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法治经纬

高铁女乘务员被围殴,“上帝”为何如此嚣张

2015年08月18日 10:27

 

【事件介绍】

 

“高姐”曝被乘客殴打 警方重新启动调查

日前,一篇名为《高铁乘务员被“上帝”殴打毁容,无人问津》的文章在网上引起关注。该文章称,8月4日长沙南到南昌西G490次高铁上,一名女列车员被十多名旅客殴打,呼吁社会对服务行业人员给予更多关爱。

记者从南昌铁路局南昌客运段了解到,当日,涉事旅客一家共十二名成员乘坐该趟列车赴昌,因图一家人热闹而转动座椅对面而坐。女列车员出于安全考虑,上前劝阻旅客不要面对面坐,旅客却不予以配合。双方在争执过程中,旅客一家人对列车员进行了辱骂和殴打,导致列车员身上多处受伤。

事发后,列车乘警当场对事件进行了处置,并对当事人做了笔录。铁路公安和南铁客运部门表示,下车后,车队、列车员、旅客三方暂时愿意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涉事旅客一家人当时便离开了车站。

事后,由于列车员一方对后续相关协商结果不满意,便在网上对事件进行了反映。南昌铁路公安部门表示,目前铁路公安已重新启动了调查程序,事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高铁乘务员被围殴,全家“齐打”需反思

最近一段时间,暴力可谓猖獗至极,有凌驾于法律与道德之上的趋势。5月,广东14岁女孩在学校附近被数名女同学欺凌,遭对方扇耳光并拍视频;7月,陈某误进女厕所,不满解释殴打服务员,致其死亡;8月,南京玄武区调研员要住酒店,与前台服务员发生冲突,并殴打服务员致其左肩软组织挫伤。如今,高铁乘务员又被全家十二口人围殴,而这些事件都让笔者想到了两个字——暴力。再把所有事件串联起来,却发现这些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很容易给民众造成一个假象:暴力是获得能力、尊重的最快方式;暴力是彰显地位、权力、金钱的唯一途径;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方法……笔者不禁在想,为什么会出现以暴力来解决问题的现象?笔者从这次高铁乘务员被围殴事件中找到了答案。

“子不孝,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从高铁乘务员被围殴事件中不难发现,其父母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这样错误的思想观念肯定影响着孩子。如果长此以往,孩子必然成长为“校园霸凌”,进入社会,难免不会像陈某一样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那该如何根除暴力那?笔者以这次高铁乘务员被围殴来具体说明。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做事要从源头抓起,不给暴力滋生萌芽的环境。而这次事件恰恰是铁路给了暴力成长的环境,为啥这么说?铁路致力于改革,其提倡的“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宗旨是没有错的,但无奈的是民众整体综合素质没有跟上。而当旅客与乘务员发生矛盾时,铁路就会采取妥协、赔礼道歉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直接导致很多旅客越来越猖狂,最终选择以暴力来解决问题。所以,笔者认为,铁路要拿起法律武器,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是无底线妥协、忍让。

“素质低下是社会的悲哀”,政府还要在教育上加大投资。对全民进行重新教育,让所有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如此一来,民众将会秉承“谦虚礼让”的态度,类似这样的暴力事件必然越来越少。

“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然颓败”,政府要加大法律宣传,让那些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有犯罪想法的人知道,不管其位多高、权多重,触犯法律就会得到应有的制裁。

最后,根除暴力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政府要加强教育,加大法律宣传,断了暴力滋生的环境,从源头解决问题。

 

高铁乘务员被围殴 勿以“上帝”身份行暴力举动

从“暴打女司机事件”到现如今的“群殴女高铁乘务员”,每一次都引发热议,每次被打的都是女生,笔者不禁想问,如果对方是个身高一米八多的彪型大汉,这些人真的还有怒气吗?还敢动手吗?面对柔弱的女子,难道暴力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出路?

不知何时开始,空姐、乘务员等等成了“弱势群体”,对待旅客需要“低三下四”,如今他们的默默付出换来的却是不公平的待遇,向空姐撒泼、无理取闹打骂乘务员等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而这些员工所能做的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否则,就会有好事者将视频截取那么一小段加个“空姐打人啦”或者“某某列车乘务员辱骂乘客”的标题煽风点火。可曾想过他们的言辞和做法是基于旅客考虑,他们也会因为无辜的指责而伤心落泪。而高速行驶的列车容不得半点差池,竟有乘客不顾自身安全随意转动座椅面对面坐车,可知,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当乘务员上前阻止,却遭到十二名乘客的围殴,着实令人愤怒。在当今这个文明社会,却依旧充斥着各种不文明行为,依旧有人认为花了钱就是上帝,可以无法无天,甚至成为恶霸,恃强凌弱。

小小的车厢就是浓缩的社会,构建文明和谐的乘车环境不仅要靠参与各方的自律,也需要在出现极端事件时由法律及时出面干预协调。如果对施暴者仅仅限于“谴责”和“声讨”,是不足以惩恶扬善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公正公开的处理结果,这不仅是为了抚平被打者受到的伤害,更是为了让文明的列车在法律的保障下走的更加平稳顺畅。

古语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现在更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法治的社会,不能因为有点经济实力,成为了别人的”上帝“就无理取闹,如此任性,由着你的性子来。享受高铁速度更应需要文明出行。

高铁乘务员被围殴 岂能纵容“上帝”来“疯狂”

在营销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顾客就是上帝”,于是乎就在服务行业被演绎,铁路行业也毫不例外的形成了“旅客就是上帝”的理念。但大家似乎忘了其本源解读却是“顾客永远是对的”,但这个“对”也只能约束在特定的服务范畴,这一次1家12口群殴一个高铁列车员,“上帝”也“疯狂”了,这就得跳出“对错”这个范畴,用法律来进行解读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来看看同样是服务行业的航空部门是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光倒流,在去年12月11日晚,就发生一起旅客向空服泼泡面热水事件,被媒体称为“丢人丢到了国外”。事件是由南京康辉国旅组织的由36名散客拼团的“泰国曼谷芭提雅6日游”团队,乘坐泰国亚洲航空公司由曼谷返回南京的FD9101航班。涉事游客安徽阜阳籍张某、江苏南京籍王某登机后,因要求空服人员将两人座位调换到一起,虽经调换,但耽搁时间造成张、王二人不满。该航班为廉价航班,机上不提供免费餐饮,客人点餐需自费。在航班飞行途中,张某取出随带的方便面用餐时,要求空服提供热水,空服告知其热水需要收费,在空服为其提供热水后,张某仍与空服发生言语冲突,并将泡好的方便面泼向该空服。事情发生后,组团社领队熊某某离当事人后面10排远的座位上赶到前面,与其他游客一道进行劝解,张、王仍激烈争吵,并谩骂、恐吓和威胁空服人员。因事态迅速扩大,恐危害航空安全,机组立即决定飞机中途返航,飞机落地后,张、王二人及另两名需要协助调查人员无锡籍游客高某、吴某某被泰国警方带走。12月12日晚,张某等4人经泰国警方调查处理,其中张某向涉事空服人员口头赔礼道歉,涉事四人共缴纳罚金50500泰铢后返回南京。

不过,这事到此还不算完,据江苏旅游政务网消息,13日,江苏省旅游局通报了对该事件的处理情况。省旅游局不仅立即就此事向全行业发出通报,还将涉事4位游客的不良行为发至省旅游协会,要求协会将其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并在一定范围内告示。

两件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一个是在天上,一个是在地上,但目前在处理上却有天壤之别。向空服泼热水事件前后不过3天就有了一个明了的结果,高铁群殴乘务员事件,原委也不会太复杂,“上帝”已疯狂,在处理上也一定要迅速,要让围观的人知道——疯狂的“后果很严重”,否则谁来吸取前车之鉴呢?

【启示与思考】

因“路怒症”引发的暴力事件已不是一次两次,从“暴打女司机事件”到现如今的“群殴女高铁乘务员”,每一次都引发热议,给当事各方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路怒事件频频上演,着实令人讶异,但讶异的同时更需反思。

女高铁乘务员被围殴,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折射了多种社会问题。表面上看是当前社会文明与安全意识缺失的问题,深层次却凸显当前民众对法律缺少敬畏,民众蛮横、痞性成风的严重社会问题。那么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笔者看来还需多方努力。第一,加强民众文明出行意识的教育,为“路怒”情绪浇水降温。第二,警察机关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服务人员的保护,严厉处罚打人者。

说到最后,矛盾纠纷的决定因素还是双方的当事人。在寄希望于铁路服务质量得到逐步提升的同时,我们还更多地呼吁旅客与乘务员们:“十年修得同船渡”,请珍惜一起出行的缘分,你多一点理解,我多一点宽容,共同经历一次“温馨之旅”,且行且珍惜!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5/0818/829584.shtml