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四个全面”离你有多近】作风清朗,做人也清爽
2015年07月30日 13:08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四个全面”既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也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为了更形象地阐明“四个全面”的现实意义,《新华网评》策划推出系列评论——“‘四个全面’离你有多近”,请网友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谈“四个全面”如何切实影响我们的生产与生活。
“‘四个全面’离你有多近”系列评论之四
作风清朗,做人也清爽
沈小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制定出台八项规定反“四风”,上紧作风建设发条,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刷新了党风政风,深得党心民心,写下了党的建设新篇章,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既有“厚度”,又有“温度”,看得见、摸得着,既感受到了“严”注入的压力和责任,也感受到了“严”带来的变化和新气象,这就是:作风清朗,做人也清爽。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上率下,弘扬新风正气、涤荡歪风邪气,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以及“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四个人”的用人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了鲜明的用人导向。按照好干部标准择优录用,坚持用人要求选贤任能,老实干事的不吃亏,投机钻营的不得利,党员干部有了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了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干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舒心、踏实。
有人曾调侃,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开会、调研、应酬三大块,其中应酬要占据很大一部分精力,陪吃陪玩,劳心劳力伤身体。如今随着整治“四风”力度加大,公务接待费管理趋严,舆论监督力量加强,应酬的次数少了,喝酒的频率也就降了,每天可以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抓工作,也有更多时间看书、充电、陪家人,身子轻松了,也精神了许多。
常言道:严是爱,宽是害;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干部从严管理,是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保证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需要,其本质是对各级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绝不是对其不信任、不放心的表现。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因为平时不检点自己的行为,身处“灰色”地带不能自拔,心里总惦记着哪一天会出事,听到警车声都会胆战心惊,食无味、寐难安。如今,中央架了“高压线”、划了“红线”,管理约束紧了,党组织定期与不定期地谈话、提醒、打招呼,只要自己坚守底线、不触“红线”,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心里就很坦然,也有了做人的硬气。
过去在一些地方,干部一直深受人情所累,每年随礼的开支不堪重负。面对这种恶性循环,不少党员干部苦不堪言,一边抱怨,一边也加入摆酒的行列,致使问题愈演愈烈。现在越来越严的“限宴令”不断出台,越来越严的查处不断曝光,的确震慑了一些心存侥幸的人。如今接到的“人情名片”大幅减少,即使有少量的,也主要是亲人、同学等,同志之间的关系清清白白。
“大盘取厚势,官子有妙手。”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这需要坚持狠抓作风建设。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在作风上强起来,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就一定能留住风清气正的大环境。
责任编辑:郭浩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730/8249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