板凳的影响了游客观看仪式,恐怕没人会信,倘如此谁又愿意花钱租来站着看升旗呢?相反,对于很多游客来说,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一辈子或许就这一回,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全过程才能心满意足,否则就是遗憾。此类现象既是游客太多的缘故,另一方面或许还说明了提供观看升旗仪式的公共便利供给少了人性化设计。
租板凳或许影响到公共秩序,抑或影响到形象观感,这也值得商榷与争议,未必只有管理者一个角度。天安门广场的确是神圣的地方,但在现代社会,内心崇仰与外在是否诚惶诚恐不必要求统一。试想,在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升旗仪式是一道风景,看升旗的人未必不是风景,而一些站板凳的人掺杂其中,也许可以让其间的色彩更丰富。至于凭什么禁止,大抵要于法有据,法不禁止的权力部门不宜过多干涉。即便是该不该禁、要不要禁,也要问问游客,也要坐下来讨论讨论,给法规打打补丁。在此之前,租板凳的事还是交给市场,游客需要不需要、游客高兴不高兴,都是用脚投票的依据,没必要莫名惊诧。
遏制“天价凳子”还需加强管理
一张塑料板凳在市面上最贵超不过20块钱,然而在北京天安门前,使用一次要收费50元。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表示无比的惊讶,甚至乍舌。
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是亿万中国人民特别关注的活动,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来到北京必参观的活动。可如此庄严时刻却现“天价凳子”横行天安门,对此,笔者不禁想问:如此损害国家颜面的现象,监管去哪儿了?究竟是监管部门毫不知情还是吃了商贩的好处“不作为”?
据新闻报道:现场执勤的民警表示,平时只要发现这种现象就会制止,但有时候商贩通过伪装或偷运等行为不容易被发现。诚然,商贩“狡猾”经常躲躲藏藏,伪装成各种样子,工作人员很难识破,遏制这种现象确实难度较大。但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以此作为“不作为”、“懒作为”的借口实则有愧于人民的期望。
“天价凳子”横行现象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没有监管部门、执法部门来遏制此类损害国家、政府及群众利益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遏制“天价凳子”横行天安门还需政府强作为。首先,政府亟需解决来自世界各地游客观看升旗仪式“难”的问题,组织公职人员成立“升旗仪式志愿服务队”,同时购买足量的凳子供游客使用,让群众不再为人山人海中观看升旗仪式“难”而被迫购买“天价凳子”服务;其次,执法部门还需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商贩出租“天价凳子”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一定要在经济上予以商贩重罚,使其倾家荡产,让他们不敢再为了一己私欲而损害国家、政府及群众的利益。最后,加大城管部门“一把手”问责力度,使其主动作为。惟此,才能真正遏制“天价凳子”横行天安门现象。
“天价凳子”让游客真正“踩”了谁?
看到“天价凳子”,有些人很自然的会联想到以前的天价切糕、天价拖车费、天价月饼、天价粽子,不管是“天价”的什么东东,只能说是他的价格绝对的远远超出了本身的价格,这次在我们的首都北京,看一下升旗,竟然有对外租赁凳子的,有人可能会认为凳子租来坐坐,休息一下,实则不然,凳子是租来用踩的,踩一下就要50元,在我们的天安门广场,有些人竟然利用人们观看升旗仪式心里竟让对游客“租”凳子,大“捞”一笔,实在有违良心。
在北京市民眼中,广场升旗仪式只是一种风雨无阻的寻常活动,常常与“人山人海”和“交通管制”联系在一起;但在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心中,天安门广场是最能代表北京的符号,去广场观看升旗则是一种很神圣的仪式。如果说天安门广场是游客感知北京形象的窗口,“天价凳子”就是这个“窗口”的一个污点。污点的形成相信也并非一朝一日形成,相信大家懂得。
“天价凳子”与观看升旗有违和感。更何况,市场是存在边界的,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做的,也不是什么钱都可以挣的。首都北京升国旗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不是在马戏团,找个好位置,好的高度进行观看,在天安门如果你踩上凳子去观看,他也踩上凳子去瞻仰,那么考虑是不是在天安门安装一个看台,那样岂不是更方便大家观看?如果真的那样可能会让所举遗臭万年。对于私自交易,乱收费行为,在天安门是绝对不许可的。对于“天价”租赁凳子行为,发现必须制止,还需要从根上进行管理。“天价凳子”折射出的是天安门广场的公共服务质量短板,对此,相关部门必须需要积极改进。
【启示与思考】
国旗不仅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参与升旗仪式,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精神洗礼。为了到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许多外地游客既不辞辛苦,又忍痛接受“天价凳子”——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面对商贩的“狮子大开口”,一些游客只能无奈地任人宰割。
在人山人海中,“站得高,看得远”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小朋友可以被父亲托举的话,成年人要想更加完整、更加清晰地观看升旗仪式,难免需要借助外力。精明的商贩总是善于发现商机,为游客提供凳子租赁服务;“天价凳子”固然有漫天要价的不合理因素,却也折射出游客对观光设施的旺盛需求。
到天安门前观看升旗仪式,之所以会成为一道常态风景,是因为人们夹杂了太多的情感——民族的国家的,少时的长大的。这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精神图腾,承载着无数人的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升旗是神圣的,观看升旗也是神圣的,就应该与市场保持距离。这里,涉及到市场的边界问题。
市场是存在边界的。边界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法律的边界,比如有些行为是法律明令禁令的,存在进入门槛,对于一般人来说,坚决不可以涉足;还有一种是道德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关心得并不多。比如说,你能接受发国难财吗?当然不能接受。这就是市场的道德边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触及灵魂的东西,它可能不是由法律保障的,却存活在人们心中,一直被小心地呵护着,就应该与市场隔海相望。
“天价凳子”与观看升旗具有违和感,也越过了市场的合理边界。从这一意义上讲,它本不该出现。“一旦发现会马上制止”是应该的,但把提供更好的观看条件纳入公共需求,由官方或公益组织提供“升旗凳”,或许更好。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20/8230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