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历史贡献 抗战老兵回忆录

宿迁抗战老兵韩以胜:洪泽湖中坚持抗战 3个月没吃粮食

2015年07月30日 10:51

 

抗战老兵韩以胜

抗战老兵韩以胜

抗日战争的硝烟战火已经过去了70年,在这场伟大的全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当年那些用青春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热血青年,如今有幸健在的也已步入耄耋之年。就在7月29日,市区滨江花园小区一位老人迎来了自己91岁的生日。他就是当年被人称为“韩小鬼”的韩以胜,14岁参加革命,先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抗战老兵。

1925年出生的韩以胜,老家住在宿豫区来龙镇水庄村。昨日上午,躺在床上的韩以胜尽管身体虚弱,可提起自己当年的革命生涯,顿时来了精神。“我家原是地主出身,后来被土匪抢光了家产。由于家中兄妹5人,生活非常贫穷。8岁那年我外出要饭,13岁给地主家割草喂牛。有一次没有割到草,地主在我脸上抹上推磨糊子让牛舔,我害怕极了,就跑到来龙庵当和尚,后来被奶奶找回家。因为家里太穷,揭不开锅,1939年,新四军从家乡经过,我毫不犹豫地跟着部队走了。”14岁,韩以胜就走上了革命征途。

韩以胜记得,那是1940年的春天,他在新四军四师258团当通信员。就在一天清晨送信途中,他遇到了日伪军的追赶。随后他拼命跑到附近庄内一户人家,向一位老大娘求助。此时在烙煎饼的老大娘二话没说,便将他的盒子枪藏在青灰里,随后又让韩以胜脱下衣服睡到屋里一张床上。就在此时,日伪军冲了进来,说有个八路跑进庄子,要进行搜查。老人连说没看到外人,家中就闺女和姑爷。日伪军搜查一番,看到床上躺着一对年轻男女还没起床,便急匆匆走了。从此以后,韩以胜便将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解放后也一直联系。

 

1942年11月,驻徐州、蚌埠等地的日伪军,对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在彭雪枫的正确指挥下,四师主力在33天中就进行了37次战斗,赢得了反扫荡斗争的彻底胜利。就在33天的反扫荡日子里,韩以胜所在的部队被迫转移至洪泽湖内。一连3个月,部队吃住在湖内。没有粮食,战士们只能采集菱角、鸡头等水中植物充饥生存。考虑到韩以胜年小精干,1943年,他被组织派到潘山区顺河庄严其明家打埋伏,并认严其明母亲为干娘。顺河庄位于双蔡圩与姜桥两个据点之间,韩以胜白天睡在非常隐蔽的地窖里研究对策,夜里频频出来活动。他们及时了解敌人动向,暗地串联,发动群众,对敌骚扰,拔除钉子。他们还把抢来的粮食分发给群众,对汉奸进行暗地处决,让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

1948年春,韩以胜在顺河庄发展武装队伍已达百人,但枪支紧缺,只有长枪13只。就在此时,韩以胜获得一个情报,潘山区南蔡山庄有个地主家存有不少枪,仗着区公所保护,谁也不敢动他一根汗毛。韩以胜认为虎口拔牙是下策,只有智取才是上策。

随后,韩以胜和县大队二连取得联系,让其将队伍先后数次通过蔡山庄,并组织会口技的人学马叫,学山东人讲话,并把附近各村庄狗打得汪汪叫,对外声称山东部队南下要经过这里,进行短暂休息。再加上灯火不灭,马啸狗吠不断,弄得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以为山东部队真的要过来了,就连据点里的敌人都被吓跑了。随后韩以胜带领6名同志穿着借来的黄军装,每人都携带短枪或长枪,来到地主家,把枪和子弹统统收缴。共收缴长枪15只,子弹300发。这支由韩以胜率领的武工队,逐步发展到长枪180只,盒子枪12只,成为当地非常活跃、很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为配合解放军大反攻开辟淮北地盘、解放宿迁起到了推动作用。

解放后,韩以胜被分配到安徽工作,1950年因病回到家乡宿迁,先后在共青团、金融、水利等部门任职,直至离休。75岁时,老人又患上胃癌,大部分胃被切除。现今老人儿孙满堂,和老伴在市区安享晚年。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30/8249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