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宝宝降生照”不应如此高价!

2015年07月27日 09:36

 

【事件介绍】

 

拍宝宝出生照 产妇遇尴尬

新生宝宝降生时,一些妈妈都想在产房拍照留念。近日,贵阳一产妇试图自带相机进产房,但医院以未消毒为由予以拒绝,并表示如果产妇想要宝宝降生时的照片,可向院方购买。“有点贵。”张女士说,自己有相机,可医院不让自己用,自己“被迫”买下高价照片,她觉得医院的做法不可理解。

对此,该院医生表示,产科手术室等特殊场合属无菌环境,外面带来的相机有感染风险。产房内医生各司其职,如要为产妇的相机消毒,须增添人手。如果每位产妇都提出这样的要求,医院难以应付。该医生说,根据一些产妇需求,医院才拍摄并出售照片,是否购买,完全由产妇及家属决定,医院没有强行出售。

该医生还说,不仅仅是相机,像麻油、衣物等一些新生儿必需品,院方也是建议向医院购买,目的也是为了避免感染。记者了解到,省医和贵医附院的产科均不提供手术室摄影服务,据称是“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也禁止产妇自带相机。

贵阳市工商局消保处副处长王章学表示,目前还没有规定禁止医院提供手术室摄影服务。医院提供的额外服务,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权。但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经营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适当限制具有合理性,但不可以此作为非法牟利渠道。

“产房宝宝照”何以镶了唯利是图的相框?

宝宝降临世间,对于每一对父母,对于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件大事。大家都想留一下一段美好记忆,幸福时光。遗憾的是“产房宝宝照”要向医院购买,几乎成了潜规则。这不是一家医院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事情,这是全国现象。

在江苏徐州的一家医院,就曾经出现过更为奇葩的事情。医院规定,拍摄“产房宝宝照”必须指定街头一家摄影店,说是有合作关系,价格是最便宜的。结果价格却是全市最贵的。当然,在拍摄的时候是没说价格的,很多家长也只能为了拿到“产房宝宝照”任人宰割。当妈妈们将这一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的时候,这家照相馆却说真是最便宜的,只不过收费里有医院的提成。“产房宝宝照”成了装满利益的筐子。唯利是图成了“产房宝宝照”的相框。

贵阳这家医院的说法未必没有道理:让家长自带照相机会因为没有消毒,而将病毒带进产房,从而影响宝宝健康。但是,这不是医院出售“产房宝宝照”的理由。

解决的办法其实很多。

其一,可以实施消毒。对于需要带进产房的照相机,可以交给医院统一消毒,然后带进去拍摄,这样就可以杜绝污染的情况。而对医院来说,为照相机消毒的费用并不会太高,估计也就是几毛钱而已。

其二,可以公益拍摄。都说服务是零距离的,那么医院更应该把提供“产房宝宝照”当做一项公益项目。拍摄“产房宝宝照”本来就不需要多大投资。在产房里设置一个自动拍摄的照相机就可以了,为了减少家庭负担,可以只是提供电子版照片,让家长自己选择去冲洗。

其三,可以审核价格。不是说医院不可以提供“产房宝宝照”的有偿服务。但是,当6张照片收费是90元的时候,这价格是不是已经在耻笑《物价法》了?首先,这涉嫌垄断。其次,价格有违公平交易原则。在市场上拍摄冲洗6张普通的照片,至多会是二三十元的样子,为何到了医院就成了90元?

想想产房里的奶粉广告、洗澡广告,我们就可以看出妇产科唯利是图的问题。再看看自然生产成了稀奇事的现实,也可以看出唯利是图的成分。看来,产房乱象是到了该整治的时候了。“产房宝宝照”患上的是唯利是图的疾病,其镶上的则是无人监管的相框,底片上涂满着利益至上。

 

“宝宝降生照”6张90元 谁躲在镜头后数钱?

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神圣的职业,却多多少少沾染上了些铜臭味儿,医院的功利性也越来越越强。众所周知,一张7寸以下的照片成本最多不会超过2元钱,较比6张90元显然让人难以接受。但,钱就是这么多钱,爱照不照,错过瞬间,是您的损失,为此,很多家庭“咬碎后槽牙”吃了这个闷亏。

不过,医院给出“未消毒”理由看似合理,但却也遮挡不住那条镜头背后存在的利益链条。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买几台打印机用来打印资料还说的过去,但上百万的冲印设备显然不会纳入开支之内。这就说明,照片的冲洗任务必然是医院指定的照相馆来完成的。然而,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宝宝降生照”暴利之下商家显然不敢独吞,而是通过别的途径返还牵线人,整个过程就形成了一条不折不扣的利益链条。

虽然,现在工商部门并有严令禁止医院这样的摄影服务,但并不代表没有对收费的监督管理权,买卖交易,绝不存在愿打愿挨的情况,虽然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但在某些时间地点和人物特殊情况下,自主二字显然有些苍白无力。所以,只要在市场内,无论是什么单位,漫天要价,违反物价法,都应收到相应的惩罚。

再者,医院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经营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适当限制具有合理性,但这绝不能成为打“擦边球”为非法牟利打掩护的借口,既然是商品,就应该接受市场监督,合理定价,避免利益链条的出现,

最后,作为患者,也应树立维权意识,遇到不合理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剪断这条利益传输的脐带,将这样的“潜规则”拉出来见见光,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无处遁形。

【启示与思考】

作为一个重要的生命仪式,“宝宝出生照”见证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记录这一时刻的激动与欣喜,成为许多家长的诉求。如果说医院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拒绝产妇进产房拍照,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的话,“宝宝出生照”被搭车收费显然是一种失范行为,有借机敛财的嫌疑。

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看,“宝宝出生照”成本较低、收费较高,追根溯源,医院凭借身份优势和有利地位,在“宝宝出生照”一事上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垄断格局。“仅此一家”的傲慢与霸气,不可避免会滋生出“漫天要价”的怪事。正是把握了家长的情感“软肋”,医院才会有搭车收费的底气。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并不否认医务人员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说到底,医务人员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嵌入了诸多的经济诉求。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医院要钻进“钱眼”,千方百计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医务人员凭借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得到老百姓的尊重和社会认同,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求医问药,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才会水涨船高。

“宝宝出生照”的背后,有为人父母的爱与痛,也有医院管理和市场监管的短板与不足。毕竟,医疗行业不是纯粹的“生意”,只有变高收费为低价甚至免费,医院才会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声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27/8242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