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北京专题 中国梦——365个故事 编导手记

活精彩

2015年07月21日 15:23

第一次知道尔玛阿依,是因为网络上那张很有名的照片。在2014年的夏天,在很短的时间内,这张照片引起了网友们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正能量。

有些时候,“正能量”是很浅薄的。没有很深入的去了解一个人,仅仅凭借一张照片,一个背影,就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然后几天之后,一切归于平静。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5分钟”。

与阿依见面是在北京。她和她的一个朋友一起来参与某情感节目的录制。录制结束之后,她要匆忙赶回成都,于是我的预采是在车上完成的。

具体聊了什么很多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印象里面阿依讲话的声音不大,有点胆怯。我也不是一个很直接的人,而且多少会顾忌到她的特殊性,很多话说的很委婉。只是有一个画面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和她一起来的朋友,也是一个残疾人,视力有问题,双手也截肢了,好像腿也有些毛病。然后我跟阿依聊天的时候,这哥们儿时不时补充一两句,有时候拿出手机发个微信什么的。

他做这些的时候,很自然。旁边的阿依也并没有去帮他拿手机什么的。然后我大体上知道我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了。

当基于一个所谓的“我是个健全人”的心态去看待阿依和她的朋友们的时候,那些感动啊心灵鸡汤啊什么的东西很容易浮现出来。因为在潜意识里面,你会认为很多东西他们是做不到的。而他们一旦做到了,观众们的眼眶就湿润了。而这种廉价的同情或者怜悯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

她/他们就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之前我的一个朋友在拍摄另外一个残疾人的故事的时候,那个残疾大哥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尊重,就是不需要特殊的关心我,处处把我区别对待。只要在我真的做不到的时候稍微帮一下就好了。我们其实和普通人没区别。”(大意)

那种泛滥的同情和感动,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种内心的不尊重。

阿依平时的生活是这样的:她会和自己的表姐妹们一起下厨做饭;周末的时候会一大帮亲戚朋友们聚会;会一块儿逛街,在成都的夜市吃烧烤喝夜啤酒;她平时会去打羽毛球,会想着去买各种漂亮的衣服和鞋子;她热爱唱歌,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老师……这些,和一个20多岁的普通姑娘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两样。

这份平凡,恰恰才是她身上最闪光的地方。

在有些时候,以寻常眼光视之,才是真正的尊重。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21/8234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