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历史贡献 抗战老兵回忆录
八旬抗日巾帼英雄回忆峥嵘岁月:陈毅曾帮我改名字
2015年07月24日 13:30
抗日战争巾帼英雄郑英老人向记者展示她年轻时的照片。
我现在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记不大清了,但对于那段抗战岁月仍记忆犹新。”7月17日,在人民医院的病房里,白发苍苍的郑英老人一边挂着吊水,一边与记者聊起往昔的峥嵘岁月。在老人的叙述下,记者仿佛也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血雨腥风的抗战年代,随着郑奶奶的思绪时而开心地笑着,时而激动得不能言语。
心中燃起革命火种,小丫毅然参加革命
“小时候的我住在江苏省盐城市,1940年11月底,由陈毅率领的新四军在盐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而那里距离我当时所住的地方很近。”谈及自己当兵的缘由,郑奶奶回忆说,12岁的她经常去抗大帮助新四军送洗衣服、做服务,新四军女兵给她讲革命道理,渐渐点燃了她内心想要参军的火种。最让老人激动的莫过于见到陈毅夫妇了,“陈毅夫人看到我后便问我,‘小丫头,你可愿意当兵?’我点头,但坦言自己没怎么读书,陈毅夫人张茜劝慰我,‘我看你聪明得很,你来当兵,为解救当下的劳苦大众做出一点贡献,怎么样?’我就拼命地点头。”郑奶奶坦言当时既紧张又激动,1941年6月7日晚,三声叩门声打破了夜晚的沉寂,张茜真的来接她当兵了,从那时起,郑奶奶便正式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陈毅夫人将我引向了革命的道路,而陈毅军长还为我改了名字。”郑奶奶告诉记者,陈毅见到她时询问了她的姓名和年龄,得知她叫郑桂清后,陈毅军长笑着问她,我给你改名叫郑英,英雄的英,立志做个英雄怎么样?郑英激动得一个劲儿地点头。
前线救死扶伤,吃苦受伤又何妨
“参加革命期间,我当过通讯员、卫生员、侦察兵,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当卫生员的时候了。”郑奶奶直起了身子说,“当时由于日、伪军对新四军进行扫荡,新四军伤员多,我就被安排去了军部直属卫生队,因为要去前线救援,我不得不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郑奶奶回忆说,敌人来了,她就用树枝隐藏自己和伤员,“那时候看到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卫生员在前线被炸死,我心里很难过,但我并不害怕。”在郑奶奶看来,为了全中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很多人都牺牲了,而自己一个黄毛丫头,既然选择了当兵,又有什么恐惧的呢?
“在一次前线救援的过程中,飞机炸弹伤到了我的小腿,痛得我全身颤抖,而前方没有任何包扎护理的工具,战士们都要我到后方去,我觉得没伤及骨头,所以坚持要留在前线,最后我把伤口简单清理了一下,便用香灰涂在伤口处,继续救援其他伤员。”郑奶奶卷起裤筒,指着腿上一处疤痕说,这道疤痕见证了她的那段抗日经历。
如今生活开心自在,希望铜陵越来越好
“一二一、一二三四!”郑奶奶铿锵有力的口号声将大伙的思绪带了回来。她指着墙上挂着的那些照片介绍道,“这几张黑白照片都是我年轻时候拍的,那张彩色的照片是时任国家领导人接见我大儿子的照片。”郑奶奶骄傲地告诉记者,在她的影响下,她4个子女中有3个当了兵,如今子女为了自己的事业都在外地,逢年过节也会过来看她。“我年纪大了,身子不好,他们劝我跟他们去外地住,可是我不想离开铜陵,因为我在这里住了很多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多了,我们吃得饱、穿得暖,医院的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活着也特别开心自在。”对于未来的期许,郑奶奶笑着说,她希望子女们幸福,铜陵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刘佳星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24/8240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