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基层执政
揭开空白罚单背后的“执法艺术”
2015年08月17日 11:33
【事件介绍】
西安警车违停被贴空白罚单 市民质疑称“糊弄人”
西安市边西街一排违停车辆,8月8日早晨被交警全贴上了罚单,就连一辆违停的警车一视同仁也贴上了罚单。
可细心的市民看到这辆违停的警车上贴着的罚单什么都没有填写。车辆牌号一栏,空白。违法停车时间一栏,空白。违法停车地点,空白。“这罚单贴的真艺术。什么都不填,这不是糊弄人呢?”有市民质疑道,“远远地望去,一排违停车辆都贴了罚单,连警车也贴了。乍一看还以为一视同仁,可实际上在糊弄人呢。”
中午,记者在边西街看到了这辆违停警车,车窗上确实贴着一张空白的罚单,旁边就连一辆没有悬挂车牌的社会车辆,车窗上贴着的罚单上也填写了违停时间和违停地点。此外,其他违停社会车辆,车辆牌号、违停时间、违停地点也是正常填写的,唯独这警车是空白罚单。
空白罚单背后是“赤裸裸”的权力傲慢
远远地望去,一排违泊车辆都贴了罚单,连警车也贴了。近看这辆违停的警车上贴着的罚单什么都没有填写。违法停车时间、停车地点、车辆牌号一栏都是空白,原来这只是一张空白罚单。面对这张空白罚单,市民质疑:乍一看还以为一视同仁,可实际上在糊弄人呢!
这罚单贴的真艺术。以前警车也出现过被贴空白罚单的情况,回应是临时有任务,填写匆忙所致,那么这次西安交警队如何回应?“违法停车告知单”必须规范书写,信息记录齐全。什么都不填,玩掩耳盗铃的把戏,看似是糊弄老百姓的“小聪明”,实则是懈怠自身职责、戏谑神圣法律的“大愚蠢”。
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当法律成为执法者手中任意摆弄的工具时,法律也就开始走向了虚无。如果法律是因人而异的,法律对一部分人有制约,对另一部分人没有约束。长而久之,尊法、畏法、守法的观念淡化,法律的引导、教育、规范作用消失。作为执法部门,不管什么车,只要违章了,都按正常程序处理,这样公私有别,人为制造“特权车”,无疑是对公信的践踏。
违法就要受到制裁。执法主体对执法对象的宽执法、不执法,不仅亵渎法律的权威性,造成执法不严、社会不公,而且极易引发执法部门的腐败。要么是因为糊里糊涂,要么是别有用心,但都折射出权利的傲慢,是执法者任性妄为的表现,而这两者都是法治的天敌。这样以来,无疑向社会传递出一个错误的信息:对法律规则不必当真,可以在执法的空间中“躲避”,而不需主动遵守法律。这对法律的平等性、权威性、正义性和神圣性,构成严重挑战,对法制秩序是一种严重损伤。
一张空白罚单,折射出执法者知法犯法、选择性执法的素质缺失和履职短板。当然,执法需要自由裁量权。但这种自由裁量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畴之内,必须符合法治精神。作为执法部门,警车违停影响严重,而警察贴空白罚单的影响更加恶劣,这样公然袒护自家人是对法治精神的极大破坏。
“空白罚单”是弄巧成拙的执法作秀
交警和警察同属于公安系统,按道理说本是一家人。交警不给警车贴罚单,就像是兄弟俩犯了错打掩护。可这回,交警不光想掩护警察大哥,还想落个“铁面无私”的美名。于是乎,想出了贴空白罚单这样的“掩耳盗铃”之计。殊不知,被群众雪亮的眼睛发现后,弄巧反成拙,既暴露了警察违规停车,又连累自己徇私枉法,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警车和私家车同样停在路边,是否违停,证据确凿。既然和其他私家车一样贴上了罚单,为何却不肯往罚单上写字呢?空白罚单也是罚单,稍不留意难以发现,这种“自欺欺人”的伎俩想要蒙蔽谁的双眼?若想包庇,何不正大光明地袒护,如此一场“秉公执法”的秀作给谁看?
无独有偶,“空白罚单”已不是第一次出现。2014年4月,曲江大队也为多辆违停车贴了罚单,只是2辆警车的罚单与私家车不同,上面一个字也没写。交警曲江大队的说辞是,贴条过程中临时接到任务出警,时间紧迫未来得及填写。联系今天的“空白罚单”,我们不禁要怀疑当初出警紧急的真实性了。
其实,违停的警车不排除因执行公务而临时停放的可能,即使不贴罚单,群众也会表示理解。但是,以贴空白罚单的形式来“官官相护”,包庇警察的违停行为,刻意“表演”贴罚单,将执法公正当成了“一场秀”,未免低估了群众的智商、玷污了手中神圣的执法权。
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交警会公正执法。8月10日的新闻也报道了咸阳的交警给警车贴罚单,铁面无私被市民赞“一视同仁”。同为陕西省,两个不同城市的交警就同一份试题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由此可见,执法需摒弃“偶像包袱”,公正执法也不是作给群众看的“表面文章”。执法不仅要真实公正,还要做到“童叟无欺”、“官民平等”。该罚不罚、同事不同罚不仅给交警形象抹黑,还会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只有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才能树立执法人的公信力,确保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稳定。
“空白罚单”上空的是规矩
这些年来,我们一起追过的与警车违停有关的罚单,可着实不少。我们曾经见过“市民罚单”——2013年1月,一位长沙市民给“湘A2901警”警车贴了“违法告知单”;我们还曾经见过实打实的“警车罚单”——2015年3月,南京下关白云亭路上数辆警车,被贴了违法停车告知单。无论是“市民罚单”,还是“警车罚单”,都曾引发舆论关注,也应该引起执法部门的警惕,可现实中还有不少警车违停。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空白罚单”缺的就是规矩。如果有着明确的规矩,法律面前所有车辆平等,不管是私车、公车还是警车,违停了都要开罚单,罚单开出了都要缴罚款,而且罚款必须由个人缴纳,还会有几辆警车不以为然?
曾几何时,公车违章几乎“习惯成自然”。而现在公车违章现象,已经大幅减少。推动转变的一个关键,就是规矩立起来了。过去公车违章,只要单位出面,几乎都能消单免罚;现在由于罚单联网,单子难消,而且在八项规定之下,很多单位明确规定公车违章个人买单。从不用缴罚款或者不用自己缴罚款,到现在“谁违章谁买单”,规矩有了,意识有了,公车自然规矩多了。讲规矩对公车适用,对警车岂会无用?
同样应该守规矩的,还有开罚单的人。交警开出的罚单,应该是连号的,且有底联可查,交警部门对开出的罚单也应该组织“回头看”。每一张开出去的罚单,都是一份“呈堂证供”。“空白罚单”问题重重,如果审核复查,并且从严从实,又该如何自圆其说?除非两种情况,一是对罚单把关不严,二是允许对警车“免单”。不管哪一种,都需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只有把开罚单的权力装进规矩的笼子里,才能杜绝乱开罚单、选择性执法。
“空白罚单”未必就是真的在“糊弄人”
要说警车因违规停放被贴罚单,其实也并不是啥新鲜事,在以往的报道中,诸如此类事件早已屡见不鲜。然而,警车被贴“空白罚单”,倒是头一回听说。而对于有市质疑这样的罚单简直就是在“糊弄人”,笔者却有不同看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这样做也未必就是真的在“糊弄人”。
想想看,诸如警车、公车等一些所谓的“特权车”为何经常能“横行无忌”?如果说这背后没有人为其撑腰,没有一定的特权在里面作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虽然,在大力反腐和反“四风”的当下,我们确实看到一些警车被一视同仁地贴了上罚单,但是,罚单贴上去过后,在处罚上真的就一视同仁了吗?表示怀疑。
所以,与其说贴“空白罚单”是真的在“糊弄人”,倒不如说贴了写有内容却落不到实处的罚单是真的在“糊弄人”。其实,不难想象,倘若在给警车贴罚单的交警早就知道“贴”和“不贴”都是一个样,“写”和“不写”也没有啥区别,那么贴张“空白罚单”倒是能减少“拍照取证、签字画押”等诸多繁琐的程序。或许,在贴罚单交警的心目中,啥都不写也是一种“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由此观之,“空白罚单”也不失为一封“举报信”,当引起相关部门的警醒。如何铲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真正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是当务之急。
【启示与思考】
古人云:“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强调的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当一辆警车和多辆私家车同时在大街上违规停放时,对私家车“秉公执法”,对警车执法却只是“走走过场”,如此“法外开恩”,看似是对“同志”的关照,其实是一种毫无原则的纵容,百害而无一利。
执法必须“严”和“实”。任何一项执法活动,如果脱离了“严”,执法人员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由自己发挥,任由自己决定,就可能会制造社会不公,践踏法律法规的尊严,损害群众利益。如果脱离了“实”,干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难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导致规章制度沦为“稻草人”“橡皮泥”。执法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只有真正做到“严”“实”,这样的执法才能令人信服,经得起历史检验。
一视同仁,严格执法,本是职责所在,也是纪律要求,每位执法人员都应该明白这一基本要求。可是,为什么却又在执法过程中故意厚此薄彼,居然用“空白罚单”来糊弄群众呢?执法必须依法。执法人员在执法的同时,通常也是在宣传法律。如果一边宣传法律,一边又故意违反法律,这种连自己都不相信、都不遵守的法律宣传,别人究竟该相信还是不该相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像手电筒那样的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把自己当成“特区”,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群众敢怒不敢言,即使没有当场对质,也很容易被人戳脊梁骨,执法效果很可能也会大打折扣。唯有严格认真执纪执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空白罚单”现象,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817/8293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