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大视野 国家安全
坚持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2015年08月12日 14:03
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方略。根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形势任务要求,坚持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是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一个重要内容。广大官兵要深刻学习领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不断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贡献力量。
——编者
认真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方略,是党和国家军事政策的集中体现。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是我们做好一切军事工作的基本纲领和依据。按照习主席的指示要求,抓好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切实发挥其统揽作用并贯穿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领域和军事力量运用的全过程,是我军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毫不动摇坚持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国家根本利益决定的。我军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最早是由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其后,在邓小平主席、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主持下,我军确立和坚持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并对这一方针的内容作了多次调整。新形势下,习主席在深刻洞察战争发展规律和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丰富和完善其内涵,并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为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提供了基本遵循。
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具有关乎全局的地位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就不能没有正确的军事战略,这是我党始终强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对于军事斗争准备来说,军事战略是管总的;战略指导是否正确,直接关系战争胜负。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作为军事战略的核心内容与集中体现,是统管军事斗争全局的总纲领和总原则。一方面对于新形势下国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力量运用,具有全局性、决定性的影响和直接的引导与牵引作用。
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蕴含丰富深邃的科学内涵。军事战略科学准确是最大的胜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它的实质,就是在战略防御的前提下把进攻与防御辩证统一起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根据各个方向安全威胁和军队能力建设实际,创新基本作战思想;根据中国地缘战略环境、面临安全威胁和军队战略任务,优化军事战略布局;根据新形势下军事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提出必须坚持的战略指导原则。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广泛,对于新形势下厘清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厘清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领域的建设任务、发展思路、发展重点,统筹备战与止战、维权与维稳、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等提供了基本依据。
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契合时代的新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本质所在。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充分考虑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新趋势、国家由大向强发展新形势、国家安全形势发展新特点、军队使命任务拓展新要求,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上升等战略情势,依据国家战略目标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注重运用军事力量和军事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更加关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对战争的影响,包括制信息权、体系对抗、战争的时空特性等问题,既适应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趋势,又体现了新形势下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要求。
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统筹军事斗争准备
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生动反映。要确保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贯彻落实,最基本、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就是要从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方面入手,切实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统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着力抓好整体筹划设计,注重细化和具体化。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统筹军事斗争准备,是一项包括诸多领域和涉及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要纳入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的闭环体系来考虑和推进。一方面要根据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着力抓好整体筹划设计,包括健全军事战略体系、完善作战方案计划、科学编制军事斗争准备和建设规划以及搞好政治建设、后勤建设、装备建设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为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宏观依据。另一方面要注重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在各领域的细化和具体化,不同的战略方向、不同的军兵种、不同的体系都要结合实际,拿出有效管用措施,推动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由战略顶层筹划向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实践指导转化,由战略层次向战役战术层次延伸,由分军兵种分领域组织向联合筹划拓展,真正把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着力抓好军事能力建设,注重解决短板弱项。军事能力是军队遂行使命任务、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基础。根据习主席的指示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事能力建设应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逐步构建作战要素无缝链接、作战平台自主协同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要根据我国地缘战略环境、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军队担负的战略任务,构建全局统筹、分区负责、相互策应、互为一体的战略部署和军事布势。既要关注传统安全领域,还要关注新型安全领域,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还应注重解决制约体系作战能力的短板弱项,切实提高部队战斗力整体水平。
着力抓好作战问题研究,注重加强实战化训练。习主席深刻指出,战略就其本意而言,就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必须紧紧抓住战争指导这个根本。根据习主席的指示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一方面,要着力抓好作战问题研究,要把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把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战法运用、指挥协同、综合保障等问题搞明白,把在什么时机、什么地域、什么情况下及使用什么力量、采取什么方式、谁来组织指挥、怎么搞好协同等作战筹划问题搞精准;要运用现代手段特别是联合作战实验、兵棋推演等手段进行定量分析、模拟验证,增强作战方案计划科学性和可行性,努力提高作战指导水平与组织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把实战化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加快大型综合性训练基地建设,构建实战化训练环境;深入开展基于实战需求的模拟实景训练、基于信息技术的模拟仿真训练、符合实战标准的实兵对抗训练,加强首长机关指挥训练和诸军兵种联合训练;加大在复杂电磁环境、复杂陌生地域、复杂气象条件下训练力度,努力使训练和实战达到一体化。
着力抓好军事改革,注重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统筹军事斗争准备,任务重、要求高,既需要“内力”的提升,也需要“外力”的推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优化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调整作战力量结构以及推进现代后勤建设、发展先进武器装备、抓好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注入强大的内动力。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完善军地统筹建设运行模式,在国家层面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全面推进基础领域、重点技术领域和主要行业标准军民通用,广泛开展军民合建共用基础设施,促进军地资源互通互补互用;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成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相适应、应急应战一体的国防动员体系,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积极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为加快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劲的外推力。
着力抓好法规制度建设,注重健全督导问责机制。“凡兵,制必先定”。确保军事斗争准备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必须根据习主席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紧贴军事斗争的客观实际,以“废、改、立”为抓手,制定和完善包括作战、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训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法规制度,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为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提供法理依据。同时,健全完善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贯彻落实督导问责机制,注重跟踪问效、全程指导和责任追究;各级领导和机关深入一线加强检查,狠抓工作任务落实、跟踪督导落实、责任追究落实、质量效果落实,坚决克服与纠正“方针是方针,工作还是老一套,成了两张皮”的问题。
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统领军事力量运用
军事力量运用,是军事战略中最能体现军事力量价值和最富有实践意义的军事活动,也是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最根本的关节。要确保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贯彻落实,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凝聚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领域的合力,切实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统领军事力量运用,积极营造有利战略态势。
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我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军事战略从来是为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服务的,全军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必须在新的战略方针统揽下展开,服从服务于战略方针要求。与此相适应,新形势下我军军事力量运用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军事力量运用必须坚持和遵循的首要原则,是以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统领军事力量运用首先要着重把握的问题。
把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有机统一起来。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这是我国基本的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也是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高度重视和突出强调的问题。与此相适应,新形势下我军军事力量运用必须更加注重战略指导重心的前移,把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有机统一起来。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预防、化解和控制危机,尽力遏制武装冲突和战争爆发;当战争不可避免时,更要以决战决胜的英勇气概和灵活机动的指导艺术坚决打赢战争。
拓展军事力量运用的领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海洋、太空、网络等重大安全领域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日益上升。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充分关注这一变化,强调我军军事力量运用的领域必须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不仅要确保传统安全领域安全,还要确保新型安全领域安全;不仅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还要适应国家战略利益发展的新要求,有效维护战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不仅要突出“战争运用”,还要关注“非战争运用”,更加强调练兵用兵一体化、兵力运用常态化。
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军用兵打仗,历来都十分注重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都高度重视夺取和保持主动权。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涌现出很多具有革命性影响的作战力量和手段,已经引起现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我们应根据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着眼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始终把制信息权放在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地位,坚持灵活机动、自主作战的原则,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克敌软肋,“致人而不致于人”,“以能击不能”;着眼破敌作战体系,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实施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
(执笔:谢适汀、王道伟)
为贯彻军事战略方针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徐星 赵勇
战略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是一个常抓不懈的过程,需要打牢官兵投身其中的思想基础,有效激发强大精神动力。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着眼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对军事斗争准备、军事战略布局、战略指导原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明确了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贯彻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军队,加强军事力量建设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需要全军官兵统一认识,共同努力。为此,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思想教育,打牢官兵思想基础,为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深入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让官兵在贯彻落实习主席的决策指示中坚定强军信念;加强国际国内形势和战备教育,让官兵在感受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中强化危机意识;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全面深化改革成果教育,让官兵在体悟发展中催生使命担当。
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是一个以上率下的过程,必须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集中统一的领导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承担起团结带领官兵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责任,发挥好核心领导作用。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根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形势任务要求,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众多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需要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把握,并及时转化为统一思想、指导建设、促进发展、开展工作的思路和决策。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官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协调配合、合力建设发展。班子成员要以过硬的作风形象和能力水平营造强军氛围,凝聚强军力量。党组织的战斗力集中体现在部队的战斗力之中。各级党组织要把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作为重大责任担当,作为重大任务攻关,加强作战问题研究,深入探索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不断提高作战指挥能力、组织训练能力,坚持党组织议训议管制度,提升议训议管质量,整顿训风考风,不断提高部队军事训练的实战化水平。
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是一个人才支撑的过程,必须促进官兵素质的整体跃升,切实提供丰厚人力资源。人在战斗力构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官兵素质状况是衡量军事力量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标志,实现官兵素质的整体跃升是贯彻军事战略方针的关键举措和基本保证。一是大力提高官兵的信息化素质。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根据国家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和我军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实际,基于陆海空天电网的多维战场环境,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各部队要为官兵信息化素质的提高提供学习的平台和实践的舞台,使官兵的信息化素质与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相匹配。二是大力提高官兵的创新能力。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人民军队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这最终要靠官兵的创新能力来实现。因此,各部队要通过知识储备、课题攻关等环节促进官兵创新能力扎实提升。
强化四种思维
■徐绿山 刘 杰
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着眼新的时代变化,不断强化政治思维、战略思维、精准思维和底线思维,才能确保这一方针落地生根,确保各项强军兴军任务善做善成。
强化政治思维。当今时代,军事和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政治因素对军事战略方针的影响和制约愈发突出。领悟和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需要深刻认识战争和军事的政治属性,处理好军事和政治的辩证关系。因此,必须强化政治思维,培养和提升从政治角度领会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从政治需求出发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政治知识的厚度、政治视野的宽度、政治涵养的深度和政治嗅觉的敏感度。当前,尤其要加强对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学习,加强对新形势下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深入研究,从而确保对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领会不走板、贯彻不走样。
强化战略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军事战略方针本身就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有没有战略思维、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直接决定着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能否真正落地。因此,必须强化战略思维,培养和提升用战略眼光和战略头脑观察思考和谋划积极防御战略方针贯彻落实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时刻关注大事、心中装着全局和长远;增强机遇意识,善于判断和区分长程因素与短程因素,在机遇窗口开启时牢牢把握住机遇;增强管控意识,善于找出影响全局发展的主要因素、关键变量和薄弱环节,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确保实施方案落到实处。
强化精准思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如果没有精准到位的具体措施,只靠“高屋建瓴”的原则和笼而统之的办法,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就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必须强化精准思维,培养和提升从细节处着手贯彻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准确解决具体问题而积小胜为大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增强问题导向意识,紧紧扭住军事战争方针贯彻过程的核心矛盾和关键问题做文章、出实招,推动解决军事工作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养成做细做实的作风,严格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军事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强化底线思维。有备才能无患。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需要强化底线思维,培养和提升立足应对最复杂最困难情况,牢牢把握军事斗争主动权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牢原则意识,无论是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还是筹划军事力量运用,都要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和基本目标,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树牢短板意识,防止一着不慎而导致满盘皆输;树牢风险意识,对军事斗争可能出现的最复杂最困难情况保持高度警惕,从坏处着手,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妥善应对、措置裕如,争取最好的结果。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812/8286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